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人本角度的社會制度演進原理(稿2)

作者:由 金雲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9-11-27

簡介

一,本文的寫作目的

本文說明了人類社會演進的必然性。

本文以人類自身規律推演了人類社會的演進邏輯。

本文說明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然實現,是一種社會規律,而不是依靠宣傳和強制讓民眾服從。

雖然馬克思有“共產主義社會必將實現”的論斷,但是沒有詳細的推理過程,導致許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句蠱惑人心的口號;而本文以義理論述,說明了這個論斷符合人類社會的內在規律,是人群自身的需求,所以必然實現。

二,本文的核心邏輯

1,

生產力越高,可以滿足的需求就越多,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們的需求分佈是在擴充套件的。

2,有相似需求的

共識人群是形成社會制度的基礎。

3,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的共識人群形成並壯大

新的共識人群主張權利,就會發生改革或革命,促使社會制度改變。

目錄:

第一部分:人類需求的描述

一, 描述人類需求的氣泡模型

一個可膨脹的需求模型,用來較直觀的呈現需求的特性。

二, 人類需求的一些特性

1, 需求是可變的

2, 需求是並行的

3, 需求的個性和同態

4, 需求和慾望的區別

三, 生產力發展和人類需求之間的關係

生產力的發展是滿足需求,而不是指導需求。

第二部分:共識人群和社會制度

一, 共識人群

二, 制度

第三部分:人群的變化和制度的發展

一, 共識人群的變化

二, 制度的發展

正文

第一部分:人類需求的描述

一切的人類活動都是為了滿足我們人類自身的需求。更多地滿足需求,是天然合理的。

這個觀點是本文所有討論的基礎。

一切人或者人群的行為,總歸是為了人的某種需求。只是基於不同的人各自不同的立場,才會引發衝突。

在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需要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但是對於個人或者人群而言,“更多滿足自身需求”這個要求本身,是天然合理的。

在這個前提的條件下,本文後續都是在討論如何追尋更優的解

如果還要繼續向上追溯,可以對“人”的定義進行更深刻的解析,但是本文的討論重點不在於此,所以本文僅停留在“人的需求”這個層面,而不再進行更深的追溯。

一、人的需求層次的氣泡模型。

為了描述我們人本身

,這裡介紹一種

對人的需求進行描述的模型

一個自然人有很多種需求,從核心到外延,人們總是要優先滿足出於自身更核心的需求。在此,本文以對生命本身的重要性為劃分標準,把生存本身定位需求層次的最核心,安全和繁殖兩個基礎需求包圍著“存在”這個核心,構成了人的需求的最內環,其他的需求都是安全和繁殖需求的分項、衍生項或者複合衍生項。由於這個模型像一個氣泡,隨著內容的填充可以不斷的拓展,而且,所有內容可以擠壓、新增、交換,所以本文把這個模型命名為“

人的需求層次的氣泡模型

”。

這個需求模型呈多重的同心圓,越內圈,越基本,呈現人群的共性;越外圈,越高階,呈現個人的個性

每種需求,並不只存在於一個圈中,而是可以跨越多個需求圈層。

以食慾為例:食慾從存在核心之外就開始存在,但是在內圈的時候只要求能維持生命,而越到外圈就越講究,開始要求飽腹,要求好吃,要求營養,要求精細,要求合乎自己個人的口味等等。

人本角度的社會制度演進原理(稿2)

圖畫的很隨便,將就看吧~

在這個模型中,最核心的需求是自身的存在,當自身不存在,則無其他任何需求。不以此需求為最核心的生命,大機率在生存競爭中失敗。

以存在為核心,衍生出來各種需求。

首先是安全。如果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嚴重的威脅,則其他一切需求都會擱置,因為如果安全無法保證則其他需求也變得沒有意義。

