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如何學習佛學?

作者:由 心理系菜鳥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07-04

我對佛教了解不深,懂得一點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1、破解核心概念

:什麼是因、緣、法、法無自性、無常(空)、無我、法執、我執、業、報(果 因果報應:現報、生報、後報)、輪迴(六道)、苦海、十二因緣、十八界、五蘊、涅槃、戒定慧、三法印、空、諸法實相、貪瞋痴、四聖諦、八正道、大乘、小乘、中觀學(大乘空宗、中觀般若)、假有、八不中道、色、緣起性空、般若學、無明、唯識學(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瑜伽唯識)、阿賴耶識(認為阿賴耶識產生萬物,所以世界觀叫做“賴耶緣起”)、末那識、六根(六識)、轉染成淨(轉智成識)、天台宗、一念三千、十界互具、一念三千、止觀雙修、華嚴宗、一真法界、法界緣起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都因為一定的原因(因緣)產生的”,即“

萬法緣起

”,其中:

(1)“因”

指內因;

(2)“緣”

指外因。 我們常常說的有緣,就是指我們由於某種外因聯絡起來了。

(3)“法”

:世間萬物及一切現象。 那麼,“萬法”就是指世間一切事物,“萬法緣起”說明一切事物都有產生它的原因,不存在自因的事物,也即否認了世界本源的存在,因為本源也必須有產生它的原因,這樣,本源就不是本源了。

結論:世間一切事物因因緣而起,只有因緣湊齊了,相應的事物才能夠出現,因緣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

也就是說,世間萬物及一切現象(法)能否存在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依賴於因緣,即

(4)“法無自性”

。世間萬物不能自存,因因緣而變化生滅,而不能永恆存在,這就是

(5)無常

,或者叫“萬法無常”。

萬物無常,“我”也屬於萬物,自然也是無常的,這就是

(6)無我

。在佛教裡,肉體不是永恆的,靈魂也不是永恆的,這與基督教的靈魂不死不同。

世人認為自己和萬物是永恆的,總是想最求永遠不變的東西,認為萬物實有,是

(7)“法執”

,認為“我”實有,是

(8)“我執”

,“法執”和“我執”使得人們無休止地想要滿足慾望,滿足不了就會痛苦。

眾生做的事情是

(9)業

,做“業”根據因緣產生的後果叫做

(10)報(果)

,“做業產生報”是無法避免的,這就是“因果報應”,如果造業還沒有受報,就是欠債,只有受報,業力才可以消除,這就是“消業”,如果人死了,生前做的業沒有受報完,即沒有完全“消業”,因果報應就會在

(11)輪迴

中繼續。

值得注意的是

造業的性質是由當事人的心態決定的,行為一致,動機不同,受到的報就不同

。比如,同樣的拜佛,有的人平時不怎麼努力,渴望拜佛考試可以不勞而獲,考個高分,但是有的人是希望家人身體好起來,動機不同,報就不同。再比如,佛和菩薩是普度眾生,做的是清淨業,不會產生果報,不會使得佛和菩薩因為造業再次進入輪迴。

而且,

做的業是個人承受的,不能由他人代受

,之前我弟弟生病去寺廟,那個偽高僧說自己治好了許多絕症,說我弟弟的病是由於父親造業導致的,這當然不對,騙子呀。。。。。弟弟的身體不好,可能受到緣(外界條件)影響,受到因(他自身的作息等)的影響,如果說成是父親造業的影響,那不就偏離了嗎?

然後還有的人遇到事情想只靠佛有用嗎?佛只是外部條件(緣),我們自己是內部條件(因),因緣聚合才可以變化

另外,

佛經裡面有列出了一些業,是不會受報的,還有五種殺業是無心做業的,不會受報

,之前看有人懟佛教說不殺生,但是洗手的時候無數細菌不是被殺了嗎,走路的時候要踩死多少螞蟻,這個對佛教還是不太瞭解的。

佛教認為“一切皆苦”,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的眾生有慾望,就會有痛苦,有慾望就會造業,造業就會輪迴轉生,在這六道中輪迴經歷無邊的痛苦,因此“六道”也叫作

(12)“苦海”

綜合上述:“萬事萬物都因為一定的原因(因緣)產生的”,即“

萬法緣起

”;生前做的業沒有受報完,即沒有完全“消業”,因果報應就會在

輪迴

中繼續,而六道輪迴是痛苦的,所以我們修行就是為了不再造業,跳出輪迴,脫離苦海。

佛教對於如何不造業提出了

(13)十二因緣

,用來解釋因緣聚散的過程,“十二因緣”即人道中的輪迴過程,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種人生狀態。人在投胎前的身體叫“中陰身”,中陰身的目標是尋找適合投胎的父母,進行轉生。這種轉生之念即無明:

