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三國的東吳是否有殉葬分割?

作者:由 windy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8-05-09

漢朝以後這個風尚又回來了,其實真正摒棄殉葬風的只有漢朝的劉氏天下。

——————-

殉葬風在春秋時期開始下降,戰國時秦國一度廢止,但是秦始皇死後再次啟用……漢朝時期除了少數民族有此風尚,直到明朝朱元璋首開惡例,都幾乎一直不存在。而孫權是在這一時期內唯一一個開了慣例的。

陳武的愛妾殉葬這一條是《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建安二十年,從擊合肥,奮命戰死。權哀之,自臨其葬。江表傳曰:權命以其愛妾殉葬,復客二百家。孫盛曰:昔三良從穆,秦師以之不徵;魏妾既出,杜回以之僵仆。禍福之報,如此之效也。權仗計任術,以生從死,世祚之促,不亦宜乎!

這件事還遭到了史官孫盛的批評。

此事發生公元215年,周瑜死後5年,魯肅死前2年。這一年曹操殺了董妃。孫權和劉備因荊州起了矛盾,因曹操徵漢中遂劉備與其相和,平分荊州。之後便是陳武喪身的第二次合肥之戰。此時對江東孫氏來講,一則天下未定,二則漢室名義上還未滅。

陳武有兩個兒子:嫡子陳脩,庶子陳表,《陳表傳》中:

脩亡後,表母不肯事脩母,表謂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統家事,當奉嫡母。母若能為表屈情,承順嫡母者,是至原也;若母不能,直當出別居耳。”

得知陳武死後,留下一妻一妾,而所殉葬的愛妾應該無子。

《史記·秦始皇本紀》: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洩。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由此可見,戰國後開例殉葬制度的是秦二世。在三國時期秦朝的政治向來是一個汙點,秦二世更是暴中之暴。

從孫權對呂蒙的勸學,後來在和別人的講話以及詔書中經常引用春秋經典來看,孫權對《春秋》還是比較重視的,孫氏政權是襲舊漢制的,漢朝《春秋》決獄,正式將儒家思想引入律法,雖然孫權比較苛政,也比較喜歡嚴法,但那是因為他自身急切的想對外擴張所致。從其後來對諸葛瑾、步騭、呂岱、朱然等人的斥責中,也說過他自己實行苛政的無奈。後來還要求張昭的兒子張休為其子孫登講《春秋》。說到儒家,就不得不說《詩》、《禮》了。

《禮記·檀弓下》:

以殉葬,非禮也,況又同棺乎?

這句話,孫權一定讀過。

《陳表傳》:

初,表所受賜復人得二百家,在會稽新安縣。表簡視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陳讓,乞以還官,充足精銳。詔曰:“先將軍有功於國,國家以此報之,卿何得辭焉?”表乃稱曰:“今除國賊,報父之仇,以人為本。空枉此勁銳以為僮僕,非表志也。”皆輒料取以充部伍。所在以聞,權甚嘉之。

《陳武傳》:

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尤為權所親愛,數至其家。

陳家雖不是儒家大族,也已仁德為家風,殉葬不是陳家本意。孫權雖然有暴君屬性,也是半個儒生。況且此時此刻漢室未滅,殉葬制漢室嚴令禁止,此行為容易惹上賊名。況且北方曹操虎視,西邊劉備漸起,此行為有失君子之風,易失天下人心,特別是那些能夠動搖孫氏政權的江東世家大族的人心,江東士族可全部都是儒家大族。

《江表傳》作者作者是西晉人虞溥,高平昌邑人。劉表、王粲都是山陽高平人,是虞溥的同鄉前輩,勉強算是虞溥跟荊襄的一點聯絡。虞溥之父“為偏將軍,鎮隴西,溥從父之官,專心墳籍”,則虞溥早年曾經在隴西居住。看起來《江表傳》作者和荊襄乃至江東諸郡似乎並無聯絡。但《江表傳》卻是一個疑似以吳為正統的地方誌,其主要寫江東孫氏勢力,而不及江東士人。所以,既然以吳為正統,難免會有個人偏向在裡面,乃至可能記錄不實。在此舉兩個例子:

第一,《江表傳》和《三國志》並錄了周瑜的兩份不同的遺書。《三國志》中遺書文風散漫,沒有華麗辭藻,僅僅表達了周瑜希望魯肅代位,以及對劉備的擔憂。而《江表傳》中的遺書除了表達這兩層意思,而且比較詳細地記錄了周瑜的暴病過程,以及簡單自述了自己的一生,文辭對仗工整,言辭懇至,像一個忠貞不渝的臣子。筆者覺得,周瑜性格豪放,不像是一個苦儒,與孫權的關係更像是兄長對弟弟,與書信可能有叮嚀周至,不太可能如此辭旨辛苦。

第二,關於孫權出生的描述:“堅為下邳丞時,權生,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堅異之,以為有貴象。”目有精光,後來引申成了紫髯碧眼的碧眼……嗯……其實我覺得也並不是不可能,新生兒的眼睛清澈,因為兒子出生孫堅又高興,故而覺得“目有精光”。

總之,我覺得孫權不太會在那時候開殉葬的舊例。就算當時要開,群下也會苦諫。何況除了這一條,也沒再見孫權有過殉葬之類的事,哪怕是晚年昏聵,他自己死時也沒有要人陪葬。渣權是渣,不過不愚。殉葬此等上不了檯面的事情他沒事幹嘛要幹?大概是江表傳作者覺得這樣寫能夠突出孫權的愛臣之心,就像《三國演義》裡那個殺掉自己妻子給皇叔吃的那個情節一樣,能夠抓住老百姓的心。《江表傳》,也許是半小說半史一類的東西吧。

當然不絕對,從孫權後來殺衛溫諸葛直、流放張溫、監禁朱據、處死吳粲、逼死陸遜等等事情來看,他或許骨子裡是殘暴的,年輕時候被眾臣勸住,漸漸改了,老年又有些顯現了。何況,只是一個大臣沒有生過孩子的賤妾而已,不必在意。而且《江表傳》並錄令妾殉葬和賜予二百家的事,二百家之事在陳表傳中為陳壽所載,應為真實,而令妾殉葬也可能是真的。也許當時,群下苦諫,孫權就不聽,任性任性任性,因為畢竟十萬被張遼第二次虐了,還被虐得不輕,當時他還沒有意識到以後的世事艱難……

順帶一提,《江表傳》中還有一段前線缺軍糧,將軍殺妻分給將士吃,被孫權下詔禁止的事情。

標簽: 江表傳  殉葬  孫權  二百家  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