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三國演義》:孫權

作者:由 文藝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1-14

【孫權】字仲謀,孫堅之子。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即吳大帝。東漢末年,孫權繼承其兄孫策據有的江東六郡。孫權外表獨特,“方面大口,碧眼紫鬚,儀表奇偉”。孫權掌握東吳政權後,與蜀漢時而聯合共同禦敵,時而相互爭鬥。建安十三年,孫權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於赤壁。赤壁之戰後,為了奪回荊州,孫權與蜀漢進行了多個回合的較量,儘管贏少輸多,但最終還是奪回了荊州,並殺了關羽。劉備率軍前來複仇,孫權令陸遜前往彝陵迎戰,大敗劉備。劉禪即位,兩國修好。黃武八年,他正式即位稱帝,改年號為黃龍元年,追封孫堅為武烈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仍保持與蜀漢的結盟關係。太元二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

在《三國演義》中,孫權遠不如寫曹操、劉備所花費的筆墨多,但仍刻劃了他稱霸江南,頗具英雄氣概。他雖出身豪門之家,但性格剛毅,志向遠大。在父兄建立的基業上有所發展,有所創造,終於建立了吳國政權,併成為東吳的開國之君。作為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孫權的性格特徵有這樣幾點:

一、性格剛毅,不向強權低頭。赤壁之戰前,他收到曹操的檄文,“欲率百萬雄兵、上將千員”,和他“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希望他“幸勿觀望”。他雖心存猶豫,但仍最終與蜀漢聯合,共御曹魏,在赤壁與曹軍展開決戰,一舉殲滅曹軍83萬人馬,取得了抗曹之戰的勝利。

二、廣納眾議,虛心傾聽不同意見。在進行重要決策前,他總是思索再三,不妄動輕舉,並虛心聽取不同的意見,再作出判斷。赤壁之戰前,面對戰與和的生死抉擇。他先後傾聽了魯肅、張昭、諸葛亮、周瑜及眾謀士的各種意見,直至最後,待周瑜到來之後,條分縷析陳述了曹軍的不利之處後,才下定聯劉抗曹的決心。事實證明他之所以能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與他不貿然行事有密切關係。

三、具有夾縫中求生存的性格。在三權勢力架構中,孫權總是處於親此疏彼或疏此親彼的位置,由於東吳總處於被拉攏與被打擊這一遊離位置。因而在他的性格中便打下猶豫、焦慮、觀望、遇事舉棋難定的烙印。在他一生中,他時而聯蜀擊魏,時而又與魏國媾和,不惜稱臣。至劉備病逝後,東吳、蜀漢又重修和好,聯盟抗魏,此後才折箭發誓:“兩國永結同盟,若負前言,子孫絕滅。”在赤壁之戰前,他的這一性格特徵表現得尤為突出。初始,他同意魯肅過江弔唁,以探劉備的虛實。魯肅回來後,他收到曹操的檄文,威脅利誘,迫使他搖擺不定,處於兩難狀態,而且無中間路線可走。因此,當張昭勸降時,他“沉吟不語”。而魯肅發表看法時,由於與主和之議大相徑庭,他覺得言之有理,又表贊同。孔明“過江舌戰群儒”時,有意激孫權,故意揚劉備抑孫權,使孫權決心抗曹;至張昭主和派勸阻說此舉不異“負薪救火”時,他又低頭不語作沉思狀,只是等周瑜到來後嚴厲駁斥投降派的主張後,孫權才完全確立了與曹操誓不兩立的決策。所有這些,對孫權遇事不決,徘徊、猶豫的性格作了生動的刻劃。

總的來說,孫權作為鼎立的一方,在三極勢力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國演義》在描寫這一亂世英主時,並未將其臉譜化。在雙方夾擊中,他韜光養晦,養精蓄銳,將東吳治理得井井有條,以致於曹操也不得不刮目相看:“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之子,豚[tún]犬耳。”但孫權在進行重大決策時,往往舉棋不定,暴露出理智有餘,豪氣不足的缺憾。因而,在羅貫中的筆下,孫權是一個有缺點的英雄,尤其是他選擇了與齊備為敵的策略,也使自己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使得曹操借刀殺人,坐收漁翁之利。反過來又使自己終元大的建樹。儘管如此,孫權仍然是一個威鎮海內的一代梟雄。

標簽: 孫權  劉備  赤壁之戰  蜀漢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