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作者:由 博物館學文化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9-12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刀也好,鑰匙也罷,都沒能幫王莽解開亂局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爭議很大的人,至今沒有定論,就連國學大師饒宗頤老也因拿捏不準,曾整理好資料想為他寫傳,最終也放棄了。

我也不敢去輕易評價王莽,但就其幣制改革來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天生的造錢藝術家。在短短的八年時間裡,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每一次都有重大變化,都有創新突破。

我們先來看第一次改革鑄造的兩把刀,分別是“一刀平五千”和“契刀五百”。兩刀的外形很相似,都由兩部分組成,環柄很明顯是一枚方孔圓錢,而另一部分則為刀身。在我眼中,它們不像刀,而更像鑰匙。

“一刀平五千”的環柄上陰刻著兩個字,穿孔上方是“一”,下方是“刀”,字陷用黃金填造,經打磨後字面與錢面平齊。刀身鑄有陽文三個字“平五千”,“平”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值”。這五個字的意思就是“這一枚刀幣值五千枚五銖錢”。

王莽設計的這枚“一刀平五千”,刀環直徑27~29毫米,加刀全長72~75毫米,重30~34。7克。

再看一下“契刀五百”,環柄上鑄有兩個陽文,左“刀”右“栔”,從右向左讀。刀面鑄陽文“五百”,全長約73毫米,重16。4克。

我們來計算一下,一枚五銖錢,直徑約25毫米,重4克左右,五千枚重20000克。而現在王莽卻用這“一刀平五千”,要從市場上換回五千枚五銖錢,回收後可以鑄600多枚“一刀平五千”,再進入市場換五銖錢。同樣一枚“契刀五百”可以換回五百枚五銖錢,回收後可以鑄200多枚“契刀五百”,再進入市場換五銖錢。如此下來,要不了多久,王莽的國庫就充實了起來。

王莽如意算盤得逞的同時,也讓其他貴族看到了盜鑄的巨大誘惑,於是民間群起盜鑄,不可禁絕。王莽不得不廢棄這兩把刀,但私鑄卻再也難以平息,王莽不得不開始更加頻繁地進行幣制改革。

第一次改革是王莽於居攝二年(7年)開始的,除了兩把刀外,還有“大泉五十”,也是一種虛幣。第二次幣制改革是在建國元年(9年),鑄“小泉直一”。第三次是在建國二年(10年),推行歷史上著名的“寶貨制”,實行“五物”(金、銀、銅、龜、貝)“六品”(錢貨六品、金貨一品、銀貨二品、龜貨四品、貝貨五品、布貨十品)。第四次改革是在天鳳元年(14年),鑄“貨布”“貨泉”兩種錢幣。

王莽的四次貨幣改革,第一次是最用心,也是最精美的,他是寄希望於這兩把刀可以幫他砍斷那一堆亂麻般的困難,可惜沒能成功;如按我所說它們是鑰匙,但也同樣沒能幫王莽開啟這把亂局的大鎖。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王莽政局本想透過幣制改革來穩定政局的,沒想到卻成了與民爭利的瘋狂手段,也導致了他政權的迅速垮臺。

本文由“聽書讀書共分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標簽: 王莽  五千  五銖錢  改革  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