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

作者:由 kelvin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9-09-11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alphago2019-09-16 12:59:21

按照佛陀的說法,那是萬萬不可的,會下地獄。什麼做遊戲、畫動漫、編故事、寫劇本、當作家,說相聲、耍魔術、都是要下地獄的。這類工作以娛樂大眾為目的,在佛陀看來,屬於增強愚痴無明的行為。

且看佛經中的問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來詣佛所,面前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我聞古昔歌舞戲笑耆年宿士作如是說,若伎兒於大眾中歌舞戲笑作種種伎,令彼大眾歡樂喜笑。以是業緣,身壞命終生歡喜天。

於此,瞿曇法中所說云何?

一次,有一個叫“遮羅周羅“的歌舞團團長去見佛,一番寒暄後,問:“喬達摩先生,我聽過去的演藝圈知名前輩們說,用歌舞表演才能逗得老百姓們快樂開心的人,死後會生歡喜天。請問佛法中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佛告聚落主:且止!莫問此義。

佛陀看了看團長,欲言又止,“打住,打住,這個問題你還是不要問的好。”(說出來,怕你不開心)

如是再三,猶請不已。

越不讓問越讓人著急,團長又追問了好幾次。

佛告聚落主: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古昔此聚落眾生不離貪慾,貪慾縛所縛;不離嗔恚,嗔恚縛所縛;不離愚痴,愚痴縛所縛。彼諸伎兒於大眾坐中種種歌舞伎樂嬉戲,令彼眾人歡樂喜笑。聚落主!當其彼人歡樂喜笑者,豈不增長貪、恚、痴縛耶?

佛陀這才開始說:我且問你,你如實回答我好了。過去的老百姓不離貪嗔痴,為貪嗔痴所束縛。而這些歌舞演員們天天在大眾中表演,逗百姓們開心,當這些老百姓開心快樂的時候,可不就增長了貪嗔痴的纏縛嗎?

聚落主白佛言:如是,瞿曇。

團長聽了,覺得有理,便答:“是的,喬達摩先生。”

聚落主!譬如有人以繩反縛,有人長夜以噁心欲令此人非義饒益不安不樂,數數以水澆所縛繩,此人被縛豈不轉增急耶?

“團長啊,這就好像有人用繩子把自己給綁住了,現在有人陷害他,不但不去解繩子,反而還屢屢用水澆在所縛的繩子上,使得這麻繩吸水後變得更結實,這人豈不是更加解不開纏縛了嗎?”

聚落主言:如是,瞿曇。

團長聞言一想,有點明白了,“嗯,是這樣的。”

佛言:聚落主!古昔眾生亦復如是。不離貪慾、嗔恚、痴縛,緣彼嬉戲歡樂喜笑更增其縛。

佛陀繼續道:“團長啊,你看,眾生也是這樣,本來就離不開貪嗔痴縛。看了那些歌舞表演後、就更增加了貪嗔痴的纏縛。”

聚落主言:實爾,瞿曇!彼諸伎兒令其眾生歡樂喜笑,轉增貪慾、嗔恚、痴縛。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善趣者無有是處。

村長幡然醒悟:“的確,如果按照喬達摩的說法,那我們這些歌舞演員們死後往生善道,就是不可能的了啊!“

佛告聚落主:若言古昔伎兒能令大眾歡樂喜笑,以是業緣,生歡喜天者是則邪見。若邪見者應生二趣,若地獄趣、若畜生趣。說是語時,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悲泣流淚。

佛陀點點頭,進一步指出:“說娛樂從業人員令大眾開心歡樂,就能生歡喜天,這是邪見。這麼說的人也都是要墮地獄和畜生道的呢。”說完這番話,團長就流下了眼淚。

爾時世尊告聚落主:是故我先三問不答。言聚落主:且止!莫問此義。

佛陀見狀,安慰道:“所以啊,你剛才問我,我不願回答,讓你別問了。”

聚落主白佛言:瞿曇!我不以瞿曇說故而悲泣也。我自念:昔來云何為彼愚痴不辨不善諸伎兒輩所見欺誑,言大眾中作諸伎樂乃至生歡喜天。我今定思,云何伎兒歌舞嬉戲生歡喜天?瞿曇!我從今日,舍彼伎兒惡不善業,歸佛、歸法、歸比丘僧。

團長擦了擦眼淚,對佛陀道:“我並不是因為喬達摩這麼說而哭,而是在想:我為什麼之前會被那些愚痴的、不辨善惡的演藝界前輩所欺騙,而說什麼娛樂大眾就能生歡喜天呢?現在想來,那怎麼可能?喬達摩,我決定從今天起改行,捨棄那些歌舞戲劇表演之類的不善之業,從此皈依佛教。”

佛言:善哉,聚落主!此真實要。

爾時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聞佛所說,歡喜隨喜,頂禮佛足歡喜而去。

《雜阿含經》第三十二卷 907經

佛陀說:“很好很好,團長,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遮羅周羅歌舞團團主聽完佛陀的開示後,歡喜頂禮佛的足後離去。

