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張郃:五子良將之一,街亭之戰揚名天下,真的是被司馬懿害死的嗎

作者:由 結束也許是新的開始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12-15

張郃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中曹操手下的良將,以街亭之戰大破馬謖名揚天下。在公元231年領兵追擊蜀軍時在木門遭到諸葛亮的埋伏,中箭身亡,裹屍沙場。

但是結合這位將軍打仗一貫謹慎靈活的特點,他的戰死好似不像表面那樣歸結於馬失前蹄、戰場無常,有些史書猜測張郃是被司馬懿害死的,那麼,張郃之死到底是不是司馬懿借刀殺人呢?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一個人的結局和他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性格決定命運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要探究張郃死亡的真相,先透過他的生平事蹟瞭解張郃。

曹魏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是當時曹操手下有五大異性良將,在曹操在行軍打仗時,這五個人常在進攻時當先鋒,撤軍時斷後。

後世陳壽在撰寫魏書十七時,把這五個人合傳,在敘述其五人的生平事蹟後又評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所以後世稱其五人為五子良將。張郃是五個人中追隨曹操最晚的,也是最晚去世、官職最高的。

張郃軍戎一生的起點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他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在冀州牧韓馥手下當軍司馬,後來袁紹攻打冀州勝利後,張郃就歸順了袁紹做了校尉,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

但是在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中,袁紹不聽良將張郃的作戰建議營救烏巢,反而採用郭圖的計謀從後方攻打曹操大本營,於是“紹但遣輕騎救瓊(烏巢守將淳于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

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饞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也就是結果不但曹操沒打敗,烏巢還被劫,官渡之戰袁紹敗局已定,郭圖又誣陷張郃來脫責,張郃擔心被袁紹殺害,同時也看清袁紹的志大才疏、剛愎自用,不是明主,索性歸降了曹操。

事實也證明,比起袁紹,曹操才是張郃的貴人,張郃在袁紹陣營不受重視,但是曹操對於張郃這樣良將的歸降卻如獲至寶,知人善任,張郃的才能也在跟隨曹操的一系列逐鹿之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平袁譚、討管承,破馬超,為曹操統治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此後張郃又隨主公曹操征討張魯,攻下漢中,漢中一戰,原本張郃和夏侯淵等人一同鎮守漢中抵抗劉備等待曹操,但是在劉備進攻漢中的定軍山一戰中夏侯淵戰死,在經歷敗仗又痛失軍中首帥的情況下,張郃臨危代帥,快速穩定軍心退守後方等到了曹操的援軍。劉備曾深感遺憾沒有殺掉張郃,可見張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位,張郃作為老臣良將更是受到曹丕的重用,被委以重任。

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群臣束手無策時,張郃領命統帥全軍對抗諸葛亮,讓他名揚天下的也正是那場著名的街亭之戰中大破蜀漢陣營的馬謖,致使諸葛亮進無所據,直接導致蜀漢的北伐失敗,同時還平定了當時曹魏內部的動亂,再次加官進爵。

張郃親歷了許多戰役,鮮有敗績,被劉備忌憚,被諸葛亮讚歎,曹操更是將他比作韓信,除了英勇和武力超群,也可看出張郃不是個無腦的莽夫。據陳壽《三國志》中記載張郃打仗以巧變,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史書所記張郃死因

從上述張郃的生平事蹟來看,張郃本事是一個戰術靈活,善於判斷形勢,智勇雙全的良將,而且從他親歷的最著名的戰役街亭之戰中一個情節:因為王平的鼓聲有異就擔心中埋伏而放棄追擊,可見此人是非常謹慎的。這樣一個善用地形且用兵謹慎的人會如此像《三國志》中所寫的那麼簡單地中埋伏而死嗎?

對於張郃的死因歷史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推測,且都和司馬懿有關:一個推測張郃是被司馬懿逼著去追諸葛亮,另一個說張郃違背司馬懿命令主動去追諸葛亮。第一種說法出自《魏略》,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郃和司馬懿一同抗敵,蜀魏兩軍對峙良久,僵持不下,諸葛亮帶領的蜀軍因為糧草耗盡,敗局已定,再拖下去得不償失,諸葛亮被迫選擇退守祁山。

在諸葛亮撤軍時,大都督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敗軍,張郃卻認為這種情況如果不給人一條生路,敵人在退無可退的絕境下,很有可能奮起反抗、拼死一搏,不如就讓諸葛亮就此撤軍。

但是司馬懿不聽,堅持要出兵追擊,官大一級壓死人,副都督張郃只好領命追擊。

蜀軍果然在撤退過程中於木門搶佔有利地形,待張郃率領的魏軍進入埋伏圈,弓弩齊發,大敗魏軍,還射中張郃右膝。戰後張郃因為傷重,很快就過世。 第二種說法則出自於《漢晉春秋》,當司馬懿到西線後,因為以前多次敗於諸葛亮之手,所以在諸葛亮撤軍前一度採取守勢。

張郃對於司馬懿膽怯不戰的行為不滿,所以在諸葛亮糧草不夠被迫撤軍時,堅持率軍追擊,最後在木門中伏而中箭而死。這兩種說法都有其合理之處,也都有據可依。張郃平生謹慎以街亭之戰他沒有乘勝追擊趕盡殺絕可見一斑,這個行為符合《魏略》的記載。

