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108-北京潭柘寺:京都第一寺,千年銀杏王

作者:由 鹿鳴南山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7-10

北京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餘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諺語。潭柘寺在晉代時名叫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後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其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此民間一直稱其為“潭柘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潭柘寺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週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規模宏大,景色優美。

潭柘寺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現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西路有愣嚴壇(已不存)、戒臺和觀音殿等,莊嚴肅穆。此外,還有位於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於後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磚塔或石塔。

潭柘寺山門外是一座3樓4柱的木牌坊,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猶如綠色天棚,牌樓前有一對石獅,雄壯威武。過牌坊是單孔石拱橋,名“懷遠橋”。

大雄寶殿殿面闊五間,重簷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上簷額題“清靜莊嚴”,下簷額題“福海珠輪”。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上系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大雄寶殿內主奉“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 菩薩 。殿內正中供奉碩大的佛祖塑像,神態莊嚴,後有背光,背光上雕飾有大鵬金翅鳥、龍女、獅、象、羊、火焰紋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難”、“伽葉”像,均為清代遺物。潭柘寺由一座民間小廟發展為宏大鉅製,轉折點在武則天時期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此開山立派。雖然潭柘寺後來改為禪宗寺院,但大雄寶殿內主奉“華嚴三聖”,應該是遺留的華嚴宗的底蘊。

大雄寶殿後有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樹體高大,歷史久遠。銀杏樹都是千年古樹,分別稱為“帝王樹和配王樹”,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帝王樹和配王樹滿樹金黃,秋風吹過,葉片紛紛飄落,在寺內紅牆灰瓦的映襯下熠熠生輝,盡顯古剎神韻。

寺院東路由庭院式建築組成,有方丈院、延清閣和清代皇帝的行宮院,主要建築有萬壽宮、太后宮等。院中幽靜雅緻、碧瓦朱欄、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內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軒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築有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一層層排列,瑰麗堂皇。

潭柘寺有兩個重要文物:寶鍋和石魚。寶鍋是指天王殿前有一口銅鍋,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所用。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石魚位於龍王殿前廊,長1。7米、重150公斤,看似銅,實為石,擊之可發五音,傳說是南海龍宮之寶。

潭柘寺創建於西晉末年的亂世,歷經1700餘年的滄海桑田,不知見證了多少人世間的苦難與黑暗,也不知被歷代信眾們寄予了多少對真善美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