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建盞釉面基礎篇(三)——油滴

作者:由 卓小二的店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25

油滴建盞是我們常見到的一種釉面建盞,深受建盞愛好者的喜愛,但是“油滴”一詞並非來源於我國,古代文獻中也從未提及過這詞,而日本的《禪林小歌》、《滿濟準後日記》、《蔭涼軒日錄》等古籍中就有“油滴”一詞的記載,因此可推斷出油滴的叫法來自日本。因為油滴一詞的叫法頗為形象,貼切的表現了建盞的斑紋特點,長久以來並被國人所引用。

其實,我們一直認為的油滴建盞還有另一種叫法,就是宋代文獻中所說的“鷓鴣斑”,因其形似鷓鴣鳥身上羽毛的紋路,而被古人稱為“鷓鴣斑”,這種叫法同樣沿用至今。

油滴建盞是黑釉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它最具有特點的地方是其釉面上散佈著大大小小的、有著銀色金屬光澤的圓點,大的圓點直徑有數毫米,小的就猶如針頭一般大小,有的還會呈卵形,相互交錯,分佈有序,油滴數量若是能夠全覆蓋,那麼又是一次視覺盛宴,整體極具立體感。

建盞釉面基礎篇(三)——油滴

油滴斑紋是在燒製時天然形成的,當燒製到一定溫度時,氧化鐵會分解,產生氣泡,使得氣泡周圍的氧化鐵含量升高,其餘部位的氧化鐵含量不及於它,隨著溫度的升高,氣泡越來越多,氣泡不斷的聚集,逐漸形成大氣泡直至破裂,然後含鐵溶質不斷聚集於原來的氣泡位置,最終鐵的氧化物在該狀態下處於飽和,使其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析出晶體,析出的晶體呈現出來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油滴。

建盞釉面基礎篇(三)——油滴

這些析出的晶體有的呈銀色,有的呈銀藍色,有的呈金褐色,每種顏色之間燒製的難度都不相同,一般認為銀色油滴好,如果銀中帶藍就更妙了。像這種油滴分佈適宜、玻化好、有金屬光澤、晶體清晰可見、極具立體感的油滴建盞更是難得,可稱為上品了。

建盞釉面基礎篇(三)——油滴

要想燒製出一隻上好的油滴建盞不是那麼容易的,油滴的形成本身燒製難度就比較苛刻,窯內溫度的掌控更是一項難題。如果溫度偏低了,結晶斑紋就無法形成圓形,反之,溫度高了,結晶斑紋就會不斷往下流動呈條狀,這兩種情況都不能形成油滴。

建盞釉面基礎篇(三)——油滴

油滴的形成與否可以說就取決於一個微小的細節之間,掌控不好就與它失之交臂。我們要珍惜每一隻油滴建盞的問世,盞內的每一個晶體都在訴說著匠人的心血,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奇蹟。

標簽: 油滴  建盞  氣泡  燒製  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