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作者:由 村姑陳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2-21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作者:村姑陳

《1》

雨下了一夜。

清晨,沒有停的意思,仍舊是陰雨連綿。

南方沒有暖氣,只能窩在家裡開著空調、小太陽度日。

但溫度沒升多少,倒是水汽被抽乾了,覺得乾燥無比。

這種天氣,煮茶,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不但能增加室內的溼度,也能帶來一些溫暖,讓寒意消散。

恰好,李麻花剛從倉庫拿了一餅2018白露餅來。

冬天煮茶,還是煮老白茶才好,哪怕年份淺一些,3年起步,貴在年份真實,於身心更有益處。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洗好茶壺,備好茶葉,準備工作做好以後,坐下來煮茶。

按照慣例,先煮水,後投茶,不一會兒,周圍便茶香四溢。

豐富的香氣,既能融於水,又能揚於空氣中。

本打算關火出湯,茶友來聊天了。

他問,“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多悶泡一會兒,有用嗎?

正想著該如何回覆,抬頭瞥見桌上的煮茶壺裡,茶湯顏色漸深,急忙倒出茶湯。

嚐了一口,果然,濃了,苦了,不好喝了。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2》

望著這壺湯水略微泛紅的老白茶,覺得可惜。

但沒辦法,一時走了神,錯過了最佳的出湯時機。

又忽然想到,茶友的問題,不正好能用這壺老白茶來解釋嗎?

煮得過濃的茶湯,從本質上來說,和蓋碗悶泡無異。

不管是悶泡,還是長時間煮茶,都會使得茶葉中大量不必要的物質,浸出在茶湯中。

比如茶多酚,比如咖啡鹼,而長期喝這樣的茶湯,極有可能對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

既然如此,為什麼仍然有人喜歡悶泡老白茶呢?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茶客,都和這位茶友抱有相似的看法——悶泡會讓老白茶變得醇厚。

其實不然。

就比如,前段時間,店裡來了一位客人。

據說是春節回福州過年,因為特殊原因,好幾年沒回來了,偶然逛到了附近。

天氣冷,路過店裡,就進來喝杯茶。

仙女泡了桌上的白牡丹,2021年的《鵲橋仙》,香氣特別清雅。

大概介紹了一下後,就燒水打算泡茶。

怎料,對方看到仙女行雲流水的出湯動作後,反而覺得奇怪,問,“你們泡茶怎麼這麼著急?茶葉才剛剛碰到水,就倒出來了,這樣有味道嗎?”

仙女耐心地向茶客解釋,“我們這是高山茶,內質很豐厚的,一定要快出水。”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分湯以後,把茶杯端到客人面前,淳和飽滿的茶湯剛一入口,對方立馬就說,好清甜,好喝!

於是,一口氣喝下了兩大杯。

看來,這位朋友已經動搖了內心對“悶泡才有茶味”的看法。

好白茶,內質豐厚,不悶泡,快出水一樣好喝,一樣醇厚。

新茶也好,老茶也罷,尤其在前幾衝的時候,都建議快出水,不悶泡。

從注水到出盡大部分茶湯,最好控制在7-8秒,乾淨利落地完成出湯以後,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湯,便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優質白茶,完全經得起快出水的考驗。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3》

至於醇厚感,其實和悶泡無關。

所謂“醇厚”,是指茶湯喝起來是否有內容,是否飽滿豐腴。

簡單來說,

和品質有關。

產區、工藝、儲存,三點因素,決定了一款白茶的品質高低。

如果品質出眾,那麼即便快出水,白茶湯也是醇厚的,稠滑的,有質感的,像是在喝溫泉湯。

而茶湯是淡是濃,是清甜是苦澀,才看沖泡。

喝茶的時候,切忌把一杯泡得又濃又苦的湯水,當成是醇厚。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茶圈裡有一句經典,“濃非厚,淡非薄。”

一般來說,喝茶多年,經驗豐富的老茶客,喝茶時除了評價香氣外,更注重湯水的厚度。

唯有營養物質豐富,才能帶來醇厚、豐腴的口感。

茶湯入口後,是沉甸甸的,彷彿裡面包含著大量的養分,有嚼勁。

簡單來說,好茶是醇厚的,但如果悶泡,就會被泡濃泡苦。

反之,

劣質茶內質匱乏,悶泡不會憑空帶來醇厚感,只會出現濃釅苦澀的滋味。

主要表現為,茶湯顏色加深,入口刺激性強,但厚度卻不增,湯水喝起來仍舊是空洞的,沒有內容。

如果繼續增加悶泡時間,或是增加投茶量,亦是如此。

濃度加深,厚度卻不會提升。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因為白茶的品質就擺在那裡了,如何能讓匱乏的物質被填滿?

除非世上有魔法。

所以,只要苦澀物質含量多,隨便一款白茶都可以做到“濃”,但很難形容為厚。

這就類似於喝湯和喝水的區別,比如米湯就很“厚”,有內容,與水不同。

很多喝茶的人,也喜歡用“米湯”來形容一款茶有厚度,有漿感。

對於圈內老茶客來說,茶湯的厚薄很好判斷,一喝便知。

可對於圈外人,卻帶有誤導性質,常常將“濃”當成了“厚”,買到劣質茶而不自知。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4》

什麼樣的白茶才需要悶泡?

答曰,劣質茶。

試想一下,內質充盈的白茶,只要快出水,就能帶來醇厚柔潤的湯感。

悶泡反而會釋放出過量的苦澀物質,影響口感,甚至帶來不好的喝茶體驗。

當然,如果這款白茶的品質差,沒有內質可言,那就另當別論了。

比如,做舊茶。

經過渥堆、暴曬、高溫烘乾等摧殘而來的做舊茶,茶葉內的物質早就消失殆盡,成為了一幅“軀殼”。

在它滄桑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一顆劣質茶的心。

所以,售賣做舊老白茶的商家,往往會建議客人,悶泡,或者直接煮茶。

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讓茶葉多與水接觸,讓內質儘可能多釋放出來一些。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美其名曰,時間越長,茶味越濃,滋味越醇厚。

實際上,

做舊茶或許能帶來濃的口感,卻斷然不可能醇厚。

沒有內質,談何厚度。

不過,也不排除有一些茶客的喝茶口味比較重。

喝慣了濃茶,味蕾早就習慣了那種刺激的、濃烈的味道,再去喝快出水的清甜鮮爽,反倒覺得“淡”。

故而,這部分茶客,依舊堅持著悶泡白茶。

濃度和厚度並存,才能符合他們心中對“有茶味”的標準。

可對大多數的茶客而言,尤其是新茶友,還是喜歡喝清甜的白茶湯。

又苦又澀,並非白茶的本味,鮮香醇爽,實乃優質白茶的精髓所在。

怎麼樣才能把老白茶的醇厚感泡出來?千萬別悶泡,先了解這些事

《5》

醇厚的茶湯,不管泡的濃還是淡,都能讓你感到茶中有“內容”。

就像一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單薄的茶湯,含在嘴裡,即便濃苦,也讓人覺得“空”。

這種空,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感受。

喝完了,也就喝完了。

就像喝超市裡的泡袋茶,在杯子裡泡上幾個小時,喝起來雖濃,滋味卻單薄寡淡。

什麼好茶的層次感,醇厚感,漿感,更是微乎其微。

一般來說,濃和淡,只要味蕾沒問題,都能喝出區別。

可厚和薄,則要靠舌頭去感受,靠大腦去判斷和記憶。

其實不難,喝的多了,比較多了,好茶劣茶都嘗過了,就能見分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標簽: 茶湯  醇厚  白茶  悶泡  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