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作者:由 zhen-liang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5-09-11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袁本初2015-09-13 07:22:49

當然不是,司馬懿只清洗了一個襄平,屠殺了數千人,遼東其餘地方就歸附了。景初年間的高句麗與魏國關係不僵,司馬懿平公孫淵的時候高句麗還派兵助戰,要說聯絡就是這場戰爭中高句麗政權跟魏國是盟友,司馬懿腦殘了才去清洗高句麗啊。正始間高句麗開始寇略魏國,被毌丘儉擊敗。

魏國版圖東北角這個地方政治形勢比較糾結,名義上是魏國領土,實際控制者是半獨立的公孫家,周邊有各種少數民族政權,此外孫權還能走海路,到遼東插上一腳。高句麗這個政權比較好戰,這大約和貧窮有關,總之和他鄰接的地方就容易有麻煩。

。。。。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其人性兇急,喜寇鈔。。。。。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寇遼東是高句麗的一貫作風,自建國以來的優良傳統,

至殤、安之間,句麗王宮數寇遼東,更屬玄菟。。。。。後宮復犯遼東。。。。軍敗沒。。。。。順、桓之間,復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自伯固時,數寇遼東,又受亡胡五百餘家。。。。。其後復擊玄菟,玄菟與遼東合擊,大破之。。。。。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遼東到公孫淵執政期間也與高句麗有衝突

魏名臣奏載中領軍夏侯獻表曰:“。。。。宿舒親見賊權軍眾府庫,知其弱少不足憑恃,是以決計斬賊之使。又高句麗、濊貊與淵為仇,併為寇鈔。今外失吳援,內有胡寇,心知國家能從陸道,勢不得不懷惶懼之心。。。。。”

(《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裴注)

這會恰是公孫淵殺死孫權使者,投靠魏國的時候,被封大司馬、樂浪公。說起孫權,這時候的孫權很寂寞,對遼東總是單相思。被公孫淵斬殺使者後,孫權還曾經與高句麗聯絡,起初還有效果,但沒幾年他的使者又被高句麗國王斬殺了。

吳書曰:。。。。因宣詔於句驪王宮及其主簿,詔言有賜為遼東所攻奪。宮等大喜,即受詔,。。。。間一年,遣使者謝宏、中書陳恂拜宮為單于,加賜衣服珍寶。先遣校尉陳奉前見宮,而宮受魏幽州刺史諷旨,令以吳使自效。奉聞之,到還。宮遣主簿笮諮、帶固等出安平,與宏相見。宏即縛得三十餘人質之,宮於是謝罪,上馬數百匹。。。。。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注)

秋七月,高句驪王宮斬送孫權使胡衛等首,詣幽州。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此前孫權與公孫淵結仇,高句麗與孫權交往;之後隨著孫權與公孫淵逐漸和解,高句麗外交上傾向魏國而疏遠吳國,公孫淵被包夾。這倒也順理成章,唯獨孫權倒運,先後被兩個政權斬殺使者。到司馬懿率軍進攻遼東的時候,高句麗甚至派兵助戰,也就是說高句麗與魏是戰友。

景初二年,太尉司馬宣王率眾討公孫淵,宮遣主簿大加將數千人助軍。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司馬懿平公孫淵的事情這裡不細說,之前毌丘儉來討伐過公孫淵,但是戰事不利退軍了,所以公孫淵才越發囂張。第二年司馬懿消滅公孫淵,但是司馬懿只屠了襄平,然後收降了遼東諸郡。司馬懿得犯啥病才會去清洗戰爭盟友的地盤,滅高句麗當時根本不在魏國的計劃內。

好了魏國收復遼東後,事情正在起變化。上面說高句麗這個政權就是好戰,寇略鄰國是傳統。現在魏國收回遼東,直接與高句麗接壤,雙方就開始發生軍事衝突。

正始三年,宮寇西安平,其五年,為幽州刺吏毌丘儉所破。語在儉傳。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正始間毌丘儉連破高句麗,順便把高句麗首都屠了,跟司馬懿屠襄平如出一轍。戰爭程序是正始五到六年,和曹爽伐蜀差不多時間。高句麗戰敗,國王逃跑,玄菟太守王頎追殺千里,刻石紀功。

