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作者:由 小陳茶事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1-01-11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從前,村姑陳一直覺得,生產出優質的好茶,是門學問。

現在我依然這麼認為。

只是,現在的我,還悟出了一個新的道理,那就是,泡好一蓋碗茶,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寫茶這些年來,遇到過不少的茶友,那數量,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過來,他們都在沖泡上,栽了很大的跟頭。

比如前幾天的這位茶友,用160毫升的蓋碗,泡5克老白茶餅,他說,泡出來的茶湯會感覺到澀。

我一聽,心裡其實就有答案了。

白茶,是六大茶類裡工藝最簡單的一種茶類。

唯其工藝簡單,沒有過多的人工干預,故而不易生成苦味和澀味。

那麼,若一款白茶會生出澀味,那大約就是工藝不到位的原因了。

但那款老白茶,我上個月剛喝過,不澀。

為什麼換了一個人泡,就澀了呢?

茶是同一款茶,人是不同的人。每個人泡茶的習慣和泡法不一樣,當然,泡出來的味道就不相同了。

可見,茶澀,還是泡法的問題。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2》

那麼,這位茶友,是在沖泡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細看了這位茶友自述的沖泡元素:160毫升蓋碗、5克老白茶。

茶的克重是一樣的,但蓋碗,明顯就偏大了。

我們正常的泡茶蓋碗,是100-110毫升的。而這位茶友所使用的蓋碗,是160毫升的,比我們的蓋碗,足足大了50多毫升!

大家知道50多毫升水有多少嗎?

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那種大缸似的主人杯,那就是能裝50-60毫升水的。

也就是說,茶友泡出來的一蓋碗茶湯,比村姑陳泡出來的,多了一大杯——按我平時使用的30毫升的小茶杯計算,茶友泡的茶湯,能多供2個人飲用。

這種大蓋碗,果真好客啊!

但是,好客是一回事,泡出來的茶湯好不好喝,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使用超量的蓋碗泡茶,卻沒有相應地增加投茶量,這茶湯,只會泡得很薄,很淡。

薄如紙,淡如煙。

像陶淵明筆下的“依依墟里煙”,輕、薄、淡,不不會兒就散俟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3》

“但是,你仍然沒有解決茶友的問題啊,茶友說,他泡出來的茶湯有澀味。按理說,泡得這麼淡的茶湯,連原本的滋味都沒有了,又怎麼可能會澀呢?”李麻花在一邊顰眉。

我喝了一杯2020秋分茶,淡定重新溫了水,準備泡第二衝。

李麻花看我慢條斯李,也不怎麼理她,有點急了。

我提起燒開的水,環壁注水,衝入蓋碗裡。再合上蓋子,調整好角度,端起蓋碗出湯。

只見湯水像瀑布似的,順溜地順著蓋碗的口子,嘩啦一下,就進入了公道杯裡。

然後,我就放下了蓋碗。

李麻花看我就這樣施施然放下蓋碗,去揭蓋聞香,更急了。

她搶過我手中的蓋子,端起我剛剛才放下的蓋碗,合蓋,對準公道杯,翻轉手腕到幾乎與桌面垂直的角度,向下傾倒,繼續出湯。

果然,小水滴似的幾滴茶湯,順著蓋碗的縫隙,進入了公道杯中,與剛才先進入公道杯的茶湯,混合在了一起。

但她仍然沒有放下蓋碗,又這麼舉著手保持了一會兒,並輕輕地上下晃動蓋碗,用一種類似抖動的手勢,又從蓋碗當中抖出了幾滴茶湯,滴進了公道杯裡。

如此幾下,等確定蓋碗當中的茶湯,幾乎已經全部進入了公道杯,她才徹底放鬆下來,放回蓋碗到茶盤上。

我故作訝異地問她,你剛剛是在幹嘛?

她瞪大了丹鳳眼,一臉不置信:你茶湯沒滴乾淨,我幫你瀝乾啊!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4》

我斜睨著她,意味深長地說:“哦,原來是沒瀝乾啊!”

李麻花恍然大悟,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她伸手拍了拍我的胳膊,差點來擰我的臉,被我閃開了。

“你這小子,居然會賣關子了!”她笑罵道。

是的,那位茶友,用160毫升的超大蓋碗,泡5克的餅茶,茶水比例如此稀釋,原本是應該沒味道的,寡淡無味的,結果卻覺得澀,那就只有一個原因了,出湯沒瀝乾。

我們知道,茶多酚和咖啡鹼,它們的釋放速度是很快的。

如果沖泡的時候,蓋碗當中的水,沒有完全瀝乾,還殘留了大概十分之一在蓋碗裡,那麼,這些水就會浸泡著蓋碗底部那些茶葉,讓它們迅速而過量地釋放出茶多酚咖啡鹼,生成苦澀味。

而這些蓋碗中殘餘的、沒瀝乾的茶湯,會在下一沖沖泡時,與下一衝注入的沸水結合在一起,順流而下,進入公道杯中,成為第二衝的茶湯。

於是,就會在第二衝的茶湯裡,喝到苦味和澀味。

當然,這位茶友用的是160毫升的水,水量超了一半,這苦味被稀釋,感受不到了,但澀味,也許釋放得太多,稀釋的效果不好,喝起來,就很明顯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5》

其實,一款茶有澀味,並不是僅僅只有沖泡時水沒有瀝乾這一個原因。

還有可能是使用的水不合適泡茶,水質不好。

比如含某些礦物質太多的水,泡出來,就老是讓人覺得茶湯澀。

也有可能是做茶的時候,工藝不到位,萎凋沒做好,讓水分的散失受阻,讓大量的茶多酚殘留在了茶葉細胞內,沖泡時它就大量地釋放出來了。

或者是跑氣的茶,受潮了,生成了其它的物質,也有可能生出古怪的澀味來。

但這款茶我喝過,工藝是沒問題的。

並且,他使用的是160毫升的蓋碗,這個超大的容量,就直接將答案指向了“水沒瀝乾”這個結論。

這是顯而易見的——160毫升的大蓋碗,本身重量就不輕,再注滿了水,那就更重了——誰端起這麼重的大蓋碗,還能像端小蓋碗那樣,輕盈地翻轉手腕,翻到100多度角的位置,去瀝乾茶湯呢?

手勁小的,巴不得馬上倒出水,放下這沉甸甸還燙手的器皿,甩動手腕放鬆了。

誰還去看水有沒有瀝乾呢?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110毫升和160毫升蓋碗,誰才是5克白茶的首選,謎底揭開了

《6》

老白茶泡起來澀的謎團,終於水落石出了。

又是沖泡背的鍋。

可見,沖泡無小事,沖泡上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決定一泡茶的香氣,滋味,口感是否上佳。

好茶,也須好泡法。

王昭君那麼美,不也要靠畫師將她的美麗完整呈現麼?

沒收到賄賂的畫師,順手點上顆小痣,便改變了她的命運,也順道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當時枉殺毛延壽麼?

不,一點都不冤。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標簽: 蓋碗  茶湯  茶友  毫升  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