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作者:由 鼎尚者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8-20

大禹的葬地探察禹穴怎樣讀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邛崍

古稱臨邛、邛州,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境內山川秀美,人文古蹟眾多,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台山(古稱東蒙山)山高水長,因三級臺地地勢,素有“登天之臺”、“祭天之臺”之說,相傳大禹治水曾在此祭天以謝。那麼此事的真實性或可能性如何?為此,茲作以下推演考證。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是夏朝(約前2070−前1600 ),

建立夏朝的第一位君主為大禹

,是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聖賢帝王。但西方學者包括國內的胡適、顧頡剛等人都否認夏朝的存在,顧頡剛甚至說“大禹是條蟲”而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認為三皇五帝(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帝嚳(ku)、堯、舜為五帝。也有說少昊、顓頊、堯、舜、禹為五帝的;還有說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的)都只是傳說而已。不過,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和傳世文獻及研究來看,夏朝與大禹應該是真實存在,即使有些地方還帶有濃郁的神話色彩甚至矛盾之處——畢竟歷史太過久遠,至今還沒有發現非常確鑿而相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記載。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史記·夏本紀》記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gun),鯀之父曰顓頊(zhuang xu),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其淵源最早可上溯到上古母系氏族部落,當時有位傑出首領叫

華胥氏,“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

(明嘉靖、萬曆年間吳國論著《春秋世譜》)。伏羲與女媧生少典;少典生有兩個兒子:長子炎帝即神農氏,姓姜;次子黃帝即軒轅氏亦稱有熊氏,本姓公孫,改姬姓,後黃帝打敗炎帝統一華夏。黃帝生長子少昊,次子昌意,少昊生蟜極(帝嚳的父親)、蓐收、窮奇等九子,昌意生一子顓頊,又名乾荒;顓頊生鯀曾、古蜀王等六子;鯀曾是鯀的曾祖父,鯀生禹,即姒(si)(名文命),先秦時期的《山海經·海內經》說,因鯀治水不力,“帝令祝融(火神,一說為顓頊孫子)殺鯀於羽郊”。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被人用刀剖開其屍體而禹生。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大禹後來子承父業受命治水,與伯益(皋陶之子)、后稷(黃帝玄孫,帝嚳長子)改革修築河堤防洪之法,而以疏浚河川、依勢引水的辦法,疏通了九河,即弱水、黑水、黃河、漾水、長江、沇水、淮水、渭水、洛水,歷時十三年治水成功,形成了中國的三大水系——黃河、長江、淮河水系。司馬光還針對大禹治水的疑問,在《溫國文正公文集》的《鑿龍門辯》中說:“或問禹鑿龍門,闢伊闕,有諸?迂雯曰龍門伊闕天所為也,禹治之耳。非山橫其前,北雍不流,禹始鑿而闢之,然後通也。”也就是說龍門、伊闕乃天然形成,並非山橫其前堵壅了洪水,只是水流不暢,大禹始鑿而闢之,然後河水才得以通暢。舜帝因此將帝位禪讓給禹,而“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孟子·萬章上》),但在諸侯的擁戴之下最終還是繼承了帝位,定國號為夏。大禹根據在治水過程中瞭解的山川地形、地方習俗和物產資源,重新將天下劃分為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等九個州,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類,推行夏曆。同時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叫甸服,之外依次叫侯服、綏服、外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役;外服不進納物品及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度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朝廷政教。大禹在位十年,勤勉為政,後來在出巡中於浙江會稽去世,其兒子啟世襲夏朝天子之位,直到夏桀被商湯所滅。但位於紹興市會稽山麓的大禹陵至今猶存,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大禹的血統及傳續大抵如此。但是,

關於大禹為何地人氏或者說其故里在哪裡

,卻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這也

關乎是否與蜀地邛崍(臨邛)有關的可能性問題

。這當中一者有學術研究方面的原因,因為目前

最早提到大禹的文物

是與其相距一千年以後西周刻有大禹治水銘文的遂公盨(xu),以及齊侯鍾、秦公簋(gui),而與大禹同時期的出土文物和商代甲骨文中至今還沒有發現與大禹相關的記載。二者,更有地方上為“爭奪”歷史名人以發展文化旅遊的人為因素,各有所執為其依憑。所以,需要從史實考證與社會學等方面予以研判釐清。

目前,關於大禹故里之爭主要有

中原說、西戎說和東夷說

(《禮記王制》說:“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三說之中東夷之說較為不可信,因為其依據大略來自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帝禹夏后氏,母曰脩己,脩己背剖而生於石紐。”(其出生方式與刀剖鯀而生相似)。而脩己(也叫女志)是有辛氏(有莘氏)之女,有辛氏是夏商時期生活在今天山東曹縣一帶的東方(東夷)重要部落。但在已進入父系社會的當時,脩己應該是隨丈夫鯀生活於其封地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及其他遊牧採集之地,而不是東夷之地。當然,也可能有人把春秋時的魯地“平陽”誤為堯、舜時期的山西平陽:《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越子使後庸來聘,盟於平陽。”而且,現有的史證資料也沒有為“東夷說”提供更多的實證,所以,大禹故里不太可能在東夷。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至於“中原說”又有兩種說法。

