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作者:由 張小得Cora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4-16

*複製貼上再排版真的太浪費時間了,這篇5000字的低溫慢煮牛排文章想閱讀完整版的朋友可以直接關注公眾號世界牛肉指南或者點選下方連結閱讀

隨著食客對美食美味的追求,一種名叫“

低溫慢煮

”的烹飪方式在現代廚具的幫助下從專業廚師到家庭煮夫,每個人都在學習、嘗試,深受牛排愛好者的喜愛。

進入低溫慢煮的世界:

牛排熟度完美、均勻,肉質多汁、風味十足,烹飪時間靈活,不必手忙腳亂,食客在獲得良好飲食體驗的同時,還實現了自己完美廚師的夢。

-

真空低溫慢煮烹調,英文Sous vide,源於法語,意思為“處於真空狀態”,我們通常稱其為“低溫慢煮”,在臺灣又被稱為舒肥法(為Sous vide的音譯)。低溫慢煮牛排就是將牛排真空密封,放入溫度被精準設定和受控的水箱中,並在一段時間內烹飪,通常在1~7h不等,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達到72h或者更長時間。

(cr:維基百科)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 THE MIGONI KITCHEN

與傳統的牛排烹飪方法相比,低溫慢煮利用精確的溫度控制,消除了整個烹飪過程對熟度的猜測,方法簡單、成功率高,更易做出多汁、鮮嫩、風味十足的牛排。

低溫慢煮牛排的優勢 | 如何選擇合適的牛排 | 不同牛排的溫度與時間設定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式 | 常見問題解答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低溫慢煮何時開始流行

/美食藝術與現代科學結合/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 anova

真空低溫慢煮烹調

(Sous vide)作為一種逐漸流行烹飪方式,技術方法可以簡單粗暴的按其字面意思理解為

真空+低溫+慢煮

,在家庭廚房使用要簡單的多,甚至可以讓你獲得餐廳質感的牛排。

關於低溫慢煮的故事,還得從數百年前講起。

400~1500年,在中世紀,真空密封的烹飪方法就已經出現,當時人們會在動物器官(包括膀胱,胃和腸道)內準備食物。

1799年,物理學家本傑明·湯普森(倫福德)(Benjamin Thompson)研究發現了低溫烹飪。他在實驗中使用空氣作為傳熱介質,用烘乾土豆的機器烤肉。用湯普森自己的話說:“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做得很好,味道極佳。”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本傑明·湯普森發明了光度計和色度計,改進了家庭炊具和加熱器,並幫助推翻了燃素原理,對19世紀熱力學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20世紀60年代中期,真空密封包裝開始風靡工業食品保鮮行業,研究人員發現,食物的風味和質地竟然有所改善。

到20世紀70年代,廚師皮埃爾(Pierre)正在尋找一種製備鵝肝的新方法,以減少傳統烹飪方法汁水重量產生的50%損失,他找到幫忙

法國廚師George Pralus

幫忙,發現用塑膠袋將鵝肝包裹起來再烹飪,只減少約5%的重量,並且質地更好,這種方法自然深受廚師們的追捧,Pralus也因此被稱為“低溫慢煮之父”。

而另一位“低溫慢煮之父”法國

食品科學家Bruno Goussault

,在Pralus的發現基礎上,一直在改善、研究時間和溫度對食物的影響。

最初,Goussault將這些食物提供給飛機頭等艙的旅客,改善飛機上食物的質量。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兩位“低溫慢煮之父”Pralus&;amp;Goussault

隨後,Pralus和Goussault合作,將

美食藝術

食品科學

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

現在,低溫慢煮越來越受到歡迎,並隨著工具的發明和更新換代,我們在家庭中也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再是餐廳與廚師的專利。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為什麼要低溫慢煮牛排

/低溫慢煮牛排的優劣勢平衡/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準確、均勻的牛排熟度

低溫慢煮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

精準可控的溫度

——將牛排熟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熟度對牛排的最終呈現極其重要,不需要猜測,不需要用溫度計反覆戳牛排,也不需要切開看,低溫慢煮透過設定

牛排中心溫度

,就可以清晰準確的定位熟度。

而傳統的高溫烹飪法(煎、烤),頃刻懷疑間牛排過生,不斷猶豫間牛排熟過頭。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 Hip2Save

另外,

高溫烹飪下

的牛排內部會形成

溫度階梯

,牛排中心到達目標溫度時,越往外側延展溫度越高,熟度越高,肉的嫩度和汁水都有損失;

