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第56章 第一維度——感性思維

作者:由 靖薄-52赫茲鯨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9-09

自為的生命意識演化至脊椎動物亞門,就有了專門的中央資訊處理器官——大腦,演化至哺乳綱、靈長目,大腦處理資訊的能力已經相當完備了。

大腦處理資訊的流程大概是:

接收資訊→大腦加工→輸出結果→反回大腦→再加工→輸出結果→……這樣的

一個迴圈反饋迴路。

貫穿於處理資訊全部過程的基本方式就是“資訊分類”,無論接收、傳遞、加工、輸出,任何一個環節中資訊總是被分類處理的。

如,接收資訊的器官眼、耳、口、鼻、面板自發的就把資訊分為了: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個類別;對資訊的加工和識別也是主要分為“利”和“弊”兩個類別,根據“利”或“弊”的程度不同做出具體的情緒判斷。對有利資訊的判斷情緒有:喜悅、快樂、激動、興奮;對有害資訊的判斷情緒有:憂傷、哀怨、憤怒、悲痛。

生命體以分類的方式,對資訊進行識別、判斷、加工,所以

生命意識(生命系統)也可以理解為是自為的資訊分類處理系統。

我們發現生命體在處理資訊的過程中對資訊全部進行了

“自定義”,也就是根據自身的神系統結構單方面的給出定義。

比如,五覺中的任何一種感覺都不可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對應的現象;任何一種情緒也沒有對應的客觀現象。生命意識處理資訊的動機、目的或者說原始動力、第一因就是馬斯洛需求的最底層需求——生理(存)需求。生命意識處理的資訊都是跟自身的生存有關的,與生存無關的資訊通常都是不處理的,或者索性根本就接收不到。所以

處理資訊的依據就是基於生理(存)需求的自身感覺,而不是實在的資訊。這種處理資訊的方式,在自我意識的初期,對自我意識起到了絕對的主導作用。

人的自我意識開始學習加工處理資訊的時候,都是以感覺為依據的,感覺到什麼,就建立一個什麼的概念;然後再根據感覺把概念彙總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自以為是的故事。自我意識的這個習慣一直誕續至今,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絕大多數的概念都是感性建立起來的,在客觀世界中是找不到對像的。比如說最常見的“水”就是一個感性的概念,客觀世界中從未有過“水”這種物質,只不過是感性把一氧化二氫混合物自定義為了“水”。

“感性思維”,描述的就是自我意識初期,以自身感覺為判斷依據的,按照自為的資訊分類處理方式處理資訊的自為形態。

基因是天擇塑造的,自私、狡詐、奴性的自為存在;而感性思維是自為的資訊分類處理方式,所以感性思維必然是劣根性的思維方式,處理資訊的過程和結果,必然是自私、狡詐或奴性的。

即使表面是利他的行為,其目的也是為了自私。因為天擇是沒有規定的、沒有目的隨機選擇,只有能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只有不擇手段自私自利的、只有為了生存可以拋棄一切的,才有可能透過天擇的篩選,只要存在自私,利他性就不可能透過天擇的篩選,或者也必然會在協同進化中被淘汰掉。所以

天擇篩選出來的自為的意識必然是劣根性的。

就算人類文明中允許利他性存在、延續並發展,但是在感性文化中,利他性最終也必然是淪為劣根性的工具。因為感性是無能自我懷疑、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所以就不可能認識,也更不可能克服自身的劣根性;所以

感性的利他性(仁義、道德),必然只能是“偽君子”和“聖母表”。

如: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人文主義關懷、是一種義務本位等級制度,可儒教徒從始至終也不懂什麼是人文主義,更不知什麼是義務,儒教徒就只會分辯主子和奴才,眼裡就只有金錢和權力。儒家思想成為了統治集團為非作歹最合理、合法的背書。儒教徒除了斯文敗類就是主子奴才,不可能會有第三種存在的可能性。

感性的自我意識,最多隻有初級的、簡單自我否定,如公元前五、六世紀,人類普遍的自我否定,只不過是發現了自我的小宇宙,自我意識與自為的意識對立起來,之後除了古希臘以外的全部人類就再也沒有後續的發展了,自我懷疑、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是除了古希臘文化以外任何人類文化都不曾具備的要素。感性是自我意識最低階的自我對立,還稱不上真正的自我否定,所以就總是自我肯定、自以為是的。即便感性思維也能獲得客觀規律,但卻是透過自我肯定(直覺、經驗、歸納),而不是自我否定(懷疑、反思、批判)獲得的。於是客觀規律以及一切存在,都淪為了感性自我肯定的依據。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君子”以天、地的客觀現象對自己德行的肯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聖人”以天地與萬物的客觀關係,對自己“聖賢(無為而無不為)”的定肯……