接下來是繁殖欲。這兩者是保證自身以及種族延續的硬需求。

環境安全、人際安全、食品安全等都是安全需求的分項,它們都是“某種安全”。

食物、保暖、避暑等生理需求是安全需求的衍生需求。生理上得不到滿足,人會很容易死亡。

求知慾、好奇心等需求也是安全需求的衍生,知識可以提高生存能力。

社交在大多數時候是安全需求的衍生項,但是求偶這種社交行為則應該屬於安全需求和繁殖需求的複合衍生。又比如美容的需求,是社交需求和繁殖需求的複合衍生需求。

工具需求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遠離生存中心的遠端需求。對工具的需求是基於對勞動的需求,而對勞動的需求是基於對產品的需求,對產品的需求又是基於對人的某種生理或心理需求,這裡的人的某種具體需求一般又是基於安全或繁衍的外圍需求。所以,工具的需求是一個多層衍生出來的需求。

之所以用工具需求舉例,是為了說明,遠端的需求不一定是不重要的需求。工具可以大大增加人類的工作效率,對人類有很重要的作用。

只要有條件滿足自身,這個需求氣泡可以無限的膨脹。

本模型可以用於個人,也可以用於人群。

本模型對於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無知則無求,人的知識結構對模型中的內容有很大的影響。

本需求模型尚未完成,具體的內容填充需要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的支撐。

這張圖是隨便畫的,目前關於食物需求的重要性,感覺應該調整到和安全、繁殖並列的最內圈。食物需求和繁殖需求一樣,是階段性的剛需,雖然不是即時剛需,但是其重要性應該是和安全並列的。

二、人的需求的一些特性。

我們人類的需求有一些重要的特性,在上面的模型中有所表達。

1,

需求是變動的,是可以壓制、可以交易的

在人的運動中,以上所有需求都是時刻變動的。人們總是把多數的資源投入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也要分配一部分資源解決長遠問題。

人們要追求安全,但是也會參與戰爭,對於參與戰鬥的職業軍人而言,實際上是以犧牲一部分安全需求為代價,獲得資源,以滿足其它方面的需求。

我們所有人,普遍有休息的需求,我們普遍需要壓制休息的需求去工作,以獲得其它資源來滿足自身的其它需求。所以說,每個人都需要壓制自己的一部分需求,來使得其它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從成本的層面來講,休息的需求對應的是減少行動的風險,所以這種需求是固化在人類的本能之中的。人類的本能固化了很多的特性,對應了很多的現象。為了生命本身的存在,行動會有風險,然而不行動也會有風險,所以我們也必需不斷嘗試,不斷的探索。因為風險是必然的,所以我們的行為策略最終只是一個選擇,而不存在必然最優的策略。在我們為了滿足需求所制訂的策略中,就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選擇,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交給這個世界來評判。

如上,需求可以被壓制,被交易。

這個特性是人們可以達成妥協,創立制度的基礎。

2,

需求是並行的

這些需求圍繞在生存核心的周圍,如同一個個色塊而不是一個個的點。需求可以只滿足一部分,例如吃,可以吃一分飽,三分飽,也可以吃十分飽。可以吃最廉價的食品,也可以吃最昂貴的食品。

當資源不足的時候,我們

一般更傾向於把資源同時分配到更核心的數個需求中,而不是先滿足了某一個需求之後再去滿足另一個需求

。具體的分配策略和人所處的環境條件有關,也和人自身的選擇有關。

相對的,個人選擇的特異性較高;而從統計學上來說,人群則會優先滿足靠近核心的需求。

本論對人的需求的認識,和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觀點顯著不同。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把需求作出了從基礎到高階的層次劃分,認為人們需要先滿足基礎的需求再滿足高層次的需求。

相對的,本文作者目前(2稿)的觀點是,

同一個需求,人們比較嚴格的遵循從基礎到高段的滿足順序

,但是對於不同需求的滿足順序和選擇偏好,每個獨立的人有較大的特異性。經常可以發現有些人在某些需求的偏好非常低,而把自身具有的大部分資源投入到某個偏好特別高的需求之中。也許這就是此人的人生意義所在。

例:對同樣是“食物”的需求,一般都是先吃飽再求吃好。但是吃飽以後,可能人們不再追求吃好,而是轉為追求穿好。

對於人們需求圈成型的原理,目前作者的觀點是,已經“納入圈中”的有效需求,對於個人而言,不必遵守從內到外的順序,而是由人們自行作出選擇。關於需求被“納入”的條件,會在後文(需求的邊界,生產力發展和需求的關係)中講到。

