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作者:由 天風海雨踏莎行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7-28

正定古城又稱“真定”古城。其背倚太行,地控燕薊,路通河洛。一條源遠流長的滹沱河,將這裡滋潤成一片蘆花飄蕩、碧水藍天的的北方水鄉,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譽。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自晉代至清代,真定均為歷代郡、州、路、府的行政治所和軍事駐地。這塊土地曾是中山國、恆山郡、常山郡的治所所在。但因正定境內沒有山,俗稱“三山不見”。這裡也曾是唐代“河朔三鎮”之一成德軍的政治中心、契丹國的中京、宋代控扼“三關”的河北西路首府、蒙元時期繁華的北都、明代的軍屯衛、清代直隸省會。崇高的政治軍事地位加上密佈的河網帶來的交通便利,除去兵家必爭的刀光劍影,真定古城的陽和樓下總是八方客商雲集,城中寺觀廟宇更是輝煌壯麗,一派 “萬家燈火管絃清”的盛景。富甲一方的正定古城由此與保定、北京並稱為“北方三雄鎮”,至今南城門還嵌有“三關雄鎮”的石額。

然而正定古城的繁華終於在二十世紀初煙消雲散了。

1904年開始建設的正太鐵路,法國人為了 “節約”成本,”決定避開滹沱河大橋,將鐵路的起點從原本計劃的正定古城南移到石家莊枕頭鎮,正定古城與轟轟烈烈的鐵路時代失之交臂,徒留下“天意從來高難問”的一聲嘆息。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曾經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之稱,被人譽為一座“古建博物館”。雖說歷經戰火饑荒,古城牆早已面目全非,八大寺除了隆興寺儲存完好,洪濟寺、舍利寺、崇因寺蹤跡全無,廣惠寺、臨濟寺、開元寺、天寧寺殘缺不全,但古城依然屹立有聞名中外的澄靈塔、須彌塔、凌霄塔和華塔四座古塔。開元寺內與佛塔相對的鐘樓還保留了部分唐代遺構。始建於隋開皇六年的隆興寺更是聞名中外。除了這些宗教建築,正定縣文廟內還有一座五代風格的大成殿,府文廟保留了一座元代戟門…因為城中每一處古蹟都因天災人禍而傷痕累累,之後的修補、重建,使得每一座古建都呈現出不只一朝一代的風格,因此正定的古建築一直有“九朝不斷代”的說法。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正定古城在失去了鐵路樞紐地位之後,終於有了正定國際機場。儘管它的繁華同滹沱河對岸的石家莊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古城的名聲卻因為其深厚的底蘊如雷貫耳。雖然正定屬於石家莊,就算三國名將趙子龍理論上算是石家莊人,但是介紹國際莊的時候,正確的開啟方式卻是一句“我乃常山趙子龍”。如果你說“我乃石家莊趙子龍”,反而會降低了些許宣傳效果。因為對網友來說,先有正定古城,後有石家莊。石家莊再怎麼“國際莊”,也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而這正定古城就不一樣了:人家可是設縣歷史2200多年,建城1600多年,比肩“神都”的北方名鎮呢。正所謂“花花正定府,錦繡洛陽城”。

正定南鄰石家莊市15公里,從石家莊市內打車只消30元車費,一路向北駛過子龍大橋經過正定南城門,便可直接到達城東門裡街上的隆興寺,當地人也稱其為大佛寺。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改稱隆興寺;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親自敕封擴建;康熙皇帝曾賜額“隆興寺”並沿用至今

。作為中國國內現存宋代建築、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建築之一,隆興寺被著名的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譽為“京外名剎之首”。而作為中國國內儲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儲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興寺的摩尼殿、大悲閣又被國家郵政局選中,成為2016年發行的一套兩枚《正定隆興寺》主角。這便成為吸引我來到正定古城的原因。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隆興寺沒有山門,寺前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這座壁頂及兩側用綠色琉璃瓦鑲嵌的照壁東西長約23米,高約7米,厚1.2米。其蓋帽、起脊處飾有飛禽走獸,照壁前後心均為菱形。整面大紅色彩的壁牆中間,最吸引人的就是綠琉璃鑲嵌的二龍戲珠浮雕圖案。這紅綠相間的“撞色”效果,帶給人視覺上的震撼,也遮掩了隆興寺沒有山門的尷尬。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繞過照壁,經過三路單孔石橋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築天王殿。

天王殿是一座單簷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築,始建於北宋初年(983~988年),其面闊5間,進深6架椽(2間),殿頂為綠琉璃瓦剪邊,中有圓拱形大門,門上部橫嵌著康熙皇帝親書“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天王殿左右圍牆上,有琉璃磚雕刻的“富貴牡丹”。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天王殿內的柱子、樑架、柱頭收分明顯。柱頭斗拱為偷心造雙杪五鋪作,柱頭不施普柏枋,櫨鬥直接坐於柱頭之上,保留著宋初營建時的結構。但第一跳華栱、泥道栱、慢栱等,明顯在清代重修時被替換了構件,擱在柱頭的櫨鬥上,顯得清代纖細的構件風格,使整座建築顯得不那麼協調。