感性思維是自為的意識形態,自為的意識是天擇的劣根性意識形態,所以感性的自我肯定必然是對自我劣根性的肯定。自私、狡詐、奴性的基因劣根性,必然只能被感性彰顯,而不可能被感性抑制。

雖然感性是自為的劣根性的彰顯,但卻也是生存的基礎,我們不能否認和拋棄感性,否則就無法生存了。自為的意識不參與資訊守恆,一旦失去生命,依附於自為實體的自我意識也就不復存在了。如果失去了感性,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但是必須對感性進行否定、批判和揚棄。因為感性思維無能系統的自我否定,反而卻總是自我肯定的,所以

感性思維處理資訊的唯一方式就只有自身的感受這一個維度,除了自己的好惡以外,什麼也感知不到。和處在第一思維維度的人除了談感受以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溝通渠道了。如果試圖與他們講知識(客觀必然性)、講道理(邏輯)那簡直就是對牛彈琴了。

56-1、經驗直覺

在《潛意識》一章中我定義過,經驗、直覺、慣性思維本質上就是神經反射,是相對於自我意識而言的自為的意識,都屬於是潛意識的範圍。潛意識,就是部分神經組織自動化、模組化的資訊處理方式,大腦要麼是不參與的,要麼是簡單的資訊提取,不做深度的加工。由於潛意識是自為的意識,也就是基因本身的資訊處理能力,所以是一種先天的能力;雖然條件反射是經過後天訓練建立起來的,但仍然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建立的,因而潛意識除非是透過基因編輯,否則後天是無法改變的。即使經驗是跟後天的經歷有關,但能形成什麼樣的經驗,是潛意識決定的。就好像坐在同一個教室裡的數十個學生,接受同一個老師的授課,但學習成績是各不相同的。同樣的經歷,經驗卻各不相同,潛意識是決定性因素。

潛意識是先天的、自為的能力,就是一個人的天賦。有人善常跑步,有人善常跳遠,有人對數字敏感,有人對音律敏感……各行各業、各個學科都可能存在天賦異稟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在某一方面天賦較好的人,幾乎可以直接洞察事物某方面的根本規律,如數學王子高斯很容易就能發現、並證明一些數學定理;而普通人或許付出千萬倍的努力,也不及高斯的靈機一動。絕大多數的基因自我複製的過程選擇的都是有性繁殖,隨機不確定性的變異,雖然很大機率上可能會丟失或弱化自身本來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機率會變異出更加優勢的效能。比如,著名的、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他們的子代往往是十分平庸的,因為有性繁殖的原因,特別優越的基因大機率是遣傳不下來的;但是同理特別拙劣的基因也會大機率被變異掉。基因正是為了避免自己越複製越拙劣,所以都選擇了有性繁殖,即便會稀釋掉自身特別的優勢也在所不惜,因為大機率的普通,總比確定的拙劣是更好的;況且還有小機率能變異出更優越的效能。

有性繁殖的變異是隨機不確定的,所以大多數人的天賦往往都很普通;天賦異稟是極小機率的事件

(雜交是刺激這種小機率事件發生的一個有效手段,而且也能有效降低基因複製的稀釋效應)

潛意識的天賦在基因複製的過程中不能被穩定遣傳;絕大多數人天賦普通也不能直接洞察事物的根本規律,所以潛意識處理資訊的方式是不確定的,不靠譜的。只有在無限重複且保持不變、也就是可以預設資訊處過程的事件中,潛意識才是有效的。

經驗、類比、直覺、頓悟、慣性思維……凡屬神經反射、記憶提取(也是一種神經反射)的資訊處理方式都是潛意識,是自為的、本能的、幾乎是不需要經過大腦的、部分神經組織的刺激反應,所以是最低階的感性思維。

56-2、象數思維

“象”,指宇宙中一切事物表現出來的形象或現象;“數”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數量或事物運動的次序。“象”和“數”都是大腦從客觀世界中接收到的最直觀的資訊。比如太陽是圓的、山峰是尖的、河水是流的……;而太陽始終就只有一個,山峰則會有很多個,1個、2個、3個……,河流也有很多條,1條、2條、3條……。把感覺到的形象或現象,用一個詞語表達出來,就是“象”的概念;再用1、2、3、4……這些自然數來表達“象”的量或次序就是“數”的概念;最後再用“象”和“數”的概念關聯起一些事件,或表達一些思想、主張、見解等,這就是象數思維處理資訊的基本模式。