正始中,儉以高句驪數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句驪王宮將步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梁口。宮連破走。儉遂束馬縣車,以登丸都,屠句驪所都,斬獲首虜以千數。句驪沛者名得來,數諫宮,宮不從其言。得來嘆曰:“立見此地將生蓬蒿。”遂不食而死,舉國賢之。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宮單將妻子逃竄。儉引軍還。六年,復徵之,宮遂奔買溝。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

(《三國志·魏書·王毌丘諸葛鄧鍾傳》)

到此高句麗對遼東的威脅暫時解除。說起王頎,再追加兩句。王頎是破蜀四將中唯一善終的,另外三位都在涼州的禿髮樹機能之亂中戰死了。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在貴州吃臘肉2017-12-30 16:57:06

司馬懿征討遼東的過程簡直就是針對性屠殺,在打垮遼東公孫氏後,司馬懿並沒有饒過戰敗者,司馬懿對公孫淵及其家族、部將、官員、當地 豪強家人進行了徹底屠殺,光破城後就屠殺了1萬人。經此一役,遼東漢人的軍事貴族階層遭到毀滅性打擊。

司馬懿還將被屠殺者的人頭做成京觀,相關記載如下:

“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

公孫氏是東漢至三國時期遼東、朝鮮半島的漢族豪強諸侯勢力,這支漢族軍事集團的存在是確保漢族立足於遼東、朝鮮半島,在東北方向抵擋外族入侵的最重要力量。俗話說 “國恆以弱滅,唯漢獨以強亡”,其原因之一就是東漢王朝雖然內政腐朽、民生衰敗,但是豪強勢力越發強大,邊境地區的軍事貴族、豪強在形成戰力彪悍的私人部曲的同時,也成為了華夏文明外圍的堅硬屏障,有效阻擋了外族入侵。遼東公孫氏、西涼馬氏都屬於這種力量。

下圖為東漢公孫氏軍事集團據守的遼東漢四郡: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下圖為西漢鼎盛時期的遼東漢四郡地圖,漢四郡以南為三韓系民族地盤,以北為扶余系民族(中國史學界有時稱之為濊貊系)地盤,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曹操也為之嘆服。

但是公孫淵在公元237年反叛曹魏,與孫權結盟,公元238年魏國權臣司馬懿率大軍征討公孫淵,將遼東軍事貴族、行政人員、大小軍官 屠戮殆盡。遼東漢人中的主心骨和武力值優秀群體不復存在。

以至於60年後,華夏文明主導的軍事勢力迅速退出遼東的歷史舞臺,當地漢人要麼在五胡亂華時逃回關內,要麼被外族屠殺擄掠,要麼臣服於高句麗。唐朝在遼東的軍事統治是非常短暫的(總章元年~總章三年),直到明朝,漢人的軍事力量才開始重新常年駐紮遼東,但是其直接控制區域不如當年的漢朝,明朝地圖上看似龐大的遼東疆域更多的是依靠羈縻女真各部形成的間接統治區域。

民族勢力格局都是此消彼長,漢族勢力退出遼東,當時遼東的外族——O2b單倍體的扶余系民族 便趁機做大,其中的代表就是高句麗。

有人會提出異議:“在司馬懿剿滅遼東公孫氏漢族軍閥後,曹魏於公元244年派大將毌丘儉征討高句麗,還打下了高句麗的都城,這不也削弱了高句麗嗎?”