天王殿正中尊奉有一尊大腹便便、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護法的四天王分列位天王殿兩側,依次為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分別手執琵琶、青雲劍、青蛇、混元傘。四大天王原像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搗毀,現在的天王像都是上世紀80年代重塑的。

天王殿後面是原來的大覺六師殿遺址。穿過遺址北行就是隆興寺的主要建築摩尼殿。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梵語“摩尼”意為珠、寶。佛經上說:“摩尼珠,投入濁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濁存清、脫離塵垢、證得清靜之意。

抬梁式木結構,重簷歇山屋頂,綠琉璃瓦覆頂的摩尼殿大殿始建於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其長約34米、寬約27米,面闊七間、近深六間,被稱為中國古代形制最奇特的寺廟建築。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摩尼殿大殿結構與一般重簷建築不同處是把外牆砌到正方形殿身簷下,另在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座山面向前的歇山頂抱廈,宋代稱“龜頭屋”,以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殿內大木八架椽屋,簷下斗拱宏大,前後為粗大的乳栿四柱結構形式。殿脊、飛簷曲線如波,自然流暢;四角微翹,如大鵬振翅欲飛。這一外觀厚重雄偉、富於變化的宋《營造法式》之例項建築,被梁思成先生譽為世界古建築的孤例。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摩尼殿面南壁上,有宋代原塑釋迦牟尼和迦葉、阿難二弟子像及明代原塑以瓔珞寶珠,飛天綵帶為裝飾的文殊、普賢二菩薩塑像。

摩尼殿內槽北壁有宋代泥塑五彩懸山,坐像懸山上塑有羅漢、佛像、獅、象等30餘身,最著名的是那尊端坐於懸山中間,頭戴寶冠,肩披瓔珞飄帶的的五彩自在觀音像,俗稱“倒坐觀音”。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此尊觀音像高3.4米,面容秀麗恬靜,兩手抱膝,左足踏蓮,右腿踞起,身體稍向前傾斜,姿態優雅端莊。觀音最傳神之處是那雙柳眉之下智慧明亮的眼睛,其微微俯視的目光仁慈而又深邃,角度恰與禮佛者仰視時的目光四目相對,在崇拜者心裡產生和藹可親的心理認同,從而形成精神、感情上的交流。這尊五彩懸朔觀音像因為沒有佛祖高高在上的刻板、威嚴,充滿平易近人的世俗人性化神韻,被魯迅先生稱讚為“東方美神”。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除了彩塑,摩尼殿東西兩側及大殿四周還有大量的壁畫。這些壁畫除內槽東、西扇面牆內壁“十二圓覺菩薩”、“八大菩薩”為清代繪製外,其餘皆為明代成化年間所繪。這些明代壁畫包括四抱廈壁上的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簷牆內壁分段而又統一的釋迦牟尼傳說故事;內槽東西扇面牆外壁長約9米、高7米的“西方勝景”、“東方淨琉璃世界”,尤其是那幅以西方三聖一彌陀、觀音、大勢至為中心的“西方勝景”,繪有線條流暢的佛、菩薩、羅漢、樂伎、聖眾約400餘身,不但構圖宏偉,而且歷經數百年歲月洗禮,仍然光豔如新,令人驚歎。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從摩尼殿北門出來繼續往中軸線北面走,會看到一座小巧的木結構牌坊,此牌坊為隆興寺前後兩個院落之間的匯入之門。牌坊甬道兩側各有一株壽齡1600年的槐樹,後人附會了優美的傳說,為其取名龍槐,鳳槐。據說是為了紀念一對恩愛夫妻。

過了牌坊繼續往前,就是一座亭臺式建築,戒壇。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戒壇是佛教僧徒受戒時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在古代,規模較小的寺院沒有資格設戒壇,而隆興寺自宋代奉敕擴建後,宋、元、明、清歷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頗受重視,因此成為北京戒臺寺和五臺山清涼寺戒壇以外,第三個設有戒壇的北方寺廟。

隆興寺戒壇從外面看去為三層四面。第一層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結構,支撐著整個戒壇的大屋簷,戒壇屋頂為攢尖式屋頂,四條屋脊,每條屋脊上有六隻神獸。現存木結構部分均為清代重建。

戒壇最吸引人的是內部供奉的那尊明代銅鑄雙面佛像。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這尊雙面佛像的二佛相背而坐,背身相連。面南者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面北者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這同一般寺院戒壇上多供奉釋迦牟尼佛或其弟子優婆離大為不同。另外,這尊雙面銅佛像具有明顯的明朝中期宮廷造像風格,在民間極為罕見。據說同等工藝的銅佛在海外拍賣會上已拍出了億元天價。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戒壇往北有始建於北宋的轉輪藏閣(藏經樓)。這座坐西朝東的重簷歇山頂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平面近似方形。閣內正中安置一直徑七米、外觀形似八角形亭子的木製“轉輪藏”。

