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打工人:大啖食糧之刻,遁入黑暗

作者:由 Parry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6-29

打工人。

其實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崩塌。

這種崩塌的背後,是年輕人不再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認為現實變得無法拯救。如果放在過去。舊意識形態的崩塌之後,可能會有新意識形態誕生,並引系列的社會活動甚至是思潮。

但是,很可惜,舊時代裡應該發生的一切,都沒有發生。

為什麼呢?時代變了?

很有可能。

當代的大眾媒體,即ACG和影視偶像等虛擬世界,成為了人們探索和滿足幻想和慾望的空間。

人們懷揣不滿中,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了精神寄託。

虛擬世界,也不單指網路,現實也涵蓋著,包括人們認知的品牌、亞文化、潮流、二次元、遠方、詩歌。(不好意思,已經沒有人談論詩歌了。)

甚至手辦玩具,都是人們寄託自我的虛擬世界。

更何況近年來崛起的短影片,真是超現實融合於現實中的究極產物。(什麼是超現實?簡答來說,就是【迪士尼樂園】。)

新的消費主義已經蓬勃發展。

當代青年在物質開始繁榮的時代成長,沒有經歷過糧食缺乏的困苦時代。他們沒有政治抱負,沒有宏大的人生理想。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個人進步和人生計劃,重要的是自己設計的屬於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

他們不再受到宏大的意識形態感召,而是用各種各樣的符號來塑造自我。

時尚,潮流,個性,融合。

手錶,包包,球鞋,潮玩。

旅遊,運動,打卡,吃飯。

把多樣的、虛擬的、人造的文化符號融入自身,以此來充實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感,彰顯自己在社會中的個性標籤。

所有人都在消費。

消費食物,消費產品,消費科技,消費文化,消費文字,消費符號,消費感覺,消費慾望。

市場是敏銳的,它們感知到人們對自身符號和標籤化的強烈需求,於是它們開始賦予自身產品遠超其本身價值的符號,符號與符號之間的互相代表、互相串聯、互相契合之間形成了。

所以當代社會里,廣告發揮出遠超以往所有時代所擁有的能量。

在這樣的消費體系中,一個事物或者產品的本身已經不再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了,其文化意義甚至碾壓了它本身在現實中的意義。

但是,這種繁榮帶來了物質上的豐富,但卻不一定是個人或者精神上的豐富。

以前只有透過社會交流才能獲得的慾望,現在可以在繁榮的經濟科技的框架下,透過冰冷的機械和APP就可以獲得,於是人和人之間的連線就破碎了。

當每個人都變成一座孤島,那麼他們對現實生活、社會、工作、環境的集體感知瞬間就被弱化了。

馬克思說過,生而為人,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創造性地參與和改變自然與社會關係。

而現代社會所有的體系和結構,都在背叛人本身所代表的可能性。

機械的重複和言不由衷、行不由心的生活,是工業化體制下大多數人類的現實狀況。

不管是大工廠,還是網際網路,都在追求一種分工極為明確的超專業化。

這種專業化意味的是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勞動,以及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他人可替代性】。

更糟糕的是,這種情況並未隨著科技的提高而改善,反而變得更加嚴峻。

工作本是一項崇高的,區分人與動物的,發揮人獨有的偉大創造力和自我意識的事業。

當年輕人的“人生計劃”和“個性追求”,迎頭撞上資本和企業要求其化身為螺絲釘的嘆息之牆後,幻滅感就產生了。

當人與現實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聯絡,都被資本和工作無限弱化的時候,人就真正的變成了工具,也就是所謂的打工人。

當然,當代打工人們並不蠢,所以他們沒有被任何資本意識形態或者概念所迷惑,而是走向了意識形態的反面。(相反,那些40%左右的,支援川普的漂亮國工人們,就明顯的被異化了。)

但是,年輕人們也無法重建與現實分離的、新的、具有指導性的意識形態,只能用打工人這樣戲謔的工具人概念來形容自己。

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崩潰。

虛無感和幻滅感籠罩著年輕人。

崩潰之後的人們,不再相信火光,不再相信希望,也不再相信這個世界會更好。

當人越來越接近思想光譜上偏向虛構的那一端,就越來越不關心現實,也越來越不關心自身存在的意義,反而更在意用各種符號和擬像來強化自己,透過蠶食虛擬世界裡那些飽滿而又虛無的糧食來維持生活。

最後,就是對現實狀態的根本性拒絕和徹底排斥。

同時陷入一種痛苦的矛盾:

既不接受現有的秩序,也不想做任何努力改變它。

————-

【本文為《從黑魂出發,理解後現代主義哲學與日本社會變革史》論文選節“消費主義和泡沫經濟下的符號囤積與模擬社會”讀後感。

同時追追已經冷卻的熱點。】

PS。這真的不是魂學論文,而是嚴肅的考古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