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作者:由 王一凡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4-08

大詩人李白的《憶秦娥》中有一句名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大概在這位偉大詩人的眼中,西漢王朝留在長安的蒼茫與宏偉,最可一見的便是那些默默無語卻又氣勢恢弘的帝王陵墓。

西漢11位皇帝的陵墓,除漢文帝劉恆的霸陵位於

渭河

以南西安市

東郊

白鹿原

北端、漢宣帝

劉詢

杜陵

位於南郊的少陵原上以外,其餘9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在這9位西漢帝王的陵墓中,如今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個。而說起這座漢陽陵,就不得不提到其中那些形態各異的漢陶俑了。

不一樣的漢陶俑

說起陶俑,恐怕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陝西的兵馬俑,那是一個恢弘壯觀的地下王國,每一個兵俑都英姿颯爽,幾乎與真人一模一樣。但是如果你進到漢陽陵,看到了這裡出土的陶俑,你會發現它們一個個怎麼都那麼小巧精緻,好像小女孩兒玩兒的木偶娃娃一般大小,簡直與秦兵馬俑的雄壯威武無法比擬。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來自博物館網站)

楚風影響之下的漢代陶俑

眾所周知,大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是楚國人。楚國地處南方,其審美觀一直都是以柔美細膩區別於西北的粗獷厚重,他們崇尚纖巧秀美,表現在春秋時期楚國人的陪葬俑中,就是清巧秀雅的木俑,體形修長苗條,面目清秀姣好。這種風俗在楚人到了關中以後,與秦文化相結合,他們傳承了秦俑的風姿,卻延續了楚俑的纖秀,於是便有了小巧精緻的漢陶俑。

漢俑為什麼幾乎少有穿衣服的

沒錯,看到漢陽陵裡出土的陶俑,幾乎每個人都驚訝於當時人們的開放,怎麼這些陪葬的小人個個都赤身裸體?

其實這真是冤枉了這些小俑人了。它們在兩千多年以前其實都是穿著衣服的。它們不同於秦俑,秦俑是以穿衣服的形態被雕塑的,叫作塑衣俑,而這些漢陶俑在雕塑時並未穿衣,而在下葬時卻個個綾羅綢緞,打扮得跟真人似的,所以它們的名字叫作“著衣俑”,也就是說,它們當年是穿著衣服的,只是兩千年的時間,那些綾羅綢緞早就腐朽了。

漢陶俑的胳膊去哪兒了

可能你還會有疑問,在漢陽陵裡出土的陶俑,怎麼個個看起來都好像維納斯似的沒有手臂呢?

漢陶俑的製作工藝與秦俑不同,在每個小人的肩部可以明顯得看出有兩個小孔,那是安裝它們手臂的地方。它們的手臂是木製的,在塑好身形以後裝上去,是可以靈活活動的。但是由於木頭經不起時間的消磨,兩千年的歲月,如今已經化為塵土,所以我們看到的漢陶俑,個個都好像維納斯似的,都是斷臂美人與帥哥。

形態各異的漢陶俑

鎧甲武土俑

雖然形態纖細,但是漢俑中也有鎧甲武士俑,同秦俑一樣是保護帝王的地下王國的。陽陵南區出土的數以萬計的武士俑神采熠熠,威風凜凜,其壯觀的程度並不亞於秦俑。

只是個頭兒小了許多。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自拍)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陽陵博物館網站)

陽陵武士俑身高約62釐米,同樣身上的衣服已經風化,個個裸體。從面容上看年紀大約都在二十歲上下,一個個眉清目秀的,卻神態各異,千人千面,幾乎找不到一張相同的面孔。

騎兵俑

漢陽陵出土的騎兵俑數量眾多,且都是列隊而行。這說明在漢代的時候,騎兵已經脫離的戰車的束縛,成為步兵的獨立組成部分。它們的編排也是按照兩千多年以前的軍隊編制列隊,生動地再現了漢代軍隊帶甲百萬的浩蕩軍威。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陽陵的騎兵俑裡,發現了不少的女騎兵。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女騎兵俑,它應該是反應了漢代騎兵的一個創舉。這些女騎兵大多是中、青年婦女,它們眉脊如山,顴骨突出,頭髮在腦後自然地挽結成髻,顯得英姿颯爽,而又十分彪悍。

