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外國美術史》乾貨筆記 二

作者:由 蘇霍姆林斯基987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0-01-29

第三章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1。 文藝復興時期是指14世紀—16世紀西歐與中歐國家在文化思想發展中的一個時期。(15世紀是成熟時期)。 是西方第一個注重自我存在的時代,是第一個自我標榜的時代。

2。 文藝復興美術: 專指在造型藝術領域內,以義大利為發源地和藝術中心,遍及西歐和中歐的一場現實主義運動。藝術家們以“人文主義”為思想基礎,提倡人性、人權、個性自由以反對神性、神權、人身依附。他們雖然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但卻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人的氣息和世俗情調,促進了世俗美術的發展。

3。 公元15世紀—19世紀,西方近代美術從形態上進入穩定的“古典美術”。

造型語言: 復興古希臘、古羅馬審美傾向,寫實而理想的現實主義創造原則。

美術形態: 整體上提現: 統一性、和諧性、民族性。

4。 14世紀透過一系列科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重新對古代文化的發掘而得以建立的。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是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為人生謀福利,教育發展人的個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

5。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動搖了中世紀的社會基礎,確立了個人的價值,肯定了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促進了世俗文化的發展,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人文主義。

第一節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1。 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 以透視學、解剖學等科學成果,充分作用在繪畫、雕塑、建築領域,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體現科學自然主義精神。以宗教和神話為主要題材,卻表現了人的氣息和世俗情調,創造出符合“人文主義”思想和時代要求的新型現實主義藝術作品。發展和創立了西方傳統的古典藝術的規範和典範。16世紀,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藝術大師將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推向頂峰。

蛋彩畫: 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巧,用蛋黃或蛋清調和顏料繪成的畫。多畫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畫板上。盛行於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為畫家重要的繪畫技巧。16世紀後逐漸被油畫取代。蛋彩運用在壁畫上,稱為溼壁畫,有不易脫落,不易龜裂,色彩鮮明,保持持久的特點。蛋彩多為透明顏料,製作時須由淺及深,先明後暗。石膏底子吸水性強,通常多以小筆點染。

3。 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醞釀與誕生

(一)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

位於地中海區域中央,中世紀晚期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地區的心臟位置,是西歐和東方貿易的樞紐,其中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等最為突出,城市興起較早、較快,那裡出現了較早的工商業,萌芽資本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掀起了反對宗教神權,提倡科學,以人為本的世俗文化,籍著本土古希臘羅馬藝術的豐厚遺產,打著“回到希臘去”的旗號,創造出新文化,以貫徹現實主義,體現人文主義。

(二)主要藝術風格有:

早期:佛羅倫薩畫派和錫耶納畫派

盛期:羅馬畫派

晚期:威尼斯畫派(15—16世紀)

早期文藝復興美術——以人的覺醒為重心(內容世俗性)以科學的視覺分析(技法科學性)代替舊有的科學性神。

4。 在義大利中世紀藝術家中,最早表現出對古典藝術的興趣的是——尼古拉·皮薩諾

是比薩著名雕塑家,主要成就:比薩大教堂布道壇的雕刻。

5。 義大利中世紀繪畫上的兩個代表人物:

奇馬布埃:以壁畫為主,祭壇畫《聖母子》拜占庭+世俗情感。

杜喬:是錫耶納畫派的創始人,《光榮聖母》,將拜占庭藝術的莊嚴感與錫耶納畫派的神秘性雜糅一處,突出了畫面的效果。

6。 喬託 ——佛羅倫薩畫派創始人,是繪畫之父,他的藝術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分水嶺

作品:《逃亡埃及》、《哀悼基督》

提出問題(也是以後幾代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

(1)戲劇性情節的構圖

(2)人物的表情神態

(3)人與環境背景的關係

(4)畫面的空間層次

(5)物體的體積感、質感和明暗關係等

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美術

(1)15世紀,喬託確立了繪畫的現實主義原則,但他並沒有解決他所提出的問題,15世紀的佛羅倫薩畫派繼承了喬託的傳統,將現實主義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2)佛羅倫薩在這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工商業城市

(3)銀行家柯西莫·美第奇取得了控制權成為佛羅倫薩美術新的贊助者,佛羅倫薩便一直處在美第奇家族的控制下。

(4)以反映世俗生活為己任的藝術家為了正確表現人體,對解剖學產生了興趣,同時正確的空間表現則需要有嚴格的透視畫法,於是在佛羅倫薩首先出現了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

將佛羅倫薩大教堂採用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八角形穹頂,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穹頂,結構上採用雙層骨架券,並在建築立面採取壁柱柱式。