曹魏在剿滅公孫氏之後,當然知道要平衡遼東地區的勢力平衡,防止高句麗做大,隔了7年再出兵高句麗。

看似如此,但司馬懿征討公孫氏 和 毌丘儉征討 高句麗的結果有本質區別,看似兩次征討斬獲的首級數量差不多。但是前者把遼東的軍事貴族、行政人員 都夷三族了(夷三族和誅九族是司馬懿的一貫作風)。遼東的漢人已經變成了沒有軍事組織能力的散民,歷經400多年凝聚起來的宗族關係網也被破壞了,遼東剩餘漢人百姓被洛陽左遷過來的縣令、郡守們管理著,武力自保能力大幅削弱,一但中原政權大亂,他們將成為棄兒。

而毌丘儉征討高句麗時殺死的只是高句麗的陣前士兵,縱觀中原王朝或者鮮卑 對高句麗的作戰史,高句麗一向都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打不贏丟棄都城逃跑的事有6次,所以史書上總能看到攻破高句麗都城 丸都城(位於今天鴨綠江畔的集安)的記錄。

毌丘儉雖然攻破了高句麗都城,殲滅高句麗軍隊1萬8千人,但是高句麗的貴族集團、王室部族並沒有受到重創,高句麗的國家機器完整地逃出 丸都城後,在今天的朝鮮咸鏡北道、俄羅斯海參崴一帶堅壁清野,隨時準備東山再起。

魏國朝野中反對司馬懿的大臣 甚至 魏明帝曹叡本人對司馬懿的屠戮行為是持保留態度的。

高句麗等扶余諸部長期以來受到遼東公孫氏以及曹操的打壓,互相羈縻,魏明帝之後,遼東的本土漢族軍閥不復存在,高句麗的核心部落、軍事貴族等等都保留完整,他們不斷整合 濊貊、沃沮等扶余諸部,勢力越來越大,在五胡亂華之時,高句麗吞併了漢人在 朝鮮半島的樂浪郡、玄菟郡。

到了公元6世紀,高句麗這個中央集權國家已經發展成為東北亞的地緣強國,

人口發展到300萬~500萬之間,超過突厥、柔然,既有農業供養足夠的人口,又有牧業提供戰馬、牛羊,鎧甲工藝精良,築城能力更是一絕,擁有完善的官制和法律,而且設有水師。這絕不是契丹、同羅等遊牧民族胡人能比的。若任由這樣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遼東漢人對扶余人的戰略阻力被清除,扶余人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建立的百濟國不斷征服當地三韓人,這前後的幾百年間不斷有扶余部落繼續跨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列島,征服日本的土著繩文人,形成 大和民族的雛形。

下圖為扶余語系的 高句麗(Goguryeo)、百濟(Baekje)、大和國(Yamato,or Japan),三韓語系的新羅(Silla)、由三韓語系轉向扶余化的伽倻(Kaya)的疆域格局圖,疆域背景還標示了現在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的版圖。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關於日本彌生人的扶余起源以及扶余人在朝鮮半島、遼東的起落,我在下面這些長篇幅文章中已經重點引述得很多了:

「日本人覺得中國人不如黑人」,這是真的嗎?這是全民的觀點還是區域性人的意見?

如何評價日本是一個“現代封建社會”的說法?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設計了東島國人滅大唐的大背景,符合口味,會加劇你仇恨某國的心理嗎?

古代日本女性為什麼以染黑牙齒為美?

yamato是日本人引入漢字之前對本國的自稱嗎,僅此之一嗎?倭從何而來,yamadai是自稱嗎?

高句麗、百濟 的政體均為王室萬世一系,高句麗後期由大將軍(扶余語為莫支離)掌權,政府的更迭只反應在莫支離的更換上,後來的日本也是類似的政體。

當時靺鞨諸部落、契丹、奚 等族首領在向中原王朝納貢的同時,也向高句麗納貢,納貢在古代是表示認大哥、認老爹的政治象徵行為,這些兩邊臣服的部落當然有自己不得已的苦楚,但不管如何,這種兩邊倒的政治行為是對華夏文明東亞秩序的挑戰,隋煬帝三次舉國親征高句麗是一種基本的國家責任,可惜隋煬帝不體恤民力,太心急,太迫切於建功留名,三徵高句麗的慘敗死傷百萬人,財政崩潰,成為隋王朝滅亡的導火索。唐朝時中國與三韓民族政權新羅建立同盟對付扶余同盟(即高句麗、百濟、大和 三個扶餘國家組成的同盟),高句麗的外交、戰略、軍事戰術都是極為狡詐,個人作戰能力強,善於騎射,唐太宗李世民在親征高句麗的戰爭中負傷,其中有兩次失敗而歸。

