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作者:由 車聯網從業者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9-08

最近一個月,車圈人士談起華為,除了鴻蒙OS,最熱門的恐怕就是HiCar方案的釋出了。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談談對於HiCar方案的理解,並試圖分析一下這一方案未來的發展。

在“車聯網評論”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什麼是車聯網?)中,筆者提到車聯網的第二階段經歷了車機手機互聯,而在第二篇文章(車機手機互聯技術介紹)中,筆者給大家深入介紹了三個車機手機互聯技術(MirrorLink,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的要點。手車互聯一直被業界認為是過渡方案,但是直到現在百度CarLife和蘋果CarPlay依舊佔據著許多車廠的大屏,儘管蘋果的認證要求越來越嚴格,大家並沒有減少對它的熱情。到了2019年,這一領域來了兩個強有力的跟進者,一個是博泰,號稱要打造隨身車聯網,將服務從2小時延伸到24小時;另一個便是本期的主角華為,它釋出了HiCar手車互聯方案,並同步公開了HiCar白皮書,希望邀請車聯網的各生態夥伴(車廠、Tier1、開發者、消費者)參與。

其實這並不是華為第一次在手車互聯領域進行嘗試。早在2015年的時候,華為就開始考慮手車互聯的方案。筆者的一位朋友曾經就支援MirrorLink的可能性與華為手機規劃部門的同事進行過溝通,彼時他們看重的是無感連線的體驗,希望能夠透過無線的方式來實現,所以當時僅支援USB連線的MirrorLink並未被他們接受。但是,隨著MirrorLink在大眾集團、通用集團以及豐田等主流車企的新車中開始支援並取得了不少的保有量之後,華為改變了主意,他們加入了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MirrorLink標準組織)會員,並開始在每年釋出的高階手機(P系列,Mate系列)上支援MirrorLink技術,它也是大陸國內手機品牌中試水的第一家。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MirrorLink中的華為駕駛模式)

遺憾的是,MirrorLink在國內並沒有得到眾多應用開發者的支援,而那些中低端的國產手機品牌也對此技術不感興趣,這一技術一直沒有辦法很好的發展,加上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的強勢發展以及其他互聯方案的不斷湧現,MirrorLink逐漸的淡出了業界人士的視線。華為手機沒有繼續在P和Mate以外的系列鋪開這一技術,逐漸也將停止支援。

但是,華為並沒有放棄手車互聯。作為直接的競爭對手,蘋果從2014年開始就推出了Apple CarPlay技術,透過手車互聯推廣iOS的互動體驗,不斷在各大車廠搶佔螢幕,如今它早已是各家車廠的賣點功能。而出貨量已經遠超蘋果的華為肯定不會甘心在車載市場落後,於是,HiCar方案應運而生。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Apple CarPlay的iOS體驗)

華為是一家執行力很強的公司

。筆者的朋友是國內一家主流車廠多年負責互聯技術的工程師,他說華為是第一家主動找到他們要求進行藍芽相容性測試的手機廠商,而另外的某些以低成本著稱的廠商,車廠的工程師主動去找對方都愛答不理,兩邊對於使用者體驗的認真程度可見一斑。另一件事,彼時華為手機為了實現更好的MirrorLink體驗,在上線之前手機規劃部門的產品負責人和工程師會來到支援該技術的車廠請求進行MirrorLink連線測試,並同時對競品進行詳細的對比,比如他們會測試Apple CarPlay、測試HTC和三星在MirrorLink中的表現,詳細記錄連線方案、效能、應用體驗,以此找到各自的優缺點,取長補短。

從目前釋出的HiCar白皮書上可以看到,華為在車載領域確實有些積累,

不管是UX設計規範、互動體驗要素、南向硬體接入、北向應用整合還是車載資料的打通都有自己的一套車載方法論,還能夠結合自己已有的應用生態和AI能力進行組合輸出

透過分析,筆者認為華為在HiCar方案上的主要優勢在於:

華為手機領先的市場佔有率。

據Counterpoint的最新研究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達到了36%的市場份額,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蘋果手機的六倍。即使開放生態的HiCar方案並不能被其他手機廠商們接受、只能應用於華為自有的手機上,其能夠覆蓋的使用者也是非常可觀的。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2019年Q2國內手機出貨量資料,來自Counterpoint)

智慧裝置多端打通。

華為在多種智慧裝置領域都有佈局,包括手機、電腦、手錶、電視、音箱、車機等,HiCar方案可以很方便的實現服務流轉,傳統的手車互聯方案只能實現車和手機的連線,華為可以做的是將車內和車外的服務進行打通。比如,使用者在家用華為AI智慧音箱聽歌,到了車上,他還可以透過HiCar續播未放完的歌曲;再比如,使用者可以在車內透過HiCar與家裡人(藉助電視或者手機)進行多人影片通話。

應用生態全場景匹配。

華為在手機市場本身已經積累了一些應用策略,現在它要做的是透過應用的多端部署,來幫助車載端實現更豐富的應用。儘管這個應用生態目前是基於安卓的,但是對於開發方式、相容測試、上架稽核以及運營配置等一系列流程都屬於華為自己的經驗積累。同時,華為也在規劃自己的全場景分散式作業系統——鴻蒙OS,未來它可以逐步將這些經驗部署到自己系統上,來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釋出。(針對鴻蒙OS,筆者有一些自己的觀點,如果你感興趣,請關注“車聯網評論”公眾號並回復“鴻蒙”)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華為HiCar技術架構,摘自白皮書)