無明:即無知,不瞭解“緣生萬法生,緣滅萬法滅”的“萬法緣起”的規律,也不瞭解“萬法無常”的本質,無明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稱為“無始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是引發其他因緣的根本。

行:行為,因為有了“無明”這一煩惱的根源,就有了行,即“無明緣行”,由於前世“無明”,才會造業,招感未來果報。

識:即中

陰身投胎

的過程,我們的今世與前世的聯絡在這一步,

前世造的業影響當前

產生生命

,所以“識”由上一個因緣“行”導致。

名色:投胎之後的肉體(色:肉體的物質色)與精神(名:受、想、行、識的精神色)的結合,有了識之後,就有“名色”,即“識緣名色”。

六入:身心完備後,有了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

,因為六根能進入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

,又能

為六塵所入

,所以叫“六入”。如眼能見色,便入色塵。(

注意:六根是生理學上的,接觸物理學上的六塵【六根外緣的環境】之後,可以產生心理學上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即見、聞、嗅、味、覺、思】,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稱作(14)十八界

觸:生命從母體出來之後,與外界接觸,透過“六入”產生的觸覺便是觸。觸是根、境(外在環境)、識三者和合而起的知覺作用。

受:是對“觸”的精神領受,對外在環境的苦樂的內化,比如,我們外在環境好,轉化為我們內心的德行。

愛:由於感受苦樂而產生的愛憎等情緒,貪愛和厭惡之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也是佛法修持的關鍵。只有去除這種慾念,才能“開業障苦”,擺脫輪迴。

取:對事物產生愛慾,便想獲取,這就是“取”,這是一種執著和貪,會產生種種惡業,造成身心的種種煩惱。無明、愛和取是煩惱的迷惑因,如果能夠斷除,則可免受生死之苦。

有:將取得的東西佔有的意念與行為,會構成潛在的業力。這些業力所招感的果報,是相續而生,不會亡失的,所以稱為“有”。愛、取、有三支是於現在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的因。

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在未來世又托胎投生。

老死:有生就有老和死。隨著時間推移的衰退即“老”,呼吸停止、身壞命終即“死”。老死的是色身,未來之世受生則必有生、老、病、死,重複流轉。

其中:

過去二因:無明(痴)→行;

現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

現在三因:愛→取→有;

未來二果:生→老死。

十二因緣就像一個環環相扣的鎖鏈,叫作“順生門”。

這裡再引入一個概念:五蘊,佛陀說眾生是由名、色組成的聚合,這個名色

略分為五種類聚

,即

(15)五蘊

。蘊,舊譯陰或眾,意義是積聚,五蘊即五種聚合:

色蘊、識蘊、想蘊、受蘊、行蘊

。按照我們現在的慣用語來理解,就是身心即名色,身對應色、心對應名,由於人由身心兩部分組成,五蘊構成一個人,也就是身心對應五蘊,其中,身體(色)也可以稱為色蘊,心(名)則對應4個部分:識蘊、想蘊、受蘊、行蘊。

聯絡到日常生活就是:

識蘊的六根與六塵接觸

,接觸之後

想蘊就會評判

:我喜歡、我厭惡、我……當想蘊評判後,

受蘊

就會

產生

喜歡或厭惡的

感受

,接著

行蘊

就會產生念頭和行為,這些行為是反應我們念頭強弱的標誌。每一次的起心動念,我們的感受都會存起來,當類似期間出現時,我們就會浮現出過去的念頭,當我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我們的情緒會積累,甚至長時間淤積於心,且產生必須滿足需要的執著心,長久以往,可能會產生心理學裡面所說的創傷,就像一個充滿著膿的地方,在沒有覺察之前,一直積累而得不到化解。

五蘊和十二因緣的關係:“想蘊”與“痴支(無明支)”、“色蘊”與“名色支”、“受蘊”與“受支”、“行蘊”與“行支”、“識蘊”與“識支”存在一定程度的對應關係。【這裡參考了論文《“五蘊”與“十二因緣”之關係及其哲學意義》,以下只是簡略說說,意思不完整見諒哦】

