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歐洲18-19世紀博物館館藏級原版版畫展丨戴安娜女神

作者:由 郭曦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8-03-30

歐洲18-19世紀博物館館藏級原版版畫展丨戴安娜女神

戴安娜女神

彼得·科爾託納

是義大利巴洛克時期重要的藝術家,是羅曼巴洛克式建築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重要的室內設計師。科爾託納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羅馬度過的,期間也去了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在羅馬,科爾託納接觸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並深受觸動,從而開始了自己創作規模宏大的壁畫和天頂畫之路。

科爾託納是當時極受歡迎的一位畫家。他的作品大都滿足了教皇、國王、貴族或富商巨賈們的要求。

畫家:彼得•科爾託納Pietro da Cortona (1596/7-1669,義大利)

版畫家:科內利斯•布隆梅特II Cornelis Bloemaert II (1603-1692,荷蘭)

材質:銅版版畫

版畫年代:17世紀

尺寸:20×34cm

畫家簡介:

彼得·科爾託納

Pietro da Cortona (1596/7年11月1日– 1669年5月16日) 原名 Pietro Berrettini, 但後來人們都已他出生的城市托斯卡納的科爾納稱呼他。他是義大利巴洛克時期重要的藝術家,與他同時期的藝術家或競爭對手有: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弗朗西斯科·博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他是羅曼巴洛克式建築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重要的室內設計師。

彼得·科爾託納出生在科爾託納小鎮的一個泥瓦匠家庭。少年時代師從佛羅倫薩畫家安德里亞·卡莫迪( Andrea Commodi )學習繪畫。1612年3月科爾託納離開義大利啟程前往羅馬。在羅馬,科爾託納擁有了許多支持者,他對拉斐爾(Raphael)壁畫的描摹更是他引起了馬賽羅 Sacchett(Marcello Sacchett)的注意,並獲得了與貝爾尼尼 (Bernini)共同參與修復羅馬聖畢比亞那教堂(Santa Bibiana)的機會。在雕刻方面,科爾託納可以與貝爾尼尼媲美。

1626年,科爾託納在Sacchett家族的支援下,創作了包括《劫持薩賓婦女》、《神意的勝利》等作品,以及一系列的天頂畫。1637年,科爾託納應大公費迪南二世德美第奇(Grand Duke Ferdinando)之邀,創作了一系列代表四個時代的人的作品,它們代表“白銀時代”和“黃金時代”。在1641年科爾託納又被召回佛羅倫薩完成了被稱之為“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作品。

1647年科爾託納離開佛羅倫薩返回羅馬,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創作了許多天頂畫,包括帕姆菲裡宮天頂畫(1651-1654年)、聖馬利亞·莫·華里契提教堂天頂畫(1647-1650年)等。

科爾託納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羅馬度過的,期間也去了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在羅馬,科爾託納接觸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並深受觸動,從而開始了自己創作規模宏大的壁畫和天頂畫之路。

科爾託納是當時極受歡迎的一位畫家。他的作品大都滿足了教皇、國王、貴族或富商巨賈們的要求。科爾託納有巨大的創作潛力,構思靈活、繪製敏捷,但卻因一味迎合,無形中降低了作品的質量。

科爾託納創作了不少作品並繪製一些裝飾壁畫,著名的有《劫持薩賓婦女》和貝利尼宮的《眾神》等。科爾託納的這些作品帶有比較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在空間的處理上往往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科爾託納的構圖具有變幻莫測,靈活多變的特點,他的人物造型卻帶有風格主義的誇張。科爾託納的壁畫的成功之處在於風格上與博羅米尼建築的協調,完成了巴洛克建築、雕刻和繪畫一體化的任務。

科爾託納在其生命的最後時光,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建築方面,並發表了有關繪畫的學術論文。1669年5月16日逝世。

瞭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自在FUN藝術生活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

歐洲18-19世紀博物館館藏級原版版畫展丨戴安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