轉輪藏中間兩根金柱各向左右讓出,作出由下簷斗拱彎曲向上與承重梁銜接的彎梁結構,上層梁則有大斜柱(叉手)。亭身設有經屜,可以存放佛經,推之可轉動,取佛教“法輪常轉,自動不息”之意,喻佛法猶如輪子輾轉相傳,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轉與誦讀經文同功之說。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這座收藏經文的旋轉書架是早期木構建築中的傑作,國內儲存下來的甚少,除了隆興寺的這個轉輪藏,只有四川平武報恩寺華嚴店、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轉輪藏、北京頤和園萬壽山、山西五臺山塔院寺大藏經閣清代轉輪藏尚存。而從這五座轉輪藏的年代來看,隆興寺的這座顯然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轉輪藏。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與轉輪藏閣相對而立的慈氏閣,其建築形式與轉輪藏閣大體相似,閣內建築結構採用永定柱造和減柱造的做法,特別是簷牆一週的柱子均採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國國內儲存的宋代建築孤例。閣內二米高的須彌座上,立有一高達七米的宋代彌勒佛木雕像,又稱“慈氏菩薩”,故名。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沿中軸線經過康熙、乾隆御碑亭、御書樓遺址再往北就到了大悲閣。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始建於宋開寶年間(968-976年)、高33米的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舊名“佛香閣”、”天寧觀音閣”。 1944年重修大悲閣時,拆掉了兩側的御書樓、集慶閣,建築面積較原先縮小了三分之一。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無存。現在的大悲閣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為五重簷三層樓閣。閣內有樓梯直達頂層,可憑欄縱觀正定古城風光。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大悲閣之所以出名,是因閣內供奉有一尊北宋開寶四年(971)奉太祖趙匡胤之命銅鑄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俗稱“大悲菩薩”。據寺內一通宋碑記載,此銅像的鑄造程式極為複雜:先鑄好基礎,然後分七節鑄造大菩薩。第一節鑄下部蓮花座,第二節鑄至膝蓋,第三節鑄至臍下,第四節鑄至胸部,第五節鑄至腋下,第六節鑄至肩膊,第七節鑄至頭部。最後添鑄四十二臂。銅像高19.2米,立於2.2米高的須彌石臺上,共42臂。除本身兩隻手、眼外,身體左右各有20隻手,分別執日、月、淨瓶、金剛杵、寶劍等法器。觀音像神態自若,比例適度,衣紋飄逸,其形體之巨、雕工之細膩實為罕見,是中國最高的銅鑄“千手觀音”,也是全世界最高大、最古老的銅鑄觀世音菩薩像。可惜如今的觀音除前胸兩臂為原鑄,兩側40雙銅手臂均已被毀,改為木製,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後用金箔貼成。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走進大悲閣,望著高聳的銅佛,真切感受到天國的神聖。從龍藏寺到隆興寺,從大悲寺到大悲閣,竟管周身的寺廟一直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毀立興衰,竟管觀音的40雙銅手臂早已面目全非,巍峨的千手觀音大體仍儲存完好,使她在這裡可以千年不變地守候大悲閣,永遠慈祥地俯瞰著前來膜拜的芸芸眾生。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大悲閣東側有被稱為“楷書碑刻之祖”的《隋龍藏寺碑》。此碑高1.7米、寬0.9米,碑額正書“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刻立於隋開皇六年(586年)。碑陽刻楷書30行,行50字,共1447字。碑文書法方整有致,莊重而不失清秀,有魏隸遺韻,是研究魏隸向楷書過渡時期書法藝術的重要碑刻。歐陽修在《集古錄》中首錄此碑,近代康有為更贊其為“隋碑第一”,後人稱“楷書第一碑”。

沿中軸線經過集慶閣遺址繼續往北,便來到了隆興寺最末端的毗盧殿。

同前面的戒壇、大悲閣以內供佛像出名一樣,毗盧殿內也供奉有一尊精美絕倫的毗盧佛。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這尊設計獨特的青銅毗盧佛,是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為其生母慈聖皇太后祝壽所御製。銅佛高6.72米,分三層,每層自下而上逐層漸收,形似寶塔,每層都有四尊毗盧佛,三層圓鼓形蓮座的一千個蓮瓣上均鑄有一尊坐式小佛,形成千佛繞毗盧的畫面,整體共計1072尊佛像,他們表情、手印富於變化,無一雷同。這尊海內僅有的皇家御製毗盧佛真實地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銅鑄工藝,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堪稱國寶級別的古代銅佛。毗盧殿也因此成為隆興寺眾多“名殿”裡的壓軸建築。

