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百家講壇”為什麼會衰落?

作者:由 李公子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7-31

這個問題稍稍換一個問法:百家講壇怎麼才能重新火起來?

我看了一些答案。有一些集中在現在渠道更多元,電視節目衰落很正常。這個理由的解釋力並不充分。因為無論渠道多麼多元,就電視類節目看,依然每年都有火爆的節目,舉一個比較近的例子就是《國家寶藏》、《中華詩詞大會》。

還有一些認為是主講者不行。這個是有道理的,畢竟很多優秀的學者,並不擅長講課,尤其不擅長面向知識水平與知識結構千差萬別的公眾講課。

像是易中天,康震,酈波,于丹,王立群,錢文忠,馬未都,蒙曼這些人,學術水平先不談,他們講課確實是可以做到吸引到最大公約數的觀眾。

但是另一些人,無論講什麼,都吸引不到觀眾。這是事實。

但是這個解釋力同樣有限的原因是,全中國,不可能只有已經火了的這些人才適合百家講壇,除此之外的學者,有一個算一個,都不能吸引觀眾。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

所以,還是要挖掘新人,新人的意思可以是年輕人,但不限於年輕人,有一些高校的學者教授,可能也很適合這種電視節目,但是還沒有被挖掘到。或者由於種種原因和顧慮,他們不願意參加到這個節目中,這都是有可能的。這需要節目組下功夫。

主講人的新陳代謝對一檔節目能不能做成百年老店,意義重大。

那麼,我認為,眾多答案裡,最接近百家講壇為什麼衰落的根本性原因的,就是選題問題。

選題狹窄是這檔節目的命門。

目前看,即使是歷史類,也只集中於某些特定朝代,甚至特定帝王,比如劉邦講的很多。漢武帝講的都沒有劉邦多,王莽講的少。而春秋戰國,講的少,秦始皇,講的也不多。三國講完之後,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和隋唐講的就少。講唐朝,幾乎就是李世民和武則天。兩宋講過,不多,五代十國不怎麼講。明朝講一些,清朝講得多。民國不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不講。他一再強調要多學習黨史共和國史。百家講壇碰都不碰。

中國史如上述所述,也都是挑著講的,世界史,幾乎是壓根不講。像是《大國崛起》這種近現代國際關係史,根本沒人講,是因為我國沒有世界史學科和國際關係史專業嗎?

講一講英國宮廷法國宮廷秘史真沒人願意聽嗎?多好的抹黑莊園封建主義的機會啊。

文史哲。哲學,可能中國哲學百家講壇講過,但是外國哲學,壓根不講。《哲學十二釵》算是本有趣的哲學家八卦,這種大眾科普程度的講座也沒有。好像一談哲學就是晦澀難懂高大上。

要是李澤厚現在50歲,他來講講《美的歷程》不香嗎?

文學方面更是,除了古典詩詞歌賦,基本就不講別的了。20世紀以來的文學名家名作,沒人講。多麼可惜。

外國文學,沒有講。你看要是開一門村上春樹的課,有沒有人看,沒人看就開東野圭吾的課。還是選題視野的問題啊。

另外,文學天地很廣闊,電影藝術就是文學大類中的。

百家講壇有講電影的嗎?IMDBtop250,就夠講250期的,你看這個題怎麼不選。北大的戴錦華老師,人稱戴爺,雖然不年輕,但是精力很旺盛,講課也算是全國聞名了。怎麼不請?

這還是文史哲,那還有社會科學呢?

經濟、金融,國企改革,中國的股市到底怎麼回事。熱點題不要太多,耳熟能詳的經濟學家不要太多。經濟學家有個特性,就是普遍能講。說個最不起眼的吧,薛兆豐。是不是?

國際關係也屬於社會科學,金燦榮,張召忠,時殷弘,都是特別能講的學者。你們怎麼不選這些題,找這些人?

上面說這些,你選題了,找人了,觀眾真不看?我怎麼不信。

觀眾捧著手機看政委局座的影片,你百家講壇有獨家資源,大家愣是不看?你信嗎?

所以,說到底,百家講壇完犢子的根本原因就是,選題太次了。

歡迎百家講壇欄目組邀請我做策劃總監。

評論區不約而同有一種觀點是,1840年後的歷史,以及哲學,以及世界史,是要碰紅線的,是不能在電視媒體上講的。

這就是一種想當然。

第一,百家講壇是央視的欄目,央視是什麼意思?央視的意思就是中央電視臺的意思。中央電視臺作為黨和國家的宣傳機構的重要陣地,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欄目負責人和臺領導心裡沒數嗎?欄目組不做選題,不做審查嗎?

第二,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不是大街上的張三李四,不是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都是專業學者,都是在我國國立高校任教的專業學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共黨員。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學術上,什麼適合講什麼不適合講,有些問題講到什麼程度,有些問題怎麼講,他們心裡比評論區的任何一位都更加心裡有數,而且是有數百倍不止。

評論區的這種觀點,無非隱含的意思是,央視什麼都不能講,學者們口無遮攔不知道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索性都不講。最安全。這種市井之見,是典型的“我不行,我估計別人也不行”。

奉勸這些留言者,省一省,並且不要抬槓跟我講一些眾所周知不適合講的內容。我就想問你們,我上述那些不完全的例舉,有沒有“完完全全”不能講,一講就是政治不正確,無論怎麼講都是政治不正確呢?

沒有,那就請學會摒棄市井之見。

標簽: 百家講壇  選題  學者  哲學  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