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作者:由 軒轅凌霄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10-28

故安什麼意思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楚簡老子丙》

太上,太上老君,是個很重要的詞彙。

注:老君曰。老者乾陽也,君者性王也,曰者說談也。

大道無形者,大為無外,道為至善,無是無極,形是蹤跡。夫大道,本鴻濛未判之元氣,有何形質之見焉?

個人覺得《太上老君說常清靜注》解析的最好,以上藍字部分出自《無極品第一》。有些版本寫的是“大上”,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的“太上”,在春秋的經典中“大”和“太”是通用的,“大後”就是現代文的“太后”,不只是“大”和“太”通用,在春秋文獻中有時候“大”和“天”也是通用的。

比如我們郭店楚簡老子中有一句話“執大象,天下往”其實今天的涵義就是“執天象,天下往”!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眾所周知,我們華夏是農耕文明,想靠種地收穫過日子,你首先要有一定的天文和地理知識才行,最起碼區分四季與二十四節氣,這些知識我們今天統稱為“天文”,在古代皇帝專門有個部門叫“欽天監”。他們是專門負責管理這些事務的。

“執天象,天下往”才是本意!絕不是我們騎著大象到處溜達天下無敵的意思。

這段話是老子再講“道”與“治國安邦”的內在道理和關係。

太上是最上最高的意思,再也沒有比太上再高的了,在本文中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國君或國王。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太上,下知有之。

最英明果斷的國君,老百姓對他的評價是沒有評價,這是因為他的施政策略是讓全體百姓順其自然,所以國內的百姓只是知道他們有這麼一位賢明的君王,並不去評價他,因為基本上感受不到管理和束縛,幾乎感受不到這位君王的存在,這是最高階的管理,也算最高階的帝王之術吧!

再次插敘一段話,天底下最好的管理,不是衙門各個忙的要死,真正最好的管理叫:“君臣相忘”。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相忘於江湖的意思,君臣之間能互相忘懷,才是最高階的管理。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其次,親譽之。

比最賢明的君王差一個等級的君王治理是什麼樣子呢?

這個國家的全體百姓都想親近國王,都想去讚美他,因為他的施政讓很多國民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好處。

那麼全體國民想得到更多的好處,就會去親近君主讚美自己的君主。這是二等的國家管理。

其次,畏之;

那麼再差一個等級,第三等的君主和管理是什麼樣的呢?

全體老百姓都怕這位君主,都不想親近他。因為這種第三等的君主實行的是強制化的管理,用嚴刑峻法來強迫老百姓服從,稍有不注意就有觸犯法律被修理的危險,所以全體老百姓都害怕他,就算見了面也嚇的說不出話來。

其次,侮之。

老百姓都用語言羞辱統治者或管理者。這種管理是最最差勁的。

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統治者或者管理者對老百姓沒有誠信,那麼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麼去信任他呢!

順應民心,讓老百姓幹好自己的事情,成就自己的事業,這種管理才是最高尚的,自然而然的。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在國家在社會上出現了孝慈、仁義、還有正直的臣子,這些都是統治者造成的。最賢明的君主提出的大道被廢棄了,這時候才有了提倡仁義的必要。

家庭出現了問題,才有了提倡“孝”與“慈”的必要。國家陷入了混亂,就顯示出了忠臣的重要性。

國亂思良將

家貧思賢妻

其實就是這麼個道理。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

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這幾句話疊加起來就是社會現象,這些社會現象是怎麼造成的呢?

老子毫不諱言的指出:是因為天下人沒有遵循“道”造成的。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不管是誰須臾不可離也。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注》中《無極品第一》曰:大道無形者,大為無外,道為至善,無是無極,形是蹤跡。夫大道,本鴻濛未判之元氣,有何形質之見焉?

我個人覺得老子這段話不只是講了道和國君和社會的關係,其實也講了修身和修行的東西在裡邊。

因為我們有句話:“內聖外王”。

就像武功既可以修身養性還能抵禦外侮,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那麼做一個一等一的最上乘的國君,是不是他本身內在的修為也很高呢?

是不是能達到或將能達到聖賢的程度呢?

我個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它們內在裡是一碼事。

郭店楚簡版老子的出土,是全人類的幸事。我們看到了2400年前真實的文字,對郭店楚簡越深入研究,越覺得老子的智慧浩若煙海,他給我們留下的2046個字,更像是書目,把春秋戰國老子所處的那個時代,最精華的天文、地理、社會等各種知識熔於一爐,最終熔鍊到“道”這個字眼上,我覺得這才是老子的本意。

想讀懂這2046個字,你需要參閱當年那些最重要的典籍,你才有可能一步一步的接近老子的智慧。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三十二)

標簽: 安有  老子  大道  孝慈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