本來還要往寺內東西二側的附屬建築參觀,聽到一位導遊正向他的團隊解說,東側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齋只是住持、僧徒們居住的地方。而寺院西路的行宮早已被天主教堂侵佔。沒有參觀必要。於是直接出了隆興寺,打算沿著大街順路西行到天寧寺。但是因為想起來從小崇拜的常勝將軍趙子龍,又“臨時起意”,一路往北到了縣城東北角的趙雲廟。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眼前的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是1997年在原清朝趙雲廟舊址上重修的。據說為紀念趙雲將軍,正定曾經四次修廟。這次重修的趙雲廟,基本保留了原廟明清古建築的結構特點。廟前廣場中心有一尊趙雲雕像,表現了趙雲將軍懷抱阿斗躍馬挺槍時的勃勃英姿。從山門開始,就正式進入了趙雲廟。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寺廟大門匾上的“趙雲廟”三字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題。廟內建築均為紅牆灰瓦歇山頂,顯得古樸莊重的氣氛。君臣殿內供奉有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五尊彩塑。君臣殿後便是五虎殿。殿裡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彩塑。從五虎殿出來繼續走下去便到了四義殿。傳說“桃園三結義”之外,趙雲被劉備稱為“四弟”,這“四義”便由此而來。趙雲廟最後一殿是順平侯殿。因趙雲去世後被追諡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在後世遂廣為流傳。順平侯殿前兩側是用植物修建的手持各種武器計程車兵“盆景”,新奇的園林設計令人耳目一新。趙雲廟東側設有涼亭及趙雲生平事蹟紀念碑。廟裡趙雲故里碑、趙雲飲馬槽、八角井,均為廟內原存遺物。廟內展出的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也是正定本土文物。然而同洛陽紀念關羽的關林比起來,這處景點顯得面積狹小,同趙雲這位“常勝將軍”的名氣比起來,自然有些不相匹配。

從趙雲廟出來後,雖然知道鄰近就是大名鼎鼎的榮國府,但是為了節約時間並不想進去,而是回到隆興寺那裡,在街上就遠遠望見了高聳的天寧寺凌霄塔,便順路往西邊一路“追尋”,一會就走到了大眾街北側的天寧寺。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凌霄塔西側是個小公園。這裡亭臺水榭俱全,馬路寬敞,看起來更像是一座街心公園。從這裡步行至南面正門,就來到了凌霄塔前。

始建於唐懿宗威通年間(公元860—874)的天寧寺又稱“天寧禪寺”,原為正定古城八大寺之一。當時寺院規模宏大,牌坊、重門、天王殿、前殿、後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排列,香火極鼎盛。民國初年,寺院屢遭厄難,寺內殿宇悉數坍塌,僅存凌霄塔及塔下小院。近年因旅遊開發之故,在中山東路北側立起山門,闢出一片廣場,“天寧禪寺”也隨之恢復。但這座既無殿宇也無供佛的“寺廟”,實際上就是一座孤塔。

進入寺門穿過一進院落,便能望見那座凌霄塔之塔院了。塔院門口有一對憨態可掬的石獅,據說是元代之物。走進塔院,竟管旁邊就是一處馬路,卻發現這裡居然是一方清奇寂靜之地。因為除了我,高聳的塔下居然沒有一位遊客。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這座磚木結構九層樓閣式寶塔,早期稱慧光塔。其平面呈八角形,高達41米的塔體矗立於八角形臺基之上,咋一看確實有直接雲霄之勢。塔身一至四層是宋代在唐塔殘址上重修的全磚結構,四層以上則為金代重建的磚木結構。塔的每層正面各闢拱形洞門或直橇窗。四層至九層,斗拱、飛簷皆為木製,故俗稱“木塔”。從第五層開始,各層高度逐層遞減,外部輪廓亦逐層收縮,給人以輕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結構既不同於一般木塔,也有別於一般磚木結構塔。其採用的建築結構是對穩定塔身極為有利的塔心柱形式,即在塔身第四層中心部位豎立一根直達塔頂的木質通天柱,並依層位用放射狀八根扒梁與外搪相連。這樣結構的木塔例項國內僅此一處,凌霄塔因而頗為寶貴。

正所謂千年滄桑,眼前巍峨高崇的凌霄塔曾經在1866年3月的大地震中受到毀損,當時的鐵質空心棗狀塔剎被強震震毀。此後因為年久失修,塔身的八、九層又相繼坍塌。經過1980年代的重修,凌霄塔總算“舊貌新顏”地儲存下來。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前面說過“咋一看”這凌霄塔確實有直接雲霄之勢,但是仔細端詳其下寬上窄的整體造型,整個塔身還是顯得敦實有餘而“挺秀”不足。這“敦實”的造型甚至讓原本侷促的小塔院都顯得更加狹窄。這樣站在塔下仰視觀摩,完全感受不出它的“凌霄”意境,反倒是一個非常“厚重”的形象。

不僅如此,因為塔的四層以上層面越來越窄小,視野所及也著實有限。除了每層簷角尚在“目力”之內,其餘很難再感受出“木塔”的“木”味。與應縣全木質的木塔相比,此塔不但實為“磚木混合造”,而且還是磚多木少。這大約起因於明清縣誌和碑文中一直以“木塔”稱謂此塔,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碑文中才有“寶塔凌乎霄漢”之語,可能在當時的正定古城裡,這原本俗稱的“木塔”是正定城中最高的建築物,或許從那時起,“凌霄塔”由此得名。

凌霄塔原可登臨,然而如今塔門緊鎖,想進去一窺“木塔”奧妙已不可能,這或許是古塔保護的要求所致吧。再繞場一週各處觀摩一遍,舊時遺蹟除古塔之外,尚有明清重修碑記三通。然而已是風化嚴重,字跡模糊了。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從天寧寺出來往南走一會兒就來到了南大街西側的開元寺。