“色蘊”與“名色支”:心(名)與身(色)。“名色”包含著“名”與“色”兩方面,其中“色”對應於“色蘊”,“名”對應於“無色四蘊”(受想行識)。

“受蘊”與“受支”:都是對於現象的主觀感受。

“想蘊”與“痴支(無明支)”:想蘊略相當於心理範疇的“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表象、概念、語言等等。在上面的例子中,受蘊和想蘊都談及“苦樂”,這兩種“苦樂”的意義是不同的。受蘊說的“苦樂”是感受本身,屬於意向心理範疇;想蘊所說的“苦樂”則是指被“執取”為“相”的,即對苦樂的認識,而非苦樂本身,屬於認知心理範疇。而十二因緣中的第一支“痴”意為“無明”,顯而易見與“想”是有關係的,《“五蘊”與“十二因緣”之關係及其哲學意義》引用了《大乘起信論》裡的話說明“諸境界”“一切法”都是“妄心”“起念”的結果,亦即錯誤認識的結果,也就是“想”的“於境取像為性”的結果,想是痴想,而痴是想之痴,亦即“無明”。當然,二者有區別,這裡不做詳細闡述。

“行蘊”與“行支”:“行”與作為純粹認知活動的“想”相比較,屬於純粹的意向活動。“想-行”的關係,類似中國哲學的“知-行”關係。行支與行蘊都有“業”的意思。業正是行的造作的結果。

識蘊:在六識、五蘊、十二因緣中都有“識”,六識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認識心,是一種思考、知覺和了解,即眼、耳、鼻、舌、身、意的認識;五蘊中的識和十二因緣是一樣的,在十二因緣中我提到識:在這一步,我們的今世與前世聯絡,前世造的業影響當前,產生生命,即五蘊中的識是生命的主體,而這裡的識也包含著從六識來的力量,若沒有六識,就沒有五蘊和十二因緣的這個識,這個識體現前世造的業影響當前,所以是一種業力,識的力量源於自身,自身造了什麼業,就有什麼力量,這個力量構成識,從識的力量產生果報,若解脫了,不造業了,識就不存在了,無明也就不存在了。

最初的因緣是“無明”,我們要想跳出輪迴,就需要:看到世界的無常,破除我執和法執,從而不產生“行”,也就沒有“識”,也就破除此後的種種因緣。從消除“無明”開始,到滅除煩惱,跳出輪迴,也就是“還滅門”,跳出輪迴的狀態就是

(16)“涅槃”

,達到“涅槃”就達到了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方法是

(17)戒定慧

:戒就是遵守戒律,少造業;定就是打坐禪定;慧就是學習佛法,開啟智慧,消除“無明”。

上述已經體現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

(18)“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無常就是事物一直變化,不能永恆存在;無我就是人生、宇宙等諸法中,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彼此相互依存,無獨立、永恆的“我”的實體;萬法無常,妄執有我,就產生了妄心,所以造業受報,輪迴於六道之中。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

因緣組成、變化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的自體

,這就是

(19)“空”

,空是宇宙萬物的真性,即

(20)諸法實相

要跳出六道輪迴,就要破除我執和法執,用無常無我的觀點,發心修道,勤修戒、定、慧,滅除

(21)貪、瞋、痴

三種根本毒害,出離生死之苦,達到功行圓滿,證得不生不滅寂靜安樂的偏真涅槃境界。

注意1:法印,又譯為法本、本末、憂檀那等,是佛教徒用以鑑別佛法真偽的標準。符合法印的為佛法,不符合的為非佛法。主要的三個內容即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若加上

“有漏皆苦”

就是“四法印”,漏是指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無常無我,在無常的法上貪圖追求與佔有,在無我的法上追求為我所有,這引起了煩惱,煩惱就產生了人生的苦,這些苦是有因緣的。達到涅槃也就是

“無漏”

了。

注意2:

貪、嗔、痴

是指佛教中的

三毒

,是世間眾生所染上的三種根本毒害,眾生之所以淪入苦海無法不得解脫,是因為這三毒。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之心,索取無厭,留戀不捨,一心想要得到。如果得不到,便心不甘,情不願;嗔,對逆的境界起怨恨之心,不如意便憤怒,仇恨如火熾盛,燒滅了善根,結出大怨念;痴,不明事理,不但無知、傲慢,而且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其實,“涅槃”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義

(22)“四聖諦”

中的“滅諦”,四聖諦是釋迦牟尼佛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教理,四諦告訴我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修行方法。“四聖諦”如下:

“苦”是指世間的苦果;

“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生死流轉的原因,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

“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涅槃;

“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修行方法--出世間的因,分為八部分,即有8種達到“滅”的方法,即八正道。

