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名屬教坊第一部”的琵琶女,背後是盛唐的時尚風潮

作者:由 立達國學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1-12

元和十一年,被貶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寫就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透過白樂天的轉述,我們知道了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

教坊第一部。”

此處“屬”,音

shǔ

,是“隸屬、歸屬”之意。

“屬”,在《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中共有兩種讀音:

“屬”,音

shǔ

,意為:

①“歸屬、隸屬”——《琵琶行》:“名屬教坊第一部”;

②“管轄”——《韓非子·喻老》:“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誇何也”;

③“部屬”——《史記·陳涉世家》:“徒屬皆曰:‘敬受命’”;

④“家屬”——《獄中雜記》:“富者就其戚屬,貧則面語之”;

⑤“類、輩”——《過秦論》:“於是六國之土,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屬”,音

zhǔ

,意為:

①“連線”——《史記·魏公子列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②“跟著”——《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江,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③“撰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④通“囑”,“託付”——《岳陽樓記》:“屬予作文以記之”;

“勸、勸請”——《赤壁賦》:“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看”——《齊民要術·園籬》:“盤桓瞻屬”。

李唐國盛治隆、包容開放,琵琶女在當年算得上時尚嗎?往下看: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四句話,二十八字,告訴了我們至少三件事:

其一,燈紅酒綠,享盡寵愛;

其二,紙醉金迷,揮金如土;

其三,妝容精緻,穿著時尚。

“綃”,是精細輕美的絲織品,說明質地好;後句“血色羅裙”,說明顏色亮麗。

唐人穿衣,先求色亮,再求質地,次求繡工,再次才求款式。唐代女子喜歡繡有金銀花紋的偏短上衣,顏色以紅、綠為主。短衣之外,則流行大袖衫。

裙子中,齊胸襦裙最受歡迎,因為可以襯托女性身材的修長。其實,這一點,也可以說明唐朝“以胖為美”這一說法的過於籠統,弗如說

“以豐腴富態”為美

所以說,琵琶女的衣品不差。

當然,李唐也流行過迥異於上述打扮的風潮。關於李唐宗室的血緣,有人經考證認為其具有胡人血統。北周時大冢宰宇文護建太原城,率先入駐的家族可世享尊榮,李唐先祖騎駱駝自漠上來,遲了一步,未能躋身“太原四大家族”之列。但胡風自天子到民間卻在唐朝開國後保留了下來。尤其女子穿胡服,更顯英氣。

“鈿頭銀篦”,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髮飾。唐朝女子首飾很多,簪子、髮釵、步搖、花勝等均是標配。

唐朝的妝容,可能是與今天差異最大的。

畫眉,唐人的特色分為:黑、粗、上、下、長、短。其中想做到“黑”,向波斯商人購買“螺子黛”即可——沒想到吧?《甄嬛傳》裡的化妝品,早在唐朝便不是稀罕物了。

至於粉餅一類,唐人是沒有的,所以用白色鉛粉和胭脂視個人情況進行中和。年輕女子先鉛後粉,可使面色紅潤、光彩照人;上了年紀的女子則大多先粉後鉛,妝容低調,體現莊重之感,比如:飛霞妝。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見琵琶女時,對方的妝容,可能已選擇後者了:“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身世如此,令人憐憫;參商別緒,感同身受。江州司馬白樂天,念及自身,泣淚沾襟。

這是恢弘時代留給當時人的無奈,也是留給後世人的唏噓。

標簽: 琵琶  妝容  唐朝  女子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