開元寺原名淨觀寺。寺院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年間改名解慧寺,唐開元年間重修後奉詔改名開元寺,之後宋、明、清歷代均有修補。至清朝後期因殿堂塌落失修而廢毀,僅存鐘樓、須彌塔。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須彌塔坐落於鐘樓西側。這座高約40米的磚砌方形須彌塔始建於唐,俗稱磚塔或方塔。塔分九級,塔平面為正方形,

下面為石砌方座,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週,各面兩端均浮雕一尊雄勁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線以上全部由青磚砌築。正面(南面)開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楣浮雕二龍戲珠,門框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4個楷書大字。各層正面有方門,每層磚砌迭澀簷,四角懸掛風鐸。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因為塔內第二層上部所作鬥八藻井已毀壞,現存石塔內便呈現為中空筒式,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第二層以上的八層雖各設一方形小窗,但無臺階攀登。磚塔頂部有葫蘆形的塔剎,剎座、伸蓮、覆缽均系磚砌,四周置銅鏡,光亮奪目,其上系金屬質剎杆、4枚寶珠,顯得古樸而又端莊。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眼前的須彌塔使我想起了西安的小雁塔。這二座磚塔都是疊澀出簷的典型作品,是唐代佛塔方正、簡樸風格的例項。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同須彌塔相對而立的鐘樓建於唐乾寧五年,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二層磚木樓閣。其單層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面闊進深各3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進得門來,屋內正中有圓井,與二樓懸掛的鐘口相對,大概起共鳴作用。順北牆有樓梯直通二樓。鐘樓上層外部木結構雖為後世重修,但內部及下層的大木結構、雄大斗拱、柱網仍保持了唐代原貌,因而算是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唐代鐘樓,也是梁思成先生髮現的第一座唐代木構(而不是佛光寺東大殿)。鐘樓中心粗大木架上懸掛有一口高約3米,口徑約1.6米,厚約15釐米的金代銅鐘,鐘身只有圖案,沒有銘文,造型古樸大方。有的遊記將其列為唐代遺物,當是誤傳。這樣偌大一口銅鐘,懸掛在一座唐代鐘樓之上千年不墜,可謂世界奇觀。

另外,開元寺的鐘樓與須彌塔左右對稱的營造手法,也是我國佛教寺院建築格局由以佛塔為中心向以佛殿為中心過渡的唯一例項。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除了磚塔和鐘樓,開元寺還有一座長8.4米,寬3.2米,高2.6米,重107噸的贔屓殘碑基座。這是2000年正定城內府前街一處工地上出土的後唐遺物,後來移到開元寺內。這座1200年前的巨大贔屓殘碑基座不但是研究我國五代歷史的重要文物,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碑座,堪稱天下第一。

開元寺出來後,一般的遊覽線路就是繼續沿南大街南行到陽和樓。但是因為我對各地的文廟一直很有興趣,每到一地必得拜訪,而且這正定古城的縣文廟有中國最早的大成殿,所以我在開元寺附近一處飯店吃過正定八大碗之後,就一路往北過西城門到了縣文廟遊覽。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育才街上的這座縣文廟,如果從外表上打量,真的是低調至極。如果不是認真詢問核對,不留意間很容易就與其插肩而過了。

走進文廟最先看到的是戟門。雖然是一處經過修復的建築,也算得上是文廟留存不多的古建之一。戟門內的鏞鍾又叫特懸之鐘,與特懸大鼓“晉鼓”同為“琴瑟”之友,祭祀時便會鏞鍾齊鳴。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穿過戟門,眼前忽然變得豁然開朗。只見齊整寬敞的青石磚路盡頭坐落著一棟大氣莊重的紅牆灰瓦古建築------大成殿。和全國所有文廟的建築規制一樣,大成殿前青松翠柏環繞,廟內中軸線上佇立著孔夫子雕像。這位千古聖人雙手交叉並放在胸前,掌心朝內,右手在內左手在外,身軀微微前傾,寓意著尊敬、虛心謙遜,令人回憶起正定古城往昔文風鼎盛的輝煌年代。

這青磚灰瓦的大成殿為單簷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瓦頂平緩舒展,斗拱簡潔奇大,其結構保持著早期建築的特點。除了暗紅色木門窗,幾乎沒有多餘的裝飾,更沒有雕樑畫棟的一柱一梁,顯得莊嚴肅穆。大成殿兩側有一副對聯:“萬世尊崇稱至聖,千秋景仰奉先師”。殿內主位供奉有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然而就是這個看上去極為“簡樸”的建築,曾經讓前來正定古城考察的梁思成驚喜萬分,據說那“翼翼的出簷”、“雄偉的斗拱”都是