上述所說的

(23)八正道

又叫八聖道,最初是釋迦牟尼佛針對婆羅門教、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六師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修行方法,他指出八正道是不苦不樂的中道,是通向涅槃的8種正確途徑,可以和我們前面提到的

戒定慧(也即“三無漏學”,無漏的含義見上文)

聯絡起來: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屬戒,正念、正定屬定,正見、正思維屬慧,由戒得定、由定得慧、用智慧破除執著,證得涅槃

正見:正確的見解,對佛教教義理解信奉,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

正思維:正確的意識或觀念,斷除邪惡的慾念,生起正當的慾念。

正語:純正清淨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

正業:正當的行為活動。正語、正業是難以攀登的高度,需要較強的自制力。

正命:正當的謀生手段。

正精進:正確的修行,能按照佛法行動,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正念:正確的思維,拋棄“我”的念頭,不再執著於妄想。

正定:對佛法有堅定不疑的定見,專心一志精進的修行,無漏清淨的禪定,專心一志,發真正智慧,養成完滿人格。

回到剛剛講的第(19)和第(20)個核心詞那裡的“空”和“諸法實相”,其實這個詞挺重要噠,因為它們可以幫我們理解

(24)大乘

佛法和

(25)小乘

佛法的區別,它們對於諸法實相的定義是不同的,也就說,它們對於“空”的理解是不同的。

說到這裡,我們需要回顧萬法緣起一開始那裡講無常無我的地方,以及(11)輪迴,我們會發現一個矛盾:既然無常無我,認為“有我”,就是“我執”,那“我”為什麼可以輪迴呢?若“我”不可以永恆存在,我如何受報呢?所以這個(19)“空”到底是什麼?是一切虛無嗎?若不是虛無的,“我”是實存的,那不就是“我執”了嗎?如果因、果、報不是永恆的,那佛家基本教義不就自相矛盾了嗎?如果報是永恆的,那不就跳不出苦海了嗎?但是如果說因、果、報實存,那不就是“法執”了嗎?

對於以上的問題,有的回答是一切皆無,佛法也是無,什麼都是虛無的,可是一切皆無,我還修行幹嘛?有的回答是恆有,那麼不就陷入了“我執”和“法執”嗎?

對此,大乘的

(26)“中觀學”

比較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中”是指不極端,既不是實有,也不是虛無,事物的本質是

(27)“假有”,

即事物既不是永恆存在的,也不是不存在的,處於一種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狀態,你說存在,它可能下一秒就變化了(比如人由生到死),你說它不存在吧,它現在又在眼前,你說它一直處於變化中吧,好像又難以界定(到底是一會兒死一會兒活嗎?一會兒存在一會兒不存在嗎?),假有似乎是一種持續的狀態,但是又難以言說。印度的佛學家龍樹似乎是說事物難以正面描述,他提出了

(28)“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多麼玄呀,但是又妙,佛法難以描述,但是又存在,“存在”這個詞也難以描述存在,我們只能說利用語言(俗諦)暫時理解、接近佛法的真諦,要悟到真諦,則要在語言的輔助下拋棄語言。

大乘佛法的中觀學會認為佛法、佛經、佛陀也是空的,只是藉助它們追求佛性,小乘佛法則不這麼認為,小乘佛法認為佛法不是空的,這就形成了它們之間的一個區別,也就是說,小乘佛法認為我空,法不都是空的(佛法不是空的);而大乘佛法則認為我空,法空(佛法也是因緣而生)。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還表現在:一般認為,小乘佛法追求個人悟道,證得涅槃;而大乘佛法還要幫助他人修行,拯救尚在苦海浮沉的眾生,幫助他們達到涅槃。大乘根據輪迴說認為,一切人【當然,動物也可能,所以不能殺生】都有可能是我們前世的父母,所以要普渡眾生。此外,小乘佛法還認為凡人不能成佛,因為涅槃之後,身心都無了,什麼都消除了;而大乘佛法認為涅槃不是虛無,只要達到空就可以成佛。

暫時先說到這裡,日後繼續補充,累到了……

歷史文章

⚡周某出獄網紅公司搶籤?|庸俗文化、泛娛樂化與市儈主義該休矣

⚡關於鮑某明、梁崗事件的5個反思

⚡如何看待模仿老師的鐘美美被迫刪除影片?

⚡假如因為安妮玫瑰事件封號,我不後悔

⚡這樣讚美95後,你不會以為他們還吃這一套吧?

⚡哲思|理性或許是為了應對不確定性的一種防禦機制

標簽: 因緣  佛法  無明  涅槃  五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