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明月別枝驚鵲,到底是誰驚動了樹上的鳥兒

作者:由 Shenyu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9-25

見網友議論“明月別枝驚鵲”的解釋。順便在網上瀏覽了一下,發現大都採用月光驚動了樹上的鵲鳥這種解釋,據說現在小學課本上也是這樣。正如一些網友爭議,我也覺得這個解釋值得懷疑,而作為標準答案來教小朋友,更不合適。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寫的是行見,起首兩句素描,如同快照。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都是作者精心選取的情境要素,明顯都是指謂。下闋一展,出現了稻花、星天、山前,隱隱扣著標題中那個“行”字。蛙聲裡,說豐年,是誰在說?田間農夫?心中自語?亦或是“蛙在說”?其要在於點出這個意。寥寥幾語,五感紛呈,動靜互現,一個鮮活而豐盈的沉浸式氛圍撲面而來。再一轉,“舊時茅店”,怎麼就成了“忽見”?因為在前面情境中陶醉了!路轉溪橋,舊時茅店已近而心緒還沉浸其中,徜徉間從“夢”中醒來,所以“忽見”:這裡大概就是所謂詩眼了。

起首兩句是工整的對仗。稍微瞭解一點中國古典詩詞的朋友都知道對仗的重要。如果要從構造 (或所謂句法) 角度分析它,對仗須是第一原則。流行的解釋,實際上延循了現代語句分析的方法。將“驚”視為動詞,那麼“明月”就是主語,“鵲”成為賓語,動詞的物件,“別枝”則成為補語成分。先不說這種典型的西式句子分析用於中文,尤其古文古詩詞背後的問題,即便採用,按照對仗原則,第一句解釋為明月驚動了別枝上的鵲,第二句就應該相應地解釋為清風吹響了半夜的蟬。如果說月光驚鵲還能找出道理 (有些作者還特別說明烏鵲是一種對光很敏感的鳥來支援這個看法),蟬鳴是風吹響的就明顯說不通了。風引發的也不合理,因為蟬受驚擾反而會安靜下來。大概因為這樣,流行解釋一般也都不會採納後者——結果就是,將這個對仗的句子,以非對仗的方式解釋,這就明顯違和了。 此外,“別枝”在此謂斜枝或旁枝,對“半夜”,非常工整;有人將這個“別”釋為動詞,更是牽強中的牽強。

迴歸古典詩詞最自然的解析方式,上句和下句的每一組詞語都嚴格相對,例如,“驚鵲”對“鳴蟬”二者都是指謂,驚與鳴修飾它們的狀態,二者都是動物,都在動態之中,一見,一聞,一個轉瞬靜默,一個延綿聒噪。這種對照,體現出一種對稱中的變化與張力,微妙的矛盾與平衡,這就是對仗的美學。至於鵲為誰驚,蟬為誰鳴,和“說豐年”一樣,作者沒說,也不重要。

這種用一組意素構造情境的手法很常見,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除了精心的選擇與排列,其中的妙處往往體現在這些意素的狀態或特徵刻畫上,例如枯、老、昏、瘦、烘托出斷腸人在天涯的頹廢落魄心境。而明、清、驚、鳴、香等,則營造著清新、明快、鮮活的氛圍,一個豐年,更帶出了希望、樂觀和踏實的感受。

回到上面的話題,對這首天淨沙,如果套用上述流行解釋的分析方法,視“古道西風瘦馬”為主-謂結構句子,瘦用作動詞,解釋為:西風在古道上吹瘦了馬兒。這種解釋,會不會有人覺得也挺高妙的?或許尋找這樣的解釋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但這至少不是理解古典詩詞的正道,更不能拿這種東西去教孩子。

中國古典詩詞和國畫一樣,最講究意境,留白——換言之,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之下,會有不同的想象或感受,這本身就是其妙處,也是生命力之所在。多種多樣的詮釋都可能有它們的合理性,許多時候,非要判斷出誰錯誰對,誰是標準答案,這種教條的態度本身就是錯誤的。特別是,對古文詩詞,強行以現代 (西語) 的語法原則去分析,恐怕更是緣木求魚,所得結果難免牽強附會。這種理解方式,恐怕一開始就疏離甚至是背棄了中國古典詩詞之本。

至於教小孩,更應該立足基本 (例如古詩詞中字語的本意和基本背景),並啟發他們自己去想象。讓小孩學習古典詩詞的所謂標準翻譯/解釋,甚至奉為圭臬,這實在是一種糟糕的“教化”,貽害深遠。

標簽: 別枝  解釋  對仗  詩詞  驚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