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隱匿罪犯卻又將其殺害,王勃為何自毀仕途?

作者:由 13830871724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9-06

1

咸亨二年秋,一個陰雨天,天漸漸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鑲嵌著幾顆殘星,大地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銀灰色的輕紗。輕紗遮住了前方趕路人的身影,只見那人一身素色長袍,在蜀地的秋風中漸行漸遠。

剛入秋不久,風還溫柔,路也平坦,那人走的還算順利,不多幾日便在長安看見了他的身影。因為趕上長安科選時間,各地才子集聚長安,不免城內擁擠了些。那素衣男子此時正穿梭在擁擠的長安城中,忽地,聽到有人喚他王勃。可是人群擁擠,二者又相隔甚遠看不太清楚容貌。王勃一時有點懵,也不知道叫他的是何人。沒等他反應過來,那人便追上來用一雙鐵壁緊緊地箍住了他。王勃心想:“光天化日之下,難道有人搶劫不成?”,剛準備掙開那人,卻自覺地退開了一步,笑眼盈盈地望著他道:“許久不見,近來可好。”王勃大喜,原是自己的好友凌季友。凌季友向來欣賞王勃的才華,視王勃為知己,對王勃也是噓寒問暖的。這不,剛接受了熊抱的洗禮,轉眼又被好友拽進了一家茶館。一進茶館那人就開始問東問西像審問罪犯一樣,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王勃倒也不躁,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的所有問題順帶也毫不遮掩的講了自己的近況。不曾想話一出口,好友不替他惋惜反而笑了起來。王勃不解,便問他笑什麼。那人道自己現任虢州司法,可以幫他謀求一個虢州參軍的職位。而且虢州藥材豐富,王勃又知醫也喜歡採藥,若是隨他去,於王勃而言豈不是一舉多得。聞言王勃心動了,當即就應了好友的邀請。

於是,他們二人在科選結束後的第三日也就是二人的約定時間動身去了虢州。因茶館相聚之後好友便寫信替他謀了職位,又請人替他收拾了住處,所以一到虢州,送他回住處好友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在虢州定居后王勃的生活過的很平靜。參軍職位並不是每天執事,所以他有閒暇時間就會去山上采采藥,然後隔三岔五也會去好友住處探望他,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了一年。終於生活還是對他下手了。

一天,王勃一如往常散班歸家,工作了一天有些疲累早早就睡了,睡到半夜突然聽到室內有響動,起床點了燭火卻意外發現了一名衣衫破舊,頭髮凌亂,面容蒼白的陌生男子站在門口。王勃嚇個半死就差當場昏厥了,而那人依舊一動不動的站著,只是嘴裡唸唸有詞。見王勃半天沒什麼動靜突然衝向王勃,王勃心想這下完了,剛想要逃,那人卻撲通一下跪在了他的面前,然後一個勁的磕頭讓王勃救救他。王勃緩了半天才故作淡定的問其緣由。原來此人名叫曹達,是一個犯了重罪的家奴,逃逸至此希望能免一死。說罷,王勃可算是緩過勁來了,聽聞這家奴並非什麼壞人而且還有家室,便動了惻隱之心把他藏在了住處。王勃住處離山近沒什麼人煙,所以官府查到那兒的可能性不大,也因此那人住了好些時日。

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從何時起王勃在職位上開始諸事不順,自己的同僚莫名地排擠他,街上曹達的通緝令也日漸一日地多了起來。煩躁的情緒越積越深,終於他忍不住了,決定給曹達錢財幫他逃出虢州。可那人非但不領情還拿著刀恐嚇王勃。王勃火了,衝上去想奪他的刀,但此時的曹達早已神志不清,以死示威讓王勃不要靠近他。王勃本以為他不會對自己下手就向前邁了一步,然後,意外發生了。曹達自刎在他面前,王勃慌了,連呼吸都滯了幾秒,反應了一會他便慌亂的捂著那人的傷口企圖止住血流,其實只是做無畏的掙扎罷了。曹達終究還是死了,王勃很害怕,本想埋了那人的屍體然後裝作無事一樣繼續生活,可生活就是喜歡開玩笑,還沒等他埋人,找人的倒先來了。就這樣,他因死罪入獄了。

王勃入獄,百姓閒談就有了話題,有人說他是因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所以遭人設計構陷;也有人說他是藏匿罪奴然後又怕事情敗露殺人滅口;更有人說王勃性格有所欠缺,總之眾說紛紜。但這些對王勃而言已然不重要了,他唯一想到的就是他的仕途走到了終點了,然後最愧疚的就是連累了自己的父親王福疇,讓父親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

獄中生活勞苦但好在並未索他性命,至於他為何能生還無從所知。只道是蒼天有眼。王勃出獄後對父親的羞愧與自責難以抒懷,於是寫下了《上百里昌言疏》,文中講

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遣,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之天地之間矣。

2

王勃出獄後對自己的事件也有所聽聞,當然聽的最多的版本就是他因恃才傲物為同僚所構陷,所以才有生還的機會。王勃也就當耳旁風聽聽,畢竟事已至此再掙扎也無力迴天了。不過說起恃才傲物王勃倒是挺有發言權。

王勃幼年時就聰慧過人,六歲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九歲時便注寫了《指瑕》十卷;後於龍朔二年,在長安為送友人杜縣尉遠行而寫下千古絕唱的送行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於乾封元年任朝散郎一職,後因撰《乾元殿頌》而名聲大震,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榜首。

