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6-06-26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知乎使用者2016-06-26 19:00:30

甲向末學說:“明明是我對,糾正他、救他,是我慈悲,若沒有我引導他,他必下無間地獄,他不能謗法,事事我都可以忍,謗佛的人我永不能忍,我必要維護佛法,否則佛法會斷,不能讓他再錯下去呀!”

末學一聽便說:“哦!是嗎?別人錯了,但關你什麼事?我想分享給你何為謗佛法、斷佛慧命、敗壞佛門、對錯,你願意聽聽嗎?”

末學:“何為謗法?”

甲:“將佛法曲解。”

末學:“什麼是佛?”

甲:“覺悟就是佛。”

末學:“什麼是覺悟?”

甲:“大徹大悟就是覺悟,你不懂嗎?枉你學佛20年,竟一無所知!”

末學:“對不起,我本來不知,但《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那刻我馬上知道了。”

末學:“你知道什麼是(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嗎?”

甲:“你又不懂嗎?不執著一切相,就是佛!”

末學:“是呀,那什麼是不執著一切相呢?”

甲:“凡是能感受到的現象,就是(相)。不執著一切感受到的現象,就是(不執著一切相)了!”

末學:“非常好呀。你所指的就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意思是(不應該執著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識感受>的現象)而被束縛。”

末學:“你是學佛的人嗎?”

甲:“若我不是學佛,難道你是嗎?”

末學:“那你為何(著相)?”

甲:“你說什麼!你才著相!”

末學:“難道對錯不是(相)嗎?”

甲:“佛陀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是非不分?枉你學佛!”

末學:“太好了!你

懂得止惡行善,亦即懂分辨是非黑白。但你只懂(七佛通偈)的首兩句,而尾兩句(自浄其意,是諸佛教),你卻不懂。何為浄?破盡二元對立,才叫(淨)啊!亦即當中不滯留(善惡對立),才是佛陀所教的真實要義。”

末學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諸佛教。內涵是指;懂得分辨是非、止惡行善,而不滯留善惡對立觀念,才是佛陀所教的真實要義。”

末學

:“亦即《六祖壇經》所指的:(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及《維摩詰所說經》:(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末學:“何為不浄?執著滯留對立,就是不浄,不淨就不是佛陀所教導。”

甲:“那何為執著滯留善惡?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嘛,我不明!”

末學:“1)對錯只是(個人感覺)的認定觀念,如果大部份人認同某觀念,就形成所謂(大眾觀念)。

2)然而,(大眾觀念)是由無數(個人觀念)所集合而成,法律、人倫、道德觀念就應運誕生。

3)但學佛者明白因果,堅稱不殺生命,卻接受使用木器,誰知木是砍伐樹林而來,過程傷害了無數昆蟲家園,車子的車輪,亦是由樹內橡膠提煉而成,更認可田中種植蔬菜水果,用農藥消滅昆昆蟲。社會法律觀念認同殺害畜牲來食,卻認為不可食人,但又定立不殺瀕臨絕種動物的觀念,前後矛盾,觀念不斷變化,那又是對是錯呢?”

末學:“當感覺到(自己觀念)與(別人觀念)非常接近,就一廂情願認定屬(大眾觀念),自我就創造出公道基準。人只喜歡親近跟(接近自己觀念)的人相處,認為別人觀念跟自己觀念相近,就會認定對方是(對)。”

末學:“人討厭跟(自己觀念相違)的別人相處,因別人觀念跟自己不相近,故此,就認為別人必定是(錯)。”

末學

:“這事事以(個人觀念)為先而行事,叫“我執”,指掉進極端一邊觀念去面對人生,佛法上叫(落兩邊),亦即(著相),煩惱就因此而生。”

末學

:“佛陀制定戒律,只是因應不同時空、不同處境、不同心執而設,有多少(執),就有多少(戒),不同執著,就要守持不同戒律,根本人人不同,應病予藥,人人須為自心執著而起戒,不應無事惹事,健康是不必吃藥的。佛陀制定戒律,為方便眾生找出(施力點)來(破執),難道戒律沒有制定的規矩,就可以任意妄為嗎?現代人又何必對世間作諸多批判,此乃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不明道理。”