一是安邑說

。也就是大禹出生於與安邑,即今天的山西夏縣,這一方面與大禹父親鯀的封地崇不相一致,二方面也缺乏相應的考古證明或史料記載。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大概跟大禹的兒子啟遷夏都於此有關。正如范文瀾先生《中國通史簡編》所載:“啟放棄陽翟,西遷大夏,建安邑。”因此,安邑這一說法也不太可信。

第二是陽城說

,即陽翟(今河南禹州,“翟”通“狄”)說。也有說河南鄭州登封市告城鎮王城崗的,在現有的考古發掘和史籍中,大多指向禹州西北郊山區,此地與王城崗相毗鄰,在古時應屬同一地區。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先生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以《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指禹州即“有夏之居”。史學家張鳴歧先生在《炎黃子孫祖根在中原》中說:“帝堯戊戍二十八載六月六日,脩己背坼而生禹於石紐鄉,即今河南禹縣石紐村禹穴是也。”還明確指出,“禹州城西玲瓏山腳下金盆石家峪村一帶地方,古湧泉河西來繞山匯成深潭而後東流,地稱石紐。”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圖集》說,有熊氏(黃帝)之地,南有穎水北有大隗。大隗即酈道元《水經注》所說的“具茨山”。《禹州市志》及考古證明,具茨山就在禹州城西北。《漢書·地理志》記載:“陽翟,夏禹國。”郭沫若先生也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指出,“禹是夏族的祖先,而禹州古稱夏地、夏邑、夏禹國,是夏部落棲息與繁衍的根據地。”考古界在禹州穎河兩岸的閆寨、下毋、谷水河、瓦店、吳灣遺址,發現了四千多年前華夏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尤其是位於禹州市火龍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瓦店遺址的發掘,證明其為夏代早期的都城級遺址。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以上的事實似乎可以證明禹州就是大禹故里。但是,所說的“有夏之居”或“都城級遺址”,雖然說明有夏部落或大禹曾在那裡生活或建都,還不能完全確鑿地“實證”就是他的故里或出生地。同時,據東周列禦寇《列子·黃帝》等書記載,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

華胥氏

就曾率領部落從今天陝西藍田縣華胥鎮一帶

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以適應部族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應該說,在禹及之前還經常過著遊牧採集式生活的部族東西往返遷徒當屬正常。所以,

也就有了第三種說法:西戎說

大禹出生最早的記載見於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生於石紐”。《史記·六國年表》說:“禹興於西羌。”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比魏晉皇甫謐的《帝王世家》更為可信:“高密(禹)家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西漢揚雄也在《蜀王本紀》中說:“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宋時臨邛郡人計有功(現崇州市人)在《大禹廟記》中寫道:“方冊所載,禹生石紐,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於此。”(《直隸邛州志》)。唐代顧胤在《括地誌》中說得更為明確:“石紐山在汶川縣治西七十三里。”也即今天綿虒(ci)鎮境內,歷史典籍中所記載的刳兒坪、塗禹山、禹王宮、禹王廟、洗兒池、禹跡石紋、禹碑嶺、聖母塔等地名至今仍得儲存。汶川一帶的花燈戲中還有歌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唱詞中的“耶格西”即是大禹的羌族名字。這即是說

大禹應該是古羌人的祖先

,而且還說明

古羌人最早的居住地應該在甘肅高原一帶地區(這也許跟華胥氏西遷有關)

,後來南下岷山與古蜀部落爭戰並佔領了部分割槽域,這在羌族民間史詩《羌戈大戰》中有所體現。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戈人就是土著蜀人,以縱目為特徵

。先秦時期的《世本》說“戈氏即斟灌氏”,有可能就是第二代蜀王柏灌(第一代蠶叢、第三代魚鳧),因在與羌人的交戰中失敗而臣服於羌,成為夏部落的聯盟之一。而且,夏朝之事大略在黃帝位上即已生髮(其遊牧為主與炎帝<神農氏>的已事農耕不同)。正如李後強先生在《三星堆起源於大禹,毀於雷擊》中所說,

黃帝是土著古羌人

,誕生在阿壩茂縣一帶,

古蜀國與夏朝同源。其上可推及齊家文化(在甘肅廣河縣,距今約5700年),下可延及二里頭文化(在河南洛陽偃師,距今3500多年,上可到5000年左右);虞(據說其為夏之前的王朝)夏聯盟即王都三星堆

,三星堆王都初稱“陽城”(與中原陽城說同名也許不是巧合),

後杼中心之後王都金沙遺址——特別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與傳說中的縱目“戈人”相似(西晉皇甫謐《帝王本紀》說“帝寧,後杼在位十七年。為夏第九代帝”)

