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作者:由 學佛禪子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0-11-22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常常會有年輕的學佛人,對於學佛與婚姻之間的取捨存在困惑:

在家居士是不是一定要結婚生子呢?

其實困惑很正常,作為在家佛弟子,透過對佛法的學習,很清楚自己沒有斷煩惱,如果結婚生子肯定會有更多的煩惱,擔心會因此而墮落;可如果不結婚,由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又怕周圍親朋不能理解,因而對佛教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當年輕的在家佛弟子面臨不得不結婚的困境時,應該如何思考這一問題呢?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在《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中,釋迦牟尼佛對弟子們說了一則故事:

過去無量劫之前,有一個婆羅門修行人,名叫光明,他在四萬二千年之中修持清淨行,已經到達不再造作種種惡業,甚至遠離一切過失的境界。

經過這四萬二千年修行之後,有一次因為某種因緣,光明婆羅門來到一個大城。這城裡住了一個女人,名字叫作伽吒,這伽吒看到光明婆羅門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貪慾愛樂之心,走到光明婆羅門面前向他敬禮。

這時光明婆羅門就問伽吒:“你來到我面前敬禮,是不是對我有什麼希求?”

伽吒回答說:“我請求您能與我結為夫妻。”

光明婆羅門就告訴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經不對女人生起貪慾愛樂之心了。”

伽吒又說:“今生如果不能跟你結為夫妻,我將在不久之後就結束這一生的性命。”

這時光明婆羅門聽了就想:“我好不容易經過四萬二千年修持清淨行,都不敢違犯任何禁戒,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怎麼可以再與這個女人結婚,去受用違背清淨修行的愛慾染著呢?我還是趕緊離開她才好。”

這麼想以後,光明婆羅門就離開伽吒。但是才走離了七步,光明婆羅門卻停住了腳步,心中生起了大悲心而改變了心念說:“我現在應該發起勇敢捍衛眾生的心,縱使因為與這個女人結為夫妻而違犯禁戒,我也應該忍受地獄的苦報,不應該就這樣離開她,讓她因而失去了性命。”

伽吒聽到光明婆羅門的話,心中當然非常高興。因為已能如她所願,不至於要結束生命。這時光明婆羅門就抓著伽吒的手對她說:“就如你的希求,我同意隨著你。”於是光明婆羅門就與伽吒結為夫妻。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光明婆羅門與伽吒一同過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後就離家,棲居山林中精進修持清淨行,然後舍報後就生到梵天,成為色界天人。

世尊講完這則故事後,又再說明:當時的光明婆羅門不是別人,正是釋迦世尊的前身。而當時與光明婆羅門結為夫妻的女人伽吒,正是釋迦世尊成佛前為悉達多太子時的王妃耶輸陀羅。

釋迦牟尼佛說到這裡,進一步解釋其中的緣由說:“

我於爾時,但能一念起大悲心;又復還修梵行,得生梵界。如是,我於十千劫中受輪迴身,雖受是身,不生厭倦。

從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事蹟可以得知:釋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時,正是為了救護眾生,才以甚深的慈悲和善巧的方面來滿足眾生的願求,甚至違犯禁戒必須受輪迴苦報,也絲毫不起厭倦之心。但另一方面,卻又儘可能地修持清淨梵行,以為將來解脫之本。

那麼,佛陀為何要如此善巧方面,甚至不惜損害自己上萬年的清淨修行呢?這就必須要明白一個問題:

學佛者,尤其是大乘的修行人,追求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很多人認為,學佛之人的人生態度是消極的、避俗的。當然,如果是自己在事業或情感上遇到重大挫折而無法排解,為了逃避現實才轉而想要在空門中求得一絲慰藉,而非為了探求生命實相、萬法本源來學佛,那的確是不折不扣的消極。

然而事實上,眾多的大乘佛子心中都有著十分遠大的目標——

成佛度眾生

。因此,在一舉一動之中,都要以這個究竟長遠的目標來看待所面對事物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在短暫的生命中一時出現的名利財富上斤斤計較。

學佛的目的既然是要成佛,那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佛國土。而佛土是如何成就的呢?簡單地說,即是

攝受眾生

來成就的。舍離了眾生,便不可能成就佛道。無論娑婆世界還是極樂世界,都不是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一個人可以成就的。若無苦惱眾生,佛出現於世化導的物件又何在呢?諸佛常常勸導我們要利樂有情,教誨我們修習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攝法,其目的就是要我們攝受眾生。

因此,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圍繞將來成佛所居的佛國土來發願後,就要行菩薩道攝受眾生,要世世利樂眾生以攝受眾生。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雖修梵行,卻最終決定曲順機宜,進入婚姻,其目的便是要攝受眾生。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兩個人今世成為夫妻,固然有著過去生特殊的情緣;但是佛教認為:夫妻之間不應以貪慾愛樂為重,而

應該彼此在道業上互相勸勉,將一世的情緣轉為無量世的道緣

佛教經典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事例,如《雜寶藏經》記載:一對貧窮夫妻共同思索,因為過去生不知佈施植福,導致今生貧困潦倒。為了讓未來世不再更加貧苦,於是相約賣身給有錢人家做奴僕,得來的錢財拿到寺院請僧作法會、供養佛塔,並且佈施僧眾及救濟貧困的百姓。貧窮夫妻的行為終於感動了國王,施給他們寶衣瓔珞,讓他們脫離貧窮免除了奴僕之身,並且讚歎他們:“真解悟貧窮之苦,能以不堅之身易於堅身,不堅之財易於堅財,不堅之命易於堅命。”

又如《佛本行集經·大迦葉因緣品》記載:釋迦牟尼佛弟子大迦葉尊者,與金色女跋陀羅為夫妻,二人相約不行五欲之樂,不同室而眠。後來父母都亡故了,就散盡家財一同出家各自尋訪師父學道。後來,大迦葉先值遇佛陀,就把跋陀羅也找來歸依佛陀修行,不久二人都證得阿羅漢果。

在家佛弟子如何面對婚姻

修學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有因緣不受父母親友的羈絆,可以如願單身修行學佛,固然值得隨喜讚歎。如若沒有這種因緣,不得不進入婚姻,還是應該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來看待婚姻。如同《華嚴經》中的聖教雲:“

菩薩摩訶薩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以本大悲處於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

釋尊和大迦葉尊者的故事都完美展示了自己在化導眾生和堅持道業之間的取捨,更為眾多面臨不得不結婚的佛弟子展示了一種兼顧婚姻與修持的路徑:

用攝受眾生之心來完成自己的婚姻,以家庭為道場,將配偶作道友

因此,佛弟子除了儘自己應盡的職責,隨緣善了夫妻情緣之外,同時可以觀察因緣攝受配偶學佛;或許他就像前面世尊講述故事中的女人伽吒一樣,會在您將來成佛時擔任重要的角色了。

標簽: 婆羅門  眾生  光明  修行  伽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