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作者:由 ZaomeDesign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5-11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MAD創始人、合夥人

出生於北京的馬巖松,被譽為新一代建築師中最重要的聲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贏得重要標誌性建築的中國建築師。他致力於探尋建築的未來之路,倡導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結合起來,透過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情感聯絡,走向一個全新的、以人的精神為核心的城市文明時代。

從2002年設計浮游之島開始,馬巖松以“夢露大廈”、衚衕泡泡32號、鄂爾多斯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及假山等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實踐著這一未來人居理想的宣言。同時,他還透過一系列國內外個展、出版物和藝術作品,與公眾一起探討城市與建築的文化價值。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1

大地之燈

中國景德鎮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受邀參加了第一屆“藝術在浮樑2021——地方·發現”藝術節,並呈現裝置作品《大地之燈》。

“藝術在浮樑” 是由瀚和文化發起,孫倩任總策劃,大地藝術之父北川富朗擔任專案顧問,透過藝術的力量挖掘本地魅力,助力鄉村振興,喚醒鄉土和特色資源。

藝術節在景德鎮浮樑縣寒溪村舉辦,浮樑縣除了具有世代傳承的陶瓷文化,也是紅茶的重要產地之一,這裡豐富的陶土資源、便捷的水運及廣袤的茶田,在歷史上有著“浮樑歙州,萬國來求”的景象。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茶田原貌,圖片由“藝術在浮樑”專案組提供

裝置作品位於寒溪村史子園地區。連綿起伏的山地,被廣袤的茶田覆蓋。山頂稀落生長的幾棵針葉樹,是這片區域制高點,從此處遠眺,所見景色非常優美,卻鮮有人登頂。

作品試圖以最簡單的方式對此進行迴應,將茶田原本的自然曲線提取為裝置的形態,使得被忽視的地景以一種新的方式漂浮於空中,成為顯著的影像。在夜晚燈光亮起後,裝置如燈塔般被茶山高高托起,從大地汲取能量,在最高點釋放。不斷生長的樹木在其中形成動態剪影,生命的靈性與燈的熱量融為一體。

《大地之燈》賦予原有的田野一個璀璨的頂點,一個目的地,喚起人們穿越茶田登頂的渴望,進一步探討公共藝術的意義,重新構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裝置由一圈白色薄膜簡單包圍,作為新的媒介,天光、霧氣、樹叢、大地的光影變化是主體。周遭的環境透過薄膜呈現出虛實相映的景象,隨觀賞的方位和時間變化而不同。

迎光時作品本體凸顯,如同茶田上漂浮的白雲。背光時薄膜變成半透明,成為樹影和遠山的取景框。霧氣中薄膜似透非透、影影綽綽,與田間升騰的水汽融為一體。夜晚裝置變成一盞大地之燈,四種顏色緩緩變化,遙遠呼應村莊燈火。裝置底部鋪設了觀景平臺,成為遊客休憩、村民聚集和活動的公共空間。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大地之燈》是馬巖松繼《光之隧道》之後的又一裝置作品,目前正在“藝術在浮樑”展出,藝術節已於5月1日開幕,持續到6月1日。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2

光之隧道

日本越後妻有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2018年,由

中國建築師馬巖松帶領的MAD建築事務所

參與了第七屆日本“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改造了一條有20多年曆史的觀光隧道,名為

“光之隧道”

。作品在展覽中脫穎而出,成為藝術節上最具人氣的專案。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在馬巖松的建築裡,建築與自然無限靠近,其間僅隔一層‘皮膜’。日語裡有個詞叫‘虛實皮膜’,即為虛構與真實時常反轉,分不清何為虛,何為實”。

——“越後妻有&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發起人北川富朗

“光之隧道”全長750米,由“天河”入口—隧道—觀景臺組成。隧道穿行於清津峽六方石構成的峽谷巖壁中,盡頭處的“鏡池”,水面、鏡面、自然融合,映射出隧道外四季的風景,表現出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美學意蘊。

▼天河(入口)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設計巧妙利用了隧道的長度和光線的遞進感,營造出奇幻的空間視覺效果。

▼氤氳、昏暗的隧道燈光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觀景臺牆壁水滴狀的鏡子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隧道盡頭豁然開朗的“鏡池”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鏡池的景象,是中國傳統裡“虛實相生”的意境,虛虛實實,亦真亦幻。一片水面將半圓的洞口反射成為完整的圓形鏡面。光變成了畫筆,水、陽光、天氣的變幻變成了顏料,為自然增添詩意。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MAD首先在隧道入口處,新建了一座符合當地風貌的木屋,高聳的坡屋頂可以防止冬天的積雪。