下面是南傳《相應部》的原文:

漢譯經文相應部42相應2經/達拉普達經(聚落主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那時,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被我從表演者老師與老師的老師的講述中聽聞:『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真真假假使人人發笑、喜樂,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與嘻笑天為同伴。』這裡,世尊怎麼說?」

「夠了!團長!隨它吧,請不要問我這個!」

第二次,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被我從表演者老師與老師的老師的講述中聽聞:『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真真假假使人人發笑、喜樂,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與嘻笑天為同伴。』這裡,世尊怎麼說?」

「夠了!團長!隨它吧,請不要問我這個!」

第三次,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被我從表演者老師與老師的老師的講述中聽聞:『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真真假假使人人發笑、喜樂,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與嘻笑天為同伴。』這裡,世尊怎麼說?」

「團長!我確實得不到[你的理解]:『夠了!團長!隨它吧,請不要問我這個!』但,我仍將回答你。

團長!以前的眾生未離貪,被貪的繫縛束縛,那些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能被貪染之法更加強他們;團長!以前的眾生未離瞋,被瞋的繫縛束縛,那些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能被瞋之法更加強他們;

團長!以前的眾生未離痴,被痴的繫縛束縛,那些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能被痴之法更加強他們,他自己陶醉、放逸,使他人陶醉、放逸後,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名叫嘻笑的地獄那裡。

如果他有這樣的見:『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真真假假使人人發笑、喜樂,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與嘻笑天為同伴。』那是他的邪見,而,團長!對邪見者來說,我說,只有兩趣之一趣:地獄或畜生。」

當這麼說時,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哭泣、持續落淚。

「團長!這是我沒得到你的理解:『夠了!團長!隨它吧,請不要問我這個!』」

「大德!我不為世尊對我這麼說而哭泣,大德!而是我被以前的老師與老師的老師表演者長久欺騙、欺瞞、誘拐:『表演者在舞臺或慶祝會中,以真真假假使人人發笑、喜樂,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與嘻笑天為同伴。』

大德!太偉大了,大德!太偉大了,大德!猶如能扶正顛倒的,能顯現被隱藏的,能告知迷途者的路,能在黑暗中持燈火:『有眼者看得見諸色』。同樣的,法被世尊以種種法門說明。大德!我歸依世尊、法、比丘僧團。大德!願我得在世尊面前出家,願我得受具足戒。」

那時,表演團團長達拉普達得到在世尊的面前出家、受具足戒。

受具足戒後不久,尊者達拉普達……(中略)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名叫嘻笑的地獄那裡」(pahāso nāma nirayo tatt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笑的地獄』中」(in the ‘Hell of Laughter。’),並引註釋書的解說,並沒有這種名稱的地獄,事實上這是無間地獄(Avīci niraya,另譯為「阿鼻地獄」)的一部份,在那裡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受折磨。按:「阿鼻地獄」的眾生,受苦無間斷,直到業報盡而往生他處為止。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Morpheus2019-09-16 13:11:44

我曾經有過相似的問題:演戲演惡人壞人究竟會不會造報應。

我認為是會的,因為只要你動了惡的念,說了惡的言,行了惡的事,就會得相應的果,不會因為是演戲就作廢了。

所以我大伯無論是演廣告還是演電視劇都只演好人。演壞人做了惡的事情會遭到廣大觀眾的詛咒和謾罵,都會生不好的果。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林錯2019-09-16 22:07:54

拍戲,演戲不算妄語。因為這是純屬虛構的故事,既然不是欺誑,當然不算妄語。對於真實的人物的戲說演繹,當然也不算妄語,因為觀眾心知肚明是假的,除非你標榜符合史實。但是這類東西通常會被歸為綺語,而綺語的某些果報亦是負面的。

至於遊戲中的死亡和殺怪,不算殺生。因為對境並非是有情生命,就像你砍樹不可能算殺生就是了。但是可能會有某些滋長殺心的負面影響,比如太過模擬血腥暴力,但是這一點在我國是卡得很嚴的,所以也不必太擔心。

其實遊戲和影視最大的問題是比較容易刺激和滋長他人的各種慾望,然而這個問題是眾生共業,題主沒必要獨自背鍋。

既然皈依守戒,就好好做事,先守足五戒,再慢慢往上修行就好了。不必太過擔憂,守住自己的戒,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去做某些無謂的糾結。

順便一提,如果題主對戒律有疑問,其實可以直接去問自己的授戒師傅,他是有必要給你把戒律講清楚的。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知乎使用者2019-10-08 14:08:23

因緣果報因緣果報,有因無緣不結果,有木不鑽不出火。演戲唱歌裡的臺詞不算妄語,遊戲擊殺也不算殺生。因為妄語、殺生需要具備

ABCD四點

才能構成罪業。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有沒有殺心、欺誑心,因為業集隨心。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大羅漢目健連著玄奘譯:虛誑語者,以貪瞋痴,違事想說令他領解,名虛誑語。

