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沃格林的意識形態與知性誠實|城與邦

作者:由 空瓶記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8-06-25

作者|李海默

簡介|休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生

興趣|當代民主理論、美國政治思想

編輯|黃麒瑄

編者志

本文原載於”微思客WeThinker”(微訊號ID:wethinker2016),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對本篇短評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先移步至文末的“開頭提及的三篇作者文章”。

沃格林的意識形態與知性誠實|城與邦

▲Eric Voegelin

正文

筆者曾在微思客平臺上刊載過三篇小文,簡略討論了當代政治社會中的意識形態極化現象,分別是

《在信仰與懷疑之間》

《再論“信仰與懷疑之間”》

《美國政治極化現象的另一種觀察》

(編者按:城與邦亦曾轉載第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可直接點選閱讀,或讀畢短評後於文末點選閱讀),在這些小文中,筆者提出了以下觀點:

1。 “一個自由派的真正學者,不會因為著手處理的理念是保守主義性質的,就對其先入為主地惡語相向,視之如垃圾。”

2。 “意識形態先行,到哪都是種病。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看到,往往都是說別人意識形態先行易,檢視自身意識形態先行難。”

3。 “越是政治上的精英人物,越應該側重於體察和解決廣大一般人民現實生活中所關注的實際真問題(比如切實解決官僚體系隊伍的人員素質提升和加強良善公共治理的問題),而非整日糾結於自由-保守兩派永無終止之日的意識形態爭鬥。”

筆者最近偶然重讀20世紀傑出的政治理論學者沃格林( Eric Voegelin )教授的一些經典作品,覺得沃大師有些話說得實在是深刻雋永,清新可喜,且足與筆者前刊三則小文互為對比參照,故特此專門抄出,與讀者諸君分享品味之。

沃格林教授在其1973年口述的《自傳性反思》(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一書中曾經談到:

(韋伯)要求的學者具備的美德之一是intellectuelle Rechtschaffenheit, 可譯為‘知性的誠實’。 … 意識形態,… (往往)都沉浸於知性上站不住腳的構建。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有些人原本不那麼愚蠢的,在其日常事務中也擁有相當誠實這種次級美德,但為何他們一接觸到科學,就會沉浸於知性上的不誠實。毋庸置疑,意識形態是知性上不誠實的現象,因為,種種意識形態終究無法反駁批評,而任何願意閱讀文獻的人都知道,它們是站不住腳的以及為何站不住腳。如果一個人仍信奉意識形態,顯然可以認為,他在知性上不誠實。知性不誠實這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一個人願意沉浸於這樣的不誠實。

這是一個普遍問題。⋯⋯在理性批判分析的意義上, 各種意識形態都與科學水火不容。 … 我至今認為,任何人,只要他是一個意識形態分子,就不會是個稱職的社會科學家。

(徐志躍2009年譯本,45-46頁)

科學在我們時代的高歌猛進, 不應導致我們輕率地期待意識形態及其社會效力的滅亡。科學與意識形態之間的不一致由來已久 。

(徐志躍2009年譯本,84-85頁)

同一書中,沃格林教授又論及當時美國政治中充斥著的極化浪潮:

在美國社會的知識部門中,為了追求烏托邦夢想而故意脫離實際和暴力攻擊。既然這一種知識疾病並不侷限於報社記者和電視報道者,而是深入滲透到了學界,並透過學界而進入到對年輕一代的教育,你就必須在這些趨勢中認出對民主統治的威脅,畢竟,民主統治不得不依賴於大多數人與實在的接觸。… 在眼下,美國政府的理性政治行為受到嚴重傷害。 … 顯然, 我們今天得面對嚴峻的知識不誠實,這已滲透到學術界以及其他社會部門,假如知識處境應該變得具有真正的批判性,那種不誠實就亟待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修正。

(徐志躍 2009年譯本,119-120頁)

應該說,沃格林教授的這些分析論述直至今日仍是歷久彌新,發人深省的,尤其是在準確把握理解今天的美國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現象時,能起到相當有力的啟發與揭示作用。沃格林教授1973年的看法和筆者所引述的斯坦福大學政治學系 Fiorina 教授最近關於美國極化現象的分析二者並無多大本質分歧,正如沃格林教授所說:

考慮到美國社會的結構,我很懷疑會出現…兩極化。真正發生的是一種無足輕重的、有些無知的知識運動,這種運動因疏忽大意而極化到脫離美國社會現實的地步。

(徐志躍 2009年譯本,117頁)

沃格林的意識形態與知性誠實|城與邦

▲弗里納與其新著《不穩定的多數派》(2017)

開頭提及的三篇作者文章

在信仰與懷疑之間

再論“信仰與懷疑之間”

美國政治極化現象的另一種觀察

本文原載於“微思客We Thinker”(微訊號ID:wethinker2016),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往期相關文章

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鬥爭的戰場

意識形態研究——一種政治理論的研究方法

政治學在美國:戰爭、意識形態、資金與學科發展史

關注公眾號(Polis2016),回覆以下關鍵詞,收看往期精彩內容

加入我們|政治哲學|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資本主義|愛國主義|民族|法律|宗教|道德|契約|革命|獨裁|選舉|意識形態|公民社會|中國古典|中國近代|中國政治|美國政治|歐洲政治|希臘羅馬|中世紀|現代性|全球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克|盧梭|莎士比亞|康德|黑格爾|尼采|馬克思|福柯|韋伯|葛蘭西|巴特勒|阿倫特|羅爾斯|斯金納|施米特|阿甘本|嚴復|梁啟超|影視|測試|課程介紹|書單|書評|學術歌單|政治電影片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