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司馬懿的諡號為何是宣帝?

作者:由 一折戲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5-10

司馬懿的諡號為何是宣帝?一折戲2022-05-10 13:47:53

聖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聞式布曰宣。

司馬懿從一個基層公職人員,歷經三朝,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帝國重職,一路做到帝國“攝政王”,都是靠一步一步幹上去的,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可不是國姓,這樣的升遷意味著必然要做不少“業績”。

昔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值魏太祖創基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遂服輿軫,驅馳三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行任數以御物,而知人善採拔,故賢愚鹹懷,小大畢力,爾乃取鄧艾於農隙,引州泰於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故能西擒孟達,東舉公孫淵,內夷曹爽,外襲王陵,神略獨斷,征伐四克,維御群后,大權在己,屢拒諸葛亮節制之兵,而東支吳人輔車之勢。

晚年政變以後即使再無君臣之義,司馬懿對當時國家社會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如果司馬懿還擔不起一個褒諡,那太可笑了。

說到底司馬懿被古代君王不喜的點就是他君不君,臣不臣。他三朝匡扶,到了第四朝他晚年又深陷權力鬥爭,節變了。

漢末多少梟雄起兵逐鹿,反覆無常,說難聽點,真的哪有什麼君臣之義都是為了自己這方的利益。而司馬懿被病詬的最多,說白了,除了三分歸晉勝利者(木秀於林)揹負罵名更多以外,還有就是人往往對不陰不陽處於中間立場的人包容性更低,“君臣”。

一個人要是大半輩子看起來良善老實,有一天突然被迫做出兇殘超過其所承受傷害(誰知道呢)的事情,那麼旁觀者就會覺得這個人比那種平時作為流氓的人更可恨——我這個比喻可不是在說司馬懿多良善,而是一個人性的邏輯,人往往對平日品行相對還行的人道德要求更高,不過我覺得古代政治家並不存在普通人的道德觀念和良善。

回到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因為司馬懿作為擔得起這種褒獎的諡號,順便司馬懿原本諡號“文”,改諡的“宣”。

標簽: 司馬懿  良善  施而  周達  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