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作者:由 四季視野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1-15

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按照其生前的囑託,命沒有生育的太妃們一起殉葬。據說在朱元璋下葬的那一日,十三個城門同時打開出棺,那麼,這陪葬的人數究竟有多少呢?

據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陪同朱元璋一同離去的妃嬪,竟有46人之多。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明孝陵中的嬪妃、宮女墓室共有3處,分別是在南京動物園,明孝陵宮牆外的西南角以及明孝陵的右側,為了弄清楚陪葬的妃子們位於哪一處,南京的文物管理部門進行了長達6年的研究。

透過翻閱史料以及明孝陵的考古資料,最終確定下來明孝陵的右側正是嬪妃們的安息之處。

然而,這些要殉葬的妃子,到底如何度過最後一天的呢?

一、殘忍的殉葬制度

活人殉葬最早起源於殷商時期,經歷了春秋、戰國、秦朝後,一直被延續了下來,殉葬分為自願與強迫,但在皇帝的旨意下,又有誰敢不從呢?

朱允炆繼承皇位後,追封並表彰了那些陪同太祖殉葬的宮人,並給他們的家中帶去了豐厚的賞賜。

物質雖好,卻也比不上生命的價值。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這些被選中的宮人妃子們,會在殉葬的當天,被侍衛統一帶到一處庭院中吃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能夠讓她們享用一頓豐盛的餐食,也算是皇家留給她們的最後一份體面。

不多久,她們便在沉默寡言之中食完了這段飯,接下來,便是要踏上那條赴死之路。

在侍衛的帶領下,宮人們進入到一處陰冷而又肅穆的房間之中,房中整齊地放著一張張的小床,小床上方有一條繩索懸掛於房梁之上。一眼望過去,這連綿不斷的繩索層層疊疊的壓迫在眾人心中,膽小之人當即便癱軟了雙腿,再也站不起來。

心裡明白是一回事,然而親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宮人們哭鬧到如何程度,時辰一到,終究要在侍衛們的逼迫之中,將頭頸套入繩索內。隨著腳下的小床被一個個踢開,這房間中便多了幾十道悽悽慘慘的魂魄。

以上雖然不是朱元璋時期那些殉葬嬪妃們的最後時光,但這卻是朱棣死後,嬪妃們為他殯葬的場景,這一切被記錄在了《李朝實錄》中。

想必,朱元璋時期的殉葬過程,也是如此這般殘忍吧。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然而,凡事也有例外。

二、老來寶憑哭救母

凡事有例外,縱使皇權至上,也是有人僥倖逃脫的。

就如同朱元璋後宮中的張美人,一位籍籍無名的妃子,原本也在殉葬的人員名單之中,卻是因為寶慶公主的一句話,得以存活了下去。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十六位女兒,也是最小的一個,其生母正是剛才提到的張美人。

在寶慶公主出生之時,朱元璋已經68歲了,老來得女,故而十分寵愛這個嬌嬌軟軟的小女兒。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3年後,因疾病纏身,朱元璋需要日日宿於床榻之上,恰巧這時寶慶公主前來探望。

看著小女兒嬌憨的面龐,朱元璋頓時悲從心來,拉著女兒的小手說道:“孩子,父皇怕是不行了,不能再陪著你了”。

寶慶公主雖然只有3歲,卻是十分聰慧,她敏感地覺察到了父皇的情緒變化,頓時就熱淚盈眶不管不顧地哭了起來,邊哭邊是喊道:“父皇會好起來的,我不要父皇離開!”