《成實論》 鳩摩羅什譯· 卷第九: 妄語者。若身口意誑他眾生。令虛妄解。是名妄語。

《 舍利弗阿毗曇論》: 云何妄語。若人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或為己身。或為他人。或為財物故作妄語。是名妄語。

《正法念處經》卷第一:

有五因緣。雖是殺生。無殺罪業。

所謂道行

無心傷殺

蠕蟻等命。若擲鐵等。

無心殺生

而斷物命。醫師治病。為利益故。與病者藥因藥命斷。

醫無噁心

。父母慈心。為治故打。因打命終。燃火蟲入。

無心殺蟲

。蟲入火死。如是五種。

雖斷生命。不得殺罪。

《成實論》卷第九: 又妄語隨想。

若見無見想。問言不見。無妄語罪。

如比尼中說。問曰。若人事倒不見言見。云何非妄語耶。答曰一切罪福皆由心生。是人於不見事中而生見想。是故無罪。如於實眾生中無眾生想。非眾生中生眾生想。不得殺罪。問曰。如實有眾生生眾生想。乃得殺罪。如是若見生見想則應無罪。非不見見想而得無罪。答曰。是罪因心因眾生生。是故雖有眾生無眾生想則不得罪。以無心故。若無眾生有眾生想。以眾生無故亦不得罪。若有眾生有眾生想。因緣具故得殺生罪。若於見事中生不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不倒故不欺眾生。雖為事倒亦名為實。若不見事中而生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倒欺誑眾生。事雖不倒亦名妄語。

殺生、妄語罪需要四點構成。A起殺心、欺誑心。B認為對方是眾生。C承受者的確是眾生。D斷其命根、違背事實令其誤解。四點滿足才算殺生、妄語。十惡業中的其他八惡業也一樣,必須具足四點才能成立。若是

缺少任何一點

罪業就不成立。

如上方引用經文所述,有五種殺生因

不含殺心

的緣故,那麼三缺一,不算殺業。又如雖然看到了,但心裡認為沒看到,別人問看沒看到時,回答說沒看到,雖然和事實不符,但因為是沒有欺誑心實事求是的回答,所以不算妄語,還是三缺一,

缺了欺誑心

若對方真是眾生,但心裡認為對方不是真眾生,或是對方不是真眾生,但心裡認為是真眾生,這兩種情況下雖然斷其命根,不算殺生罪,因為三缺一,或是缺少承受者是真眾生,或是缺少認為對方是真眾生。

若對方是真眾生,心裡認為對方是真眾生,起殺心,斷其命根,

四點具足

,就算殺生罪。

單機遊戲完全不算殺生,永遠湊不成四點。而網路遊戲中的角色由真實玩家控制,心裡知道這是玩家角色,以殺心斷其命,這個殺生業會在遊戲中結果,你殺的是遊戲人物,果報也是停留於遊戲中,當因緣成熟時自己的遊戲角色被殺。網路遊戲殺玩家角色和下棋一個道理,每顆棋子就代表自己的一個遊戲角色。

十種惡業都是這個規律,自己對照一下就行。

[佛教]學科上關於五戒的問題:拍片,演戲算妄語嗎?設計遊戲中有角色死亡殺怪的部分算鼓勵殺生和殺生嗎?Jet2020-08-19 12:25:23

佛教是如何滅苦的呢?透過八聖道(又叫八正道)。只有實踐八聖道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八聖道中有一條是“正命”,就是指正確的謀生方式。什麼是正確的謀生方式呢? 就是不會給自己他人帶來過患的職業。屠夫、詐騙、賣酒、拉皮條……這些觸犯根本五戒的當然是不能做的了。那麼演藝行業呢?也不行!因為你拍電影也好當演員也好,除非宣傳的內容是八聖道,否則一般是宣傳貪嗔痴。觀眾看了你的作品生起什麼心?只會生起貪嗔痴,所以你在傳播不善法。從因果法則來講,你將會受到不善果報。這是能在佛經中找到例子的:一個喜劇演員問佛陀,自己每天給人帶來快樂,死後應該能投生天堂吧?結果佛陀給予截然相反的答案——他死後將墮入地獄。因為那些觀眾捧腹大笑,生起的都是貪心和痴心,屬於不善心。這個喜劇演員沒有任何功德可言。佛陀的教法是逆世間的,不能只看表象。

我們再來看看電子遊戲。當一個人玩遊戲時,他的心會生起無貪、無嗔、無痴嗎?會生起二十五種美心所嗎?不會。他的心完全迷失在貪嗔痴中。貪嗔痴是不善心,會帶來不善果報。所以你現在應該知道這些行業的過患了吧?

有人會要問了,照這樣沒法生活了,這社會到處是貪嗔痴汙染。確實是的,所以佛陀要弟子出家,出家了就能避開這些汙染,專心修行。

那麼在家弟子怎麼辦?嚴格來講,有很多職業因為不是正命,佛弟子是不能做的。但現在這個時代,職業的種類非常繁多,仍然有許多是屬於正命的。就看自己的信仰堅定與否,是可以選擇的。

標簽: 眾生  妄語  聚落  世尊  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