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作者:由 東方智慧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9-03-28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唐朝詩人杜甫紀念諸葛亮的詩。詩中表達了杜甫對諸葛亮如綿綿江水般的敬仰之情。

根據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絕對配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評價。那時《三國演義》還沒有誕生,說明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人們已經對諸葛亮有了極高的評價。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兩人都是足智多謀,可是為什麼諸葛亮能夠流芳百世而司馬懿卻不能呢?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獨攬大權卻君臣和睦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拽著諸葛亮的手,泣不成聲地囑咐:“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誓死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君對臣的信任,臣對君的忠貞無不讓世人為之動容。

此後,諸葛亮為了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堅守自己對劉備的諾言,終其一生都盡心盡力輔助劉禪,從不懈怠。並且諸葛亮忠心耿耿,儘管自己大權在握,還是尚父,儘管劉禪孱弱,他卻沒有任何非分之想。他為了復興漢室江山,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不辭辛勞,南征北戰,深入不毛,六出祁山,以弱攻強,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直到臨死之前,諸葛亮最放不下的仍然是蜀漢的北伐大業。諸葛亮的一生對蜀漢可以說是竭盡全力、殫精竭慮。雖然他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卻贏得了包括對手在內所有人的尊重。

反觀司馬懿,他深諳韜光養晦之道,在一代梟雄曹操面前藏頭縮尾,暗自蓄力。後來一旦時機成熟,他便發動高平陵事變,誅滅曹爽三族,獨攬軍政大權。直至最後司馬氏篡位奪權,取代曹魏。他的所作所為,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大權在握卻不謀私利

諸葛亮一生節儉。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自表後主》

一國丞相,為蜀國操勞一生,僅有區區如此薄產,怎不叫人肅然起敬。即使在臨終前,他不但沒有對親屬加以提攜,也不提拔兒子,反而不忘訓誡守節儉之德:“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何等的高風亮節。

再看司馬懿,“食邑五萬戶”。其父子在曹魏期間位高權重,紅極一時。司馬懿官至太尉,司馬昭、司馬師都曾任職大將軍。他做官是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子孫後代。

這種為自己的一己私慾和諸葛亮的大公無私形成鮮明對比,高下立判。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諸葛亮傑出的軍事才能

在軍事能力上,諸葛亮也遠遠超過司馬懿。諸葛亮千古名策《隆中對》幫助窮途末路的劉備制定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頂級戰略規劃。劉備要人才沒人才,要軍隊沒軍隊,卻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一步步實現三分天下的豐功偉績。

而司馬懿在曹操在世時,一直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僅僅只是休養生息,等待時機罷了,在智謀上的確非常聰明,但是在功績上遠不如諸葛亮。再到後來,司馬懿坐擁絕對優勢兵力、遠比蜀漢方便快捷的後勤供應、具有兵種優勢和主場優勢,但卻被兵微將少的諸葛亮多次擊敗,並被死死壓制。只能龜縮在城池裡,畏蜀如虎。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也由衷稱讚其為“天下奇才”。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諸葛亮偉大的政治才能

陳壽這樣評價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諸葛亮建立的這個政府是歷史上少有的做到了公平法制的政府,所以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百姓都自發的進行弔喪。雖然由於諸葛亮連年北伐,導致蜀國的人民生活比較貧困,但在這個政府下,老百姓不用擔心貪官汙吏,不用擔心上面的人仗勢欺人,這在我國整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在政治上司馬懿和諸葛亮是雲泥之別。如果非要比較,可以看他們對待政敵的處理上。諸葛亮以國家利益為先,對李嚴態度是“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後因李嚴運糧不力,耽誤北伐大事。才對他進行處理,也只不過貶為庶民,並未殃及李嚴的家人。而且李嚴也心服口服。以至諸葛亮死後,李嚴感嘆“孔明一死,再也沒有人會用我了”。再看司馬懿,對曹爽、王凌及其親信皆是屠三族。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諸葛亮是千古難見的全才

諸葛亮是世間少有的綜合性人才。諸葛亮除了是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經濟學家、法律學家等外,還有很多傑出的才能。“損益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使得蜀國的戰鬥力大增。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諸葛亮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還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書法繪畫和音樂無一不精。

後世的高度評價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最後,陳壽寫道: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史官評論說:「諸葛亮擔任宰相,撫卹百姓,揭示法規,精簡官職,權事制宜,誠心待人,公正無私。凡是盡忠職守,有益時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會獎賞;凡是犯幹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親人也必定會處罰。坦誠認罪,傳佈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無論多麼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麼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一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為什麼能千古流芳?

演義的推波助瀾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忠臣的楷模和智慧的化身,被譽為千古一相。他是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一號主人公,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故事歷來都讓讀者如痴如醉。諸葛亮成為一個神一樣的人物,除了史書對他的高度評價,還要歸功於民間一些演義,評書的推波助瀾。

​綜上所述,用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主流價值觀來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但凡能夠流芳千古的人都是以正面形象示人的。諸葛亮是忠義賢臣,司馬懿是亂臣賊子,所以,最後千古流芳的,自然非諸葛亮莫屬!

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還請收藏轉發哦!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標簽: 諸葛亮  司馬懿  蜀國  劉備  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