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Day9 學習筆記

作者:由 shayloyuki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3-18

3月11號的筆記拖到現在才整理,是因為真的很難。別看影片目錄感覺內容少,其實講了很多很多,光消化筆記就用了很長時間,特別是對於浮動的理解。

照例先放目錄,下面是學習筆記。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根據影片錄播做的截圖筆記(已製作為PDF檔案),另一部分是重點筆記(內容更精簡)。下面全部分享出來,一方面督促自己學習,另一方面歡迎大家交流分享~

Day9 學習筆記

今日學習內容

截圖筆記2021_03_11。pdf重點筆記20210311。pdf

學習內容包括三部分:標準文件流、浮動和偽類。個人認為浮動最難理解,需要對照程式碼操作、想象抽象的內容。

標準文件流

標準文件流的概念:實質上是指元素排版佈局的方式,是自動從左到右,從上往下排列,如果前面的內容發生變化,後面的內容位置也會發生變化。HTML就是一種標準文件流檔案。

標準文件流的特點:微觀現象、元素等級。這裡比較重要的是

元素等級

。元素等級把元素劃分為

塊級元素/行內元素/行內塊元素

。比如

就是典型的塊級元素

之前父子盒模型那裡提到的“類似div這樣的標籤,沒設定寬度,就會預設撐滿父級的width”,這指的就是塊級元素的載入特點

);而

就是典型的行內元素

,其中行內元素也叫做內聯元素;

圖片是行內塊元素

。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行內元素和塊級元素對於寬高的載入機制

,如下所示:

寬度

高度

行內元素(不能正常載入寬高)

不論是否設定寬高,寬度和高度都只能被內容自動撐開

不論是否設定寬高,寬度和高度都只能被內容自動撐開

塊級元素(可以設定寬高,會正常載入)

如果不設定寬度,會自動撐滿父級的width區域

如果不設定高度,會被內容自動撐開高度

CSS常用樣式

顯示模式display:在行內元素和塊級元素之間互相切換,主要用來設定導航欄(透過display:“inline”);還有一點

比較特殊的是隱藏

,這裡的佔位/讓位是指是否讓出原有標準流的位置,也就是說是否存在間隙。

display:“none”

讓位隱藏

visibility:“hidden”

佔位隱藏

2。

浮動屬性

前面提到的display屬性更改並沒有改變標準流本質。要想實現更多的頁面佈局效果,就需要脫離標準流,方法包括:浮動、絕對定位、固定定位。

這裡要講的就是浮動。浮動非常重要,不要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僅僅可以實現display:“inline”後變成導航欄這樣的效果,它還有更加深層次的特點,這在浮動的性質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要想更容易地理解浮動的性質,就

必須發揮想象力

。首先,你可以想象瀏覽器載入視窗相當於一個水面,元素浮動其實就相當於底層的元素往上浮到了水面上。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理解浮動性質中的元素貼邊了。

float:“left”左浮動

float:“right”右浮動

作用:讓元素脫離標準流,同一級的浮動元素可以並排在一排顯示。

3。 浮動的性質(這一塊內容比較多,重在理解,需要配合敲程式碼練習進行理解)

1、浮動的元素脫離標準流;

2、浮動的元素依次貼邊,這裡

有兩個關於貼邊性質應用的案例可以進行練習

3、浮動的元素沒有margin塌陷

4、浮動的元素讓出標準流位置

5、字圍現象

4。 浮動的問題

問題一:標準流中的元素,不設定高度的情況下,都能被內部的標準流元素自動撐高(如圖1)。但是如果內部的子元素進行了浮動,浮動的子元素是撐不高標準流父親的(如圖2)。

Day9 學習筆記

圖1:父盒子不設定高度時,它被子盒子自動撐高

Day9 學習筆記

圖2:子盒子浮動後,標準流的父盒子邊框被摺疊

問題二:父元素沒有高度。會影響後面的標準流位置。如果浮動的子元素足夠高時,有可能影響到後面浮動元素的貼邊。

Day9 學習筆記

5。 清除浮動帶來的影響

情況一:如果父元素的高度時固定的,給父元素設定height屬性解決;

情況二:如果父元素高度需要自適應(即當子盒子內容變化時,也要始終在父盒子內部載入不能溢位),給父盒子不要設定高度,給它設定overflow:“hidden”屬性解決。

這裡要結合程式碼練習,著重理解高度自適應的原理。

Day9 學習筆記

除此之外,課程中還講解了其他幾種清除浮動帶來的影響的方法,其實都不常用,但要理解它們背後的原理,比如clear屬性、隔牆法(外牆法、內牆法)、。clearfix:after{}偽類。

偽類

偽類:偽類和類的區別;偽類的寫法;偽類的權重

標籤的四個偽類選擇器

link

訪問前

visited

訪問後

hover

滑鼠懸浮

active

滑鼠點選後到彈起前

因為偽類的權重是相同的,因此在發生層疊時,只能根據書寫順序來判斷。正常載入的書寫順序是:link-visited-hover-avtive

實際應用中,通常將link和visited透過並集選擇器設定相同的顏色,將hover設定成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很少設定active。也可以透過下圖的寫法,將標籤的link和visited的顏色設定、text-decoration:none去掉下劃線、字型等直接合併到一起書寫,然後再單獨對hover狀態進行設定。

Day9 學習筆記

以上是關於3月11號筆記的總結,還需要多多練習本次提到的兩個關於貼邊性質應用的案例,並且多敲程式碼才能熟悉整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