3,

需求的同態化和個性化

具體的人,由於階層、教育、經歷、處境的不同,會造成其需求氣泡呈現不同的面貌,但所有的人,其需求氣泡在越靠近核心的部分,越相似。

人群容易就同態的需求達成普遍可以接受的協議

而在需求不是同態的部分,想要達成可以共贏的協議,需要的博弈過程要複雜得多、困難得多

這個特性用來解釋一些關於制度的人類行為動因。

4,

需求和慾望的區別

在沒有相應的資源權利的時候,過高的消費慾望是無效的——表現在經濟活動中,沒有資源權利對應的需求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只有能夠被實現的消費慾望才會表現為經濟活動中的有效需求。

在本文中,不作特別說明的時候,文中所說的“需求”一般都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尤其指實踐中確實被支付、被滿足的需求。上述的“資源權利”中的“資源”既包括社會財富,也包括“

時間

安全

”等天然資源。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而社會生產力是有限的,所以即便無內耗,人對社會財富的消費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人的慾望是交疊的、相互之間有衝突的。不但人與人之間的慾望有衝突,甚至同一個人自己的不同慾望之間,也是有衝突的。所以僅就慾望而言是必定不可能得到完全滿足的。因為慾望的無限,所以,企圖對慾望作經濟上的討論,就無法作出有效的衡量。

沒有被實踐的慾望在討論人性的時候有意義,但是本文以討論經濟層面的需求為主,著眼於人們會付出實踐成本的、會影響世界的需求,所以本文的一般語境限定在有效需求之上。

如上,

被實踐的才是需求,不能被實踐的只是慾望。

這是需求的唯物邊界。

三、生產力發展和人的需求之間的關係

1,需求對生產力發展的錨定作用

生產力發展之後不會輕易的後退。

因為這種後退不符合人們的需求

。當人們獲得了滿足更多需求的方法,就必然去使用——如開篇所強調的,

更多地滿足需求,是天然合理的

需求的這種天然屬性,既驅動人類不斷實踐,尋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滿足更多的需求;也驅動人們總是以已知的最好的方法來進一步實踐,而不會輕易的讓社會形態倒退。

例:生產力較低的民族入主中華後反被同化。

2,需求對生產力的促進;生產力發展對需求的滿足,和對進一步需求的解放

生產力越高,可以滿足的需求就越多,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們的需求分佈是在擴充套件的。

但是,這種擴充套件並不是線性的,即,人的需求框架並不是預先配置好的;這種擴充套件,並不是有了多少生產力,就向預先配置好的框架中填充多少。

我們的社會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實際的需求隨生產力發展而擴充套件的過程如下:

原有需求需要的勞動時間收縮,空閒時間增多,空閒時間和富餘資源被用來拓展新的需求。

當新的需求為人群所接受,在社會執行中,生產力也被證明足以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些需求才會成為此時期人群的預設需求。

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這個事實說明:

是需求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是生產力的發展促進需求。

生產力是用來滿足需求,解放需求,但並不是促進需求

生產力和需求之間的關係帶來一系列推論:

需求的穩定性是建立在生產力的穩定上,需求的解放是透過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倒退可能使得已經形成的需求受到壓抑甚至倒退,等等。

上述“生產力和人群需求的關係”,在個人身上也可以體現——即,合理的說,有多大的賺錢能力才會保有相應的消費慾望。增加了收入以後,出於生活的習慣,人們往往還會把過去的需求保持一段時間,直到習慣了新的消費點,並且自己的收入證明了自己可以這樣生活,才把新消費也納入自己的常規需求。

只是,因為個體的特異性表現很強,而且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擾,所以從個體來看常常會有各種違反常規的例子;而以群體來看,跳脫的可能性非常小。

說明生產力發展和需求之間的關係,目的是強調

需求是因,生產力是果

需求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因,而不是結果。最終的需求氣泡模型呈現圖可以說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但是,需求本身不是。