女兒的淚水顆顆滴落在朱元璋的心中,讓其頓時心生寬慰,也是默默地改變了心中的想法,為了讓女兒有人照顧,張美人就此逃過一劫。

這是十分難得的一件事,要知道朱元璋生性易怒,殘忍可是出了名的。

李淑妃是朱元璋的寵妃之一,因其善解人意,精明能幹,所以在馬皇后身死後,朱元璋便將這管理後宮的事宜交到了李淑妃手中。受寵又聰明,如今又有了權力,可那又怎麼樣呢?她終究逃不過悽慘落幕的結局。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有一天,朱元璋在殿內與大臣議事,朱允炆恰巧這時來看望皇爺爺,李淑妃見狀連忙讓其坐在旁邊一同等候,在這個期間二人相談甚歡。

朱元璋出來後便是看到這一幕,不由得緊了緊眉頭,腦海中似乎浮現出朱允炆身穿龍袍參見李淑妃的模樣。越想越是不對勁,他覺得待自己百年之後,李淑妃會效仿先人干預朝政。

為了消除這個礙眼威脅,朱元璋便對李淑妃說道:“你侍奉朕多年,也算是盡了心意,如今你便去殿中看你哥哥最後一眼吧!”

此話一出,李淑妃便明白了皇帝的言外之意,當即便落下兩行清淚,稱不必再去叨擾兄長了。不過當晚時分,李淑妃便在房中上吊自盡了。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性格格外敏感多疑,他逼李淑妃自盡的同時,也預示著日後他想讓嬪妃們殉葬的悲劇。

三、妃子為何非死不可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使漢人重新統治了中原地區,他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但晚年的朱元璋多疑殘暴,在臨終前,還恢復了活人殉葬這種殘忍的制度。

作為從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皇帝,他見識過人間疾苦,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第一,從小觀念問題

。在打下來天下之後,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有人會從老朱家手中把江山奪走,這展現出了他極強的控制慾和佔有慾。具體就表現在去世後喪葬這件事上,多少人在世上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不願在自己臨終前,把富貴美人都留在世間。既然自己沒辦法繼續活在世上,那他就要把想要的東西全部帶走,跟著自己一起去往另外一個世界。如此一來,即便是在死後,他也依舊能享受榮華富貴。有這麼多人和物為自己陪葬,他也不需要再擔心,死後會感到孤獨了。

第二,受到元朝影響。

雖然在西漢之後, 活人殉葬制度已經逐漸被廢棄了,但是元朝建立之後,這種制度又開始流行了起來。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元朝雖然只存在了98年的時間,但是和活人祭祀相關的記載卻有不少。例如成吉思汗去世後,有40名貴族女子成了陪葬品。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成吉思汗下葬,光是被殺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兩萬人。在他們眼裡,似乎人的性命如同蚍蜉一般,地位甚至不如會耕地的牛。這種現象在元朝時期十分常見,生活在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元朝的活人殉葬盛行,朱元璋對此也就見怪不怪了。

第三,為了防止干政,

朱元璋傾盡心血培養太子朱標,可最後朱標卻英年早逝。思來想去,朱元璋立了孫子朱允炆為太子。

晚年的他一直在擔心朱允炆威信不夠,自己去世後難以壓制朝中的功臣,所以他開始大肆屠戮功臣,給孫子開闢了一條寬闊的道路。朝中的問題解決了,可後宮的問題還存在。

他害怕自己去世後,後宮的妃子們會干政,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他選擇讓絕大多數的妃嬪為自己陪葬,這樣一來朝中再無人能壓制朱允炆。

朱元璋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大明王朝延續下去。

對於那些陪葬的妃子們來說,朱元璋也給予了一定的補償,所以也不乏有一些宮女,會主動要求陪葬。

明朝的給皇帝陪葬的女子,會被稱為朝天聖女,她們死後,她們的家人會得到一個世襲罔替的錦衣衛百戶或千戶的職務,這對於一些窮苦人家而言,無疑是“鐵飯碗”,利益的趨勢下,也有不少人趨之若鶩。

朱元璋死後,有46名妃子為他殉葬,為何張美人逃過一死?

基於這幾點原因,朱元璋選擇恢復了活人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時期,經歷了坎坷和生死的朱祁鎮,對很多流於形式的事情都看淡了,於是他在臨終前,決定廢除活人殉葬制度: “己巳,大漸,遺詔罷宮妃殉葬。”

只是可惜了那些如花美眷,縱使生前享受萬千榮華,最終也逃不過化身紅粉骷髏的命運。

標簽: 朱元璋  殉葬  李淑妃  朱允  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