中國為了消滅高句麗花費了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4代帝王近百年的時間,代價巨大。

即便後來高句麗被中韓聯軍攻滅,當地一些高句麗遺民仍然持續反抗,力圖復國,後來一支扶余化的靺鞨部落——粟末部 聯合高句麗遺民,建立了渤海國,直到後來被新崛起的契丹人滅亡。到10世紀初,扶余人在遼東和朝鮮半島的影響已經消失了,但是當地的漢族勢力再也沒有成長起來,這些漢人要麼被扶余化、胡化,要麼被屠戮,要麼流入新羅,融入到朝鮮族中去,要麼逃回中原。

渤海滅亡後,取而代之的是契丹和生女真。

再回到司馬懿本人,司馬懿為什麼要屠殺遼東的豪強、軍事貴族,筆者認為原因有:

晚年的司馬懿變得多疑,嗜殺,他對於被自己打垮的失敗者從來不留情,也不會遵守不殺之約的諾言,這點可以參見曹爽、王凌的案列,夷三族能殺3000多人。

立威,司馬懿在曹真死後成為魏國權臣,他在遼東的所作所為表面上是對征討的敵人殘忍,實質上是故意展示自己殘暴的一面,震懾魏國朝中對自己不服的人。

永絕後患,公孫氏若只是被打服了,按照東漢三國時士族門閥政治的特點,公孫氏的族人、門生故吏依然有可能在後面的魏國政治中繼續保留一定的身份,這對於司馬家族來說是復仇的隱患。

司馬懿會不會真的暗中和高句麗有什麼聯絡,這才是印證了題主的題目。事實上,高句麗東川王也確實遣主簿大加將數千援軍幫助司馬懿攻打公孫氏。

至於這是否是司馬懿私下和高句麗達利益勾兌的結果,還真有可能。站在高句麗的角度上想,高句麗想要的條件就是殺光遼東的漢族軍事豪強。從後面的歷史和司馬懿的人格特質權謀心術上講,司馬懿並不會對曹家絕對地忠誠,不太可能無私得為魏國考慮百年社稷和外族隱患。征討遼東的所有史書細節大多來源於晉朝人所著的《三國志》,裡面對遼東戰役的具體細節並沒有詳細描述,即便司馬懿真的在攻打遼東公孫氏時和高句麗有什麼勾結,晉朝的史書上也不可能有相關記載,即便是野史,也很難得知司馬懿在遼東到底有沒有高句麗進行勾兌。

魏明帝時期,將軍出征,皇帝一般會安排一個與此將軍並非同一派系的人擔任副將,司馬懿征討遼東時,副將就是毌丘儉,高平陵之變後,征討高句麗的毌丘儉為了捍衛曹魏社稷,起兵討伐司馬氏,兵敗身亡。後來的史學家也就很難從毌丘儉那挖出什麼有關司馬懿征討遼東的軍事細節資訊了。

總之,司馬懿在遼東對漢族軍事豪強集團的屠戮,是在五胡亂華之前就埋下了華夏民族的戰略安全隱患。由於無法長期控制遼東這塊戰略前沿堡壘,後來中原王朝在抵禦東北方向的外族入侵上,一直面臨巨大的戰略隱患,只要幽州的關隘失守,華北平原便等於敞開給北方民族騎兵。

——————————-

備份專用微博號:在貴州吃臘肉666

微博連結:

https://

m。weibo。cn/u/6081726418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匿名使用者2018-10-06 02:00:17

司馬懿平遼東時,高句麗出兵助戰了。 司馬懿滅有清洗高句麗。

後來毋丘儉打敗高句麗。但是到了隋朝時期以及隋末唐初,高句麗成為一個強大的地方政權,不僅佔據朝鮮半島的大部分,而且還佔了中國東北的很大一片地區。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高句麗和三國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代有什麼聯絡嗎?

