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作者:由 龍舟3125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3-27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天人合一”思想觀念是其核心內容。易經理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滲透之廣、應用之靈,沒有任何一種能與之媲美。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築深受易經理論的影響,在建造時,十分重視建樓地點的地形、水勢、風向等外部條件選擇,同時非常講究內部設計、整體佈局的陰陽平衡,以及十分重視外部環境的保護等,以達到內外環境的有機統一,從而實現天人合一的理想化的居住場所。

1、確定地點。

福建土樓所在地龍巖永定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魚住深潭,人住垸”,所謂“垸”,是指周圍群山屏護,後有後山依託,前方視野開闊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才是適合建造土樓,才能適合人類居住。這句俗語通俗而生動地說明了人類與自然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規律,才有利於人類的生存與延續,以及人與自然相適應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風水學說中的“避風聚氣”,就是說村落周圍有屏障,才能聚氣,不耗散,也就是說,人們要居住在四周群山環抱、溪河流水、視野開闊、避風向陽、便於防衛的盆地邊,聚居成為村落。

縱觀福建土樓所在地龍巖永定的大小村落,絕大多數匯聚在汀江流域、永定河流域和金豐溪流域的大小盆地間。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2、樓體座向。

福建土樓建造時,樓址位置和方向一般選擇在背陰向陽、依山傍水的位置和方向上。這樣既能享受充足的陽光,又可以避免北風直吹,獲得冬暖夏涼的效果。

因為這樣位置的土樓,冬天寒冷的北風有後山阻隔不能直衝入室,且可以從東南方獲得較長時間的陽光照射,因而溫暖宜人。炎熱的夏季太陽從屋頂上當空而過,則可避免烈日直接照射牆體,而東南風從大門貫入樓中,帶來涼爽舒適。冬暖夏涼,通風乾爽的環境有利於居民的身體健康,家族發展。坐北向南的位置自然成了建造土樓的首選之處。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也有因受地形等條件限制,確定樓址方向時因地制宜而作靈活變通,如選丨擇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的位置等。總而言之,選擇樓址方向時,既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規律,也要根據具體情況,謀求居住環境的優美和舒適。

3、避風選擇。

風水理論認為,人和人的居住地要“避煞”。“煞”就是沿著山坳或山窠而形成相對固定的方向直吹的風或山風,被稱作“窠煞”,人們認為“煞”帶有“晦氣”或“濁氣”。福建土樓也是如此,也忌諱建在“窠煞”直衝之處。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福建土樓建造時非常講究避開風勢當口的直衝,選擇避“煞”,是福建土樓客家人生存經驗的總結。福建土樓所在地龍巖永定,地處丘陵山地,古時森林茂密,氣象多變,幽深狹長的山谷,都是陰溼地帶,春夏之間高溫多雨,林中植物的枯枝敗葉、動物的腐屍爛骨產生的瘴氣,帶有各種致病細菌。山谷中飄忽不定的氣流夾帶著病菌,最有可能沿著山窠侵入樓內,不利於人們的健康。所以,建造福建土樓時講究避“煞”就成為最佳的選擇。

福建土樓之所以會從方形向圓形發展,是因為圓形土樓有一個最明顯和最實在的作用,就是它的抗“煞”功能。圓形的弧面比方形的平面更能分解流體的衝擊力,圓形土樓等高的外牆能夠讓不論來自何方的“煞”從其外部表面滑過,即便一部分從門窗進入了樓內,也會在樓內形成迴旋的氣流而湧向天空,且迴旋的氣流還可以攪動、帶走樓內渾濁的空氣,使樓內的空氣變得清新。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4。陰陽協調。

《周易·繫辭·上傳》雲,“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 認為天地間一切現象變化是陰陽互動的結果,這是天的法則,繼承天的法則,就是“善”。“陰陽合德,” 在陰陽交錯往來中,德性相互配合,由此天地造化奧妙無窮的一切,達到“善”的目的。

福建土樓建築非常遵循這種法則,建築結構上也非常注重陰陽的相互協調,除了背陰面陽的坐向,福建土樓一般都是對稱佈局,對稱結構形成陰陽的此消彼長,互相制約,不致太過或不及,達到協調與平衡,以合天“道”,這才利於樓的興旺發達。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按八卦佈局建造的承啟樓、振成樓,可謂是福建土樓中運用陰陽學說的集大成者。《易經》“八卦”象徵天、地、水、火、風、雷、山、澤,涵蓋宇宙永珍。八卦土樓的設計者,包羅宇宙永珍於一樓的吞天納海氣魄中,不無對天地永珍的敬畏,那就是人生在天地間,居住在土樓內,要時時處處與自然相融洽,保持陰陽的協調與平衡。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5。後山保護。

一個村莊或一座土樓的後側山,俗稱“後龍山”,一個村莊水流的總出口處,俗稱“水口”。福建土樓客家人歷來很注重保護村莊或土樓“後龍山”上的和“水口”周邊的樹林,被人們被稱為“風水林”加以保護,並在“水口”建“公王”或“土地廟”,給風水林增添一種神聖的色彩,起到獨特的保護作用。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福建土樓所在地永定民間有句俗語,叫“若要窮,砍後龍;若要了,破水口。”這一句俗語說明了這些“風水林”對一個客家村莊、一座福建土樓和一群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的重要性。

風水學說認為,一個村莊的後龍山樹林茂盛,水口林木茂密完整,就能夠保持這個村莊的良好的生活小環境,就是能夠聚氣、聚財。把重視山水等自然環境的保護與人們追求和崇尚的生活希望聯絡在一起,充分體現了福建土樓客家人建造土樓時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思想觀念。

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是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建造時實現的

總之,福建土樓運用陰陽五行的辯證思想,追求建築物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是福建土樓客家人與自然界長期共存中,經歷了無數的成功與失敗之後,積累而成的經驗。

標簽: 土樓  福建  陰陽  建造  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