末學

:“正如我們今天穿上的鞋,別人穿上並不一定適合,反之,別人適合的,我們亦未必適合。故此,不必在乎“別人穿什麼鞋”,那雙鞋,須由“穿上者”去適應,人天性作決定時之動機 ,也是自己認為最好的,否則自會脫下,一切自有因果,不必憂心、批判,更勿期待。”

末學:“每人行事自有其因果承擔,佛門中人只須做好自己便是,每人心執不同,導致能承受層次不一,人人只能隨緣盡心分享受惠,遇上投契便說多兩句,反之,裝聾扮啞便算,不必花心力在(修正別人)錯處,修行決是(認識、修正)自己,並非修正他人,否則,又著相了,又違背佛法要義了。”

末學:“什麼是毀謗佛法?就是著相也。著相就屬(曲解實相)。(著相心)的思想言行已構成(謗法)啊!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相著,四相皆著,這樣一來,誰沒(謗法)?(凡夫)謗法是必然的,既然人人分秒也謗法,不如聽古德雲:(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短長),除非閣下已(破盡四相),誰敢說自己沒謗法?”

末學:“六祖壇經雲:【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意譯:若然認為他人有過失,自己沒有過失,這個認為就已經著了兩邊之相。他人有過失而我沒有過失,這個我的分別心就是著相,於修持般若就是一個過失了。”

末學:“佛法都是法相,亦是無情物,法相本身永遠無法被傷害的,要維護的並非佛“法”本身,萬法唯心,必須維護那顆(不執著的心),才算是護法。)

末學:“(誰)可護法?只有(各自人心)才是維護佛法,以身作則,各人將不著相之言教,落實日常生活,佛法自然會薪火相傳,流傳萬世,別人才有機會被感染,這才是真正護法,方叫佛子。”

末學:“謗法亦是相,不同心執,就有不扭曲解,故此,又何必處處著眼、介懷別人的心執?若修行人著眼滯留謗法這個法相現象,豈非亦滯留於“五蘊、六麈”的感受,為境所牽?難道又不是著相、謗法嗎?豈非賊喊捉賊?”

末學:“只要世上有一個眾生行持如來教法,佛法就不會斷。佛法是相,乃無情物,能否薪火相傳,取決於眾生能否將其運用於日常,將佛法活生生呈現出來,除此以外,已別無它法,所謂正法、像法、末法,只代表人領悟佛法的層次階段,勿執著(壽者相)啊!”

末學:“若說別人謗法者,自己本身就已是謗法。真正求覺,內心斷不會是非不分,但卻絕不會滯留(是非表象)而生起情緒,觀自在菩薩何曾生起什麼忍受不了的情緒嗎?祂已照見(五蘊皆空),所以才能(度一切苦厄)。”

甲:“你勿長篇大論,你告訴我究竟有沒有善惡、對錯、因果?”

末學:“百分百有善惡、對錯、因果。”

甲:“你究竟想表達什麼?”

末學:“《六祖法寶壇經》雲: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內涵指:心中對際遇滯留,就會有所攀附追求,就有一個“情”,“情”使人做下一切思想言行,就像播下種子在適當的時空,自然開花結果,人就感覺到報應在身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話,就是說因果。因果、善惡、對錯是法相,但萬法唯心,本質皆是無生,儘管皆是唯心、無生,仍不可否認定眼前法相。故此,必須止惡行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大乘佛法深信因果、明白善惡對錯,只是不談因果及善惡對錯,如來言教是內明法門,直指人心,教人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除了覺醒,一概不取。

末學:“希望藉此分享讓你知道,什麼才是毀謗佛法、斷佛慧命、敗壞佛門及對錯的本質,說到底就是著相。勿再情緒失控、大叫大喊,指證別人好嗎?

佛陀眼裡不會滯留執著眾生的什麼對錯,祂只教人止惡行善,更必須自淨其意,超越善惡的攀附,就如此簡單。如不能超越對立觀點,人生終必苦惱

,何苦跟自己過不去,明白嗎?”

甲:“我不會理會你,錯就是錯!”

