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作者:由 與天梁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9-02-10

片段一

公元472年,北魏的首都平城(今大同)來了一群特殊的使者,他們是統治朝鮮半島西南的百濟國王扶余慶所派。使團中不乏百濟國內的高官貴戚,比如駙馬都尉弗斯侯、長史餘禮(餘為百濟王室姓)、龍驤將軍兼帶方太守張茂。

此時孝文帝剛剛即位,因為年幼由祖母馮太后主政,北魏正處於一個十分敏感的政權交接期。有外國使者前來朝賀,倒是也可以彰顯自身天命所歸的形象,更何況是之前從來沒有主動和魏國交往,一心只跟南朝通好的百濟。我想起初,或許這群使者的到來,也給北魏帶來了難得的興奮。

不過這種興奮感應該只持續到百濟使者將國王的求救信呈上為止。百濟王扶余慶幾乎是以亡國迫在眉睫的語氣,苦苦哀求北魏設法限制高句麗對自己的蠶食。扶余慶甚至不惜放言,只要北魏肯遣一將相救,願意讓女兒入朝灑掃,讓子弟為魏皇養馬侍候:

“若天慈曲矜,遠及無外,速遣一將,來救臣國,當奉送鄙女,執掃後宮,並遣子弟,牧圉外廄。尺壤匹夫不敢自有 。”

不過,你就算說的再慘再誠懇,一來北魏如今也處於新舊更替的危險期,二來高句麗一向和北魏關係緊密,馮太后甚至為養子獻文帝求娶過此時統治高句麗的長壽王的女兒。三來自從高句麗奪取遼東之後,山高水遠,北魏再想突破實在難於登天。

你百濟這第一次來就要我跟高句麗翻臉去援助你,未免有些痴人說夢。個人以為,這種寄希望於北魏出兵打壓高句麗的設想,本就是扶余慶的病急亂投醫之舉。換言之,在百濟王的腦子裡,百濟的確已經到了萬丈深淵的邊緣,因此再小的可能也不得不嘗試看能否挽救國家。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大同雲岡石窟,北魏文成帝時期所創設的佛教工程。

片段二:

“果然棋藝精妙,道琳大師您從高句麗來到我國之後,總算能有人跟本王對博。”扶余慶對眼前這個來自敵國的僧人頗覺相見恨晚。自己雖貴為百濟之主,享盡榮華富貴,但一直遺憾身邊沒有和自己一樣喜歡並精通棋藝之人。道琳恰巧填補了這個空缺。

“大王,小僧深受您的寵信,賞賜無算,實在無以為報。臣原是高句麗人,大王卻不以我為外,尊之為上客,可我除了與大王切磋棋藝之外,至今沒做過什麼有利於大王您的事情,十分慚愧。今天臣有一番話,寧死也要對大王說完。”

道琳清了清嗓子,娓娓道來:“大王的國家,四面皆是天險,不是高山便是大江大海,因此領國入侵少有成功的。大王坐擁如此險要的地方,應該以超凡的威嚴,聳人視聽,讓民眾都敬畏您。可如今我們百濟都城的城牆也不高大,宮室也不華美。先王也沒有壯觀的陵墓來安葬骸骨。長此以往,誰還能敬重於王室的威嚴呢?小僧實在為大王不值得啊。”

“您說的很有道理,本王的權威若是不得彰顯,又如何治理國家呢!”扶余慶很快便下令盡發國人,蒸土築城。在宮內新建樓閣臺榭,無不壯麗。又取大石於鬱裡河,作槨為先王建造陵墓。自蛇城之東,至崇山之北,緣河樹堰。如此多的工程同時開工,很快百濟的官倉就消耗一空。

而道琳,卻在此時悄然離開百濟,重新回到了高句麗。他本身,就是高句麗王高璉派去虛耗百濟國力的間諜。“疲秦之計”,誰不會用呢?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百濟時代舍利函

片段三:

公元475年,一個悲報傳到了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斯羅國首都金城:“高句麗王高璉帶著三萬兵馬攻陷漢城,百濟王扶余慶已經被殺了。”……百濟為高句麗所破的訊息在斯羅國(新羅)不脛而走。國君慈悲麻立乾和群臣相對無言,誰也不敢也不想去第一個開口討論此事。

“趕不及,實在趕不及繞路去援救啊。”慈悲麻立幹也已仁至義盡,斯羅其實早在收到高句麗出兵的訊息時,就組織了軍隊前去增援漢城。

然而這些年高句麗的勢力不斷南下,已經佔領了漢江中部,而這裡原本是斯羅首都金城到百濟首都漢城最快捷的通道。這裡被高句麗所佔領,也就代表著新羅的西疆與百濟之間被插入了一根釘子,要再派軍去漢城必須得先繞上一大圈。如此一來,也難怪斯羅的援兵尚未到達,百濟已經城破。

“所幸百濟國各地的豪族仍在堅守,高句麗所吞併的只是漢城附近,兵鋒不至於這麼快到我們斯盧。”某大臣悄悄嘟囔了這兩句。實際上,去年高句麗太子替高句麗王高璉外出巡幸,還賞賜了不少財物給新羅,說要和斯羅世世如兄如弟。其實誰都清楚,這是高句麗要斯羅屈從自己的宣誓罷了。不然,真心要和斯羅交好,又何必口口聲聲稱呼我們的君主為“東夷寐錦”。

