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元釉裡紅龍紋梅瓶

作者:由 CXLOVE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9-25

元釉裡紅龍紋梅瓶

元朝的統治九十餘年,連年混戰,所以從整體上看,元代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除青花、釉裡紅等品種,沒有太多發明。

而元代釉裡紅瓷,燒製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

中國的龍,多存在於神話傳說中,而龍的文化源於圖騰又遠高於圖騰,由於龍的實體並未被髮掘,所以多被認為是一種文化的創造。傳說中的龍,虎鬚鬣尾,身長若蛇,有鱗若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龍鷹,能走,亦能飛,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乃萬獸之首,亦為封建王朝統治這的象徵,我國古代的帝王,被稱為是真龍天子,著龍袍,戴龍飾,居龍庭。就連帝王之家所用的陶瓷,也會以龍紋為飾,並保留下了許多精品。其中,元明清時期的龍紋瓷器頗負盛名。元代龍紋瓷器很有特色,與先前龍紋變化不大,以站龍和游龍為多,因龍體型有細長頭小的紋飾出現,整個龍紋給人以幼稚萌萌噠感覺,但是又不失矯健。元代瓷器龍紋的周圍,往往襯以靈芝狀的朵雲,同時還襯以長長的火焰紋等。

此釉裡紅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又有詩句稱“清沽美酒”、“醉鄉酒海”!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稍微外撇,底足露胎。瓷胎細膩瑩潤,器身滿飾釉裡紅龍紋,紋飾細膩流暢,色彩豔麗,造型清秀柔美,品相儲存完好無缺,包漿自然,是元代釉裡紅精品,價值極高!

標簽: 龍紋  釉裡紅  元代  紋飾  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