象數思維其實是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對潛意識的直觀表達。所謂

“直觀”,就是主體(資訊處理系統)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或者是主體自身資訊的規律。

比如自然數,就是人腦自發呈現的序列,並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就是人腦本身的結構規律。“太陽是圓的”,為什麼太陽的這個形狀就被描述成是“圓的”而不是“方的”或其它什麼的?其實是也沒有經過任何資訊加工的,就是潛意識就直接認定這個形狀就是“圓”。再比如看到天會下雨、會響雷、會閃電,直覺就會認為天上一定有人在操作這些事情,於是就有了龍王、雷公、電母撐管這些事務的天神,他們之所以可操作這些事情是因為他們有神力、有魔法、有法術。人類社會早期的薩滿、對各種神明的崇拜以及所有日常事務的處理方式都是如出一轍的象數思維。

主體對接收到的資訊進行直接的表達和直覺的聯想;或者是主體自身規律的呈現,形成了對事物的表象和數序上的認識,即是“象數思維”,仍然是一種非常初級的感性思維。

56-3、簡單列舉歸納推理

在《導論》中我特別說明了完全歸納推理,但歸納推理還包括:簡單列舉、科學歸納推理和機率推理。除了簡單列舉之外,其它的歸納推理都是屬於知性的思維方式,因此我就把歸納推理分為:“簡單列舉歸納推理”和“知性歸納推理”兩類。

單列舉歸納推理:透過列舉某類事物中的部分物件俱有或不俱有某屬性,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物件都俱有或不俱有該屬性。

比如,著名的“黑天鵝事件”,就是透過列舉天鵝的部分對像都是白色的,然後推出天鵝全部都是白色的結論。

由於簡單列舉法只是枚舉了某類事物的部分對像,沒有窮盡全部對像,所以不符合完全歸納推理的要求,提前與結論之間就不是必然匯出的關係,而是一種或然性關係。因此,簡單列舉歸納推理的結論無法直接判斷真或假,都是有待證偽的;除非窮盡全部對像,否則也無法證明。

比如,歐洲人到了奧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之後就證偽了“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結論;但哥德巴赫猜想卻是至今即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200多年前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透過簡單枚舉了一些奇數都分別等於三個素數之和。哥德巴赫並沒有把所有的奇數都列舉出來(事實上也不可能),他就提出了:所有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分解為三個素數之和。他把這個猜想告訴了數學家尤拉。尤拉肯定了他的猜想,並補充提出:所有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分解為兩個素數之和。這兩個命題後來合稱為“哥德巴赫猜想”,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過一個反例能推翻這個猜想,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能證明這個猜想。

歸納推理是一種總結性的思維方式,

簡單列舉歸納推理就是對經驗對像的歸納總結,是感性思維的中級階段。

56-4、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

是與歸納推理相反的思維方式,歸納推理是總結性的,而演繹推理是分解性的,

就是從一般的命題中分解出具體的陳述

,是一種命題分析的方法。

演繹推理與科學、哲學一起,同時開始於泰勒斯。泰勒斯是有史料可查的第一個使用演繹推理做命題證明的人。現在查閱演繹推理的各種資料,大多是與形式邏輯混為一談的,比如在百度百科中就很難把演繹推理與形式邏輯區別開來。其實演繹推是思維固有的方式,也就是神經系統結構本身的秩序;而形式邏輯是從這種思維秩序中抽象出來的具體規則。如果用康德的話來說:演繹推理是先天的;形式邏輯是先驗的。所以,在亞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論的思維則和歐幾里得的平面幾何學之前,演繹推理還不是形式邏輯。從泰勒斯到柏拉圖的所有哲學家,他們並沒有邏輯的概念,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是演繹推理;每個哲學家都有一句或幾句名言警句,是他們認為最一般的命題,然後從這個命題中演繹出他們的哲學思想。比如:

泰勒斯——水是最好的。

克里奧布拉斯——凡事取中庸之道。

梭倫——避免極端。

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是數。

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無常物。

芝諾——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

巴門尼德——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

蘇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識。

柏拉圖——群眾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中。

……

雖然說形式邏輯最終也不可能找到一個絕對真的大前提,但在亞里士多德之前,人們卻也沒有提出過演繹推理的一般性命題必須為真的需求,人們更在意的是演繹的過程和技巧,對於大前提的真假並不甄別,僅是憑自己的經驗和好惡。直到亞里士多德才指出:形式邏輯的大前提只能是不證自明的公理。因此,

