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學了佛還能不能打扮自己,你看佛菩薩的形象就是最好的榜樣

作者:由 螞蟻學院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31

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圓滿,

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醜的相也轉莊嚴了

。我在前面提過,自己在參學經驗中,遇到過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些小說也寫得對,說入定的人寶相莊嚴,臉相變了。

如果打起坐來,滿臉苦相,背還窩著,說入定了,那是絕無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氣脈必然通的,所有神經細胞自然會鬆開(不是散掉),臉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莊嚴是從功德來的,什麼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這是必然的。

維摩居士說,“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變化,儒家說變化氣質,自然與一般人不同了,並不用什麼其他特別的打扮。

我提醒過大家,不要認為學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儀容還是要端正。你看,沒有一個佛菩薩像是不裝扮的,身上掛的戴的滿滿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薩,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頭髮颳得比鴨蛋還光,也是裝飾。但是過分重視外形也是不對。所以真修行,不裝飾或過分裝飾都不對,因為不合中道。

*****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

常有些人向我說某某女士已經學佛了還打扮那麼濃。我就說,這有什麼奇怪?難道學了佛就不顧形像,使一切眾生不願親近你嗎?你看觀世音菩薩打扮得多好看,頭上掛的,手上拿的,都滿了。菩薩要相好嚴身,不要使人討厭,並不是為了漂亮。維摩居士也帶珠寶,不是為了誘惑人,是要莊嚴這個色身。我們人的色身太髒了,把皮剝下來裡面又髒又臭!所以要莊嚴色身,但是心裡不要執著。

普通凡夫打扮都是為別人看的

,漢武帝有一個愛妃生重病,武帝去看她,這妃子硬是把臉遮起來不給武帝看,侍女問這妃子為什麼,她就說皇上寵愛自己,是因為愛自己的容貌美麗,如果把病容給皇上看了,不但自己要失寵,連自己的家人往後都會失去照顧,就是這個道理。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東方出版社)

---------------

真正得道的人能夠做事,“其動若水”,沒有固定方位的,像水一樣自然地流來流去。你把它擋住了它也不生氣,慢慢流,流滿了,它從你上面又翻過去流走了。

“其靜若鏡”,修道人的心境永遠是寧靜的,像明鏡一樣,所以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心中沒有念,什麼煩惱痛苦、喜怒哀樂,心中都不留,這是修道。

你學打坐幹什麼?打坐就是有居有所住了。“其應若響”,問打坐的人,你好嗎?回答好,當然一問就一答,答完了心就空了,本來空的。“故其道若物者也”,所以真得道的人同物理的作用一樣,非常自然,順其自然。

“物自違道,道不違物”,心物一元的,一切萬物看起來跟道是相違背的;但真正修道、懂得道的人並不違揹物。譬如說,

修道的人一定不吃飯、不喝茶,沒有這一回事,飯茶都是物。乃至有些人看到女同學們,還說你學佛還要打扮?我說為什麼不打扮?你看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都在打扮,掛了叮叮噹噹的一大堆,所以該不該打扮,當然不一定。但是不可太有偏見。

《列子臆說》(東方出版社)

---------------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翻譯,它的全稱是菩提薩埵。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薩埵是有情。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那就一點味道都沒有了。採用梵文的音,簡譯成菩薩,現在我們都知道菩薩啦!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年輕人會以為戀愛經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譯。

所謂的覺悟,覺悟什麼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這個覺悟。借用孟子的話:“以先知覺後知”,就是先知先覺的人,教導後知後覺的人。一個人如果覺悟了,悟道了,對一切功名富貴看不上,而萬事不管,腳底下抹油溜了,這種人叫做羅漢。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難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就是所謂有情,是大乘菩薩道。

有情的另外一個意義是說,一切眾生,本身是有靈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

古人有兩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

佛的出家弟子們,離開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這種出家眾叫做大比丘眾。在佛教經典中的出家眾,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羅漢的境界。

這在中文叫做自了漢,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禪宗則稱之謂擔板漢,挑一個板子走路,只看到這一面,看不見另一面。也就是說,把空的一面,清淨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於煩惱痛苦的一面,他拿塊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

佛教裡表現實相叫示現,為表達那個形相,大菩薩們的示現都是在家的裝扮。譬如大慈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以及一些菩薩等,都是在家人的裝束示現,除了大願地藏王菩薩。出家人是絕對不準穿華麗衣服的,絕對不準化妝的,可是你看菩薩們,個個都是化妝的啊!又戴耳環,又掛項練,又戴戒指,叮叮噹噹,一身都掛滿了,又擦口紅,又抹粉的,這是菩薩的塑像。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說他是入世的,外形雖是入世的,心卻是出世的,所以菩薩境界謂之大乘。羅漢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見心不煩,只管自己。

但是菩薩道是非常難的,一般說來約有幾個路線,

《楞嚴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前兩句說,有些人自己並沒有成道,但是有宗教熱忱,願意先來救別人,幫助別人,教化別人做善事。

任何的宗教都有這樣的人,自己雖沒有得度,沒有悟道,卻先去救助別人,這是菩薩心腸,也就是菩薩發心。

所謂“自覺已圓”,自己的覺悟,修行已經完全圓滿了。“能覺他者”,再來教化人,“如來應世”,這是現在的佛,現生的佛。

菩薩是如來的前因,成了佛如來是菩薩的果位,成就的果位。

*****

標簽: 菩薩  覺悟  有情  打扮  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