“別處還未曾見過” 。它比曲阜孔廟大成殿都要早五、六個世紀,是典型的五代時期木構方法,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然而此時的我站在這裡,已經無法體會到梁思成先生當年的欣喜。因為原先破損不堪的古建築早就“煙消雲散”,復建後的大成殿雖然聲稱“修舊如舊”,但畢竟少了些“工匠精神”,因而少了古樸,多了“新意”。可不,連這門窗的油漆都是那樣耀眼,自然在心裡升騰不起任何“思古幽情”了。

從文廟回到開元寺,順著南大街往南走不多遠就看到了橫跨在南門內南大街上的陽和樓。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陽和樓始建於金末元初,元、明、清三朝均有修葺。七楹長方形的樓面建在一座高約8米,東西長66米,南北寬22米的高敞磚臺上。磚臺南面為建築正面,正中懸

“陽和樓”楷書大字牌匾。東側有階梯可上下。磚臺下穿左右圓拱洞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佈局略似北京的天安門、端門。1933年,梁思成第一次來到正定時就曾領略過“莊嚴尤過於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的陽和樓風采。今人痛心的是陽和樓於1966年文革“破四舊”運動中被夷為平地,“九樓匝地拱陽和”的場景從此不復存在。如今登上宏的陽和樓,雖然能一覽古城風貌,但是新修的門樓下

“千人一面”的“仿古商業街”,還是顯出與古城“格格不入”的氣氛。而想到“此樓非彼樓”的遺憾,心裡便少了“古樸”的意味。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遙想當年,元代詩人劉因登樓賞景,提筆寫下了“憑闌天宇在,人事聽浮萍”的名句;而明朝袁宏道同樣有感於陽和樓的盛景,在《王郡丞邀飲陽和樓》寫下

“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簫鼓樂江山。千峰如畫供杯酒,不道清時是等閒”的詩句。如今的陽和樓外依然叫賣聲聲,市井依舊,舞榭歌臺卻早已被雨打風吹去,徒留下一棟光豔亮麗的巨大高樓。

離開陽和樓往東走不多久,又看到了臨濟寺那座綠色琉璃瓦頂的青色磚塔。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臨濟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前身是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在城東南二里許臨濟村創立的臨濟院。晚唐時禪師義玄從江南學法歸來在此主持臨濟院,將禪宗傳播到北國而創立臨濟宗,四方信徒紛紛來此參師求學,禪宗從此發展成為中國佛教五大支派之一。因為義玄的名氣之大,唐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其圓寂後,唐懿宗便賜溢“慧照撣師”,眾弟子也在城內東南隅建衣缽塔葬之,名曰“澄靈塔”。隨後,臨濟院也遷至該處,更名臨濟寺。

此後的年代,臨濟寺不斷得到擴建。宋代以後,臨濟宗在日本廣受尊崇,成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而日本此宗則認定臨濟寺為其祖庭,澄靈塔也因此成為日本臨濟宗的重要祖塔之一。也因為這層“海外名聲”,臨濟寺同正定古城其它只有寺塔沒有寺院的寺廟不同,它獲得了大量的經濟支援,在1986年以後先後重建了大雄寶殿、法乳堂、傳燈堂以及山門殿等建築,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正定名剎。

同寺內嶄新的佛堂、大殿相比,澄靈塔絕對是一座有看頭的“原汁原味”古塔。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通高約31米的澄靈塔俗稱青塔,始建於唐鹹通八年(867年),為八角九級密簷式實心磚塔。塔身建在八角形石砌基座上,再上是磚砌須彌座。須彌座上由勾欄、斗拱組成一圍平座。平座上以三層仰蓮承託塔身。塔第一層較高,四正面為磚雕拱形假門,四側面飾方形假窗,轉角刻圓柱,柱頭有卷剎。正面有“唐臨濟慧照澄靈塔”石匾。第二層以上,層高逐減,密簷相接,各開間寬度也相應遞減,形成協調輪廓線。塔各簷下為磚仿木構斗拱,塔身各簷角梁均為木製,簷瓦、脊獸和套獸則為綠琉璃製作。各層簷角懸掛風鈴。塔頂覆綠琉璃瓦。塔剎由仰蓮、寶瓶、相輪、圓光、寶蓋、仰月、寶珠等組成。從第二層開始遞減的層高和各開間寬度,使得整座塔身顯得清秀玲瓏,穩重挺拔。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站在塔下細品這青色的磚塔,耳邊傳來附近殿堂唱詩般的誦經聲,那磚塔上的圖案似乎也在悠揚的梵音中鮮活了起來。此時有強烈的秋風吹過,寺內各殿堂瀰漫的香火便隨風飄散,在空氣中氤氳起來。塔上的風鈴也漸漸叮吟作響,將嶄新的寺院注入了些許悠長的古韻。

正定古城不算太大,各處景點也因此相隔不遠,這樣從靈濟寺一路往西南方向再走一會,遠遠又望見了南大街路東的廣惠寺白色花塔。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同剛才看過的天寧寺、開元寺一樣,這花塔所在的廣惠寺歷經天災人禍,也早已不存,只留下這座殘破的花塔。

