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第二講毛詩大序

作者:由 北辰子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8-09-14

原文: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

釋義:

《毛詩大序》闡述了《詩》是如何產生的,即言志。志,心之所向。人生於世,難免會有喜形於色,有悲天憫人。人是有感情的,有好惡的,這是仁的基礎。心中所願積聚起來,就需要有一個宣洩的出口。即使是動物,也會哀嚎、有歡鳴,何況是人呢?人的語言就是扮演著這樣一種門戶的角色,透過語言把內心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詩是語言的一種高度提煉,其主要功能就是表達心願,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感情是不可捉摸的,是變幻莫測的,而語言是確鑿明白的,是清晰透徹的。語言,就使虛無縹緲的感情成為一種可以被人捕捉、聆聽、領會的有形實物。

一個社會上行下效,整個氛圍就是積極向上,人們願意付出,因為付出有所回報,大家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即使勞累也覺得很快樂,發出的聲音是歡快、愉悅的,這是即將迎來治世的景象。一個社會上下互相欺瞞,整個氛圍就是得過且過、好逸惡勞,人們都互相埋怨、彼此憤恨,發出的聲音是怨恨和憤怒的,這是亂世的跡象。一個社會都沉浸在對昔日繁榮的回憶追思懷舊,因為對當下和未來都不抱什麼希望,發出的聲音是哀愁、悲痛的,這就是亡國的前兆了。所以說,詩作為一種抒發人類情感的高階語言,足以感天動地,這是因為強烈的感情非常真摯。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告訴我們得失利弊、天下興亡。古代的統治者意識到詩的重要作用,因而用詩來引導社會。

《毛詩大序》把賦比興和風雅頌合起來稱為六義,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說法。對詩而言,賦比興是表現手法,三者相互作用、相互組合,以風雅頌三種具體形式呈現為詩。六義就好比易經中的六爻,使整部詩經成為一個有機完整的體系,這是符合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的。風有兩種方向,自上而下謂之化,自下而上謂之刺,上下交通呼應,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但是當一個社會上下不再交通,無法接納彼此,這時候的風就變味了,社會的倫理道德就會滑坡,逐漸走向混亂。

標簽: 謂之  語言  社會  關雎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