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作者:由 怪人村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7-13

自然造物,是一家位於瓶窯老街的“民藝雜貨鋪”。由瓶窯一小的禮堂改造而成,比鄰良渚古城遺址,可謂被大大低估的“民藝基因庫”。在這裡,發現中國民藝之美,重建人與器物之間的美好聯絡。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自2013年開始,自然造物的團隊開始調研走訪民間手藝,致力於發現記錄傳統文化和民俗,讓傳統節日“儀式滿滿”地王者歸來,讓“活著的”手藝迴歸生活。以現代的設計精準扶貧,扶持地方民藝文化的發展。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自然造物是連線未來和過去的橋樑,將傳統文化與當下審美相結合,一次次跨界,一次次出圈,成功讓“國潮熱”走進大眾視野。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他們活像一個個民藝的擺渡人,一個個時代的翻譯官,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講述著被遺忘的老手藝背後的故事。在各地打造了一個個在地的特色·民藝商店,為中國傳統文化發聲,只是希望傳統民藝能迴歸當下生活。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在“2022年大過中國年虎年展”撤展前,幸運地趕上了特展的末班車。洞見老底子民俗的活力,傳承年節承載的文化基因,雖遲但到。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中國的虎造型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存在,遠古氏族便用虎為圖騰標誌,而後逐漸融入民間信仰,並在各種形式的器物上出現。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老虎作為百獸之王,除了能鎮宅守墓,驅邪辟災外,更多的是寄寓著嚮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觀念,時至今日,老虎的形象已經成為“祈福納祥”的精神象徵。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虎”和“福”諧音,河南、山西、山東、陝西、河北、甘肅等黃河兩岸,都是虎文化由來已久的產地。 心靈手巧的手藝人們,隨自己的審美觀念創造出了姿態各異的民間手工藝品,如布老虎,泥塑虎,剪紙虎,皮影虎,馬勺虎等等。

其中的“中國第一虎”山西黎候虎、山西錦繡虎、浚縣萬福虎、鳳翔掛虎、濰坊寒亭虎、高密泥叫虎等,因神態誇張,造型獨特成為民間手工藝的一朵奇葩。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在這裡,讀懂被工業化遺忘的民藝,瞭解中華千年的民俗文化,重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

將非遺從博物館解救出來,發現民藝之美,讓傳統節日迴歸生活

逛不夠的自然民藝中心,每次來都能有新的收穫,這次入手了高密的民俗玩具。致敬每一份在路上的匠心,每一份好好生活的誠意和態度。

標簽: 民藝  文化  造物  手藝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