廣惠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4),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明、清兩代,廣惠寺香火極為興盛,乾隆皇帝曾先後兩次來此拈香禮佛,臨塔觀景,還乘興揮毫,欽題額匾曰“妙光演教”。清代後期,寺院廢毀,僅遺存一座華塔,所以又稱“華塔寺”。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華塔同寺廟同期而建,唐時稱“多寶塔”,後塔毀,金代重修後形成如今的塔體,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花塔塔體由中心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雖然略顯殘破,但其表面佈局和結構依然清晰可見。華塔又因為塔體兼具金鋼塔與花塔的特徵,被譽為國寶級別的佛塔。

花塔總高約40.5米,其中主塔是一座樓閣式建築,殘高約31.5米,共分四層,各層簷下均配置華麗的磚仿木構斗拱。一至三層平面作八角形,第一層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狀單層附塔,將主塔一至二層環抱。四個斜面的附塔聯牆構成主塔副階,主塔與附塔之間的內迴廊因此構成了高低錯落,主次偎依的亭榭式套室。附塔頂原飾有小嘛塔,現已不存。塔身正面及附塔正面均開有圓形拱門,簷下是磚制的斗拱。二、三層均設平座。除各正面闢拱形券門外,還在各側面雕以斜欞假窗、方形佛龕。第三層平座較大,而塔身開始縮小,只在正面闢一方門,其餘三面為假門。簷上拐角處均雕力士像,以承託塔身的第四層。這個造型有金剛寶座塔的意味,賦予整個塔造型排列有序,富於變化的視覺效果。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第四層平面略呈圓形,使塔身外觀如同一圓錐體,這一層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華所在,其高度約佔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圓錐體內簷塔室供奉兩尊石佛,外簷以八面八角垂線為中心,交錯彩塑菩薩、力士、禽獸、獅、象以及樓臺亭閣等形象,這其的動物造型最為逼真:兇猛的獅子、剽悍的大象、欲躍的青蛙…它們無一不生動傳神,活靈活現。第四層周身各種刻塑、裝飾圖案變化有致、精巧華麗,該層上端以磚刻制斗拱橡子、披子,上覆八角亭式塔簷,再上則冠以八角攢尖形塔剎。令人遺憾的是,千年的時光已經將花塔的塔剎“消磨”得斑駁而又殘破,僅存八瓣仰蓮座。這些古樸而雄奇的巨大彩色壁塑,從塔底仰望,宛如指向藍天的巨大花束。因此從塔身上半部的造型說來,它又屬於花塔型別。

花塔的塔形被認為成於宋遼金時期,元朝以後幾乎絕跡。國內現存花塔總數不過十餘座。但從整個結構和遺存來看,除了塔頂為金元重修外,1至3層雖經後代修葺,但基本構件和造型做法應該是唐代貞觀初年的遺構。因為3層塔心室北壁前並列

的2尊石雕釋迦多寶佛像的佛座上枋刻有唐貞觀二年為太宗皇帝壽誕造像的題記。而且3層南門邊框上還儲存著唐代線刻雲紋,所以這座花塔也是一座同開元寺須彌塔一樣珍貴的唐代佛塔遺蹟。

眼前壯觀秀逸的花塔散發出古色古香的韻味,略顯滄桑的白色塔體掩映在四周參差錯落的民居中,顯得古樸寧靜而又華美至極,詮釋出“九朝梵剎”往昔歲月的輝煌與精緻,不得不說,這座造型奇異、裝飾華美的白色花塔已經成為我此次正定之行感受的最大驚喜。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沿著花塔轉了幾圈,發現塔身一至三層設定有階梯,遊人可以登臨第三層平座觀賞塔身。但如今塔體周圍已砌圍牆。階梯上也掛有“禁止攀爬”的標識,想來也是文物保護的要求。由此雖不能登塔盡興,也是頗為理解贊同的。因為每一位見過塔體的遊客,都會為這座最優美的花塔而傾倒、折服,就算只能遠觀,也是一次賞心悅目的遊覽過程。毫不誇張的說,這座花塔是我國磚塔中最華麗的一座,也是佛塔建築裡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寶。

就這樣流連在花塔寺的奇美氣氛中,不覺已是下午四點半鐘。想起還要遊覽正定古城牆,便快步走出花塔,沿南大街往南城門去了。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正定古城牆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這處城牆最初名“安樂壘”,東晉時土築,北周時石砌,唐代擴建為土城,明朝再擴建後改為高3.2丈,上寬2.5尺,下寬3丈、周長24華里的磚城,建有垛口5051個,其平面呈“官帽”形,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因正定城牆屬於府級規制,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為迎旭門,南為長樂門,西為鎮遠門,北為永安門。城門均為三重結構,設有內城、甕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其中月城是加築在甕城外的一段彎月形城牆。也就是說,出入城內,要經歷三座城門,以起到易守難攻的效果。這種形制除北京、南京等帝王之都以外,極為少見。