基布林提(與多納泰羅同時期)雕塑家,在佛羅倫薩舉行的為洗禮堂銅門浮雕設計的一次競賽中,他因壓倒了對手布魯內萊斯基而名聲大振。精美的工藝和濃郁的現實氣息使米開朗琪羅欽佩萬分。——《天堂之門》

他善於把宗教題材世俗化,造型典雅,工藝精美,現實氣息濃郁。

雕塑家——多納泰羅

15世紀,義大利最傑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塑創作徹底擺脫了哥特式風格的痕跡,復興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樣式。力求透過題材反映出世俗精神。第一個現實中的人。他在古老聖經題材的作品中,賦予了當代人物的寫實面貌,極富現實生活的力量,展現出最早的寫實風格的雕刻精神。

畫家——馬薩喬

繼承和發展了喬託的藝術傳統,其藝術成就標誌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第一個透視學、解剖學。第一次解決問題——空間、體積、情感。現實主義藝術的奠基者。

文藝復興開拓了世俗現實生活主題,同時對舊有的宗教主題加以新的詮釋,15世紀的佛羅倫薩畫派繼承了喬託傳統,馬薩喬將這一基督教教義中人類的來源題材以全新的方式塑造,運用準確的解剖學、透視學知識,突出造型的體積感和空間的豐富性,人物色調分明,表情生動,烘托了悲劇氣氛,馬薩喬的作品既合乎科學規律,又具有美學特徵。

馬薩喬《納稅銀》

壁畫題材取自馬太福音,以聖彼得的生平為題材內容,形式上,首先是構圖,作者在同一畫面表現了三個內容,彼得的形象重複出現在三個連貫的情節中,這種異時同幅的構圖,類同連環畫的表現,保留了敘事的邏輯性;在觀察方法上,最早使用焦點透視,消失點為基督的頭部,同時運用空氣透視法,色彩純度遠近不同,以及明暗造型,不僅人物具有真實感,同時處在真實的空間中,最後,人物結構真實,且來自其時真實的人,充滿世俗性和科學性現實主義精神。

15世紀,佛羅倫薩藝術家一直想把希臘人的完美至善和羅馬人的宏偉壯觀結合起來,再加上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產生一種——新藝術。但直到文藝復興“三傑”的出現,他們的創作才真正實現古典繪畫的寫實而理想化,為後來確立了典範。

佛羅倫薩畫派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主要代表風格。喬託為此畫派的創始人。其題材以聖經內容故事為主,但表現出世俗現實生活,及世俗真實的人,解剖學、透視學、光學原理,被運用到藝術創作中。藝術語言重視明暗素描造型,構圖追求對稱、均衡、和諧,充滿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人物: 喬託、馬薩喬、安吉利科、波提切利等

佛羅倫薩畫派是15世紀義大利繪畫雕刻的藝術中心,是義大利藝術發展的主流,並影響了當時其他地方畫派的發展。其他畫派——帕都亞畫派(威尼斯的領地)、翁布里亞畫派

波提切利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最後一位大師。他以獨特的風格再現文學作品和希臘神話裡的神,大膽描繪女性裸體,打破基督教的禁忌,他要賦予肉身重新誕生的意義,肯定世俗的繁華與感官享樂。他注重用線造型,強調優美典雅的節奏和富麗顯眼的顏色,畫中人物修長纖巧,體態優雅婀娜,畫面洋溢著新時代的喜悅,充滿唯美傾向。他的畫多取材於文學作品和古代神話傳說。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春》

波提切利《春》

畫幅中間是維納斯,但不同於《維納斯的誕生》中的女神,那樣帶著新生的喜悅,左邊森林邊美惠三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攸美羅西尼)描繪得富有生氣,女神們沐浴在陽光裡,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右、中、左邊的三位分別象徵青春、美麗、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波提切利用中世紀的裝飾風格,藉助流暢、富有節奏感線條來表現人物的形體美,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森林神,與風神,(自左至右)三個形象,生著一對翅膀的西風之神從天而降抓住了森林女生克羅莉斯,而當他抓住克羅莉斯的一剎那,克羅莉斯化身為花神芙羅拉,畫中的這兩名女性其實是同一人,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崢嶸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

三、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羅馬畫派)

(1)15世紀末—16世紀中葉,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

(2)佛羅倫薩失去作為義大利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地位,被羅馬取代

(3)羅馬教皇為了重新確立羅馬在基督教世界的統治地位,動用了大量資金重建羅馬,並吸引了大批藝術家、思想家到羅馬工作,在藝術上形成了以羅馬為中心的羅馬畫派

達芬奇(1452—1519)