▼ “天河”(紀念品商店&溫泉足浴)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改造前 VS 改造後

建築物一層是紀念品商店及咖啡廳,展示出售當地村民的手工藝品,也可短暫休憩。

▼入口吧檯牆面繪製了隧道形態的圖案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二層的溫泉足浴池是一個暗空間,屋頂洞中的

鏡面

巧妙地將建築外的峽谷及水流反射至空中,成為了天上的河流。

▼二層溫泉足浴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從入口徑直走向隧道,昏暗燈光,配襯著層次豐富的玄妙輕音樂,氣氛瞬時變得神秘、微妙,人們對未知的好奇心、想象力被無限放大。

▼隧道中不同色彩的昏暗空間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第二觀景臺中央的“泡泡”實際是一處衛生間,單面透視鏡使得只有室內可看穿室外。“泡泡”內的使用者,就像是實現了無數人兒時當“隱形人”的願望,不被人發現,看遊人百態,靜對自然。

▼“泡泡”衛生間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MAD在觀景臺牆壁上加裝了多面像水滴形狀的鏡子,就像是在沉悶堅實的穹頂鑿開一個個通往未知空間的洞,人們在現實與超現實兩極之間,尋找自己的定位。

▼觀景臺牆壁上加裝了多面水滴形狀的鏡子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觀景臺改造前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隧道的盡頭——鏡池是專案的高潮部分。

MAD將清津峽溪水引入形成鏡面,將半圓的洞口反射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的富有詩意的畫面。洞頂牆壁鋪設的磨砂不鏽鋼板將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線反射到隧道內部,內和外的邊界模糊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虛化了現實的天空和雲。

▼一片水面將半圓的洞口反射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的時光通道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3

天鏡

義大利米蘭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米蘭老城一處來自十六世紀的歷史建築中

“天鏡”從不同角度重新定義了空間的維度

仿若無物、“漂浮”在空中

彷彿四重界限之外,空間與天地間的“第五界限”。

庭院裡的水景地面,猶如明鏡般明亮。

現實與倒影虛實交替,讓人分不清界限。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人在空間內行走,畫面有情有景,

像是遊走在水面上,又像是在雲端漫步。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透過“天鏡”從地觀天,像是望向浩瀚無盡的宇宙

更加關注內心,以及與天地間的互動、對話。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4

無際

義大利米蘭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2016年4月11日,受義大利媒體Interni邀請,MAD創作的公共空間裝置作品“無際”在2016米蘭設計週中展出。作品位於米蘭大學Cortile d’Onore的中央庭院,在“開啟邊界”的展覽命題下,嘗試捕捉並詮釋風和光線對環境造成的變化,創造出溫暖、靈動、自由的新空間,帶來開放、交流、對話的氛圍,提出新的思路。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稱:“建築師一直熱衷於討論和定義‘邊界’,讓建築劃分空間和功能,區分自然和人工;而社會上也存在著各種有形無形的‘邊界’。

‘邊界’區分並保護了差異性,但同時卻可能阻擋了開放與交流。

相對於打破這些邊界,我想讓邊界變得更有活力、更有意思。所以我們決定在傳統建築嚴格定義的庭院空間和室內空間的邊界做這樣的嘗試,創造一個模糊傳統和當代、內和外的新型公共空間。邊界可以不是一條線,區分內外。”

由ETFE材料製作而成的幕障從傳統建築拱券向庭院地面延展,形成一個新的三角形空間。空間隨著陽光的透射和風的流動不斷變化,成為人們日常休憩交流的公共場所。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5

骨椅

“Gu” Chair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MAD × Sawaya & Moroni

“骨椅”參考了人體骨骼,彷彿自然的人體曲線。

像是正在呼吸生長的有機體,

同時也是一件生動的雕塑藝術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有機的形態,完美的線條,

配以重重打磨的木質,

落落大方、優雅簡約。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06

“平潭”燈

Pingtan” Lamp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MAD × Artemide

光,無論之於自然還是建築,都啟示著生機

MAD將曾經設計的平潭藝術博物館重新演繹:

將大尺度的大地景觀轉化成小尺度的情景重現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平潭藝術博物館:

大海、沙灘、綠洲、山坡平緩地變幻交接,

似是而非的空間關係,與遠山借景、呼應。

“平潭”漸明漸暗、抽象但充滿詩意的燈光,

即便在室內,

也可讓人們想象身處在自然中的感官體驗。

馬巖松 | MAD 的藝術作品

注:本文中資料內容以及圖片均由MAD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請

點選“在看”

| 把本號分享給你的朋友 | 歡迎留言投稿交流 |

微博@ZaomeDesign

標簽: 隧道  mad  空間  觀景臺  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