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作者:由 Laynababy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1-23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導語

建盞,在窯中孕育

宋朝建盞在當時十分流行

雖其斷代百年

但考古人士一直不斷探索建窯

此篇,武夷建盞便為藏友們解讀

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龍窯倉內實況

建窯為宋代八大名窯之一。

距今1000多年曆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窯場,窯址坐落在福建建陽縣水吉鎮後井村。

歷史上水吉曾屬建州轄地,窯因而得名,後因行政隸屬關係的變化,又有“水吉窯”“建陽窯”等稱謂。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依山而建的龍窯

其實,關於建窯的研究,最早是由美國人開展的。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詹姆士·馬歇爾·普郎瑪(James marshall plumes,1899–1960),20世紀20年代來到中國,成為駐華美國工作人員之一,在當時上海的海關工作。

喜歡遊玩的他一次在福州古董市場,發現一件黑釉盞,黑釉盞在光線的照射下散發出不同的光暈令他著迷。

並且他發現在建盞領域,當時的中國對於研究建盞仍處於一個較為薄弱的階段,他更希望將這一奇特的瓷器帶向西方。

於是,普朗瑪開始了尋覓建盞之旅。

當時的中國軍閥混亂,時局動盪,導致普郎瑪幾次尋覓皆以失敗告終。

1935年6月27日,不屈不撓的他繼續透過多方渠道尋訪,瞭解到建盞的發源地,從上海取道浙江進入福建,這中間又幾經波折,才到達水吉鎮。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20世紀福建南平延福碼頭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南平舊照

一個異國人,只因欣賞建盞,便開始執著的尋找建盞,這期間整整花了兩年。

在嚮導的帶領下,他尋遍了建窯遺址方圓十餘萬平方米的四座山頭,並自帶工具,在繁雜的山頭中挖出了不少殘碗、墊餅以及帶有各種不同樣式花紋的殘片。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建窯遺址 滿山殘片

為了找到更多完整的瓷器,甚至出高價僱傭村民挖掘了八個籮筐的黑釉陶瓷運回了美國。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南平舊照

在挖了數筐之後,他心滿意足的帶著這一批批出土的瓷器以及殘片,透過水運方式,將它們帶回了自己的國家。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南平舊照

當地人並不知道這些滿山遍野的陶瓷碎片為什麼會引起這個外國人的興趣。直到一年後倫敦新聞畫報發表了三個整版普郎瑪在水吉的考察圖片。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回國之後的普郎瑪,於20世紀30年代出版了一本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盞研究》,併成為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教授。

該書轟動一時,他真正成為了研究建盞來源的第一人,如今這批文物則收藏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博物館中。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沉寂了百年的建盞,在即使是亂世中,也用它獨特的外表,發出隱隱光芒。

因此在治世,它註定重新發光發亮。這也就離不開對建窯的考古發掘。

第一次考古:1960年

1960年10月,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與福建省博物館還有建陽縣(今建陽市)文化館等單位聯合在蘆花坪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蘆花坪窯址

第二次考古:1977年

1977年5月到7月間,廈門大學歷史系古專業與福建省博物館還有建陽縣(今建陽市)文化館等單位聯合在蘆花坪窯址東側進行了一次科學發掘,發掘面積208平方米,發現了大量的黑釉,青黃釉器和陶器等遺物。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遺落窯址殘片

青黃釉瓷器主要有碗,兼少量燈盞,胎質粗松,釉易剝落,支釘燒造,年代在晚唐至五代時期。黑釉器多為建盞,僅見一隻高足杯,年代當在宋代。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建窯遺址大門

另外,聯合考古隊發掘清理了一條宋代龍窯基地。

該窯有十個窯門,其中東牆三個,西牆七個,門寬約0。6米;該窯一窯可燒造瓷器三萬件以上。

在窯爐附近,採集不少帶“供御”字樣的墊餅,推測該窯曾燒造部分宮廷御用器。

第三次考古:1989—1992年

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館和建陽市博物館聯合對大路後門,營長乾和庵尾山窯址進行了大規模科學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大路後門窯址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營長乾窯址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庵尾山窯址

福建省博物院考古隊隊長慄建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建窯作為學術問題進行研究,我們至少進行三次大的考古發掘,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最大規模的就是1989年和1992年。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大致上我們可以看到,建窯從唐五代的時候就開始生產瓷器,但是在晚唐開始的時候它燒的是青瓷。

大致到了唐五代的末期或者到北宋初期的時候,建窯開始全面生產黑釉瓷,黑釉瓷生產的高峰應該在北宋中晚期。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遺址出的建窯龜裂盞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北宋建陽水吉窯兔毫敞口盞

到了南宋時期它仍然保持著一個高的生產勢頭,再到南宋晚期到南宋末的時候,這時候它的黑釉生產開始走向衰弱,大致在南宋末期到元代初期開始生產青白瓷。”

而此次聯合考古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清理了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的龍窯基址十座。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其中編號(90sjy3)長達135。6米,為國內目前最長的龍窯,也是世界之最,一窯的裝燒量高達十萬件,長達四年的考古發掘,基本摸清了建窯的發展脈絡。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建窯遺址 一號窯

1999年,建窯遺址考古發掘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十大考古發現”。

如今,建盞榮耀迴歸,並在2017年的金磚廈門會晤上,建盞作為我國國禮贈送外賓普京等各國領導人。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2017廈門金磚會晤 建盞作為國禮

建盞作為數百年後復甦的瓷器,擁有不可估量的上升空間。然而,這更需要我們每位關注關心建盞發展的人的不斷努力,對其進行傳承。

而建盞,這種在古代已達到黑釉燒製的巔峰,在現代建盞技藝匠人們的手中再次綻放,接過這傳承千年的建盞燒製技藝。

若談及傑出的建盞匠人,自然不得不提及孫建興老師。是一窯一器的掙扎,成就一盞一滴的繁華,有人說他是多彩的孫建興,是時代選擇了他做盞,畢生都在為燒製而努力,他說造一隻極品油滴盞,是所有盞人的夢想。

本期武夷建盞便各位藏友推薦

建盞大師孫建興,油滴茶碗

此盞為其早期作品,口徑12。4cm、高7cm,釉色古樸典雅,釉面斑紋自然形成,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給人以質樸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東方藝術色彩。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解讀|建窯經歷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此盞為“興”字手刻款,證書齊全,一隻好盞離不開匠人的心血和自然的鍛造,早期精作多了年輪的沉澱愈發彌足珍貴,只為遇見,只為懂需。有收藏意向的盞友不容錯過。

標簽: 建盞  建窯  考古  窯址  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