以寫生為起點,觀察、探索、思考所感興趣的一切,他的畫面構圖完美,手法精巧,技巧完美,物象細膩;擅用明暗法,陰影處理柔和,他能夠融合神秘的自然風景,把空間與體積聯絡起來,同時又具有15世紀末期風格的那種優雅的美。以及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代表作: 《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巖間聖母》

達芬奇的天才不限於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早年到了佛羅倫薩,在委羅基奧的工廠學習,不僅學會了繪畫雕刻技巧,還熱衷於科學研究。

瓦薩里描述達芬奇的技巧:“最充分的臨摹,最精湛的藝術”

達芬奇《巖間聖母》

達芬奇的創作完全是一幅在佛羅倫薩正悄然興起的世俗性作品,畫面上的一切無不體現著新意;情節的藝術化處理;不尋常的難以捉摸的風景;人物與環境的有機融合;光的巧妙利用;高尚的美所輝照出的人物形象。等腰三角形構圖,為當時盛行的金字塔形構圖奠定基礎。並用天使和嬰兒加重右下角的力量,與左上方的光源取得平衡,光線因重疊山巒顯得柔和,促成形的塑造得以深入,也因此使形象面龐清晰,具有詩意的光暈。畫面中的聖母瑪利亞像人間美麗慈祥的母親,小耶穌,小約翰在光暈中可愛神聖,天使用手指引觀者看神蹟,人神之母和自然之靈的水乳交融,使畫面呈現出濃郁的詩意和深邃的哲理。

達芬奇《蒙娜麗莎》

塑造的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金字塔構圖,淺側身軀的正面胸像,人物嘴唇閉合,嘴角微微上翹,面龐輕泛,不易察覺淡笑,符合其時宗教禁慾主義對婦女言行的限制,人物美麗、端莊、穩重,尤其是那雙手線條柔和,色彩細膩,繪製精確,豐骨柔肌,展示了她內在的溫柔,身份和階級地位。畫中背景山水幽深,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奇特的煙霧狀渲染法。p57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這一題材是當時的流行題材,表現了當耶穌知道自己將被自己的門徒猶大出賣,即將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最後一次和自己的門徒們一起用晚餐。

達芬奇處理這一題材的重點在耶穌對自己死亡的預知上,他以極嚴謹的透視結構處理畫面,用明亮的窗戶襯托耶穌的頭部,並將兩側牆,天花板的透視線都形成向心線,聚向畫面中心,——耶穌,這一視覺和信仰的焦點。

耶穌雙手攤開,形成一個金字塔構圖,象徵一個永恆不朽的穩定力量,耶穌兩側各六個門徒,在聽到導師被出賣後的騷亂,所有人物的性格,都生動地透過他們的行動和手勢表達出來,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形成畫面的均衡,穩定,肅穆的構圖,平視的視覺造成一幅正在我們面前上演的死。

米開朗基羅

是偉大的詩人、建築家、雕刻家、畫家。早年師從吉蘭達約學習繪畫,後到美第奇學園學習雕刻。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擁有熟練的技巧和精美的表現,吸收古希臘雕刻中值得讚美的一切。尤其是希臘化風格中那種盡力追求富有強烈感染力的戲劇性效果的做法,對他影響極大。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人的主動性、積極自信、建功立業的能力。重要代表作:《大衛》、《晨、昏、晝、夜》、《哀悼基督》、《創世紀》、《最後的審批》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充滿悲劇性,以宏偉壯麗的形式來傳達。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映。他的作品中有意無意的流露出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建功立業的能力。

文藝復興盛期在三位大師的創作中到來,米開朗基羅23歲時創作的《聖母哀悼基督》為他贏得了大師的稱號。手法精巧細緻,類似於波提切利的唯美,用華美的肉體取代了悲痛主題,是對青春、愛、肉體的歌頌。

文藝復興時期是產生巨人的時代,米開朗基羅以他狂熱的激情,多樣的藝術形式,為世人留下不朽的傑作。大衛雄健自信,英姿風發,數百年來他站在佛羅倫薩市政廳的門口,以他不畏強暴的精神,成為城市精神的自豪與驕傲。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26歲)《大衛》大理石 高408。9cm(帶底座)1501—1504年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

《創世紀》之後,米開朗基羅又接受了新教皇利奧十世的委託設計朱諾二世的陵墓,是年時間內他創作了一系列雕塑作品。《摩西》高235cm (1513—1516)粗壯體格極度誇張,肌肉緊張,是藝術家心目中拯救民族、使人民擺脫苦難的英雄形象。

