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蒙古馬鐙

作者:由 shu wang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0-06-22

馬鐙壺怎麼讀

遊牧民族

留給世界一份無比珍貴的文化財產

——馬鐙篇

馬鐙,是遊牧民族馴化馬成為人類數千年的朋友,在發明高橋馬鞍後的又一重大發明。自從踏上了馬鐙,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了新的征程。

一.遠古馬鐙

馬鐙什麼時間出現?在什麼地區率先開始使用?

上圖馬鐙發現於當時為北方遊牧民族先人鮮卑人生活區域,時間大約為公元三-四世紀,為目前世界發現最早的實物馬鐙。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早於這對馬鐙,具有馬鐙形象但沒有馬鐙實物的一件陶俑,出土於呼和浩特市落鳳街,距今大約兩千年。

透過以上實物,我們可以說,馬鐙出現在東北亞遊牧民族生活區域,不晚於公元三世紀。

以上兩隻馬鐙,出現在大約公元三-六世紀。形狀上已經有了馬鐙雛形,但嚴格意義講,還不能稱為馬鐙。它們只是馬鐙的一個輔助件,起到類似“箍”的作用。箍的是什麼?最合理的推斷就是木頭。近兩千年的沉寂,木頭早已腐化,留下的就是這個曾經的框架了。

順著這兩個實物去推斷,在融入金屬配件前,東北亞已經在使用木質馬鐙。純木質馬鐙存在了幾百年,或很快就被聰明人加了“箍”,甚至在使用純木質馬鐙前人類早已利用皮繩上下馬,我們不能武斷,我們也不能據秦始皇兵馬俑無一例馬鐙的出現,就武斷公元前210年前馬鐙沒有發明,但我們基本可以肯定馬鐙在公元前後就已經存在。

歷史上總會出現一些不循規蹈矩的人,但這些人往往會對人類的進步貢獻智慧。上圖馬鐙為唐前馬鐙,體量較大,高度寬度與馬鐙箍基本相當,但沒有任何與其他材料進行組合的痕跡,純鐵鍛打而成,用今天的眼光評價它太過簡單,但卻是一個重要的符號。那時的使用者和工匠走到這個時候,也許開始懷疑傳承數百年的馬鐙製作的合理性,為什麼非要找到合適的木頭,再做出曲度,再打製金屬箍,再把它們合在一起?只要把金屬箍加厚就完全可以實現馬鐙的功能,而且使用壽命會更長。變革就在敢於挑戰傳統中發生了。

二.唐代馬鐙

唐與北方遊牧民族有著深厚淵源,不存在文化衝突和排斥,嫡傳鞍馬文化。

以上兩圖為唐早期馬鐙,幾何構成優美,鐙盤尚有遠古馬鐙箍的影子,為“線型”鐙盤。

上圖是最為典型的唐鐙形制,青銅材質,禮器馬鐙。頂部鐙穿部分上引較長;鐙穿與鐙柄相連處有鐙頸;鐙柄與鐙盤構成橢圓形鐙洞;鐙盤一改線型,變寬變薄。

遠古馬鐙力求結實,耐用是第一要務。唐鐙開始融入了使用者更多的審美訴求。鎏金、錯金銀、包金等藝術形式被採用。但對馬鐙的藝術昇華,不脫離對實用器的基本訴求,對馬鐙表面藝術加工的目的,是力求改變金屬表面物理構成,以實現使用壽命的延長。

從以上兩圖我們可以看出,唐鐙在近三百年的歷史中,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體量在逐漸變小,鐙穿引在逐步的變短,越來越接近鐙穿孔。

三.遼代馬鐙

數千年遼河文化的積澱,大遼國對鞍馬文化的推崇,富裕的國度,對藝術品的極致追求,在承繼鞍馬文化厚重遺產之上,為鞍馬文化的發展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大遼馬鐙特徵鮮明,與唐鐙比較,鐙頸不復存在,鐙穿與鐙柄融為一體;鐙柄走勢如彩虹狀,鐙洞上緊下寬;鐙盤剖面倒“U”型。