,應該也是一個佐證。同時,據譚繼和先生考證,大禹的妻子塗山氏(部族)之塗山(一說為瀆山)即岷山,古稱蜀山。

禹娶塗山氏女說明作為西羌的夏禹部族與蜀土著塗山氏(蜀山氏)形成了部族聯盟

,一直到夏桀,也是娶了岷山二女琬和琰為妻。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與古蜀部落的聯盟建立以後,雖然解決了生存之地,但生存環境主要是岷江的水患急需治理。大禹在前人的基礎上創造了山、水同治的方案,治山是“隨山刊木”(《尚書·禹貢》),治水則“決川浚澮”(《尚書·皋陶謨》),從而疏導岷江,別其支流,山水環境得以綜合治理。後來,也許是因為戰爭或天災,大禹帶領部族東遷中原,並以其經驗取得了中原治水的成功,成為史上偉大的英雄,得到舜帝的禪讓。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所以,

大禹故里在汶川的說法最為可信

。不過,在“西戎說”中還有

另外兩種說法:一是居北川

。唐代貞觀八年,在今天的北川縣禹裡設定了石泉縣,之後,幾乎所有與大禹有關的文獻都明確記載:大禹出生在石泉縣!《華陽國志·蜀志》說“蜀之石泉,禹生之地”。《蜀廟記》有“石泉之山曰石紐,大禹生焉。”按照乾隆年間縣誌記載,人們於深山溝壑中逐一找到了石紐山、禹穴等歷史遺蹟,禹裡南一里許的石紐山上還有陽刻隸書“石紐”二字,相傳為揚雄所書。

紹興大禹陵《姒氏世譜》

記載了姒氏自大禹以來四千多年一百四十餘代的傳承關係,大禹第一百四十二代孫姒元翼、第一百四十三代帶孫姒承家在其所著《大禹世家》中明確肯定大禹出生在四川北川縣禹裡鄉湔江南岸的石紐山。

二是居都江堰

。據傳大禹是六月初六出生在廣柔縣西七十里,而根據歷史考證,廣柔縣即都江堰、汶川一帶。四川大學歷史學教授彭幫本先生稱,都江堰景區的禹王宮、龍池景區的禹王廟,以及唐代大詩人杜甫遊覽龍池時留下的《禹廟》詩作等,都說明大禹誕生在都江堰。但是,“北川說”、“都江堰說”在依據及說服力方面,還不足以動搖汶川之說。不過,

此三地相互毗鄰,而且都為古羌人的活動區域,其矛盾或衝突不大,實可互為印證:大禹故里應該就在汶川周邊一帶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這麼一來,

蜀地邛崍與大禹的相關傳說及史實就不再是子虛烏有而具有了內在的事實可能或邏輯聯絡

。常璩在《華陽國志·蜀志》中說:“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漢嘉、越西(巂)曰笮,蜀曰邛,皆夷種也。”從邛崍下壩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石斧、石鑄、石鑿以及臨近的寶墩遺址、高山古城遺址以及邛崍傳說中的古城遺址來看,土著“邛人”與汶川、都江堰及周邊的族群如古氐羌人、古羌藏人、近古彝人及部落多有往來、雜居,甚至與三星堆王國部族相融合(邛的本義應為大鵬金翅鳥即金沙“太陽神鳥”),也就是說,

古邛之地(今邛崍)與大禹的部落不能沒有交集,或許還是其部落聯盟之一

。另一方面,大禹治水岷江,理應疏導作為岷江支流的邛地之布濮水、白沫江、䢺江河等,以利其便。《尚書·禹貢》也有提到大禹到岷江、青衣江治水,也就不能不與臨邛及天台山(古稱東蒙山,蒙頂山稱西蒙山)有所牽涉。

《邛崍縣誌》(卷一,民國)曾記載:“北來之山,至臨邛之南五里而盡。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來(崍)山之山麓。夏禹敷土

,蔡蒙旅平不及,邛莋導沫洩蒙,始於秦蜀守李冰。凡地誌所稱天台相臺馬崖孤石七盤羅繩諸山,皆是蒙山脈絡。”傳說平樂曾大水為患,大禹前往蒙山(天台山與蒙頂山)途經此地,撒黃金以壘土始築堰分流。直至今天,白沫江邊的平樂古鎮還有禹王村、禹王街及禹王廟遺址。康熙《直隸邛州志》(卷十三)、嘉慶《直隸邛州志》(卷四十三)都載有

宋時計有功《禹廟記》

:“太守趙公元勳世以笑談坐鎮,披蝶考古,將廟祀禹而疑論未釋。郡土某某、版曹尹商彥多聞博雅,澤究數千年事,燦如目擊,廟議遂決。”以上記述及傳說,說明大禹因為治水應該到過邛地,而且有事功遺存,後世多建廟以祀。同時,

傳說他曾到天台山祭天拜地,而正因為大禹在此設壇祭天,才有了天台山的得名

。這應該不是純粹的虛妄之談,而是有著歷史的可能和事實因應。

大禹與天台山祭天略考

綜上所述,

大禹興於西羌,夏禹盛於河洛,而後東漸,其治水的歷史事功早已成為一種淵源流長的根文化

,而邛崍只是其靈根之上小小的一脈而已,即使在史實的確鑿性上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其對邛崍文化的影響是一直存在的。

標簽: 大禹  石紐  黃帝  治水  邛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