如果說《大衛》體現的是一種信心的話,《摩西》則體現了作為人的尊嚴。

《創世紀》溼壁畫 1400×3850cm 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

1508—1512年,天頂壁畫表現了9個場面,氣魄宏大,以雕刻的立體光影處理繪畫中的人體,肌肉虯結、體魄雄壯,抬頭仰望,震懾人心。在此開發出他內在驚人創造力。整件作品規模宏大以及內在的完美統一,舉世驚歎。

《創造亞當》溼壁畫 279。4×568。9cm (1511—1512年)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最後的審判》溼壁畫 1370×1220cm (1534—1541年)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60歲左右,米開朗琪羅再度為西斯廷禮拜堂作祭壇壁畫。處理上百名人體在生死中沉浮、上升或墜落,象徵著人類的聖潔或沉淪。是對當代歷史的裁判。

“它使整個羅馬驚訝,事實上是使整個世界大吃一驚。我就是在那一年從威尼斯去羅馬的,專程趕去看它,我簡直嚇了一跳”(1541年)瓦薩里就是這樣記載他和他同時代的人對米開朗基羅這件鉅作的看法的。

拉斐爾(1483—1520)

早期師從翁布里亞畫派畫家佩魯吉諾。他的畫面上始終洋溢著明淨的色彩、柔和的光線和寧靜而優雅的節奏感。

拉斐爾是描繪女性形象的大師,筆下的聖母是美麗的形象,帶有高貴的端莊和慈愛。他以精緻完美的、詩一般的繪畫語言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他所確立的美的樣式——純粹美(理想化的美)成為後來學院派古典主義的標準之一。重要代表作:《雅典學院》、《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21歲《瑪利亞訂婚》1504年

透視完美,空間深遠,構圖均衡對稱,色彩和諧,金色、紅色、綠色協調交融。人物俊美柔和,情緒柔緩(由早期的平民氣質轉向貴族氣質),畫面充滿悠揚的音樂性。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

1513—1514年 溼壁畫 265×196cm 德國累斯頓歷代大師畫廊。

拉斐爾最具人文主義精神魅力的作品。畫中充分表現了女性的美,盡情歌頌了母親的偉大和尊嚴,以三個人物的關係表現了人間深刻的哲理。畫面上端帷幕徐徐展開,身著大紅群衫、藍色大氅(chang)的聖母一臉的大義和不捨,懷中聖嬰有著稚嫩的身體和嚴肅的眼神:教皇西斯廷穿著沉重的黃色法衣,懇請聖母將基督耶穌賜予人間;而不同來祈求著綠衣的聖修女則扭頭做不忍狀,教皇的急切,聖母的痛苦,修女的同情。急切與同情的對立又加強聖母的矛盾和悲痛。

拉斐爾《雅典學院》

拉斐爾的代表作,象徵哲學,是義大利盛期文藝復興古典精神的完美體現。畫面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中心,在他們周圍聚集著希臘哲學家們,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姿勢或動作。畫中人物雄健的力量和群像的戲劇性組合,表明他受到了米開朗基羅的影響。畫面採用了集中式的對稱構圖,背景是古典建築高聳的穹頂和巨型雕像。建築的風格受到了同時代布拉曼特的影響。這件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標誌著文藝復興時代美術的最終勝利,也標誌著人文主義思想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密切聯絡。

威尼斯的航運貿易即帶來經濟上繁榮,也帶來文化上的東方情調。

威尼斯畫派

更多描繪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更注重世俗的享樂,題材以愛情、酒宴、裸體女神為多,配以美麗的自然風光,畫家們重視色彩的創造,傳達激情,演化著地地道道的資產階級藝術。喬萬尼。貝里尼是威尼斯畫派畫風的開啟者。喬萬尼。貝里尼使得色彩在繪畫的因素中佔據著壓倒一切的重要位置,技法上從蛋彩畫過渡到油畫。他的學生喬爾喬內和提香以及後來的丁託列託和委羅內塞等人繼承、發展了威尼斯畫派的技法。併為歐洲近代油畫發展奠定基礎。

喬萬尼。貝里尼是文藝復興大師中最全面的人之一,他對於整個晚期文藝復興的獨特貢獻,在於他對色彩的高度敏感(實際上是對色調的高度敏感,及顏色對光的反應)它能夠對光和空氣做出令人吃驚的反應。

喬爾喬內是16世紀第一位傑出的威尼斯畫家。他塑造的人物具有優雅的輪廓,與喬萬尼。貝里尼的創作風格非常相近,並加入美麗的大自然風光,畫面具有詩一般的抒情意境。喬爾喬內《田園合奏》約1510年