雖然是中國現存較少的明代城牆遺存,經歷過無數戰爭和悠長歲月的洗禮,正定古城牆目前僅保留下殘存城垣8000餘米,原城內的四個門樓也已面目全非:西、北城門因破損殘缺,早已失去了往日風采;東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整體掩蓋在國防工事下面;剩下一座“拿得出手”的南城門,則是此前南城門城樓及兩側各50米的城牆“整修”而來,是正定縣政府號召百姓捐獻舊城磚,並投資400萬元人民幣於2001年才修復完成的。如今人們所見、所登的城牆,都是那次修復完成後成為“景點”的。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遠觀這平闊如砥的古城牆“新貌”,巍峨的城樓更是耀眼明亮。雖然這曾經的古城牆再也回不去“原汁原味”的斑駁滄桑,沒有誰願意面對一片斷壁殘垣哀嘆追憶。時光永是流逝,文物卻不可能“永葆青春”。接受古物的不完美,似乎是我們旅遊期間必須面對的心態。因為“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來到一座古城,有千年的梵剎觀賞,有一圈城牆憑弔,還有幾千年的歲月可以回味,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快意!

此刻的我想起了古城“江南水鄉”的美譽,對城外護城河的嚮往居然勝過了馬上攀登古城牆的願望。我決定先察看護城河,遠觀古城牆後再回頭登城樓。

原先的正定古城有寬10丈多,深2丈多的護城河,護城河外築有堤長4420丈,高1丈多的護城堤。護城河上四城門外均築有石橋,橋上車馬通行,橋下可以行船。當時的城外綠水環流,堤柳掩映,水鳥飛翔不絕,為正定古城一大勝景。後來隨著古城衰落,護城河也一度因斷流而廢棄。在我走出城門來到“城外”的時候,居然發現這城外的護城河依然緩緩流淌,好似衛兵一樣守衛著他背後的城牆,從不曾離去一般。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聽護城河邊散步的一位老年居民說,眼前的南城門護城河是近來重新修繕注水以後重新恢復的“旅遊景點”。為了“忠實”原貌,河上還建了一座仿古“永寧橋”。

站在楊柳依依的護城河南岸,只見河中有成群的白鴨,還有一些大白鵝,甚至有二艘小船在河裡“應景”。這護城河邊有許多在此散步的當地居民,還有很多外地遊客在遙控無人飛機航拍。剛才遇見的那位老年居民又告訴我,這些鴨子和白鵝都是居民根據“旅遊規劃”放養的,因為這些都是古城旅遊專案的一部分,是古城“江南水鄉”的印證。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回望身後修繕一新的正定城牆,忽然心頭升起一些莫名的感動。這新修的城牆雖然失去了悠遠的古義,但仍然不失恢弘雄渾的神韻,而城牆上巍峨矗立的雕樑畫棟的城門,也為古城增色不少。想當年,正是有這高大城牆的守護,古城內一座座古寺、一條條古街,眾多商鋪、戲院、茶樓…才得以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如今的城牆當然不再是戰爭的屏障,但它依然是古城的靈魂,是一處帶給人追憶和鄉愁的所在。

返身走近南城門,只見內門上嵌有“三關雄鎮”的匾額;而月城門上則嵌有“九省通衢”的匾額。通高約10米的南城門樓是一座歇山頂樓閣式建築,其面闊約24米,進深約12米,總面積422平方米。樓閣上下兩層,明間闢門,次間置窗。簷下均置明清式斗拱,屋頂以青瓦為中心,綠琉璃瓦剪邊。上層簷下有“長樂門”匾額。

眼前的翁城是在曾經的南城門翁城殘牆遺址上依照規劃重建的翁城體系。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穿過“翁城”順著臺階走上高大的城牆,站在城樓上遠觀古城,華塔、澄靈塔、凌霄塔、須彌塔四座古塔錯落有致地自南向北排開,勾勒出古城優美的天際線。近處俯瞰波光粼粼的護城河,猶如一條綠色的玉帶環繞城邊。正尋思著怎麼遠觀不見來時經過的子龍大橋,空中忽然傳來飛機的轟鳴,藍天上留下一串白雲堆起的綿長“雲跡”,應該是正定國際機場執行的客機劃過的痕跡。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從城門洞裡穿出來,城牆下是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古色古香的民居,綠草如茵的綠地。走到一處街心公園,就見幾架直升機盤旋在古城的上空,據說是古城開發的直升機低空旅遊專案,遊客可以在直升機上近距離俯瞰南城門、滹沱河溼地、子龍大橋等地,體驗古城繁華盛景。大約這轟轟的機器的聲音太過嘈雜,一位當地小夥抱怨說他已經忍受了一個下午的“噪音”,準備抽時間向政府投訴,維護古城的寧靜。

正定古城,九朝梵剎的三關雄鎮

在南大街上找了家菜館點了一盤正定美食崩肝,外加一隻馬家滷雞,都是鮮香的下酒菜,然而老闆卻推薦不出當地的酒類,只好來了一瓶當地人愛喝的“青島啤酒”下肚。

“外地的東西只要好,我們都會喜歡。”老闆樂呵呵地說。

是啊,新修的古建也好,去投訴直升機的噪音也好,青島啤酒也好,這正定古城雖說是河朔名鎮,卻從來都有與時俱進的文脈相傳,所以才會盛名千年。

標簽: 正定  古城  隆興寺  建築  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