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壬)如何開悟?

作者:由 半山聽荷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11-23

修證佛法有兩個重要點,一是小乘見道,二是大乘見道。而大乘見道,就是開悟。開悟之後,意味著修大乘佛法已入門內,若開悟之前未證無我,因為大乘見道的緣故,一定同時亦證無我,完成解脫,獲般若智。此文題雖然說如何開悟,但最多談一點基本的前提和必要條件,這個路最終還是要自己走,別人只能給你引導作用。

大乘之如來藏本身恆常存在,自性清淨,無生無滅,是真空之性。雖是真空,但卻不是眼見之虛空。所以雖曰見道,其實並不是耳聞或者眼見,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怕見到虛空,若落在眼耳鼻舌身意之中,必然是色。如何見?妙處在一證字上,透過修證佛法所獲智慧與證境,看你如何在唸佛或參禪的時候抓到祂。這就象你在找破一個迷團,透過你自己的智慧與掌握的資料一下子豁然開朗,知道自己找到了答案,確信無疑,必是如此。如來藏無相,這意味著,你肯定不是用手抓到或者用眼看到,這裡不再展開。僅強調幾點。

開悟需要基本條件。

換言之,開悟有一些必要條件。深信佛法,有出世志向;如法修行,福德深厚,所謂福德深厚,除了出世間法,也包含世間的善法,比如正直、孝行等;深信一定存在萬法本有之如來藏(名字並不重要),並知道其基本的性質;要發菩提心,有普度眾生之大願。其性雖是無相,但並不是斷滅空。因為祂時時與我們同在,真實不虛。這正是空是畢竟空,有是真實有。正因為祂是存在的,所以因果善惡存之有憑,這也可以解釋儒家之經典《周易》之占卜功能並不是捕風捉影,人確實有命運,關鍵看你能不能悟。所以也可以知道,人生下來確實是有秉性的,比如心理學家洛克的白板論,一定是不對的。說了這麼多非狹義佛法的世間法的實踐,無非是想告訴唸佛人,如來藏雖然性空無相,但一定是實有。世間法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佛法,但是真實的佛法一定可以解釋世間法,因為佛法是世出世間的無上智慧,絕非王婆誇瓜,自賣自誇。需要再強調補充的是:如果不相信實有如來藏,不管你修的什麼大法,絕無開悟的可能性。

一般修行人不可以過份追求開悟。

雖然開悟是修佛路上關鍵的里程碑,我們一定要過這一關。但是卻不一定非要在娑婆世界來過這一關,當以唸佛求生極樂為上,咬定青山,堅持不可動搖,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如何印證開悟。

至少有三個途徑,最穩妥的是找開悟的人為你印證。但這一條如遇正法和求開悟一樣,非常難遇。另一個就是用佛經來印證。若是真正開悟,一定能通達讀懂一般的般若系的經典,如《金剛經》。除非這些經典的智慧需要更高的修為。如果號稱開悟卻讀不懂,要麼是沒有悟透,要麼根本就是沒有悟,而多半是後者,而悟就是一念之間。還可以去看一些參禪的公案(一定是正確無誤的公案)來印證,因為明心開悟的人一定能讀懂其中的密意。為何說是密意?難道佛菩薩有私心雜念?那肯定不是。因為因緣不成熟,即使告訴你密意,你也不會相信。何以見得?佛法這麼好,就是有很多人不信,這還要證明嗎?當我知道了中國醫學非常有效,知道《易》學可以占卜,而很多人偏偏不信,就知道聖人之言可信,而常人之言難說了。

補充說明:有很多人達到無念之態,這並不是開悟。要知道陽明心學的修學者,亦能無善無惡,冷暖分明或者念念分明,這說明唸佛達到相當高的境界,但並不是開悟。因為冷暖分明,就是落在有相之中。如果沒辦法知道,還是好好唸佛。《圓覺經》說: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標簽: 開悟  佛法  世間  見道  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