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讀文學作品,應抱持『作者未死』的態度『作者已死』的態度

作者:由 別打了我是醬油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1-12-25

觀點:讀文學作品,應抱持作者已死的態度

“作者已死”是指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間,作者與作品的聯絡就被弱化,這並非生理意義上的死亡。我將從作者與讀者兩方面論述“作者已死”的合理性。

作者——

“作者已死”畢竟不是真的死亡,所以並非剝奪作者的發言權、解釋權,我們討論的真正中心是,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所謂的權威。我方認為作者的解讀只是眾多選項中的一種,可供參考。而“作者未死”則是將作者的解釋當做標答,就算不是標準答案,至少也是權重更高的選項。可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權威的解釋?

價值本就是多元的,思考本就是自由的。不必將作者的解釋捧上神壇。

只要有不同的觀點的碰撞,就會有討論甚至是爭論,但爭論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新觀點新產物的良性推進劑。只有抱著“排除異己”的想法來爭論的才會引起惡性的爭鬥。

“作者已死”是將選擇的自由還給作者。在作者成為作者之前,也是和我們讀者一樣的人,我們應當體諒作者的需求。

有的作者不願被打擾,不想對作品做出解釋,比如海明威對《老人與海》,那麼我們應當尊重其沉默的選擇,而不是一定要得到一個權威的回答。但若誠如對方所說,即作者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理解的是和內容相關的東西嗎?如果是和內容相關,那作者在寫作時怎會沒想過受眾的理解程度?好的作品是打磨出來的,作者是有目標受眾的,未經世事的小孩子不是例如《雷雨》《祝福》《百年孤獨》這些作品的目標受眾,因而他們在現階段也不必理解這些作品。

作者沒有“讓每一個讀者都理解作品”的責任。

再退一步說,如果作者真的解釋了,會有明顯的效果嗎?對於不理解作品的讀者來說,同一位作者在這位讀者的同一成長階段用相同的表達方式向其解釋同一個內容,會使他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嗎?幾乎不會。

實踐是認識的根本動力和唯一來源,讀者只有透過實踐來增長眼界和閱歷,才能真正理解一個道理,對一個作品有深入認識。

我們還需要思考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何認為作品已經發布後,作者要補充解釋?事物都是不斷運動和變化著的。主觀上,可能因為

作者自身也在變化,也在成長。

例如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青年和中年時的他對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這樣的感悟是持續不斷地積累著的,是運動的,而解釋是定格的,是靜止的、有時效的。

當青年辛棄疾對作品做出一個解釋,中年後當他有了新的感悟,為了保持解釋的合理性,他是否需要再做一個“中年的解讀”,後續甚至是一個“老年的解讀”?客觀上,

時代背景、大環境的變化或許也會有所影響

,當處在不同時代讀同一個作品,我們作為讀者是否應該結合時代背景去理解,而不是還抱著作者“過時”的解釋當做權威呢?最後,

讀者的逼問

也可能是認為作者需要解釋的原因。而讀者之所以要逼問,就是抱著“作者未死”的心態,希望從作者口中聽到一個可以印證自己理解的合理性的答案。而這則會壓抑讀者拓展思考的空間,是沒必要的。

由此可見,作者可以解釋,只是應當注意

解釋也有保質期,一旦過期,則會對讀者理解作者、讀者理解作品起反作用

但無論作者是否需要解釋、為何需要解釋,都是從我們讀者的角度在揣測作者——可

我們何以揣測作者的想法?

作者若想解釋自然會有解釋和討論,若不想則不解釋,沒必要以“一個作品需要權威的解釋”來綁架作者。

作者已死,對“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不去打擾。

另外,對於有人說將作者去中心化會使作者喪失寫作的慾望,顯然不會如此。

寫作不是說教

,在各樣觀點的碰撞中,作者反而會收穫更多新的靈感。

讀者——

首先,

閱讀不是為了發表評論,閱讀自由不是言論自由

,任何時候自由都是有邊界的,不論“作者已死”還是“作者未死”。因此,借“作者已死”發表不當的、偏激的、有攻擊性言論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作者已死”。

讀者從實踐中積累求得真知,不做向作者的“伸手黨”,還

有助於讀者的獨立思考、閱讀能力的提升。

最後,

功利上的閱讀

並非今天討論的問題,它與文學上的閱讀是不同的。二者的不同在於目的的不同。有目的的做題是功利的,其要求是統一化規範化的答題模式,是

能力的培養

,與作者已死無關。而且退一步講,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本就是按我們這個年齡階段的理解程度來設定的,不會有完全理解成另一種意思的情況,所以我們的獨立思考和理解其實並沒有被“標答”限制,標答對我們的要求更多是在框架上而不是內容上的,比如一定要從內容結構形式上來作答,但把古文裡“過”解釋成經過、越過、掠過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我們之所以感到反感,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即使可以獨立思考,還是在這個體系之下,需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回答(答案不背這鍋)。“能力的培養”是為了高效地溝通,比如物理老師時常強調一定要寫“牛頓第二定律”,不要寫“牛頓第二定則”,這不是“你必須”,而是“你需要”,因為在高中物理這個體系下,甚至是大學物理,我們只有

用同一套語言規範來交流才會使溝通更高效。

以上

標簽: 作者  解釋  已死  讀者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