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作者:由 走遍世界博物館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7-26

作者:

M·辰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援、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

埃及

印度

希臘

墨西哥

伊朗、中國

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

俄羅斯

以及亞洲系列的

土耳其

等。現在,2021年重頭戲——“

瓷器篇

”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鈞窯花盆)

前面說到

: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因窯址位處古代均州而得名(今河南禹縣)。鈞窯以窯變釉瓷最為人稱道,其色彩絢麗多姿,神奇魔幻,令人遐想無邊。由於窯變色是天然所成,故而有“鈞瓷無二”之說,也即“天下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鈞瓷”。此外,鈞窯的“蚯蚓走泥紋”也被看作是與窯變釉色相映成輝、動靜相生的絕妙搭配。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鈞窯的特色“紋飾”——

蚯蚓走泥紋

(注:本文圖片所示器物皆為國家博物館藏“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北宋”。不再復注)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蚯蚓走泥紋

蚯蚓走泥紋,指鈞瓷釉面上所形成的類似蚯蚓在泥地上爬過的痕跡,這種痕跡作為鈞窯的一種紋飾特徵,被稱作“蚯蚓走泥紋” (見上圖紅框內)。

蚯蚓走泥紋是鈞瓷的特徵之一,其形成原因簡單說是:在燒製過程中由於釉層發生乾裂,低粘度釉在高溫作用下流入釉層開裂的縫隙中填補了裂紋,由此形成“蚯蚓走泥紋”。

具體來說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本文圖片由M·辰、福元拍攝,

版權所有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1。

釉料厚度

形成蚯蚓走泥紋(下稱“蚯泥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釉層乾裂”所致,因此釉層必須達到一定的厚度是前提條件。

2。

原料成分

五大名窯中,同是釉層較厚的哥窯與官窯為什麼沒有形成蚯泥紋?原因就在於它們原料的成分不同。鈞瓷獨特的土料成分使瓷坯經素燒後,其素胎具有較強的吸水性;之後,素胎經過浸釉、刷釉以及塗抹釉等工序,釉汁中的水分被胎體迅速吸收,進而導致釉面收縮形成裂紋。

而哥窯與官窯開片紋的形成,是在高溫燒成後、

成品

冷卻過程中,由於瓷胎與釉層的收縮率不同,釉層收縮率較大,故而導致釉層開裂形成開片。此過程發生在器物燒成後的成品階段,而鈞瓷裂紋的產生是在燒造工藝的

前期階段

(注:素燒:瓷坯未經上釉直接燒製稱為“素燒”。素胎:素燒過的坯體稱為“素胎”)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3.釉料細度

鈞瓷釉料的精細度對蚯泥紋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釉料越細,蚯泥紋的分佈越密,反之則較疏。但是釉料也不能過於精細,太精細容易導致滾釉現象。

釉料的精細度是蚯泥紋形成的成因之一,也即只有當精細度達到一定標準時才能形成蚯泥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蚯泥紋幾乎都出自於官鈞,而民鈞卻較為少見的現象。因為民窯燒製瓷器的目的在於實用,其成品只需要滿足使用的功能即可,至於原料、釉料、燒成條件是否達到了精益求精的要求,則完全不在其考慮之中。而官鈞則不然,它可以不計材料成本、工藝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時間成本等,只求燒造出最佳品質的瓷器。因此,在客觀上官鈞滿足了形成蚯泥紋的工藝條件,故而能夠燒造出蚯泥紋也是必然之事。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4。

燒造工藝

素胎經浸釉、刷釉等處理後,因胎體吸水原因導致釉面產生裂紋。之後,工匠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刷釉、塗釉等工序,然後將此半成品入窯燒製。燒製過程中,在高溫下,釉料中粘度較低的部分流入到開裂的縫隙中,使得縫隙中釉料含量較周邊為多,因此釉色也較周邊為深。而這些縫隙(紋路)看上去就像是蚯蚓爬過的痕跡一樣,“蚯蚓走泥紋”因此得名。

鈞瓷是中國古代名瓷,其招牌紋飾蚯蚓走泥紋,彰顯工匠高超技藝

總結

:原料成分、釉料細度、釉層厚度以及燒造工藝等條件,共同構成了蚯蚓走泥紋的成因。也正是因為鈞州的一方水土才有了形成鈞瓷獨特的蚯蚓走泥紋的可能性,再加之工匠們對釉料、釉層以及工藝條件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才最終燒製出了獨具特色與魅力的鈞瓷。

最後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窯變釉與蚯蚓走泥紋是鈞瓷的重要特徵,但並不是每一件鈞瓷都具備這些特徵,有的鈞瓷就沒產生窯變釉,也有的鈞瓷上沒有蚯蚓走泥紋。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公眾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標簽: 蚯蚓  鈞瓷  釉料  釉層  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