大遼馬鐙就是這般個性鮮明,一眼看去很少錯——這是遼鐙。

四.蒙古帝國馬鐙

蒙古帝國鞍馬文化在承繼東北亞鞍馬文化的基礎上,相容幷蓄世界各地文化元素,創立了東北亞鞍馬文化制高點。這個高點未來只有被繼承,從未被超越。在材料加工、體量大小的把握、重量的掌握、幾何構成設計上達到了均衡完美。

對於一個有著世界第一大疆域,上百萬騎兵部隊的帝國,按情理應該留下大量的馬鐙,但事實並非如此。財富屬於天下人,物質的迴圈往復使用,薄葬等等習俗,蒙古帝國相比遼以致後世,馬鐙留世是最少的一個時期。

從上面圖片我們可以看到,蒙古帝國馬鐙與遼鐙相比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鐙柄與鐙盤銜接處不再是圓弧,而成為了明顯的夾角;鐙盤表面不再採用弧面設計,而成為平面。

除了遊牧民族八千多年一直崇拜的龍圖案,蒙古帝國貴族上層階級的馬鐙上也出現了海獸圖案。

通過蒙古帝國民間馬鐙,我們一樣看到了獲取一對馬鐙的儀式感。祥雲紋雕工精緻,圖案及鐙柄裡外鋄金銀,工藝複雜。

我們現在尚無證據證明上兩圖為何口口相傳稱之為“匈奴鐙”,是蒙古帝國首創還是承繼,目前沒有任何的證明。但這一制式在蒙古帝國後成為了馬鐙的重要一派,和單柄式馬鐙共分天下。

五.北元(明)馬鐙

以上北元馬鐙承繼帝國時期製作理念,講究輕靈動感,鐙柄、龍頭裡外鋄金銀。

與帝國時期馬鐙的一個重要變化在圓鐙盤上部加裝圈樑。考究那時工匠加鐙梁的原因,很可能在於加固鐙的結實程度,同時減少鍛打的工作量。

以上兩圖為明代馬鐙,不論單柄式亦或匈奴式,我們可以感覺到馬鐙的重量相比前朝在增加,體量在增大。一是中原馬鐙用途主要以走馬鐙為主,再者審美取向的作用,中原更多以“大”以厚重為美。

以線條勾勒,講究簡潔的匈奴鐙在這時期開始大量製作使用。

六.滿清馬鐙

滿清馬鐙存世最多,造詣上是否很好的繼承並發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觀點是鞍馬具的藝術含量在蒙古帝國達到巔峰,到了滿清落到最低。除了部分精品,其餘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滿清龍頭馬鐙,龍形死板,鬚髮繁複老氣橫秋。

滿清馬鐙與前朝馬鐙相比,兩側鐙柄幾近垂直,整體呈方形,幾何構成失美。

但滿清馬具不是無善可陳,清三代後由於種種原因,鏨胎掐絲琺琅工藝這一在蒙古帝國時期引入,一直深居皇宮的藝術表現手法走出皇權專享圈,蒙古上流社會中開始享用這一工藝製作的馬具。

馬具陪伴人類走過6000多年,琺琅彩馬具為這一漫長的歷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馬具是日常生活用品,馬鐙是鞍馬具中重要的一個元件;馬具,是遊牧民族男人在乎的為數不多的財產;馬具,是唯一做好要告知先人的物件,它融入了遊牧民族的精神訴求。

馬具,是民俗,講究結實耐用,涉及金屬材料學、工程力學;採用大量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一份敬重和儀式感,又將馬具上升為民俗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集大成的藝術品。

馬具,它和我們的先人和馬朝夕相伴、和自然和諧相處,它帶著生生不息進取向上的資訊。馬具,不止屬於遊牧民族,馬是全人類最好的朋友,一同走過數千年。保護鞍馬文化遺產,是遊牧民族的責任,也是全人類的責任,這一文化是我們共有的精神財富!

Altan(2020。06。10)

標簽: 馬鐙  馬具  鞍馬  遊牧民族  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