無縫連線體驗

。手車互聯方案要打動使用者,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使用起來要方便,如果使用者每次上車需要經過多步操作才能完成手機與車機的連線,這樣的體驗肯定是不好的。HiCar方案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將其SDK植入車機系統和手機系統(見其技術架構),連線過程不需要依賴於上層應用、不需要與使用者進行互動、完全無感。體驗過蘋果無線CarPlay的使用者應該知道,Apple CarPlay的連線過程就是無感的,使用者上車之後,iOS的介面就會呈現在他眼前,他們可能還會以為這是車內自帶的介面(其實這是手機傳過來的,參見第二篇文章介紹)。筆者相信,HiCar想要實現的效果會跟Apple CarPlay類似。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寶馬率先實現了無線CarPlay)

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在的華為,就像2015年剛開始與車廠合作的蘋果,一切還需要去摸索和磨合,單從白皮書上其實很難看出來方案的成熟度,比如對於連線方式、要求解析度、幀率、傳輸頻寬、效能以及車機硬體的要求,在文件中都沒有體現。當然,有可能華為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想法,只是沒有體現在白皮書上,白皮書只是他們吸引合作伙伴的工具。但是這些是必須要去考慮的。

以筆者的經驗來看,華為HiCar方案要取得成功,至少如下三點是需要去做的:

建立自己的一套標準。

從HiCar的白皮書可以看出,華為想要做的是一套方案,而不是給每家車廠做定製方案,那麼就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車廠基於這個標準選擇是否與華為合作,並最終達到雙方期望的目標。在蘋果這裡這個標準是CarPlay的Specification以及各項認證條目,合作伙伴只要註冊MFi賬戶並透過蘋果授權的第三方進行企業認證,就可以訪問MFi網站並拿到這樣一份Specification和相關文件。而華為這裡,目前並無法清晰的看到這一Specification,很有可能目前HiCar的實現細節仍然是在與車廠的交流中摸索並最佳化的,現在並未成型。

車載應用推廣。

時至今日,車載應用其實並不算多,看一看各家車廠的應用商店就可以發現,可選擇項並沒有多少,HiCar要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問題。雖然在手機領域,華為有自己的一套應用開發、上架管理、安全機制,但是在車載領域如何針對性的部署,也是一個課題。並且,HiCar方案畢竟剛剛推出,究竟有多少車廠會買單,現在依然是未知數,在沒有數量級支撐的情況下,開發者的熱情也會減少,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尷尬迴圈。華為不像BAT本身就具備較多內容服務生態,要讓開發者相信他們,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何真正的實現服務的多端打通。

華為的智慧家居產品不錯,相信能夠給HiCar提供車到家訪問的能力,但是如果要實現智慧家居裝置到車的打通,還需要HiCar能夠訪問車輛的資料,如果要從車機系統上獲得關鍵的車輛資料,在自主品牌這裡還可以,但到了外資或合資品牌這裡,因為CAN匯流排的隔離,有些關鍵資料是拿不到的,並且即使能夠拿到,車機系統並非是全時線上的,HiCar無法在車外實時訪問這些資料。只有依靠T-Box才有可能實現資料實時打通,但即使華為目前在通訊模組上的能力是行業翹楚,它在車廠這裡也只能是一級供應商,對於車輛資料並沒有絕對的話語權,最終是否開放資料還是車廠說了算。資料互通能力的開放,需要車廠和華為互相之間的利益交換和妥協。

華為HiCar選擇在此時釋出,顯得有點匆忙,細想來恐怕也是公司面臨的國際局勢和挑戰讓他們不得不決定提前公佈。不過,

筆者看好的是華為內部的奮鬥精神和執行能力,他們認準的事,一定會全力以赴的去推進

。華為應該會在明年落地這個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它會不斷的去完善自己的標準、打造初步的應用組合、與車廠達成某種資料使用邊界,到後年的時候,這個方案會變得成熟。儘管落後於蘋果四年,但是華為有蘋果所不具備的優勢——車載硬體的參與,華為不僅已經參與了很多前裝T-Box的專案,而且還在內部低調的打造基於儀表、HUD、車機、後座娛樂等為基礎的智慧座艙體系,

這樣一個閉環的體系勢必能讓他們更多的理解車載互動的未來趨勢,能夠更加精準的提前部署HiCar全車互動方案,使它具備後發制人的實力

最後,筆者想邀請大家做一個HiCar方案未來發展的調查,歡迎參與。

如果你想知道筆者對於鴻蒙OS的看法,歡迎關注公眾號“車聯網評論”並回復“鴻蒙”。

*版權所有,轉載需授權。

- END -

| 往期推薦

【深度】BAT的車聯網之路

關於車載微信官方版的思考

如何打造一款成功的車聯網產品?

如何設計車載微信?

車機手機互聯技術介紹

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為HiCar能夠取得成功嗎?

致每一位熱愛車聯網事業的戰友

標簽: 華為  hicar  車廠  手機  互聯