在決策的時候需要探知需求、遵從需求,而不是企圖指導需求。

◆◆◆第二部分:共識人群

【截至2稿釋出,作者對共識人群的邊界劃定未能做好,於是無法作出明晰的定義,在此說明。

作者相信被組織的共識人群在社會制度的變遷中起到關鍵作用。而且共識人群本身就比非共識人群更容易被組織起來。

但是作者尚未明瞭如何區別共識人群和階級概念,也沒有確定,可不可以省略共識人群的概念,直接用需求狀態來標明人和人群的共識狀態。

共識人群相關

1,共識人群的表現:

共識人群是能力、處境大致相同,

能夠互為理解,且相互認可的人群

。此人群有相似的需求,以內部諧調求內部共贏。

共同的需求導致合作,不同的需求導致隔閡,甚至衝突。

有同樣的需求,則各方會預設他方會理解自己,並相互諒解、相互支援。

而如果沒有共同需求,則預設對方不會理解自己。

能力的認同導致分配的認同。

共識人群是人群概念,相對概念。近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群人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樣;所謂的近似,是比較起來,另一些人群的需求差異更大。

在多個人群之中,共識人群總是最先、且以最小的代價完成內部的共贏搏弈。

雖然非共識的人群,在精巧的制度管理之下也能完成共贏搏弈,但是,尋找這種制度的過程,必然比共識人群的內部整合要麻煩得多,慢得多。

外在的表現,是共識人群最容易形成內部倫理,最容易被組織起來一致對外,最容易成為統治階級。

在這個描述中,尤其重要的是“相互”,如果只是單方面的理解和認可,是不夠的。不理解對方的那個部分,在主張自己需求的時候必然會侵犯到對方,則最終會引起相關的博弈,使得對需求的滿足效率不能達到最高。

搏弈是必然的,是自然規律

人們必然會主張自己的需求,而且在認識到需求的邊界之前一定不會停下對需求的擴張,所以就一定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的搏弈。

這種搏弈的產生沒有好壞之說,如同熱氣蒸騰向上,水流向下,是屬於一定會發生的自然現象,所以,我們只能認識它、控制它、利用它,而不應該對搏弈本身感到恐懼或者憤恨等等;對搏弈抱有情緒是沒有意義的。

就好比屋子漏水,這個和水會向下流的特性有關,但是我們不必去埋怨水流向下這種自然定理,想要解決問題,我們只能是著手修繕屋子。

另一個需要說明的問題是,共識人群內部也是有搏弈的,共識是搏弈後的結果。共識人群不是說內部沒有搏弈,只是達到共識的速度最快、需要的代價最低。共識人群的表現是容易達成共識,而不是天生就有共識;共識人群容易達成共識的原因是需求和能力的近似,所以共識人群形成的基礎在於需求。

2,共識人群的整合

倫理是共識人群內部整合的結果。人們的時間有天然的上限:如果在反覆的博弈中消耗的時間成本過多,那麼在滿足需求上能夠投入的時間就必然減少。所以,我們人類需要建立道德、公正等概念,然後以公正為邊界,減少各方的博弈行為,人們才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滿足其它需求的活動中去。這是

倫理的經濟根源

法律是更明晰的共識產物。區別於倫理的是,1法律主要依據統治階級的共識,而不是依據整個人群的共識;2法律有統治階級所掌握的暴力作為背書。所以,法律是屬於統治階級共識人群的,用於最大化滿足需求的共識產物。

因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共識人群不斷更新,於是人群內部、人群之間的博弈也隨之變化,所以,道德、公正、倫理、法律等也都會隨之變化。

雖然可以透過精巧的制度設計來消弭非共識人群之間的矛盾,但是,“改進制度”這種實踐,也是要耗費成本的,而且成本相當高。

而且,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群狀態也是在持續的更替之中。花費大量成本試錯以後得到的可行制度,也只能在某個階段有效;當人群由於生產力的發展而變更以後,原有的制度也將變得不再適應。所以,制度設計需要留下足夠的彈性,否則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然而, “給制度留下彈性”這種要求,進一步增加了制度設計的難度,令制度的設計成本和執行成本更加的高企。

本文作者對於這種制度設計成本的看法是,越低的生產力條件下,高階制度需要的設計和維繫成本越高;越高的生產力條件,有充足的技術支撐下,反而降低了制度設計本身的難度,維繫制度本身的成本反而會降低。所以,