而司馬懿在對陣諸葛亮的五丈原之戰中,也是避免和諸葛亮正面交戰,而是採取消耗戰的打法:耗盡蜀漢的軍糧後,逼諸葛亮自行撤軍,這符合《漢晉春秋》的記載。

但是這兩個完全矛盾的記載,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呢?從動機和最大獲益方猜測,對於張郃的死亡,如果我們無法從表面看到真相,就從與之關聯的當事人與死者的關係和可能的動機以及張郃死亡背後的贏家來推測。那麼筆者認為張郃死於司馬懿的借刀殺人計中。

上述兩個說法雖然完全不同,但是兩種記載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司馬懿和張郃不和。同為曹魏臣下為何會如此不和呢?

張郃是曹魏的宿將,早在官渡之戰降曹前,他就已經名聞天下,袁紹擊敗公孫瓚,最大的依仗和功臣就是他。張郃追隨曹操後,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是曹操應對劉備的一員猛將,被劉備忌憚。

如黃忠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劉備卻不太滿意的說:“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意思是你應該殺張郃,殺一個夏侯淵有什麼用?而夏侯淵死後,西線曹軍共推張郃為主帥,張郃一方面穩住渙散的軍心,另一方面擋住蜀漢攻擊,直到曹操領軍來援。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也正是有張郃這樣的良將才做到有條不紊地掌握大局,面對蜀軍來襲,魏明帝曹睿向張郃詢問對策,張郃估算一下蜀軍的糧草,冷靜回答:“我們援軍到時,諸葛亮已經糧盡退兵。”事情的發展也正如他的預料。

曹魏大將曹真死後,在西線戰場上,官階最高的就是張郃了,理論上張郃直接接任即可。但是魏明帝這時卻將司馬懿從淮南調過來,升為曹魏西線總司令,成了張郃的頂頭上司。

論在曹魏朝廷的資歷,張郃是三朝元老,論對曹魏的功勞,張郃跟隨曹操戎馬一生,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比之司馬懿明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司馬懿卻因為皇和族關係親密而空降下來成了戰功赫赫的良臣老將的上司,此時兩人不合就有了因。

司馬懿走馬上任後,兩人在軍事規劃方面又出現分歧,張郃提議分兵駐守雍、郿,但是司馬懿不同意,主張偷襲隃麋。但是事實證明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於戰場形勢的看法更為準確,策略更為正確。

所以對於司馬懿來說,張郃是自己在朝廷上的勁敵,張郃的能力可以隨時取代司馬懿成為魏國戰前的統帥,而司馬懿自己卻是一旦失去魏明帝的偏袒就會地位不保。

再者我們知道曹魏的政權最後被司馬懿所篡奪,我們無法知道司馬懿到底什麼時候對魏明帝有不臣之心,但是如果設定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已經有了奪位的想法或者哪怕是一點內心想法,那麼張郃就是更大的絆腳石,不除不行。

試想如果奪位第一步就是曹魏的軍事大權,司馬懿想掌握曹魏的軍事大權,就必須要排除張郃。張郃長期經營軍隊,有一大批的簇擁,他自己肯定也自知張郃在曹魏不論是資歷、聲望都比他高,如果不想辦法打壓張郃,那司馬懿在戰場不過是空頭統帥。

而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和張郃分別為總督和副總督統帥軍隊對抗蜀軍,而這是司馬懿第一次碰到諸葛亮,在此之前他對於諸葛亮瞭解有限,並不知道他擅長的長途奇襲對諸葛亮無效,自然還是採取他擅長的戰法。

只有在後期的作戰失敗後,司馬懿才學到教訓,知道正面對決他無法打贏諸葛亮。他開始謹慎小心,但是卻遭受到了將領們的嘲笑。雖然諸葛亮最後糧盡退軍,但是整體來說,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在佔優勢的情況,接連做出錯誤的對策,而消極避戰的策略,也引起他人對他的批評和小覷,引得諸多部將暗地嘲弄。

而有過多次與蜀軍的對戰經歷,對戰場和敵人都很瞭解的張郃,他無論是戰前的對策,以及戰後反對追擊的論調,都是正確的,讓他在這次戰役中方方面面都碾壓司馬懿。而且張郃很明顯沒有顧及司馬懿的面子,兩人又是不和已久,張郃總是直言不諱,而每一次張郃理論在戰場上的應驗都是在凸顯主帥的無能。這樣的對比和情形讓司馬懿在軍營中的處境更尷尬。

筆者推測這也是為什麼他要頂著眾將的壓力,逼著張郃去追擊諸葛亮,如果張郃追軍勝利那就是司馬懿決策英明,司馬懿也可以就此扳回一成;如果追擊失敗那隻能歸罪主將有勇無謀。而讓張郃追擊的結果超乎司馬懿的預期,不僅敗了,張郃還傷重不治,但是對於司馬懿來說也並不是壞結果,從此曹魏軍事上,再也無人可以制衡司馬懿。

當然這也只是筆者基於史料的個人猜想,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千年之後我們無從得到一個真實準確的答案,只是可惜一代名將,折戟沉沙,馬革裹屍。

標簽: 司馬懿  諸葛亮  曹魏  曹操  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