達芬奇著名的“輪廓模糊法”,他給物體輪廓和背景塗上陰影,與光線強烈的部分形成對比。光和影的強烈晃動造成一種特殊的氣氛,彷彿是處在夢和真實之間,使他的畫能夠引起精神和心理上的聯想。

喬爾喬內是第一個掌握達芬奇“輪廓模糊法”技巧的畫家,他的畫面的深色基調使作品具有一種強烈的超自然性質,對比強烈色彩和諧有旋律,筆觸細膩,充滿了古典繪畫精神,題材的自由和人物的優雅烘托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表達。藝術家高居社會上層,深得學者貴族們的尊愛,他們是“紳士藝術家”

提香

被譽為西方油畫之父。師從喬萬尼。貝里尼,與師兄喬爾喬內合手創作,被公認是威尼斯最偉大的色彩畫家。

提香直接在帆布上作畫,喜用金黃色,筆觸開拓流暢,光線明媚華麗,色彩金黃燦爛、充滿反禁慾主義精神。其作品早年恬靜、溫和、明麗;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色調純正富於變化,筆勢豪放,華麗中見典雅。提香在油畫技法上的變化和創新對後期歐洲油畫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代表作:《天上的愛和人間的愛》、《自畫像》、《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聖母昇天》

提香還是傑出的肖像畫家。在肖像畫的處理上,提香與其他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家一樣,十分注重對頭部和手的微妙刻畫,以此體現人物的心裡活動。他筆下任務的臉部置於最亮部,以及衣領和左手也處於受光處,衣服身體等則逐漸隱沒於黑暗中,畫面突出了主要部位,加強了區域性的逼真寫實、質感對比、光和色彩的交織,凸顯了藝術家精湛的藝術手法,細膩的表現了一位優雅且憂鬱的上層社會男子。

《聖母昇天》

這幅畫逐層展開,從人間一直畫到天上,其中揮灑自如,而又不失古典風格,宗教意濃而又詩情奔放,特別是光和色渾然一體,相互匹配,所有這些集合在同一作品中,表達出繪畫史上罕見的熱情和感染力。

提香《自畫像》

木板油畫96×75cm

西柏林國家博物館普魯士文化藏品室

約1562年

72歲的提香,體型依然寬健,橫跨整個畫板,佔取畫面更大空間,越過桌面審視自然,他的藍衣服變成耀眼的紅橙色,脖子上的紅色珊瑚項鍊、袖子、襯衫和背景的大片橙紅色影映著他的臉和手發生色變。可以清楚地看到明顯的筆觸,雪花狀的色斑,是畫刀和手指塗抹的結果,使暗色的畫面增加了明亮的格調。

提香在人文主義思想的主導下,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畫派的繪畫藝術,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運用推到了新階段。他的風格的發展過程也代表了西方油畫的發展歷程,起初的風格比較細膩,透過色彩和輪廓表現物件,進而發展到主要依靠光色來表現物體。提香的藝術生涯和豐富的藝術實踐推動了16世紀威尼斯畫派的發展,他的藝術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幾代威尼斯畫派的畫家。提香繪畫藝術風格的變化的中期影響了巴洛克繪畫。後期則影響了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畫派。

威尼斯畫派的其他重要代表畫家:

委羅內塞:以表現威尼斯貴族和商人追求的世俗的歡樂和自由為主。畫面構圖均衡對稱,人物眾多,場面宏大,各色人等充斥其中,喜慶熱鬧,且都有耶穌的形象。

丁託列託:在自己的作品中要把“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的形體”表現出來。他注重規模宏大的構圖,複雜激烈的人物動態,異乎尋常的透視,視覺效果重過人物性格和心理。

柯羅喬:受威尼斯畫派影響,畫面色調明快,詩意盎然,女性形象塑造美麗生動。

樣式主義

16世紀中後期出現於佛羅倫薩,流行於義大利的風格,代表著盛期文藝復興漸趨衰落後出現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傾向。樣式主義此時期的藝術並未形成統一的風格,藝術家們一面追隨和模仿以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為主的大師們的藝術;一面又各自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如誇張變形的手法,強調細節的修飾,突出個性的表現,反對理性、典雅、優美的原則,強調想象等等。

代表藝術家如下:

繪畫:蓬托爾莫、羅索、帕爾米賈尼諾、瓦薩里

雕塑:切利尼、博洛尼亞

建築:朱利奧。羅馬諾

瓦薩里是一位樣式主義畫家和建築家,也是義大利重要的藝術史家。他的《大藝術家傳》是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最重要的美術史料,也是藝術史寫作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