在低下的生產力條件下,企圖單純以好的制度來解決所有問題的思路是不可取的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先發展生產力,然後在合適的生產力條件下使用合適的制度。只需預先在制度上作出足夠的預備,以免進階過程受阻即可。

制度相關

社會制度總是在共識人群中形成。

前文已述,雖然非共識的人群可以用制度約束,但是在沒有制度的時候,總是共識人群可以最先完成內部整合,形成對內的倫理;而佔據了統治地位的共識人群則可以整合共識人群的意志,制訂法律統治更大的,非共識的人群。

所以說,在舊的制度已經不適應生產力條件,被摧毀之後;每個新階段的制度,都是由代表這個階段的生產力人群,之中的共識人群制訂的。

社會制度是共識合作的成果,也是其它合作成果的保障。

社會制度往往需要反覆的試錯之後才能確定下來,所以,制度中的每個條款都是試錯後的成果;而在得到制度這個成果之後,人們創造的其它勞動成果也會得到制度的保障,使得其它那些勞動成果不會在無休止的搏弈中被摧毀。

制度降低搏弈烈度。

在制度框架內,搏弈被限定在某個範圍之內,搏弈的烈度明顯降低。

越高階的制度,搏弈的內容越針對外層需求,而核心的需求被越來越充分的滿足。

無制度,多方搏弈的主要目標是生命。在需求氣泡上的表現是以安全需求為主。

奴隸制度,搏弈的主要目標是飢餓和自由。在需求氣泡上的表現是需求圈擴大到了人身權利上。

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主要的搏弈目標都落在人身權利上。

資本制度,搏弈的主要目標是財富。人身權利作為制度前提存在,已經無需爭論。需求氣泡進一步擴大,內部得到較好的確保,開始追求外圈的各種享受,追求更高階的探索等等。

分工、合作和教育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

因為,人永遠企圖更多的滿足自身的需求,不同的人之間的需求必然有衝突。

在必然有矛盾的背景之下,人們仍然願意、仍然需要共同相處,是因為由相處而抑制的需求,遠遠少於由相處而獲得的利益,這些利益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

人們聚集在一起,可以透過分工和合作來提升生產力,得到的產出,遠遠大於一個個單獨的人所能得到的產出的總和。為了更多的滿足需求,人們只好忍耐相處中的矛盾,以求滿足更多的其它需求。

人群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分工與合作。而教育,在分工、合作等各種人類組織行為中起到關鍵作用。

本文語境下的分工與合作包括一切組織手段,例如暴力脅迫下的工作也算被分工。

本文語境下的教育包括一切的知識傳播和獲取,而不僅侷限於課堂教育。本文把人類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的情形視為自我教育,例如透過重複勞動使得技能更加熟練,也視為教育的一種。本文把科研視為有指向的、探索性的自我教育。

分工和合作提升勞動效率,帶來更多的收益,滿足更多的需求。

1分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育成本。

專業化的勞動者自我教育,使得工效大為提升。

分工之後,不必每個人都受到教育,使得教育的需求量大大減少。

2合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對抗成本。

一些由單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可能由合作得以完成;一些單人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在多人合作的情況下工效更高。於是可以使人群收穫更多。

人群合作對抗外部,外部利益增加的同時內耗減少,於是可以把更多的資源用於滿足需求。

3分工和合作帶來生產力的提升。所以,人類社會需要分工和合作,但是,分工會導致人群的分化。

分工後的人群收入和境遇產生差異,容易失去共識。失去共識之後的人群內耗增加。在一段時間的搏弈之後,增加的生產力和增加的內耗達到新的平衡,社會進入新一個階段的相對穩態,新的內耗型別上升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

分工極大的提升了勞動效率,但是分工造成人群的分化,使得矛盾增多。

分工是必要的,如我們開篇提到,更多的滿足我們的需求是天然合理的,而要滿足需求,我們就需要更多更好的產品。這些產品如果沒有被生產出來,所謂的分配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我們必然需要分工,也必然會因此產生矛盾。而消弭這種必然產生的矛盾,減少因此而產生的博弈行為,就成為制度設計的重要任務。但是制度的設計和維護,是用於制止過多的搏弈,而沒有消除產生這些搏弈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要消除這些搏弈,最終要靠充分的教育來促使人群彌合,重建共識。

