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作者:由 人間煙火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12-21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未來你還在2020-12-21 10:38:52

習俗這種東西誰說的清,無非有人帶頭,就逐漸傳播開了唄,有時候還會傳偏了就會產生些稀奇古怪的特色。

而且我看不少人也現身說法了,南方不少地區也是不吃湯圓的,北方人也不是都吃餃子(至少我不喜歡吃)。

另外我老家估計是受大運河影響,南北都有,在我們那裡餃子湯圓都吃,不過還是餃子應用面更廣。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知乎使用者2020-12-26 00:02:46

不是的,我們南方人也並不是無論什麼節日都吃湯圓。估計北方的同胞也是一樣的,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是過個節就必吃餃子(

評論區裡有一位親告訴我北方確實是只要過節就吃餃子

)。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別人我不清楚,我是老普洱人,只有冬至、元宵吃湯圓。但是我的幾個舍友來自滇北,她們就完全不過冬至節,也沒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豆麵湯圓

而且我家也包餃子的,只是逢年過節時不會特意去做而已,而且一般用的是鮮筍豬肉餡兒或者韭菜豬肉餡兒。但是我舍友她們家裡就完全沒有包餃子的習慣,也不喜歡吃。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當然即使是過節,我家的主食還是飯菜。只是過年會多蒸點年糕,或者米糕;清明時會做點青團或者火草粑粑;然後端午自然是吃藥膳、包粽子,我們的粽子有甜有鹹,也有

灰水粽

(就是不帶餡兒那種);而中秋當然是吃月餅和蕎餅,僅此而已。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火草粑粑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當然,湯圓和餃子平時也能吃得到的,只不過畢竟是在普洱,所以米幹、米線更多而已。不過我們家鄉的小吃裡,還是花生湯/豆湯米幹、普洱細米線和豆沫湯圓比較出名。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花生湯米幹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

注:米幹是和卷粉或者河粉類似的一種食品。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梨花飄香2020-12-28 13:55:49

誰說南方是個節就吃湯圓的。。。南方吃湯圓的節只有一個:元宵節。最近幾年廣告裡到了冬至也要做湯圓廣告,我也不太懂為啥,但是我印象裡冬至沒有吃湯圓的習俗的。

這個真的是習俗問題,但是好像不能說是節日習俗的差異,我的理解更大的是飲食習俗的差異。我們家這邊(家裡主要是上海,寧波,南京這塊的),餃子不屬於日常食品,然後相對比較日常的是餛飩和麵,所以餃子基本就是買速凍的放在冰箱裡,偶爾解決一頓飯用的。然後近10年吧,那些東北菜館啊,餃子館啊陸陸續續的有開,加上外賣崛起,所以偶爾有人會點新鮮的餃子,算是換口味用的。

然後我所知道的,我們這邊的節日習俗:

春節:春捲

元宵節:湯圓

清明節:青團

端午節:粽子

中秋節:月餅,鴨子,芋艿

冬至:大概是湯圓吧,小時候沒印象冬至要吃什麼,現在冬至實際我們周圍也沒人吃湯圓。。。

還有什麼節日來著。。。大致就是這樣。。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嘴裡的鬱金香2020-12-28 16:33:30

我只回答我老家及我生活這片區域的情況,畢竟南方因為地理原因,西南,東南,兩廣,江浙差距太大。

我是四川的,從小吃飯沒人會問你主食吃什麼, 當年在北方被問到了還覺得很詫異,畢竟從小的觀念主食只有一個,那就是米飯。所以我們一年四季都主要以米飯為主。面,湯圓,餃子,饅頭一類的食物,從來算不上正餐。當然非正餐跟吃不吃飽沒關係,也沒人在乎吃飯必須要主食。只不過相對我們對米飯需求更大。

所以你過節真要找一個我們很大機率會吃的東西,應該是米飯。

我大概仔細想了一下十多二十年前的情況,傳統節日的傳統事物,春節一般是臘肉,香腸;元宵節大概才是湯圓;清明節是清明粑;端午是粽子;中秋是月餅;冬至是羊肉。另外我們沒有小年的說法,我也是去了北方之後才聽說小年。

所以你說南方吃湯圓的說法不成立,何況湯圓一般也是在節日裡放著晚上當宵夜吃。另外社會發展了,管哪天吃什麼,我今年冬至就吃的餃子。原因是羊肉太貴了 。

至於你說的北方是個節日就吃餃子的說法,至少我確實遇到很多華北地區的朋友們有這個傳統,當然傳統也不一定要遵守。

在節日飲食上,南北方有怎樣的差異?清平安樂公2021-12-09 09:39:25

座標廣西。我們吃湯圓主要就是上元節吃啊。其他節日廣西沒聽說要吃湯圓過。

在廣西,餃子的範圍要擴大一點,十八釀也應該被算在餃子裡。

十八釀是客家菜,十八是個概數,不是確數,指很多種,你保守叫三寶釀,大膽叫九十九釀都行,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叫十八釀。

最早釀菜由北方過來的客家人發明,創作的初衷是,想吃餃子。但是南方不種麥子,缺少麵粉,於是只能取材於其他東西。比如蛋餃。

一旦發現雞蛋做皮也行,其他東西就陸續用上了。

發展到今天,已經是無菜不釀了。

冬瓜可以釀,節瓜可以釀,南瓜可以釀,紅白蘿蔔可以釀,菜葉可以包,蓮藕可以夾,水豆腐可以釀,幹豆腐可以釀,油豆腐也可以釀,連竹筍大蒜大蔥豆芽都可以做釀菜。甚至我們還琢磨出了豬肉釀。而芋頭夾扣也有一點異曲同工的感覺。

從餡料到外形,逐漸脫離北方餃子的形態,但目的還是一樣的,年節的時候吃頓釀菜,也算團圓了。

而湯圓,在我們這邊也有其他的一些形式轉變(糯米餈粑),但真正過節才吃的,也只有元宵節了。

各大節日,我們這邊既不要求一定吃餃子,也不要求一定吃湯圓,我們追求的是一碗扣肉!在廣西民間有句話叫:扣肉不上不算席。你要吃席,你要吃大餐,扣肉是主角。

好不好吃,你吃不吃,不重要,它就是這頓大餐的吉祥物,缺它不行。

扣肉如果不上桌,說明還有很多菜要上,如果主人家已經上了七八個菜還沒到扣肉,我們會說,可以了,好多個菜了,不用上了。如果第二個菜就把扣肉放上來了,我們會說,那麼摳門啊。所以扣肉不能早上,也不能太遲。得在你把你拿手的菜、硬菜放到桌上後,馬上出籠屜,把扣肉放上去壓陣。

北京烤鴨也好,松鼠魚也好,哪怕烤全羊呢,沒有扣肉壓陣,在我們這邊就是白搭。

扣肉一放,鞭炮一響,這就算開席了!動手動手,可以下筷子了。

在桌上,你啥菜都可以不吃,扣肉你得夾一塊嚐嚐。無論是梅菜扣肉還是芋頭扣肉,哪怕是純扣,都要吃。之後才輪到其他菜。

如今物流通暢,物資豐富,南北來往也頻繁了,很多風俗都被人帶到異地,逐漸逐漸融合成當地的風俗,也會有很多新風俗出現,早就不是北餃南圓的固定思維了。等生活更好了,逢年過節吃龍蝦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標簽: 湯圓  扣肉  餃子  冬至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