低溫慢煮

下的牛排由內而外

溫度統一

,牛排中心到達目標溫度時,烹飪停止,整塊牛排熟度均勻、顏色完美,著實讓人期待。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牛排內側熟度的統一避免了外側溫度過高造成的口感乾硬,當然這也完全不影響食客對焦香外皮的迷戀,只需要最後牛排鍋或者噴槍高溫上色增香就好了。

-

——改善汁水、風味和嫩度

低溫慢煮可以幫助食客獲得更好的飲食體驗

肉由肌肉纖維,結締組織,水和脂肪組成。牛排被真空密封后,放在盛滿水的容器裡,當蛋白質分解時,汁水會保留在裡面不外漏,確保了牛排的溼潤。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同時,牛排浸在自身產生的

汁水

中烹製,無論是牛肉本身的風味、脂肪的香氣或者加入的調味料,在密封的環境中都會讓牛排風味十足。

本身優質的牛排不用多說,熟度的內外統一讓其

嫩度

由內而外也保持一致;

對於擁有不規則形狀,帶有結締組織、肉質不夠嫩等等特徵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牛排切塊來說,設定好時間與溫度後,也可以完美控制牛排的烹飪。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比如

上腦牛排

,其中的結締組織豐富,高溫快速烹飪會非常難嚼,低溫慢煮則可以讓結締組織中的膠原部分熱變性軟化得到明膠,融化在牛肉中,增添香氣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如同燉肉般嫩化的效果。

-

——烹飪的靈活性

使用低溫慢煮可以讓煮夫無憂無慮的在廚房裡“閒逛”。

不用時刻看管牛排熟度和狀態,不用精心安排菜品順序,即使準備多人餐也應付自如…

低溫慢煮牛排操作簡單,只需將牛排真空密封並放入設定好溫度的低溫慢煮容器中,你可以用這個時間準備其他菜品;牛排做好後可以保持在該溫度不變,直至取出快速高溫烹飪外皮即可。

-

低溫慢煮作為一種烹飪方法,優點清晰,劣勢也需要一些權衡:

更長的時間

傳統的高溫牛排烹飪,最快可能只需要15~20分鐘就可以吃到嘴裡,但低溫慢煮需要1h或者更長的時間

更多的裝置

除傳統烹飪牛排所需要的的工具外,低溫慢煮牛排至少還需要:

牛排真空密封裝置+精密低溫慢煮裝置+盛水的容器

真空密封裝置:

帶拉鍊的真空密封袋配合便攜手泵/電泵,可快速真空;真空密封保鮮袋配合抽真空封口機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矽膠真空袋。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低溫慢煮裝置:

浸入式低溫慢煮烹飪棒,使用方便,便於收納;一體式的低溫慢煮鍋/箱;擔心閒置,家中現有的精準控溫的電飯煲也可以使用。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盛水的容器:

低溫慢煮水箱;家中可加熱的盛水容器。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在選擇烹飪方法和工具這件事上,大家不要被盲目安利,要切實的考慮“

這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

”。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如何選擇低溫慢煮的牛排

/萬物皆可低溫慢煮/

低溫慢煮只是一種烹飪方法,無論肉質是否鮮嫩、大理石花紋是否豐厚、是否帶骨都可以在不同的溫度、時間下獲得該牛排的最佳狀態,因此

牛排的選擇取決於個人的喜好。

延伸閱讀:史上最全牛排選擇指南

*世界牛肉指南建議:想獲得更好的低溫慢煮牛排體驗最好選擇厚切。牛排的厚度可不僅僅在於是否能吃飽,更在於吃好。較厚的牛排可以在低溫慢煮後,特別在最後的高溫灼燒之後,可以獲得外焦裡嫩完美的質感。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與時間設定 | 優勢 | 食品安全 | 烹飪方法 || 常見問題解答

低溫慢煮牛排的溫度與時間設定

/低溫慢煮牛排溫度/時間參考表/

未完待續·····

(複製貼上再排版真的太浪費時間了,大家點選下方連結觀看吧)

完整版關注公眾號世界牛肉指南獲取或直接點選下方連結閱讀

文章首發於

世界牛肉指南

歡迎討論,歡迎分享!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尊重原創,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世界牛肉指南

WORLD BEEF GUIDE

世界牛肉指南是致力深耕、報道全球牛肉文化、科普、美食的獨立媒體。

我們以“讓你吃到更好吃的牛肉”為目的,聆聽全球生產商、專家、廚師、美食家意見,交流探討,為全球食客提供有觀點、有深度、有溫度的牛肉鑑別、購買、品味等專業知識。

公眾號:世界牛肉指南

標簽: 牛排  慢煮  低溫  烹飪  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