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孔夫子不為人知的神秘身份——易經三聖

作者:由 無妄山人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1-16

孔夫子不為人知的神秘身份——易經三聖

儒學、儒教始祖、萬世師表,其學術和思想被我們世代所讚頌且傳承,這是我們普通大眾所熟知的孔子。

很少人知道他是《易經》重要的三位作者之一。

孔夫子不為人知的神秘身份——易經三聖

先天易伏羲氏,後天易文王,《易傳》孔夫子,併成為“易經三聖”。

關於《易經》伏羲氏和周文王,這在裡不多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今天我們主要講講孔夫子在《易經》的巨大貢獻。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孔夫子不為人知的神秘身份——易經三聖

孔子晚年才開始研究《易經》,這一研究不要緊,一下子上癮了。孔子越讀越感到《易經》的博大精深,其中的哲學思想深深觸動和征服了孔子。於是孔子廢寢忘食、日夜鑽研《易經》,竹簡之韋編一日而三絕。終於寫出了《序卦傳》《彖傳》《繫辭傳》《象傳》《說卦傳》《文言傳》《雜卦傳》等十部易學著作,稱為《十翼》,作為解釋《易經》經文的傳文,稱為“易傳”。後世把《易經》的經文和孔子的傳文合二為一,作為一個整體,稱為《周易》。

或者說,原來的《周易》只有經文,沒有傳文,孔子之後,《周易》就包含了經文和孔子的傳文兩部分。孔子的傳文之所以稱為“十翼”,就是因為孔子的傳文為人們學習,理解《易經》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和幫助,象為人們的思維插上了翅膀。但即使孔子寫出了《十翼》,後世學者對《周易》的研究還是不能夠登堂入室。孔子當時就感到了這一點,深悔自己沒有早一點研究《易經》,致使自己在晚年有限的生命裡,不能透徹地完成研究《易經》的任務。故嘆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即使如此,孔夫子在《易經》的貢獻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才使得《易經》早文化界的地位發生根本的變化,我們來看:

其一,孔子對《易經》的看法和態度的改變讓易經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易經》以前作為卜筮之書,剛開始孔子並不感興趣,經過他周遊列國,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工作,屢屢碰壁受阻,到中年還抱負未成,後又三次問禮於老子,中年終於開悟,喜歡上了《易經》一發而不可收拾,孔子很崇拜周公,認為周公的思想和《易經》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卦辭和爻辭中包括了很多生活經驗和先明的智慧,含有一定的邏輯推理思想,具有廣闊的解釋空間,所以他認為學易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時代意義。所以孔子晚年玩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研究《易經》,書不離身,致成韋編三絕的佳話,使得《易經》不斷向前發展和傳承。

其二,孔子對《易經》的重新認定,對三朝文化的研究和思考,對研究《易經》的核心目的發生了變化。

孔子認為《易經》有古之遺言,需要我們傳承。這裡的言指的是道和教。他認為讀易可觀其德而求其德。比如他後來所寫易傳內容:慎言行、同心之利、慎謙、戒亢、慎密、咎由自取、履信思順、善可益,惡不可積、居安思危、度德量力、知時機不遠而獲、陰陽合而萬物生等。

孔子認為學易的核心目的或者說讀易心得是少犯大過。所以他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而無大過也。所以孔子認為《易經》是:出於文王,乃憂患之作。孔子說:“易之用也,殷之無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智以避患,文王之危,知史記之數者孰能辨焉?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戒其慮,紂王無道,文王作諱而避咎,然後易始興也。說明他對《易經》的認識越來越深廣。

孔子認為《易經》是崇德廣業之書。孔子說,故易剛這使之瞿,柔者使之剛;愚人為而不忘,漸人為而去詐。易其至乎,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也。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孔子對易的認識提高,開始開悟承悟,成就我們的德性,實行中道,其事業可興。

其三,孔子詮解《易經》的這個原則:遷善改過,進德修業,讓我們後人學易的認識發生根本變化,使易經的學術地位發生改變。孔子引用《易經》中德話說,不恆其德,或承其羞,不佔而己矣。孔子視《易經》為遷善改過之書,認為懂得卦爻辭中所蘊涵的人生哲理,便無須占卜了。孔子不排斥占卜,但是人們對占卜的認識發生了根本的認識。孔子在《易傳》中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他把易經作為行動指南和修身法則,《易傳》中還說,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孔子根據卦爻辭的人生哲理判其吉凶,給我們學習《易經》指明瞭道路和方向。

其四,孔子研究《易經》,對《易經》人文主義的理解,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把《易經》推向了經的位置。孔子把《易經》定位為:1、成書於聖人之學(視為經典)2、為憂患之書(用於趨吉避凶,遷善改過)3、為經極深研幾之書(不同領域的人研究它)4、為開物成務,崇德廣業之書(做人處事創業參考指南)5、為彰往察來之書(回想過去,預測未來)6、為窮理盡性之書(人生哲學)。這些都可在《易傳》中找到相關證據。正是由於孔子晚年玩而好易,韋編三絕,寫出《十翼》,為《易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得弟子和再傳弟子不斷傳承,被認為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哲學教科書,被認為是傳統文化核心的核心,經典文化的核心是經學,經學的核心是易經。使得《易經》提升到經的位置,被併入到四書五經的行列中。

其五、孔子讀易的人生感受,讓我們受益無窮。

孔子後面的學生崇禮孟子在140年以後又補了《孟子》,就合成了四書五經。我到山東曲阜考察時,和孔廟管理處的負責人相談甚歡。孔子晚年的時候把《易經》的竹簡讀斷了很多次,他在認真的研究《易經》,而且孔子還在太昊陵住了四年,看看伏羲氏是如何畫卦的,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孔子研究完《易經》之後嘆了口氣,他嘆什麼氣呢?如果我早些年學習《易經》的話,我這輩子當不犯大過也。所以孔子講了六個字,哪六個字呢?人的命天註定。

《易經》被後世譽為“百經之首”,孔夫子功不可沒,位列三聖,實至名歸!

標簽: 易經  孔子  易傳  傳文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