隋末唐初,高句麗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不僅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而且高句麗還有大量鐵甲。 之前楊廣把隋朝各地大量兵器與物資運到高句麗,也被高句麗繳獲。

而且高句麗人口不少。 後來唐朝在20多年的時間裡多次在高句麗境內大勝高句麗,打的高句麗大亂、人口銳減,經過這20多年人口銳減之後,(《新唐書》記載唐朝最後攻滅高句麗時,“執藏、男建等,收凡五部百七十六城,戶六十九萬”,)高句麗滅亡時還有70萬戶,跟後世的遼國的人口數戶數是一個水平的。 那麼在被唐朝打擊之前,高句麗的人口就更多了。

另外,唐太宗徵高句麗,其實是唐太宗取得了勝利,唐太宗多次勝利,沒有失敗,更沒有兩次失敗。而且,在徵高句麗時,唐太宗沒有受傷。 (具體見以下的說明。)

隋煬帝楊廣一徵高句麗時,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慘敗。楊廣下達了錯誤命令,導致諸將奉旨不敢赴機,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隋朝大軍損失慘重,損失的隋軍超過34萬(來護兒之敗,隋軍精甲4萬損失慘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九軍之敗,30萬5千隋軍,只有2700人逃回,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這還沒算損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數次大戰損失的隋軍),隋朝民夫、糧草兵器資儲也大量損失。百姓被隋煬帝的殘幉暴征斂與統幉治逼的沒活路,紛紛起幉義,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

《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禦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 《資治通鑑》大業八年: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資治通鑑》大業八年: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

隋煬帝楊廣二徵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起事,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全被高句麗繳獲。楊玄感這貴幉族造幉反,卻被隋煬帝迅速剿滅了,貴幉族門閥無力動搖隋煬帝的統幉治。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高句麗王表面上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之前投奔高句麗斛斯政,但是高句麗仍然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煬帝下令徵高句麗王入朝,高句麗王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最後沒有成行。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數次戰爭,使隋朝大量軍隊與百姓喪生,損失了鉅額物資,還擾亂了正常生產秩序、破壞了隋朝的經濟。過度殘暴征斂逼的隋朝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沒有活路,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不得不紛紛起義。愈演愈烈的農民起幉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屢次消滅隋軍主力,使隋朝統幉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朝楊廣三徵高句麗,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華夏損失慘重,嚴重削弱了華夏,華夏大亂,而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不是說徵高句麗不對,而是要看徵高句麗的方式。隋煬帝楊廣這樣徵高句麗,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徵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

——————————————————————————————-

唐太宗徵高句麗與隋朝楊廣徵高句麗有天壤之別。

唐太宗徵高句麗,唐軍的戰果、收穫遠大於損失,增強了華夏的實力,同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麗,有利於之後徵高句麗、滅高句麗。

只是因為唐太宗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才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說沒成功。唐太宗是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後悔。

高句麗是個強國,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敗了,仍然被唐高宗攻滅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消滅大量高句麗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俘獲不少,還繳獲大量鎧甲裝備、馬、牛,而唐軍的損失極小,無論在作戰中還是在撤軍的時候,唐軍的損失都極小。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果與損失,《資治通鑑》:貞觀十九年……凡徵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總死亡人數不到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鎧甲裝備。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