王勃在任朝散郎時經主考官介紹擔任了沛王府修撰,並贏得了沛王的歡心。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便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為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裡,聖人大怒,且怒而道:“歪才,歪才!”唐高宗認為二王鬥雞本就不妥,而王勃身為博士不加以阻攔反做檄文(古代徵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現在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文章)來助興,是有意挑撥,誇大事實,此人應該逐出王府。於是王勃被放逐蜀地,辛苦經營的仕途毀於一旦,這也就是後來為何靠凌季友才得虢州參軍一職的原因。其實仔細想想,原本可以一帆風順的宦途就因他恃才傲物的性格而被毀,著實挺可惜。

3

王勃有一首家喻戶曉的詞賦名為《滕王閣序》,此序是在王勃前往交趾省親時路過南昌時所寫。王勃出獄後在家窩了一年之久,後朝廷宣佈恢復他的舊職,可他早已視仕途為畏海,便拒絕了。後因對父親的愧疚之情,他決心南下探望父親。於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陽節,經過南昌。由於當時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且大宴賓客,王勃便前往拜見。閻都督早就聽聞他的名聲,便請他參加了宴會。都督此次宴會本是為誇耀自己的女婿孟學士才識淵博。他早前就讓孟學士寫了一篇序文,準備讓他在宴會上當作即興念給給大家聽。而在座的賓客皆知閻都督的心思,於是在他假意邀請各位為這次盛會作序時,大家都推辭不下筆。唯獨二十幾歲的晚輩青年王勃接過了紙筆,閻都督氣的臉都綠了,當下就拂袖離開。而王勃倒是波瀾不驚,當眾揮筆,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在座者大驚。閻都督氣不過,叫人去看王勃寫了些什麼。聽到王勃開頭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道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低沉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便坐不住了,直乎“好詩,好詩!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都督當即重返宴會,宴會上王勃為《滕王閣序》寫了序詩呈了上來。序詩寫道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弟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個字,然後將詩給了都督便瀟灑離席。都督一詩讀畢正欲發表溢美之詞,卻發現詩空了一個字,欲問其緣由卻找不道王勃的身影。旁觀的文人倒是你一言我一語地不停發表著自己的高見,有人說空出的地方應該加“獨”字,有人說應該加“水”字,可加來加去都不能讓人滿意。於是,都督令人快馬加鞭趕上了王勃,希望他把詩補全。王勃的隨從說:“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大人海涵。”傳訊息的人將此話轉告給都督,都督很是生氣,明知王勃這是訛人,但轉念一想自己以千金買一首好詩,落一個好名聲倒也划算。便讓人備了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士前往討字。王勃接過銀子便道:“何勞大人討字,晚生豈敢空字?”都督不解,便繼續問:“那所空之處應該填何字?”王勃笑道:“空者,空也。”大家聽後一致稱妙,就連閻都督也不得不承認王勃出眾的才華。不得不說恃才傲物的人都是有資本的人。

4

可惜的是這麼有才華的人卻只活了二十幾歲,咱也不知道他的才華是不是用壽命換的,咱也不敢問。只知道在生命的長河中,什麼命中註定在意外面前都一文不值。

唐高宗上元三年春夏,王勃終於到了自家阿爺的住處。阿爺住的是一個空曠的宅院,院子不大,院門大張著,依稀可以看到院子裡忙忙碌碌的家丁的身影。王勃令隨從上前扣了門,待門童應許了才進去。他去的時候是日中,家父還未散班,他便兀自在裡屋候著。屋子挺大但只有零零散散幾件看得過去的傢俱,就連床榻都看著不太友好的樣子。如此可見,父親在交趾過的很是心酸。這樣想來,王勃感覺自己的心口都在隱隱作痛。王勃自小受儒家文化薰陶,以儒家禮法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規範,並立志做一名孝子,可如今父親因他落的如此境地,真是慚愧至極。王勃案子觀察了很久,到了未時,太陽落山了,橙紅色的夕陽染紅了整個屋子。想想父親也該散班回來了,王勃整理了一下思緒便靜靜地等著他回來了。

傾少,年過六旬的老人回來見到了從鬼門關回來的兒子,當即涕泗橫流。而王勃看著阿爺逐漸花白的頭髮和爬上額頭的密密麻麻的抬頭紋,心像是被捏碎了一般,疼的厲害。他看著從門口漸漸走近的身影,很想靠近,可是身體怎麼都不聽使喚。最終他就那麼跪在了父親面前,父子二人一言不發,面面相覷,空氣都像凝滯了一般,只有順著面頰不斷流動的眼淚還能證明畫面不是靜止的。誰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最後父親抱著他說:“阿爺信你,也從未怪過你!”然後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個相逢就這麼過去了。後來王勃在父親的宅子裡待了幾日,拜了祖先了,了心事之後便離開了。

歸去的路上王勃心情大好,便在船上高聲吟誦自己的詩作“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幸的是漁船剛行了幾十裡便遇上了大風浪,漁船體積過小根本無法和海浪抗衡,掙扎了半個多時辰就有翻船的跡象了。月黑風高,海浪又過於兇狠,就這樣在風浪停下來之前,三條性命葬在了北部灣防城海域。

王勃死後,聽漁民說那片海上常常能聽到他的聲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雄渾又悽慘的聲音伴著每一個在那片海域前行的旅人。後來王勃的《滕王閣序》家喻戶曉,也有幸傳到了唐高宗那裡,唐高宗很是欣賞王勃的才華,希望他能為朝廷所用。可惜的是那時世上已無王勃這人了。

就這樣王勃的故事講完了,故事的結尾很輕,輕的好像本不應該有結局。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像王勃一樣有才華卻又幾經波折的人。對於這些你們,我想說:“故事我就講到這裡,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們能摒棄恃才傲物,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並非想灌雞湯,你們懂就好。

標簽: 王勃  都督  曹達  恃才傲物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