相對的,不當的教育方向還可以加強人群的分裂,使得社會陷於長期的、普遍的、激烈的搏弈之中。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此中的典型。

印度的種姓制度固化了職業分工,並且透過教育強化了人群的分化。後果是印度人民不能形成大範圍的共識人群,內耗嚴重。這種挑唆中下層對立的策略,有效的削弱了中下層對上層的威脅,但是造成印度社會無法發展,每次生產力更高的外來勢力入侵,印度區域的族群就會被橫掃。

而中國的科舉制度則弱化了下層的職業分工,使得中下層的人們,從人生機遇的角度,承認大家都有崛起的機會。這顯然有助於整個族群建立共識。

分工導致分化,教育重塑共識。人群需要合作,共識合作最佳。

選擇專業的自由,選擇未來的自由,知識的流動,人才的流動。

人類當前的實踐活動以智力為主要因素。

教育是使得人群共識和分化的主要手段

教育是促進共識的手段。

教育需要生產力的支撐。

教育可以成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

教育和制度的閉環,是制度固化的關鍵。

◆◆◆第三部分:人群更替和制度更新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的共識人群形成並壯大。新的共識人群主張權利,就會發生改革或革命,促使社會制度改變。

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人群是一直在不斷變化的。

人群的變化是複雜的,因為人群是由很多的,一個個具體的人組成;這些人身處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社會關係條件,所以他們的成長必然是

不均衡

的。

在發展的過程中,相對相似的人們組成了共識人群,創立制度,形成了統治階級。而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人群還會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繼續分化,形成更多的人群,對制度的形式和運作造成更復雜的要求。

由於分工和環境導致的不均衡使得人群必然分化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而統治者的法律、倫理等系統化的統治手段即制度。

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個較為根源的因素是知識的積累和傳播。

知識的積累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在有相關理論出現之前,探索是漫無目的沒有方向的,只能被動的積累新出現的知識。

而在得到這些知識之後,人們就可以用更好的辦法滿足需求,滿足更多的需求。為了文中便於討論,我們暫且把“好的方法”和“差的方法”之間產生的差距統稱為“利益”,且不論其表現形式是更多產品、更省時間、更安全穩定或者其它的什麼。

在利益出現之後,就需要分配。

新的利益不會歸屬於無關人群,而會在與這些利益產生過程相關的三種人群中分配。生產力人群,顧客人群,統治人群。

這三個人群可能是重合的,也可能不重合。

這些新利益的分配有四種可能的分配取向:

1,統治者佔有,且損害生產者

2,統治者佔有,

3,人群均分,

4,人均均分。

分配取向由統治者決定,這幾種取向只會選擇其一。不同的分配取向決定了其後的人群分化程度和矛盾激化程度。

每當總結出新的知識,產生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利益,都意味著原有職業的縮減,由此導致著共識人群的更替。

共識人群的更替,是在職業人群的消長中完成。

每個職業針對著不同的需求。

由於知識的累積,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滿足需求的方式和效率隨之變化,使得相應的職業出現和消失。

1,隨著人群需求圈的擴大,不斷出現新的職業,一些新的職業人群組成新的共識人群。

一般的,新共識人群更加的專業化。其職業針對需求圈較為外圍的需求。外圈需求對應的職業相對內圈職業需要較多的知識。

2,舊的職業人群在總人數的佔比是不斷下降的,由此造成舊的共識人群的人數佔比也是下降的。

效率的提升是舊人群佔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於效率的提升,每個需求所需的勞動時間下降;在競爭的壓力下,造成對應職業的從業人員佔比下降。

