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詩歌鑑賞】應如何理解“不待殘陽下楚臺”?

作者:由 劉七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4-30

在高三一模考試中,古代詩歌鑑賞考到了唐代詩人吳融的《重陽日荊州作》,它的原文如下:

萬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濁醪任冷難辭醉,黃菊因暄卻未開。

上國莫歸戎馬亂,故人何在塞鴻來。

驚時感事俱無奈,不待殘陽下楚臺。

題目問的是“全詩表現了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說起來,這道題並不難回答,既然要概括全詩的情感,那就一聯一聯地分析就是了。從首聯與頷聯,我們可以概括出詩人被貶荊州的無奈與哀傷;從頸聯和尾聯,我們可以概括出詩人對國家動盪不安的憂慮以及對故人的思念。

並且題幹中要求“概括”,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考生並不需要聯絡相關詩句進行分析,這就意味著在答題時寫很少的字就能得到不錯的分數,這當然是在分點答題的基礎上。

然而,我今天要說的重點並不是這道題到底應該怎樣回答,而是要探討尾聯的最後一句“不待殘陽下楚臺”到底應如何解釋?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這句中的“楚臺”指的是章華臺,也就是楚靈王修建的離宮,相傳楚靈王在此夢遇神女,後來多用“楚臺”指男女歡會之所。

有一種解釋是把“下楚臺”的“下”解釋成“去”,這樣的話,最後一句的意思就成了沒有等到夕陽西下就到了楚臺。持這個觀點人認為詩人因為時事動盪、個人遠謫、故人阻絕而痛苦到極點,因而要去“楚臺”這樣的風月場所消解這種痛苦。

我個人並不贊同這個觀點,有幾點理由,第一,這首詩寫作於重陽節,古人在重陽節有登高習俗,如果把“下”解釋成“去”的話,這首詩就沒辦法體現重陽節登高這一文化傳統了,並且首聯中的“高秋寓目”也不好落實。第二,如果詩人的痛苦真的是以這種方式消解的話,D選項中的“哀而不傷”就有可能正確,因為詩人的痛苦找到了一個消解的途徑,而解析中已經指明“哀而不傷”是錯誤的。第三,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既關注個人層面也關注國家層面,眼下,這兩個層面帶給他極大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選擇去風月場所排遣,那麼他的格局是不是顯得太狹窄?並且沒有等到太陽下山就去了這樣的場所,那麼詩人的氣質何在?這就和本詩抒發的情感不協調了。

綜上,我認為這樣解釋比較好:重陽節這天,詩人登楚臺遠望,卻沒有當年楚靈王的心情,沒有心情欣賞風景,也沒有心情在楚臺上夢到神女,於是在太陽還很高的時候就從楚臺之上下來了。這樣解釋比較容易落實“高秋寓目”,也更符合前三聯的感情基調。

當然,詩無達詁,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你能在茫茫網海中看到我的這個拙見,歡迎提出不一樣的見解。

標簽: 詩人  楚臺  寓目  重陽節  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