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週一圍趙立新:有才華的人不怕大器晚成

作者:由 看劇侃職場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8-01-16

週一圍趙立新:有才華的人不怕大器晚成

經常身穿三件套,一身儒雅範兒,會四國語言,憑聲音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他的演技炸裂,趙立新憑藉《聲臨其境》迅速圈了一大波粉絲,這位68年出生、被圈內公認全能型的演員終於迎來“紅”的一天。

在這個泛娛樂拼流量、全民狂歡的時代裡,能幾十年如一日專注於一件事,苦心修煉的人已經太少了,這個大器晚“紅”的人現身說法什麼叫“是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如果輪到我做,一定能比他們做得好,我就是沒有機會!”“我就是懷才不遇!” 但“懷才不遇”在如今的自媒體時代,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沒有懷才不遇,從來都是實力不夠

自從有了自媒體,我們進入了一個人人都可以發聲的時代,並能獲取一部分人的關注,這導致很多人都自認為自己很有“才華”。據智聯招聘2017年中國白領滿意度調查資料顯示:有將近四成的職場白領全年0閱讀。所以這就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事實:我們每天拿手機閱讀的內容幾乎不含“知識量”。

但身邊總有一些人,只要有熱點事件發生他都知道,但也僅限於知道,卻沒有解讀熱點事件背後深層次原因的能力。而吃瓜群眾們對熱點事件的熱情也只限於圍觀,那些有能力解讀熱點事件的人的聲音早就被淹沒在大眾的意見裡了。於是人人都是意見領袖,但含金量早已被忽略,那些挑逗大眾情緒的自媒體和大V聚集了一大波流量,而真正有才華的人卻不知道哪裡去了。

所以這個時代才會產生像“網紅”、大V這類的產物,他們迅速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名利雙收,一度讓他們認為真的天命不凡。但事實是,這不過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交替過程中的亂象而已,在經過大量淘沙洗盤之後,那些真正能留下來的才是金子。

就如同現在的流量擔當和老戲骨,大家漸漸地看膩了“盛世美顏”“撲克臉”“綠幕”,開始追求“演技了”,而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就露出來了。

所以這個時代,能表現自己的機會數不勝數,但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本事就急著證明自己,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惶恐心急中還自我認識失調,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還是先好好認清自己吧!

才華加機遇才能“成功”

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需要獲得外界的普遍認同,衡量標準是名和利。所以在小鮮肉流量時代拼演技有點不合時宜,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確實是憋到內傷。比如之前在《演員的誕生》裡大放異彩的週一圍,人稱“戲瘋子”,也在30多歲以後才從霸屏的流量裡冒出來。

那是為什麼呢?

在這個時代,酒香害怕巷子深,得勇於表現自己,努力讓才華綻放到極致。如果你默默無聞等待被人來挖掘,那是沒有機遇可言的。

就像我之前的同事,他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寫的一手好字,還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我們公司也經常鼓勵大家發展業餘愛好,積極運用到工作中去,而且公司還專門為此準備了一筆經費。但這位同事平時特別沉默寡言,也不喜歡和同事接觸,久而久之,大家就把他忘了,平時做什麼活動也不會叫他。

後來來了一位新畢業的學生,工作特別積極認真。他聽說了這筆經費後,就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大家各自施展所長,弄了一檔影片節目,經過小半年的運營,資料還不錯,後來陸陸續續還接到了廣告,大家還掙了一點外快。

而那位愛好書法的同事,後來看到大家玩得風生水起,也開始做起來,再後來為了專職做書法就辭職專心做公眾號了,年收入是他原來的工資好幾十倍。

這個同事的例子經常被我們拿來在公司鼓勵那些“深藏不漏”的人,不要自娛自樂,把興趣愛好變成工作是一種能力,更是一件幸事。

人生苦短,為啥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何況你還有能力。

標簽: 懷才不遇  同事  大家  時代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