仕女俑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自拍)

仕女俑在漢陽陵裡最常見,幾乎每一個俑道里都有大量的仕女俑出現,這就好像帝王活著的時候,他的皇宮裡也是宮女如雲是一樣的。這些仕女大都身材極為苗條纖瘦,反映了漢朝以瘦為美的審美傾向。同時,這些女俑在色彩上也有區分,大部分是白色的,而個別會出現粉色的女俑,可能是代表了職位較高的仕女或者嬪妃。

宦官俑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漢陽陵陶俑的雕塑無論是從面部神態、髮型以及身體特徵上,都非常清楚地區分了男俑與女俑。但是在這些陶俑之中,有一類俑,從身體特徵上既不是女俑,也不像女俑,它們其實就是宦官俑。

宦官什麼樣?現代人誰也沒有看見過。但是,漢陽陵出土的宦官俑,卻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宦官的真實樣子。它們身材較其他男俑要小,面部略帶羞澀,身體特徵上也與男俑有明顯的差別。

塑衣俑

在漢陽陵裡除了這些赤身裸體的著衣俑以外,也會出現大量的塑衣俑,比如這一件: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博物館網站)

這隻俑的名字叫作塑衣式彩繪跽坐女俑,女俑由內至外共著黃、白、紫色三重曲裾深衣,袖口、衣襟處用彩色紋錦鑲邊,衣著相當華麗。

像這樣的女俑在漢陽陵出土的還有很多,造形都非常精美,形象娟秀,是陽陵漢俑中的一枝奇葩。它們有的是仕女,有的是舞蹈女,有的是歌伎女,有的是奏樂女。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體形清瘦秀美,削肩細腰,長襦寬袖,神態文靜含蓄,與後來大唐的仕女俑那雍容華貴飽滿豐腴的氣韻完全不同。

動物俑

漢陽陵出土的最可愛的陶俑,當屬那些憨態可愛的動物俑,它們大部分是作為帝王陵墓裡的肉食倉庫而存在的,有牛,有羊,有豬,有狗,還有雞。當然,同時也有另一種在漢朝被看作是非常重要軍事力量的馬。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來自博物館網站)

西漢初期休養生息的政策,使農業和畜牧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漢代是我國曆史上用馬最多和最重視馬的朝代。漢代人日常生活中農事離不開馬,戰爭更加離不開馬。所以漢陽陵出土的陶馬群正是文景之治時期養馬業興旺發達的真實寫照。

從漢陽陵裡看不一樣的漢代陶俑

而這些成群結隊的陶豬與陶羊,也反映了在漢景帝時期,社會生產力與家畜飼養力已經非常發達,這蔚為壯觀的地下肉食倉庫就是當時國力發展強有力的說明。不過看這兩千多年以前的豬和羊,與我們今天的豬羊在相貌上還是有差別的。尤其是豬,嘴巴還特別長,有點野豬未進化完全的樣子。特別是在這群豬中間,還找到了一隻懷孕的豬,大腹便便的。漢代人把它搬進了陵墓,大約是想要表達即使是在帝王的地下王朝裡,生命也可以生死繁衍,生生不息。

除了這些可愛的陶俑之外,陽陵出土的還有更多的瓦當、生活用具、金銀器物與玉製品等等不一而足,它們反映著大漢王朝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預示著大漢王朝比景帝這裡,將要走向一個更為鼎盛的時代。如果你想要領略那雄風即將吹起時的盛況,就來漢陽陵吧,看大詩人筆下那西風殘照下的漢家陵闕!

漢陽陵地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專線公路東段

公交車線路

線路一:遊4乘車線路

(發車:8:30、10:20、12:00、13:40、15:20、17:00;返程:9:30、11:10、12:50、14:30、16:10、18:00)

起點:西安市圖書館;終點:漢陽陵博物館

線路二:咸陽5路公交車

咸陽火車站→漢陽陵博物館

線路三:西安市地鐵二號線至市圖書館站D出口,轉乘遊4抵達漢陽陵博物館

標簽: 漢陽陵  陶俑  它們  仕女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