(唐軍擊敗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是以少打多還做到了包圍敵軍(古代其他頂級將領也有幾個做到以少打多包圍敵軍的),並取得大勝,高延壽高惠真率餘眾依山自固,沒有退路,於是投降於唐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餘眾是三萬六千多人,這是之前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被唐軍包圍並打的慘敗之後的餘眾,這之間少了的那11萬多軍隊大部分是被唐軍消滅了,唐軍在這一戰消滅的敵軍遠超過2萬數倍,還有三萬六千多敵軍投降於唐軍。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高麗(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資治通鑑》: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徵高句麗,也都取勝了。

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

(唐太宗徵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最後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之後的返回路上,唐太宗聽說太子來了,為了儘快見到太子,唐太宗還騎馬賓士,這種情況下騎馬賓士,由此可見,在徵高句麗以及班師過程中,唐太宗顯然沒有受傷。

《資治通鑑》:“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先拔遼、蓋二州戶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城主登城拜辭,上嘉其固守,賜縑百匹,以勵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將步騎四萬為殿……”“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

而那些說唐太宗在徵高句麗時受傷被射瞎一隻眼的說法是近代朝鮮半島小說偽造出的謠言,之前的古代漢人史料、朝鮮半島史料裡都沒有這事。)

另外,專業研究著作《唐徵高句麗史》、《唐麗戰爭史》、《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都證明了,唐太宗徵高句麗,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勝;貞觀年間唐軍大勝高句麗,只是未滅高句麗而己。

——————————————————————————————-

——————————————————————————————-

李世民徵高句麗的時候,百姓是踴躍參軍的。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記載 李世民徵高句麗時,“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楊廣動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數量過度龐大,楊廣時期徭役賦稅過度沉重,必然導致百姓採取極端手段避徵役,即“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徵高句麗時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很少,負擔輕的多,而且李世民是隻讓願意出征的人參加,“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按照史料記載的楊廣、李世民徵高句麗分別動用的人數,楊廣動用的人數是李世民動用的人數的數十倍。

李世民動用的軍隊遠少於楊廣,但戰果遠好於楊廣。楊廣是慘敗。而李世民是大勝。平民作為軍人、民夫跟著楊廣出征,結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倖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平民作為軍人、民夫在李世民時期出征,結果是死的人極少,戰果卻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處(官爵 或 財物),而且李世民給從軍者的補助、賞賜也很多。

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自然導致隋煬帝楊廣時出現很多人自殘手足避役,“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而李世民徵高句麗時 很多人踴躍參軍,“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唐太宗時期沒有百姓農民起義,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並不是百姓農民起義,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時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錢造船導致蜀人生活困難,唐太宗知道之後,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錢造船。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重,並不會導致百姓自殘手腳避役。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時期徭役導致百姓自砍手腳避役”。根據史料證據證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導致百姓出現自殘手腳的習俗。後來貞觀年間徭役不繁重,但是之前隋朝留下了自殘手腳(“福手”“福足”)的習俗,導致有無賴之徒用之前隋朝留下的這遺風,所以立法禁止這種隋朝留下的習俗、遺風。 貞觀年間只有極個無賴之徒才自殘手腳,類似現在還有某些人為了騙錢而自殘手腳,是透過自殘手腳來取得好處。現在那些自殘手腳騙錢的,也會被法律處罰。 “今後自害之人。據法加罪。仍從賦役。自隋季政亂。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體。稱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無賴之徒。尚習未除。故立此例。”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這說的很清楚,是隋朝楊廣徭役過度繁重導致出現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而貞觀年間徭役征戍並不重,沒有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只是個別無賴之徒才用隋朝留下的這遺風。而且,不止一處史料證明 貞觀年間百姓踴躍參軍。

《資治通鑑》唐紀:上曰:“……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資治通鑑》唐紀: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仁軌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徵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徵…… (這說的“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徵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徵”是指貞觀、永徽年間,包括了李世民的貞觀年間。)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繁重。否則就隋朝楊廣留下的那爛攤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了。但是李世民時期沒有農民起義,更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

唐朝李世民時期出現用和僱,唐朝官方出錢去僱用人員從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