末學:“namo amitabhaya tathagataya,歸命無量光如來,對錯都是感覺。”

雨水遍邐大地,喜怒哀樂不同,相遇同一天空,簷前滴水不差。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枯榮2016-06-27 10:33:31

謝邀

首先,喜歡逼逼別人,已經是居士的通病。

我們就仔細分析一下佛教徒逼逼別人是出於什麼心態。

首先,這類人,必然是有信仰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信仰和佛教沒什麼關係。但她們堅信自己是對的,所以她們要教導別人。但是,他們為什麼喜歡用自己所知道的去教育別人呢?很簡單,他們學到的東西,沒有用武之地,也就是沒有價值,那為了體現自己沒有白學,體現自己是對了,所以要透過逼逼別人來滿足自己,或者別人被他逼逼後,按照他的作了,他就有一種別認同感。也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也就是,你看,我懂得比你多。在這種人面前,你幾乎沒有機會是對的時候。因為這種人需要的是認同。因為,你做的和他做的不一樣,如果他不出來指責你,不出來逼逼你,就意味著他認同你,他認同你就意味著自己錯了,那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只能出來逼逼你。說白了,就是刷存在感,但是這種人往往意識不到,他抱著的只是救世的心態來教導你。

第二種,有居士喜歡說,某法師說了,在家不能念什麼什麼經,每天唸佛要多少萬聲。然後這種居士,就喜歡拿這種要求去要求別人,這為什麼?這就是居士沒有正確的信仰,而是對某人的盲目崇拜,然後盲目的相信這種人,這其實已經是一種迷信。

第三,這樣的人,首先就對世界有一種錯的觀念,不然他怎麼能看出來這是錯的?以前剛出家的時候,法師說,觀功念恩,不要觀過念怨。

不信你每天起床去到單位上班就和別人吐槽今天買早點的沒給你讓路,修腳踏車的說話難聽,門口的保安形象不好,搞衛生的阿姨身上一股味道,你看看你的心情能好嗎?聽你吐槽的人,心情能好嗎?

佛教的根本是自淨其意,也就是管好自己。

就像我們法師說,你嘴巴都管不住,你發什麼菩提心?當我們要說別人的時候,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這樣。

戒,是戒自己,不是用來戒別人。你會發現,你自己都管不好自己,你操那份閒心幹啥?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任天涯2016-07-19 23:23:04

瀉藥

佛法把法分成有為法和無為法兩種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無為法。

而人身處的環境是什麼呢?人能聽到、看到、聞到、觸控到、想到的幾乎都是有為法的範疇。

有為法有什麼特點呢?

一個是無常,就是大陸過去政治課常說的一切事物必然有產生、發展、壯大、消亡的過程,佛教中稱作成住壞空。一個事物不管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只要它是產生的,它的最終結局必然是消亡。相對的,無為法沒有產生這個階段,也就沒有消亡麼回事,進一步說,無為法都不能用存在來描述,可就是因為無為法不能用存在來描述,所以無為法也不能用不存在來描述,正是因為無為法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這二元對立的概念,所以無為法才能恆常。

有為法為什麼不能恆常,原因就是有為法的第二個特點:二元對立

我們說人類認識事物的辦法,就是把事物分成二元對立的兩元概念,這兩元概念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存在,其對立面就是不存在,存在的一定會轉換成不存在,而不存在中也可以產生出存在;再舉個例子說,垢、淨這兩個概念,說垢,就是在說這玩意兒有多不乾淨——換句話所就是在說這玩意兒乾淨的程度有多低——進一步說,我們是在說這東西的乾淨程度,反之亦然。

所以,佛教徒對二元對立概念的本能反應就是無常。

而無常是佛教徒所不希望的,佛教徒追求的恰恰是恆常的清淨。

那麼對錯是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

當然是。

過去在某段時間,女子以裹小腳為美——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們認為女人這麼做是對的!

現在呢?還有人不認為這是錯的嘛?

這就是二元對立的轉換。

這種轉換也是無常的一個體現。

所以你說真佛法真在意什麼對錯嗎?

糾纏在二元對立概念裡不可自拔的,不過是門還未入的漢子一條罷了。

但佛陀說不說對錯呢?