不是每個職業人群都會形成一個共識人群。

一般來說,一個職業人群會包含在一個共識人群之內,一個共識人群會由數個收入相近的職業人群共同組成。

這種包含關係的主要原因是兩個:一是因為每個職業人群受到的教育是類似的;二是因為一般來說一個職業人群的收入是類似的,於是需求狀態大致類似。

舊的職業人群如果在效率提升的過程中能讓收入跟上,那麼也可能離開舊的共識人群,和新人群一起組成新共識人群;不過由於同質競爭的存在,這種轉變一般是做不到的。

新職業人群也有可能加入舊有的共識人群,這種情況一般是統治階級把新人群納入整合。如果新生產力人群是以個體形式加入統治階級,則不會引起制度變化;如果新人群內部已經形成了共識組織,那麼統治階級納入這個新人群的時候就需要進行制度改革;如果統治者對抗、打擊新人群的利益訴求,則可能引發革命戰爭。

尼德蘭革命和共產國際革命都是這種矛盾激化的結果,尼德蘭革命的勝利者是新的生產力人群,於是建立了資本制度的生產關係;共產主義革命勝利之後,以代表新生產力的工人群體為基本盤,於是也得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生產關係。

相對的,中國雖然每幾百年就經歷一次改朝換代,但是基本盤始終是農民,於是生產關係也始終只能是封建制度。雖然中國也產生了工商業人群,但是規模太小,而且沒有聚集在一起形成共識人群,所以未能像尼德蘭那樣形成政治勢力,發出自己的訴求。

統治階級對新生產力人群的幾種反應可能同時存在,於是在局勢表現上,個體的吸納、制度的改革和革命戰爭可能同時存在。

上文提到的四種利益分配取向,一般性的對應了制度發展的幾個階段。

一, 統治者佔有更多,超出新利益。

大致對應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

統治者不但要佔有新產生的利益,而且不肯支付為了產生新利益而需要支付的成本。導致奴工怠工,生產力不發展。

二, 統治者佔有。

大致對應封建制度。資本制度後期也會持此取向。本文劃分資本主義早期和後期的分界是市場飽和。發生經濟危機即後期表現。

導致人民無法獲得新利益,需求收縮,生產力進步受到抑制。新生產力人群在成型後會發生革命。

三, 人群均分。

生產者、消費者和統治者都受益。

大致對應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制度早期。

導致人群對立。

四, 人均均分——共有,隨意使用。

對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在當前看來會導致懶惰,但是當生產力足夠發達的時候,人們實際上是沒有懶惰概念的。懶惰是生產力不足,不勤奮不能滿足現有需求時適用的概念。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條件下,人類生活圈的資源甚至不足以支撐“勤奮”的人使用。

目前(2稿)作者尚未能詳細闡述造成這種對應關係的細節。僅認識到,相應階段的統治階級一般會採用這種取向;

超前的分配取向會因為生產力不足以支撐制度而失敗,例子有俄國的??皇帝,中國的大躍進等;

落後的分配取向會導致矛盾極端激化、制度不能維持。這是所有革命戰爭的爆發原因。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共識人群形成,而舊的共識人群人數縮減,會造成力量對比的改變,社會制度必需為新人群而改變。

落後生產力造成社會制度的迴歸

共識人群是制度實行的關鍵支撐因素。如果人群素質是倒退的,那麼制度就有可能倒退。

當前世界在多個國家有制度倒退的現象,可能和其生產力不足以完成對人民的教育有關。由於沒有成熟的制度選擇理論和政治治理技術,多數人需要以實際體驗後才能得知每種制度的優劣;而由於生產力的限制,完成這種程度的教育在多數國家都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實際體驗過落後制度的革命者們年老辭世之後,在和平環境下成長的後輩們對各種制度的優劣沒有清晰的認識,他們和前輩相比,在政治素質上確實是倒退的,即本文所說的教育程度不足。這些後輩其自身體驗對應於此生產力條件,其訴求表達形式也會迴歸相應的制度階段;於是,在全世界的多個國家都發生了國家根本制度的反覆。

例子是中東的世俗化和宗教化之爭。

本段落是作者對於“落後生產力對社會制度的限制”的認識。

基於這種認識,對於防止落後生產力導致社會制度後退,作者認為應該有如下幾點:

