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用br檢視我有近348張照片在24端拍攝,是否也該買更廣的鏡頭?

作者:由 齊零70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07-04

用br檢視我有近348張照片在24端拍攝,是否也該買更廣的鏡頭?知乎使用者2021-07-04 12:56:12

24端 多240端多,不代表 你用這個焦段容易出片,只是日常人用變焦頭就是喜歡擰到頭用。

你用28-70就可能28和70最多,你用24 105就可能24和105最多。

你可以試試一次拍攝就用一個焦段,貼住變焦環不動。集齊多個焦段之後,再從照片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照片,再看對應焦段,然後做針對性的練習和鏡頭升級。

用br檢視我有近348張照片在24端拍攝,是否也該買更廣的鏡頭?Jacky.C2021-07-04 13:40:03

很多初學者使用變焦鏡頭都有種習慣往兩端擰到頭。往往是由於構圖技術還沒成熟,下意識把更多內容包含在畫面內,或者拍遠端時,儘量放到更大。並不代表這兩個焦段更適合你出片。

用br檢視我有近348張照片在24端拍攝,是否也該買更廣的鏡頭?老醋2021-07-04 14:19:54

大多數攝影愛好者都會經歷這樣一些階段。

比如有個階段叫做,“視覺衝擊力”;表現為總希望抓取那種跟日常當中看著不大一樣的視覺效果,比如誇張的幾何透視、虛化的背景等。基於單反微單這樣的相機能比較方便地製造出這種效果,能讓玩家自我感覺很提氣;有些玩家就索性一屁股坐在這裡邊不出來了,如“虛化黨”之類、沉溺在拍攝虛化背景的人像或者花鳥魚蟲裡,跟別人也是各種推薦大光圈長焦。

但是,攝影作品最終的價值,跟這種基於器材就很容易達到的“視覺衝擊力”,其實基本沒關係。相反,作品的視覺衝擊力強了之後,讓人都注意到衝擊力去了,反倒可能影響了觀眾對作品內容與涵義的關注。比如超廣角倒是出來了那種異乎尋常的撞擊感,但對場景的再現卻造成了誤導。比如那些虛化片兒,虛化的諾大面積固然是凸顯了主體,但也本可以是交待環境背景的面積,只是虛掉了則很可能是一種浪費。

而,攝影最終是用來再現和表達的。取決於你想要呈現的是啥了;只是“視覺衝擊力”嗎?

有很多攝影大家都說過類似於只使用35-50mm之間的焦距之類的話。當然這只是他們的意見;不過咱們不妨也琢磨琢磨,為什麼會有他們這樣的意見產生。嗯,討論這個問題,也確實應該首先了解不同焦距對於最終照片的形態與氣質的影響。但,什麼都比不上這個的重要:你到底想表現啥?

用br檢視我有近348張照片在24端拍攝,是否也該買更廣的鏡頭?李冬2021-07-04 22:54:46

別扯些沒用的,就是想敗家了,去買,買了就消停了,至少消停一段時間

標簽: 焦段  虛化  衝擊力  24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