佛陀也說得。

因為,佛陀是偉大的老師,非常懂得因材施教,有些人,資糧未夠,福報未現,機緣未到,還學習不了佛法,那麼佛陀就教他一些凡俗人世的基本道理,所謂人天善道,這樣,這些人在人世還可積累資糧,未來還有可能能學得解脫。

但也就是如此而已。

上面說了一堆,無非是說,佛法的核心啊,不在對錯,而在解脫,目標在無為法。

糾纏於道德不道德對錯功過的,恐怕都是使錯了力。

而讓人反感,更是直接違背了“隨順眾生”的菩薩道教誨,不值一提啊。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還好有你2017-03-10 22:48:44

堅持“我是對的”,往往於事無補,最後成為死局;“一定是我錯了”才能別開生路。

譬如開車,對著山喊:“你為什麼站的不是位置,擋了我的路。”山也不會因此讓開一條路,河流、房子、大石頭通通不會自動讓開。你是對的,別人都不對又如何?只有老實承認自己開車錯了路,抽身後退,必然能找到正確的出路。

窄路行車,兩人相向,彼此都不願相讓,都認為對方無理,便在路上諍論。過半小時、一小時、一天也無結論。若從初有一方肯退讓,只要一分鐘便都能各自奔前程,而且對方會心存感激,自得福報。這麼說來,辯論誰有理無理有什麼意義呢?心甘情願承認我無理,又有何損失呢?世間無窮對錯紛爭,大抵與此相同。

如果“我錯”,對對方、團體、大眾都好,事情能圓滿解決,那就“我錯”,這樣的錯有大功德。假如你一人“我對了”,對方、大眾都不樂,這樣的對又有什麼意思呢?

“你對我錯”是解決紛爭的萬能鑰匙。

人生很短暫,何必爭對錯。

對了又如何,錯了又如何。

唯有唸佛真大事,其餘皆是好商量。除了唸佛,絕不改變,其餘一切說對也可,說錯也可,嗯嗯就好。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知乎使用者2019-04-17 10:20:56

“批判世間對錯”這件事兒的出現,從佛教的角度來理解,大概有幾個層次:

一,首先認為,有一個東西,是“我”。

——本來無我,而分別妄想執著生起了這麼一個無形無相的我。

二,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

——生起了一個無形無相的我,現在要賦予形象。就是這個身體。

三,這個身體的感受,是真的。

——把身體當作真實的自己,然後這個身體所感受也變得真實。

四,這些感受裡,有好壞,有美醜,有長短,有是非。

——這些真實的感受開始根據自己的規則進行好惡的判斷。

五,最後,根據自己的選擇標準,來褒獎或者撻伐與自己一致或者相違的各種人事物。

在佛教看,從妄認這個世界裡有一個東西叫作“我”就已經錯了。”我“這個概念的產生,本來就是基於妄想、分別、和執著的。

從一個普通人到圓滿成佛,大致過程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覺是讓自己先覺悟、

覺他是幫助他人覺悟、

最後把所覺悟的道理用於一切日常行住坐臥、指導自己一切起心動念。

所以在自覺路上的修行人——做好自己的功夫,看好自己的心念,這比什麼都重要。

在覺他路上的修行人——讓大家覺得歡喜。樂於佈施、利行、愛語、同事,這才是攝受眾生的根本。

在覺行圓滿路上的修行人——能怎麼想很重要,但是能怎麼做,更重要……

作為”被批判的“,

不管聽到對方以佛教的角度說什麼,不用著急,不用上火。靜靜的聽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能利益我,是他有本事;

他能傷害我,是我沒能耐。

作為”批判別人的“,

——親愛的麥克白夫人,您的雙手也並不乾淨……

此答案轉載自新浪微博-嘉言嘉話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

​​​​​​​​​​​​​​​​​​

​​​​​​​​​​​​​​​​​​

​點此下載

​​​​​​​​​​​​​​

​​​​​​​​​​​​​​​​​​​​​​​​​​​​​​​​​​​​​​​​​​​​​​​​​​​​​​​​​​​​​​​​​​​​​​​​​​​​​​​​​​​​​​​​​​​​​​​​​​​​​​​​​​​​​​​​​​​​​​​​​​​​​​​​​​​​​​​​​​​​​​​​​​​​​​​​​​​​​​​​​​​​​​​​​​​​​​​​​​​​​​​​​

標簽: 末學  對錯  佛法  別人  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