1, 發展生產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手段,無可替代。

有一些社會問題是由於資源限制造成的,只有靠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之所以部分高素質人群強力鼓吹超出生產力水平的解決手段,是因為這部分人群已經得到相應資源滿足了此部分需求,在追求滿足更高水平的需求;而這部分人群沒有和低素質人群形成共識,不會照顧低素質人群的利益,所以就無視實際情況一味鼓吹求取自己需要的政策。

2, 收集民意,研究民眾的真實需求,儘量不和真實需求對抗,把有限的資源用好。

生產力的發展有方向性,在錯誤的方向上發展對社會沒有助益。決策者如果不能收集足夠的民意,並切實的理解民意,在決策的時候就會僅依據自身需求決策。這種決策雖然有助於自身階級滿足需求,但是會造成人群之間的撕裂。最終造成激烈搏弈而使社會整體受損。

除了剛剛革命成功、從民眾中崛起的革命者,其它所有世代、所有國家的統治者幾乎都是脫離民意的。統治者們往往是出於道德感才“順帶”照顧一下民眾需求。然而,實際上整個文明的發展恰恰取決於統治者對民眾的“照顧”有多少,因為階層的差距決定了搏弈的烈度,過多掠奪的利益無法積累下來。相對的,被“照顧”到民眾的利益促進了底層的發展,底層水準的上升使得整個文明的下限上升,之後的搏弈才會在新的基準上展開。

所以,在這個邏輯鏈條上,可以說統治者的道德感決定了一個文明最終可以走多遠。看我們當前的世界形勢,我國政府所秉持的“堅定扶貧”、“世界大同”等有著高尚道德觀的政治理念,是我國巨大的政治優勢。

3, 加強教育。雖然教育無法取代真實體驗,但是教育的成本畢竟低於真實體驗。例如,用電腦遊戲場景使得民眾虛擬體驗落後制度的恐怖。

從這一點上說,電影審查制度是有用的,因為避免錯誤世界觀的過多灌入,可以幫助減輕內部人群的共識分裂;但是部分遊戲審查原則是錯誤的,例如不準出現血腥,因為這使得新一代人群對世界真相的認識不足,新一代的認知基礎和前輩們發生了較大的差異,不利於新一代們順利的加入前輩們已經形成的共識,有可能造成人群代際撕裂。

對需求圈圖的認識,具體的對應關係需要深入研究圈圖。

導致勝負的是力量對比,需求起到的作用是推動生產力,改變力量對比,但是需求不會直接導致勝負。

◆◆◆◆◆◆◆◆◆◆◆◆◆◆◆◆◆◆

我是作者,來自黃岡的萬鈞,78年生。我從事時間最長的工作是維修機器,寫這篇文章對我而言還是太勉強了。

文章中有不少內容未完成,如果我繼續這樣閉門造車,也許需要幾個月或者幾年之後可以理順其中的關係,想到合適的辭藻以完善文章……但是我累了,我期待得到回饋。我寫這文章已經快半年了,我想我做不到像馬克思那樣,把自己的孩子餓死也要寫出資本論,我只能把已有的成果交給大眾,期待有更多、更強的人來完善它……只要對社會有益,我應該就可以說我實現了我對於社會的價值了吧。

我認為,這篇文章可能是我一生以來可以奉獻給這個世界的最好的東西了吧。雖然沒有完成,但是它也許能成為一個火種,點亮整個世界。如果對“人”的研究深入下去,也許能形成一個“人本論”的體系,來指導我們整個人類更好的發展。

我在知乎的名稱是“金雲”,是我名字拆分的同音。因為希望推廣“人本”的相關觀點,今後我會以我的本名作為在知乎的名稱;並且刪除此話題之外的所有回答,僅保留“人本”的相關話題,並且不再用此ID參與其它話題。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汙染關注者的時間線,給朋友們帶來困擾。

最後,大家是否可以關注我,加入這個理論的建設之中呢?說不定可以見證歷史、參與歷史呢!

對於我這篇文章的價值,我需要評判需要碰撞。我不是科班,相關的閱讀不夠多,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已經有更好的描述,說不定我寫的這些已經有人寫過更好的描述,只是我沒有看到。感覺於自身的力量不足,

在此我徵募同志,共同完成這篇文章

我期待我們的努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標簽: 需求  人群  共識  生產力  搏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