在形式邏輯之前演繹推理就是與簡單列舉歸納推理對立的一種、還沒有自我懷疑的、感性的、獨斷論思維方式。

演繹推理的過程是明顯有別於教條的,但最終的效果卻並沒有與教條區別開來。“演繹”一詞在漢語中首見《朱子語類》“漢儒經解,依經演繹;晉人則不然,舍經而自作文。”“演繹推理”不過就是對教條的註解和詮釋。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臘哲家也不過就是先提出一個教條式的命題,然後以演繹推理的方式作證明。因此,我之前說過亞里士多德才是哲學的入門,在他之前的只是哲學的萌芽,與中國的“道可道,非恆道。”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別。

56-5、辯證法

辯證法,是指對立統一、對立依存、對立轉化的思維方法。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一些哲學家圍繞各種命題進行爭論,產生了辯論的方法:指兩個或以上的人因為持有不同的觀點,希望透過合理的討論來獲得真正的知識。最早這種辯論的方法也稱為是辯證法(即辯證的方法)。

同時期的赫拉克利特提出:“統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為兩半時,這兩個對立面就顯露出來了。”他還從自然領域到社會領域,列舉了諸如日與夜、飢與飽、疾病與健康、冷與熱、干與溼、存在與非存在、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戰爭與和平等現象,說明統一物之分為兩個對立面乃是普遍現象,他把這種對於對立面的認識作為自己哲學的中心並作為一個新的發現而引以自豪。他還以“疾病使健康舒服,壞使好舒服,餓使飽舒服,疲勞使休息舒服”,沒有非正義“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等說法,表達了關於對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他說:“在我們身上,生與死,醒與夢,少與老,都始終是同一的東西。後者變化了,就成為前者,前者再變化,又成為後者。”這些話表達了對立面是互相轉化的思想。赫拉克利特還明白表述了“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發展變化的思想。他認為,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我們既踏進又不踏進同樣的河流。至於發展變化的原因,他認為,“一切都由對立而產生”,“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是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透過鬥爭和必然性而產生的”。這是赫拉克利特對於事物運動源泉和動力的天才猜測。

赫拉克利特發現了事物對立統一、對立依存、對立轉化的普遍規律,並認為這種普遍性是一切存在的動力和原因。因此,一般認為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奠基人。

後來愛利亞學派的芝諾認為存在是“不動的”,“只有唯一不動的存在”才是真實的,如果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運動就會陷入矛盾,承認“多”的存在,就會陷入無限大和無限小的矛盾。為此他作了“飛矢不動”的論證,把有限與無限、連續性與非連續性加以割裂,誇大運動的間斷性,否認運動的不間斷性,從而否認了運動。但這一論證在客觀上卻接觸到了運動本身所包含的間斷性與不間斷性的矛盾,原則上假設了空間與時間是可以無限分割的。芝諾的其他論證,也採用類似的方法。他的論辯方法也就是最初意義的“辯證法”。所以,亞里士多德稱芝諾是“辯證法的創立者”。黑格爾在談到愛利亞學派時也說:“我們在這裡發現辯證法的起始,也就是思想在概念裡的純粹運動的起始,使我們發現客觀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黑格爾認為芝諾才是真正的辯證法)

芝諾的辯證法有兩方面的含義:

①思維自身的矛盾運動和這種運動對於物件自身矛盾的接觸;

②透過揭露客體矛盾而探求問題的方法。

芝諾相對於赫拉克利特的區別與進步在於他揭示了:對立統一不僅僅只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思維運動本身也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運動。按照黑格爾的理解就是:正因為芝諾揭示了思維運動與客觀事物運動是統一的,所以我們才能認識客觀事物。康德的“先驗論”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康德指出:二律背反是理性的必然。

芝諾的辯證法雖然揭示了思維運動與客觀存在的統一,把感性思維推向了高階階段,但是直到康德之前這一點其實並沒有被哲學家們認識到。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各派論爭之風盛行,哲學家們都比較注重爭論的技巧和方法。人們把辯證法用作論證或分析命題中的矛盾,以及在談話中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的方法。

在康德之前辯證法始終都是自為形態的自我意識自我肯定、自我證明的工具,直到康德的批判哲學自我意識才完成了系統性的自我否定,思維與客觀存在才實現了統一;最終由黑格爾完成了思維與客存在的同一。因此,康德之前的辯證法是缺失自我統一、自我同一性的;仍然是無自我的、感性的資訊處理方法。

由其中國以《易經》為代表的全部思想,都是處於赫拉克利特的認識水平之內,還無法達到芝諾的水準,連感性的高階階段都稱不上。所以,黑格爾認為中國文化是最低階的,對中國式思維的鄙視是非常實在的。

標簽: 感性  思維  自我  歸納推理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