自然,無論是真交好還是假屈從,高句麗和斯羅的和解都是百濟不願意看到的。百濟王扶余慶就和斯羅國的官員暗中結交,打算徵發人力以對抗高句麗。此事被高璉發覺,這才促使高句麗會如此快的決定出兵百濟將扶余慶消滅。

“建興,高璉五年前換了這個年號,這麼快就把扶余慶殺了,高句麗倒是真的興了。”慈悲麻立幹不由感嘆道。雖然自己的國家弱小,無力與高句麗對抗,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不是不懂。所以即便面對高句麗重壓,依舊向百濟派出了援兵,只是來不及就是來不及了……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圖中三個標記從左至右分別是百濟首都漢城遺址,高句麗中原碑所在地忠州,新羅首都慶州遺址。可以發現,長壽王滅漢城百濟之前,高句麗勢力已經將百濟和新羅最快捷的通道截斷,對百濟首都形成了半包圍之勢。

片段四:

“自從宋帝答應冊封餘紀餘昆他們為左右賢王后,哪還有我們豪族們的一席之地!”解仇對扶余慶重用王室成員以取代百濟其他豪族的做法十分憤恨。他們解家之前剛得到前幾位先王寵信,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冷不丁被澆上一盆冷水,誰忍得了呢?

原來自從高句麗王高璉將北燕皇帝馮弘殺死,就將馮弘帶來的北燕民眾悉數吞下,國力大增。由此對百濟的攻勢越來越猛烈,百濟王扶余慶處於深深的危機感之中,打算集權於王室。而扶余慶的辦法也很特別,乾脆模仿匈奴設立左右賢王,由王族擔任,併為自己想扶持王室大臣向南朝請封,由宋國皇帝授予他們官爵。有華夏正統,又是跟百濟一向交往密切的南朝在背後撐腰,看國內豪族還有什麼話說!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469年,宋魏大戰中,宋國東陽城最終失守。冀州、青州全部為北魏所控制。失去山東半島之後的南朝對倭國以及高句麗和百濟的影響力銳減。在此之前,其實南朝能透過海上軍力對高句麗形成一定的威懾。高句麗殺死北燕皇帝馮弘的重要原因,就是馮弘寄居高句麗時和宋文帝暗通款曲,致使宋文帝派軍七千渡海而來,攻入高句麗境內以迎馮弘。可現在,丟了青州的南朝已經不太可能再有以往海上交通便利的條件。百濟國沒了南朝的保護,危如累卵,高句麗則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472年那次百濟遣使北魏,雖然北魏並沒有答應出兵攻打高句麗,可原也打算遣使百濟聯絡。結果北魏使者被高句麗所阻,根本無法到達百濟國,只能返回。無論是南宋還是北魏,百濟的外交路線都被高句麗封死了。

終於解除了外部威脅的高璉,得以浩浩蕩蕩帶領三萬兵馬南下,計劃一戰將百濟中心消滅。而此時百濟國內的豪族,也同樣對國王扶余慶重用王族的做法格外不滿,早已萌生異心。

“傳命下去,將我們解家所管理的民戶儘快安排南移。就借高句麗之手,把大王除掉。然後我們在南邊擁立世子。只要我們豪族的勢力不受太多損失,保住國家不滅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至於大王嘛,就讓他自己帶著王族在漢城拼命吧……”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夢村土城,一般認為是漢城百濟時期王城所在地,位於今天韓國首爾奧林匹克公園內。

如何評價高句麗長壽王高璉?

風納土城,位於夢村土城北一公里左右,時間上可能早於夢村土城所建,同樣是百濟都城一部分。應該就是高句麗長壽王先花了7天攻破的“北城”。

長壽王高璉的一生,所做的大事有如下幾件:遷都平壤,吸收北燕,消滅漢城百濟。它們之間有十分明顯的因果關係,因為將都城遷移到平壤,所以高句麗將主要力量放在對百濟和新羅的擴充套件上。因為吸收了北燕殘餘勢力,自身國力大增,所以戰局對百濟越來越不力。再加上當時南朝勢力走向衰落,百濟失去最強有力的保護傘,以及蓋滷王扶余慶與國內豪族離心離德,最終導致了漢城百濟時代的結束。

雖然許多事情,是由長壽王的先輩完成,比如其實早在高璉的曾祖父故國原王時代,就已經逐漸將政治中心往平壤遷移。另外高句麗於好太王時期奪取遼東,致使北魏難以東進,這也為長壽王得以從容吸收北燕提供了保障。但我們依舊從很多事情裡可以看出這位君主的謀略,比如派遣道琳作為間諜,採取先隔斷百濟與新羅聯絡的拓地方式。這兩者都是有實物證據的,根據百濟官倉的考古發現,其活躍期在5世紀中期之後就結束了,證明當時百濟的確遭遇了經濟困難。而高句麗中原碑也證實當時長壽王的勢力的確像一根釘子插入新羅與百濟的中間。

標簽: 百濟  高句麗  扶余  斯羅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